让每个学生有独一无二的人生
2012-12-10安琪
文 _ 安琪
“谁来出镜”——本刊互动交流栏目。
我们每期将从来稿、来信读者中选取一位作为本期出镜人物,让我们共同的杂志成为你展示风采和独特经历的舞台。
来信、自荐信箱:ycchujing@duzhe.cn
本期出镜人物:萨茹拉
萨茹拉,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她所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备受学生追捧。
她让学生们去五星级酒店的大堂转转,用用那里的洗手间,坐坐电梯,以后不管面试还是出差都不犯憷。这些大部分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们摇头说不敢,她说只要你昂首挺胸进去,没人拦你。她带着学生们等演出开场后买便宜的票去看芭蕾舞。她告诉学生在北京上学期间要做十件事:看一场话剧,去一次故宫,去中国美术馆看一次画展,看一场芭蕾舞,谈一场恋爱……“因为你在北京啊,在北京可以这样修炼自己。既然来这儿上学,就要好好利用这里的资源。”
她的期中考试是让学生们上街,从首都体育馆走到当代商城,采访沿途的店铺,然后做成PPT轮流上台来讲,“北京的街可不是一般的街,多少商铺林立,里面藏着多少的创业、就业机会啊!”
一个来自农村的大一女孩哭着来找萨茹拉,说同宿舍的女孩都不理她,玩什么都不带她,她觉得自己很受排挤。原来这个女孩对大城市一无所知,普通话都说不好,脸上还有两块“高原红”,同宿舍的女孩都嫌她土。
“你得有两把刷子才能改变现状呀。”
“什么是两把刷子?”
“学习。”
那以后女孩除了吃饭和睡觉就去图书馆和教室,一年半以后成绩第一,开始有人请她唱歌、请她参加生日聚会。女孩收获了自信,毕业后在萨茹拉的建议下考了研,读研时交了一位很有才华的男朋友,现在女孩毕业了,在香港一家机构工作。
很多外地的学生在网上告诉萨茹拉,他们希望能在毕业后来北京工作,但不知道该怎么办。萨茹拉告诉他们假期可以来北京做兼职,不给钱也行。一个在河北上学的年轻人就是这么做的。他每周六早上5点坐长途汽车到北京来,礼拜天晚上再赶回学校去,这样风雨无阻地坚持了3年。他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做过播音员,参加过青基会的公益活动,做过志愿者,后来去一家很出名的报社做实习生。
一次聊到就业时,萨茹拉对学生们说:“找工作不难,你们去学校后面的科技大厦挨个敲门就能找到。”大家都把这话当成玩笑,只有一个男生这么做了。毕业前夕,大家都在为找工作抓狂时,男生说有了一份和专业对口的工作。原来他果真去了那座大厦,敲到三楼的时候,一家IT公司录用了他。
萨茹拉所带的班级百分之百就业,秘诀就是从在学校时的一点一滴训练学生,“班里的事我什么都管,开班会的时候最不爱说话的两个女生负责记录,把我说的话记下来,记着记着她们就知道怎么上台讲话了,以后面试的时候她们就不会发憷。”
一个学生工作后第一次和女上司出差,她记得萨老师的话,要带件有品位而且符合自己身份的睡衣,于是特意上街选了一件小格子的纯棉睡衣。女上司回来后对她刮目相看:“没想到你还挺有文艺范儿。”萨茹拉还告诉学生第一个月的工资要用来给同事们买吃的,出差时别忘给分公司的同事带北京特产,不用太贵,稻香村的点心、果脯都挺好。
暑假时一个男孩专程从东北来北京找萨茹拉,他觉得自己没有活路了,想一死了之。他在当地公务员考试中,笔试、面试都是前三名,但是因为体检不合格给刷下来了,他父亲因为他的病把家里的家具都砸了,压力之下他考研两次都没有考上想去的大学。在萨茹拉的建议下,男孩转到了另外一个大学去读管理专业研究生。他走的时候萨茹拉很郑重地对他说:“你不需要和任何人道歉,你以后好好生活,做最美的自己就可以了!”男孩解开了心结,后来打电话问萨老师如何竞选班长。
找萨茹拉的学生太多,她每天只睡4个小时。“可能他跟你说了一句话,你给他回了,他就找到人生的方向了。”她说,自己一直想让学生们知道,不是每个老师都是为了课题费才玩命工作的。
过生日的时候,一个学生送给萨茹拉她亲手做的礼物——橡皮泥做的一碗面,上面写着:“萨老师,祝你生日快乐,这面永远不会坏。”她的“粉丝”自称“拉面”,“拉面”们说:“她不仅教我们如何规划人生,如何就业找工作,还教会我们如何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