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养鸡在消毒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2-12-10王小芬
王小芬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养鸡生产的不断发展,疫病防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在我国农村地区,采用传统和散养方式养鸡的农户还普遍存在,农户养鸡硬件设施投入不足、隔离条件和管理水平较差,特别是在消毒方面存在许多问题,给养鸡生产带来很大损失。因此,农户养鸡过程中进行有效地消毒显得尤为重要。
1 农户养鸡在消毒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消毒设施不健全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养鸡户对健全的消毒设施缺乏科学的了解。很多农户在鸡场选址上没有遵循养殖场选址的基本原则,存在“哪有空地哪建场”的现象;更有甚者,2家鸡场的鸡舍前门对后门,基本没有防疫距离,更谈不上在鸡场外设防疫沟或防疫墙。大多数养鸡专业户鸡舍门口不设消毒池;较多的中小型养鸡户不具备安装了紫外线消毒灯的更衣室、进入鸡舍前的淋浴装置、专业的高压和干燥消毒设备及特定的病死鸡无害化处理设施。
1.2 消毒制度不严格
消毒制度,就是制定具体的防疫消毒制度,作为鸡场全体人员的行动准则。具体地说,健全的消毒制度指鸡舍的内外环境、饲养管理过程、工作人员等方面消毒的具体管理和实施措施。但在实际生产中,绝大多数的养鸡户对消毒制度的概念缺乏完全的了解,更不用说严格执行了。有的养鸡户只注重鸡舍内的消毒,而忽视鸡舍外环境的消毒;有的养鸡户只注重鸡只的消毒,而忽视运输车辆的消毒;还有的养鸡户爱串场,喜欢“东家聊天西家取经”,回来时既不经紫外线消毒,也不更换消毒衣和鞋,便进入自家鸡舍等,这些都为疾病传播提供了条件。
1.3 消毒程序不规范
消毒的对象和类型不同,则消毒程序各不相同。但是很多农户基本没有特定的消毒程序,一般比较注重空舍消毒,不重视带鸡消毒;比较重视疾病发生时的消毒,不注重平时的预防性消毒;而且,易出现“一家消毒效果好别家也跟风”的现象,根本不考虑自家鸡场的具体情况。这样做严重影响了消毒的效果,达不到预定的消毒目标。
1.4 消毒方法不科学
1)反复使用同一种消毒药。有的养鸡户在实践中认准某一种消毒药,便反复使用。其实,长期使用同一种消毒药,会使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影响消毒效果。在一个饲养周期内,应按照消毒药说明书交替使用不同的消毒药。
2)熏蒸消毒时忽视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在鸡场熏蒸消毒的效果比较好,但养鸡户往往只注意熏蒸时药物的配比,却忽视熏蒸消毒时将环境温度控制在22~26℃、湿度控制在60%~80%消毒效果最佳的实际。
3)滥用生石灰。农户养鸡为图方便,广泛使用生石灰,但在实践中常出现“直接使用生石灰”的现象。其实,生石灰没有消毒作用,只有在水的作用下才能起到消毒作用。此外,鸡舍内直接使用生石灰时,容易刺激鸡的眼睛和呼吸道,进而诱发疾病。
4)长期在饮水中加入消毒药。有些养鸡户为防鸡病,长期在饮水中加入消毒药。这样做不仅影响消毒效果,还会导致鸡肠道有益菌群的严重失调。
1.5 消毒管理不全面
1)粪便和病死鸡不作消毒处理。很多中小型养鸡场鸡粪堆放无序、不作堆积发酵或消毒处理,遇到阴天下雨,恶臭的粪水遍地流,粪便中残存的微生物会污染鸡场或地下水。还有些养鸡户在鸡舍门口屠宰鸡,或者不对病死鸡进行消毒或无害化处理就随便乱扔等,极易造成鸡群暴发疾病。
2)不能正确处理空疫苗瓶或剩余疫苗。绝大多数养鸡专业户在鸡群免疫后,不将空疫苗瓶作深埋处理,而是将其乱扔;对于剩余疫苗,有的留作后用,也有的扔掉。事实上,活毒疫苗在常温下,会进行繁殖,而且毒力会增强,会直接污染鸡场或周围水域,造成鸡群发病。
2 提高农户养鸡消毒效果的技术措施
2.1 健全消毒设施
农户的养鸡场应尽量建在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水源充足、排水良好、离公路和居民区500m以外的地方,其生产区与生活区必须严格分开且相距500m以上,鸡场周围应建围墙和防疫沟。各场之间应有隔离设施。
农户养鸡需配备兽医室、病理剖检室、病死鸡焚尸炉和粪便处理场,且都应设在距鸡舍200m外的下风处。兽医室需配备高压蒸汽和干燥设备,以及病死鸡无害化处理设备。
养鸡场大门口、生产区入口建一消毒池,其长度不得少于能通过车辆车轮周长的2.5倍,其宽度和深度视能通过车辆的种类而定。生产区门口还要建更衣消毒室和淋浴室,场门口、更衣室及兽医室内需安装紫外线消毒灯,同时应在这些地方配备消毒喷雾器和其他消毒容器。
2.2 建立健全消毒制度
鸡场要制定具体的防疫消毒制度,作为全体人员的行动准则。鸡场门口或生产区入口处消毒池内的消毒液应及时更换,保持一定的消毒效果。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本场员工进入生产区,要在淋浴室和消毒室洗澡、消毒后,更换消毒衣和靴帽,方可进入;车辆进入鸡舍、孵化室和兽医室需经消毒池消毒,并对车身和底盘进行喷雾消毒。定期进行场区环境消毒及舍内带鸡消毒,保持鸡舍清洁卫生。鸡舍除进行经常性地消毒外,鸡群淘汰后应进行空舍消毒。从兽医室拿出来的器械需经严格消毒;不经无害化处理的病死鸡不能出场。饲养人员要坚守岗位,严禁串栋或串场。
2.3 正确选择常用消毒药品
在选择消毒药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首先要考虑该药对病原微生物的杀灭能力,其次是对鸡和人的安全性;同时,还应考虑其来源是否广泛、价格是否低廉等,只有这几方面都能满足基本要求才能选择使用。
2.4 选择不同类型的消毒程序
消毒的对象和类型不同,则消毒程序各不相同。
1)环境消毒。一是消毒池中的消毒液要保持一定的浓度和量,用2%氢氧化钠溶液,每天更换1次;用0.2%新洁尔灭溶液,每3d更换1次。二是鸡舍间的空地要定期除草和喷洒消毒药,必要时每季度将表面土翻入地下1次,然后用火焰喷枪对表层喷火烧去各种有机物。三是生产区的道路要每天用0.2%次氯酸钠溶液喷洒1次,如当天运鸡则在运鸡车辆通过后再消毒;场内、外排水沟每旬清理1次,清理、消毒后,沟边撒生石灰。四是病死鸡经兽医人员剖检后,用密闭包装袋包裹,并送至指定地点进行无害化处理。五是场内外所有垃圾需袋装后集中处理。
2)空鸡舍的消毒。空舍消毒是清除前一批鸡产生的污染物的最有效措施。空舍消毒的程序通常为粪污清除、高压水枪冲洗、消毒药喷洒、干燥后熏蒸消毒或火焰消毒、再次喷洒消毒药、清水冲洗、晾干后转入鸡群。一是粪污清除。鸡全部出舍后,先用消毒液喷洒,再将舍内的鸡粪、垫草、蜘蛛网等清除。平养条件下地面上粘的鸡粪,可预先洒水待其软化后再铲除。二是高压冲洗。清扫鸡舍后,用高压水枪冲洗可以提高消毒效果。一般冲洗的顺序是鸡舍房顶、两边、前后墙壁、笼具、地面,保证不留死角(彻底冲洗可显著减少微生物的数量)。三是干燥。喷洒消毒药一定要在冲洗完成并充分干燥后再进行。干燥可使冲洗后的鸡舍内残留的细菌数进一步减少,同时可避免消毒药浓度变稀而降低药物消毒灭菌的效果。四是喷洒消毒药。待鸡舍地面水干后,喷洒消毒药。常用的消毒药有来苏儿、威特宝碘、过氧乙酸等,注意鸡舍角落及物体背面。五是甲醛熏蒸。在消毒药干燥后进行熏蒸。熏蒸前将鸡舍内所有用具放入鸡舍,再次检修设备,并调试使其全部处于完好状态,用废报纸或胶带密闭所有门窗。熏蒸时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溶液14~28mL、高锰酸钾7~14g,舍内温度20~26℃、湿度60%~80%为宜,密闭24h以后打开门窗通风或用风扇排风。
3)设备和用具的消毒。一是鸡舍内水管、电线、灯罩、风机、鸡笼、料槽、吊顶、窗户、墙壁等,要每天定时定人打扫灰尘,必要时可擦洗。空舍消毒时,塑料制成的料槽与饮水器,可先用水冲刷,洗净、晾干后,再用0.1%新洁尔灭溶液消毒;在鸡舍熏蒸前送回去,再经熏蒸消毒。二是使用的蛋箱、蛋托及运雏箱,由于感染病原体的危险很大,必须严格消毒。可用2%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消毒,晾干后再送回鸡舍;或者先用0.1%新洁尔灭溶液(或0.2%~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消毒,再在密闭环境下用甲醛-高锰酸钾熏蒸消毒5~10h。
4)带鸡消毒。带鸡消毒是在鸡群进舍至出舍期间,定期使用有效消毒药对鸡舍内环境和鸡体表喷雾消毒,以达到杀灭病原微生物的目的。所有育雏、育成和产蛋鸡舍,除疫苗免疫期外,其余时间都要定期进行带鸡喷雾消毒。一是消毒药的选用。带鸡消毒应选用高效、广谱、无毒、刺激性小、腐蚀性小、粘附性强的消毒药。二是常用带鸡消毒的消毒药及其使用浓度。通常可用0.1%新洁尔灭溶液或0.2%~0.3%次氯酸钠溶液;育雏期间可用0.2%过氧乙酸溶液,育成期及成鸡用0.3%过氧乙酸溶液;育雏期间还可用1∶300的复合酚类,育成期及成鸡用1∶250的浓度。此外,生产中还可用百毒杀、威特宝碘、威特醛等消毒药。三是带鸡喷雾消毒的方法。消毒前关门窗和风机,消毒时使用高压喷雾器,消毒结束后10min再进行通风。夏季商品鸡群的喷雾消毒,只关闭风机不关门窗。喷雾量:每平方米空间15~60mL的药液,或以地面轻微湿润为准;冬季应适量减少。四是首次带鸡喷雾消毒的日龄。首次带鸡喷雾消毒时,鸡不能低于8日龄,以后再次消毒的时间可根据鸡舍内的污染情况而定。一般育雏期间每周进行1~2次;育成期间1周左右进行1次;成鸡15~20d进行1次。发生疫病时,可每天进行1次,清除粪便后也要带鸡消毒1次。
5)饮水消毒。由于有很多病原体能通过饮水传播,在检测饮水卫生指标超标时,应定期选用百毒杀、抗毒威、威力碘等消毒药进行饮水消毒,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饮用地下水的鸡场,可每天用泡腾片饮水消毒。鸡舍内水管要定时定人清洗;大水箱每次用药后要清洗,小水箱需每天清洗擦拭。
3 小结
总之,农户养鸡在消毒的问题上要树立科学的养殖观,先走出误区,再严格执行消毒制度、采用正确的消毒程序和方法,会显著提高鸡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
[1]张晖,章长青.铜陵县农户养鸡存在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5):196-197.
[2]李翠香,王伟丰.提高鸡场消毒效果的技术措施[J].养禽与禽病防治,2003(10):10.
[3]沈家林,高士根,郑晓萍,等.如何制定鸡场消毒计划[J].中国禽业导刊,2009,26(11):52.
[4]杨慧芳.养禽与禽病防治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239-249.
[5]史延平,赵月平.家禽生产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8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