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妇科学》应用模拟教学法培养学生临床辨证思维能力的探索*

2012-12-09周晓娜罗福兰牛红萍杨丽娟苗晓玲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教学法科学

周晓娜,罗福兰,牛红萍,杨丽娟,苗晓玲△

(1.云南中医学院临床医学院,云南昆明 650021;2.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昆明 650021)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院校的一门临床主干课,实践性较强,教学必须让学生正确掌握常见妇科疾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诊断及辨证论治,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1]。长期以来,《中医妇科学》的理论教学采取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注入式教学方法,往往体现在先“教”后“学”,老师讲完课后,学生再下来看书,机械地背下老师讲授的内容。由于妇产科患者的特殊性和隐私性[2],学生均为未婚青年,很多知识是想像中学习,这种情况下学生学起来很单调,枯燥无味,往往不利于学生的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创造环境,培养学生的临床辨证思维能力,是在教学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目前《中医妇科学》教学中,除传统模式外,多数在教学中穿插病案教学、案例讨论教学[3]、病例导入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模拟医院就诊环境教学的方法鲜有报道,现有报道的内容均为小范围穿插在理论教学之中,基于课时数、学生人数等多种原因,无大范围推广使用。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发展、医学国际化的要求,新知识、信息、新的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中医妇科学》的教学也需不断更新,现有的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及学生的需求。新形势下,学生除了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创新能力等多种素质[4]。我校综合模拟实验室的建立,大大增加了学生动手的机会。但由于理论和技能操作在教学中的脱节,很多学生只是会做,但为什么做,什么样的患者要做什么,哪类疾病该有怎样的妇科体征,如何进行中医辨治,学生脑海中没有把所有的医学知识连贯起来。

教学模拟法,以真实的“患者”就诊为主线,“医生”采集病例,对患者进行四诊、八纲辨证,整合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结合模拟操作,提出理、法、方、药的诊疗方案,真实地完成诊疗过程,以提高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笔者在临床教学中将理论课与实践课有机地整合起来,进行模拟教学,学生普遍反应效果良好。现将内容报告如下:

(1)《中医妇科学》总论、每个疾病概述部分的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并穿插VCD教学片的演示,使课堂教学形象、生动。课堂教学积极推行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自学式等教学方法,逐渐从“以课程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也可配合互动式教学,如提问、由学生对所讲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自主式教学,如学生自己查资料备课等。

(2)临床技能操作部分在模拟实验室进行教学,由学生观看VCD、教师讲解、演示、学生在模型上操作练习4部分组成[5]。

(3)《中医妇科学》每个疾病的辨证论治先安排学生自习,学生课后认真查阅资料,总结出每个证型的症候、辨证分析、治法、方药 (包括教材以外的方剂或自拟方)、方药使用方法及西医治疗等。

(4)教师提前给学生首次病程记录及住院记录模板。

(5)针对每个疾病的各个证型,学生在模拟实验室随机分组模拟医患诊治过程,每组4人,A扮演患者来医院看病,如扮演气滞血瘀型癥瘕型患者,要叙述本病本证的常见症状,或者可以掺杂许多干扰症状;B扮演接诊医生,从接诊开始,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辨证诊断疾病;C扮演检查医生,指出该患者所需要的相关检查并在模型上进行操作,分析可能出现的阳性指标;D总结A、B、C的内容,利用所给首次病程记录及住院记录模板,现场口述出该患者首次病程记录及住院记录内容。最后小组全体人员根据《中医妇科学》的理论,给出理、法、方、药,并提出西医治疗方案。其他同学参观后可提出不同意见进行讨论。

(6)教师根据学生表现现场操作评分。

(7)全部课程结束后,教师准备临床复杂病案,要求学生现场演示,完成诊治过程,方法同(5)。

在省级精品课程《中医妇科学》网络资源及强大的模拟医院背景下,采用模拟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医患诊治疾病过程的模拟训练,让学生既能巩固中医妇科理论知识,又能突出中医妇科学鲜明的辨证论治特点,同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在此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采集资料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锻炼临床思维,能将多学科 (中医基础、中医诊断、方剂学、中药学、诊断学等)知识进行整合、渗透、融会贯通。中医药治疗妇科疾病疗效显著,教学中应鼓励学生采用学以致用、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在应用中不断提高中医妇科的理论与技能水平。

笔者将我院《中医妇科学》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和模拟医院整合在一起,创新《中医妇科学》教学模式,利用模拟教学法加强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即以中医妇科理论为基础,让学生在模拟医院里创设模拟临床情境,扮演不同的医患角色,系统完成患者的诊治过程,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将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采集资料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提高临床综合素质[6]。

本研究创新性地把模拟教学法贯穿于《中医妇科学》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临床辨证思维能力得到培养。模拟教学法符合《中医妇科学》课程特点,创新性地利用模拟医院真实的演示诊治过程,使学生身临其境从事医疗工作,能提高学生临床责任心,培养临床综合能力,值得进一步在教学中推广应用。

[1]卫爱武.案例教学在中医妇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1(5):39.

[2]苗晓玲.开设《中医妇科学》临床操作课的意义与构想[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8(3):54-55.

[3]李巍巍,祁冰,郝松莉,等.案例讨论教学法在中医妇科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01):182-183.

[4]程琴,谢大蓉,刘克林.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思考 [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08,10(3):20-21.

[5]苗晓玲.《中医妇科学》课程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尝试 [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9(2):47-48.

[6]朱玲,罗颂平,许丽绵,等.中医妇科学案例教学模式的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2010,9(12):1703-1705.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教学法科学
培养思维能力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培养思维能力
科学大爆炸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科学
科学拔牙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