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种菜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较
2012-12-08晏儒来
晏儒来
(华中农业大学,武汉,430070)
红菜薹和广东菜心均为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白菜亚种的变种。不同的是,红菜薹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一带,而广东菜心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华南地区。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长江流域开始试种广东菜心,而华南地区也逐渐食用红菜薹。为此,分别选取了几个红菜薹和菜心的主栽品种,对其可食部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进行测定与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菜心品种为广东主栽品种四九菜心、佰顺812和东莞80天,种子分别由广东省农科院蔬菜所、佰顺蔬菜所和广州市兴隆种子行提供;供试红菜薹品种为武汉地区主栽品种十月红二号、十月红一号和大股子,种子由华中农业大学繁育中心提供。
1.2 试验方法
所有试验均在华中农业大学试验基地进行,小区面积均设为15m2,宽1.5m,长10m,株行距20 cm×20 cm,3次重复。广东菜心于2003年9月21日播种,10月30日取样;红菜薹于2003年10月15日播种,2004年2月5日取样,常规栽培管理。取样时,每个品种随机取10株,将主薹切成2 cm长的小段,每株对应小段混合后,用榨汁机榨汁,然后用手持折光仪测定不同薹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广东菜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品种菜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差异。其中,东莞80天菜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为5.56%,最高,分别比佰顺812和四九菜心高38.3%和49.5%;佰顺81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02%,居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的是四九菜心,仅有3.72%。
此外,同一品种菜薹不同部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也存在差异。如表1所示,从花蕾至菜薹基部自上而下,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当下降至16 cm处时趋于稳定。如,四九菜心顶端花蕾部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基部的4.6倍,佰顺812顶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基部的4.8倍,东莞80天顶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基部的3.7倍。
2.2 不同品种红菜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较
由表2可知,不同品种菜薹部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同。参试的3个品种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大股子>十月红二号>十月红一号,前2个品种相差不大。大股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十月红二号高0.94%,比十月红一号高11.98%。
同一品种不同薹位比较,自基部向顶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整体呈逐渐上升趋势,但基部向上前10 cm部分变化不大,越往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幅度越大。从测定薹位看,3个品种在12~16 cm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接近于平均值,十月红一号位于16 cm处,十月红二号为 14 cm处,大股子为14~16 cm处,因此,以后再取样测定时,直接取薹中上部分即可。
表1 不同品种广东菜心不同薹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较
表2 不同品种红菜薹不同薹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较
2.3 不同薹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较
测定了东莞80天叶、叶柄和薹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结果显示,叶片中的最高(7.20%)、薹次之(5.58%)、叶柄最低(2.74%);十月红二号叶柄、叶和薹固形物含量变化同东莞80天。另外,因红菜薹抽薹性较强,故还比较了十月红二号主薹、子薹、孙薹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主薹的最高(6.92%),孙薹次之(6.30%),子薹最低(5.73%)。
3 小结
从本试验的结果可以看出,不管是广东菜心还是红菜薹,不同品种不同薹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呈现为自花蕾顶部向基部逐渐降低的趋势,说明菜薹顶部的营养价值较基部高。另外,红菜薹中以大股子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广东菜心中以东莞80天的最高。不同部位间,均为叶片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薹次之、叶柄最低。
另外,十月红二号红菜薹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表现为主薹>孙薹>子薹,分析原因,可能是主薹抽生时,正值初生莲座叶光合作用旺盛时期,且7~8片叶制造的养分全部供给主薹;而侧薹形成期,初生莲座叶逐渐衰老,次生莲座叶刚刚抽生,光合器官功能减弱,且侧薹数量较多,因此养分供应不足;孙薹形成时,虽然初生莲座叶已衰老,但20~30片次生莲座叶正值功能盛期,且还有再生莲座叶供应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