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鹤庆县蚕桑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2012-12-08杨金顺洪正杰

云南农业科技 2012年2期
关键词:蚕农蚕茧桑园

杨金顺,洪正杰

(鹤庆县茶桑果药站,云南 鹤庆 671500)

鹤庆县蚕桑生产在省、州、县各级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得到快速发展,已逐步形成“龙头企业+农户+基地”的生产模式,蚕桑产业已成为鹤庆县四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对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2010年全县有桑园面积5 846 hm2,全年养蚕46 661张,生产鲜茧1 820.42 t,蚕农收入5 740.23万元,户均收入达8 441元。县茧丝公司全年收购鲜茧1 233 t,生产干茧516 t,生产生丝101 t,实现销售收入7 200万元,利税518万元。由于2010年国际茧丝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全县蚕农生产积极性得到恢复,鹤庆县抓住这一良好机遇,结合“东桑西移”的契机,紧跟省、州大力发展蚕桑产业的步伐,加快发展,做强做大鹤庆蚕桑产业。

1 2011年上半年蚕桑生产发展情况

1.1 新植桑园

2011年省、州下达给鹤庆县的新植桑园面积为666.67 hm2,通过县、乡、村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鹤庆县完成了新植桑园669.13 hm2。目前新植桑园成活率高,长势较好。

1.2 老桑园嫁接改造

2011年省、州下达给鹤庆县的老桑园嫁接改造任务是200 hm2,鹤庆县通过摸底调查,展开宣传动员工作,然后对各栽桑大村召开老桑园嫁接改造培训会,并将《鹤庆县老桑园嫁接改造培训教材》分发到各栽桑户,掀起老桑园嫁接改造的高潮,嫁接期间,科技人员到田间地头指导嫁接工作,通过努力,全县共完成嫁接改造面积208 hm2。嫁接桑园目前长势良好,成活率达98%以上。

1.3 春、夏两季生产情况

由于2010年茧丝价格持续上涨,蚕农的生产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桑园管理得到加强,鹤庆县抓住有利时机,编印了《鹤庆县2011年蚕桑生产告知书》,及时将市场信息以及生产上要注意的问题告知全县养蚕户,加强了科技培训、指导及推广工作,春、夏两季获得了鹤庆县养蚕历史上最好的成绩。春季养蚕5 930张,比2010年的4 800张增1 130张,增23.5%;生产鲜茧 293.4 t,同比增 56.17 t,增23.7%;鲜茧收入1 251万元,同比增553.6万元,增74.4%。夏季养蚕16 060张,比2010年的14 280张增1 780张,增12.5%;生产鲜茧712.25 t,同比增94.35 t,增15.27%;鲜茧收入2 453.69万元,同比增551.16万元,增28.97%。桑园长势较好,预计秋季养蚕量、产茧量将继续大幅增长。

2 蚕桑生产面临的机遇和困难

2.1 蚕桑生产面临的机遇

(1)茧丝绸市场价格较好,蚕农生产积极性得以恢复。自2010年茧丝价格一路上扬,到2011年春茧干茧价格达到13.5万元/t,近期价格下滑到12万元/t,但仍然属较好价位。鹤庆县夏季鲜茧收购价格虽然比春季每千克下调6元,但大多数蚕农能够接受,生产积极性没有受挫。

(2)鹤庆县是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项目重点县之一,云南省每年扶持全省蚕桑业发展1亿元,州级财政再给予扶持,缓解了鹤庆县蚕桑产业发展资金不足的矛盾。

(3)云南省桥头堡建设中将农业特色产业作为扶持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鹤庆县是云南省重要的蚕桑基地县,基地规模处于全省前列,蚕茧质量为全省第一,是重要的农业特色产业,可积极申报农业特色产业的扶持。

2.2 存在困难

2.2.1 桑园面积不实,公顷桑平均效益低

按鹤庆县累计桑园面积6 513.33 hm2计算,2011年预计鲜茧收入7 500万元,平均公顷产值仅为11 520元。主要原因为面积不实,由于鹤庆县桑园累计面积是按照历年购进桑苗数量折算,有的桑苗用于补植补种;有的桑园栽植密度过高;有的桑园受市场影响,栽了又挖,重复栽植;有的桑园因修路、建设已被占用。经分析,鹤庆县实有桑园面积约为2 000 hm2,大部分桑园又种植在开荒地上,立地条件差,灌溉设施不配套,桑园的管理水平较低,大部分桑园仍为中产桑园,高产桑园占的比例较小;还有少量桑园弃荒,新栽桑园尚未投产,老桑园品种老化,蚕桑产业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2.2 劳力不足

鹤庆县近年来有大量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不愿从事繁重的蚕桑生产,在家从事蚕桑生产的大部分是中老年人,蚕桑生产大户劳力不足,请工困难,工价较高,而蚕桑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不足,制约了鹤庆县蚕桑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2.2.3 适宜栽桑的土地有限

鹤庆县桑区内适宜栽桑的干地大部分已经栽种为桑树,虽然坝区地势平坦,但大部分水田不宜栽桑,因此进一步扩大蚕桑基地规模潜力有限。

2.2.4 生产的生丝品位较低,没有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丝厂建厂以来由于工艺较差,生产的生丝均为中低档丝,销售价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效益差。

2.2.5 养蚕成本上涨

化肥、农药、农副产品、劳动力价格大幅上涨,蚕桑生产比较效益不高,虽然茧价上升幅度较大,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依然不高。

2.2.6 收购秩序混乱

鹤庆县蚕茧收购价格没有与市场价格形成合理的联动机制,企业和蚕农的利益共同体还没有完全形成,大量外地蚕茧收购商抢购蚕茧,大量蚕茧外流,交售统茧、毛脚茧的现象普遍,造成蚕茧质量下滑,降低了鹤庆县蚕桑业的市场竞争力。

2.2.7 科技力量不足,服务体系不完善

鹤庆县县级农业科技人员仅有15人,乡、村级没有蚕桑科技人员,蚕桑科技直接由县服务到农户,工作量大,又缺乏必要的设备和资金保障,科技人员下乡指导工作自备交通工具,工作效率较低,影响了科技对蚕业的贡献率。

3 对策措施

3.1 抓住机遇,加快基地建设

抓住省、州大力扶持蚕桑产业发展的契机,加快蚕桑基地建设,计划2011年至2012年新栽桑园666.67 hm2,规划在宜桑的水田和水浇地中发展新桑园;加快老桑园的嫁接改造工作,全县约有666.67 hm2老桑园,计划每年改造333.33 hm2,2年完成嫁接改造工作,建成2 666.67 hm2优质高产桑园。

3.2 依靠科技,增加投入,提高蚕桑产业效益

加强蚕桑科技培训,提高全体从业人员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水平。采取科学的桑园管理,推广桑、蚕病虫害统防统治。进一步加强桑园沟、路的配套设施,改善桑园的灌溉条件,提高蚕桑生产的劳动效率,提高产业效益。

3.3 引进省力化养蚕技术,降低蚕桑生产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加快室外大棚养蚕技术、省力化蚕台育的试验推广,探索鹤庆县蚕桑生产的新模式,缓解大蚕期劳力、养蚕设施不足的矛盾。

3.4 加快蚕桑副产物的综合利用

引进企业,进行桑条、蚕蛹、丝棉制品的开发,提高蚕桑综合效益。

3.5 合理协调蚕农和龙头企业的利益关系

让鹤庆县蚕茧收购价格与市场价格接轨,真正使蚕农和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维护蚕茧收购秩序,稳定并逐步提高鹤庆县蚕茧的质量,促进蚕桑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蚕农蚕茧桑园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蚕茧与飞蝶
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躲雨
卖蚕茧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