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教育与管理对策研究
2012-12-07张健
张 健
(吉林体育学院 运动系,吉林 长春 130033)
1 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特点
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截然不同。学生呈现个性的多样化,他们专业性强,偏好术科,有极强的表现欲望,尤其是自己具有优势的体育技能。他们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弱点是自我约束力不强,自律意识差,认为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扼杀他们的个性,束缚他们手脚,有很强的逆反心理,抵触情绪强烈,增加了学校日常管理难度。
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文化层次参差不齐,有高中的、中专的、还有专业队的、省市体校等,文化基础薄弱,缺少学习兴趣。学生年龄差异较大,其性格、心理特点、交际方式各不相同。他们年龄上的差别造成思想、情绪,心态与心理的差异,增加了教育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生源背景复杂,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教育环境各不相同,自身素质修养存在差异。面对如此的教育管理群体,学校管理如何应对?突破口在哪里?自然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2 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教育与管理对策
2.1 升华学生教育管理理念
2.1.1健全机制、激发热情
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术科过硬,活泼好动,凡事喜欢参与。根据他们的这一特点,学生管理实施的流程要严格按照民主化管理方式进行,做到流程公开、决策公开、信息反馈公开,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管理流程设计中来,激发出他们创造才能,建立一个符合大多数学生利益和诉求的程序化管理模式,和相应的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让学生在这个机制框架内行使好自己的民主权利。
2.1.2突出主体、德法并济
这个符合大多数学生利益和诉求的管理模式,主要内容就是突出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体作用。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学习差,纪律散漫,但是他们情商高,喜欢交往,而管理工作恰恰是一项人的工作,用体育精神把一些志同道合的人组织起来,让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步调一致的去追求,就会形成自尊、自强感,使他们自觉地履行自己对集团主体的义务。当然,管理主体的这种发自内心的自觉力量不是永动的,还需要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全面准确地普及相关的法律知识,明确相关的法律关系,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尊重和保护学生合法的“请求权”、正当的“选择权”、合理的“知情权”等,以使学生更加自觉的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2.1.3分层管理、阶梯式育人
建立一个新的管理模式,就要确定一个科学的评价标准。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个体素质、文化水平、年龄大小差异很大,按照正常的学生管理标准整齐划一,显然有违因人因材施教的原则。作为学生管理工作原则应该是有教无类。也就是说,尽管学生个性化差异很大,但是也不能嫌弃和放弃,应该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这就需要采取阶梯式的管理方式,使管理分出层次来,使管理的评估标准也分出层次来,这样有利于帮助、引领、促进学生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环境,身心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
2.1.4尊重学生、优化个性
创建一个新的管理模式,就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管理方式的改变重点要放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上。也就是说在管理工作中,不单把学生看作管理的对象,而要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上,一方面为其服务,一方面让其参与管理。改变那种“老师说学生听,学校定规矩学生就得遵守”的传统管理方式,实行人性化服务,个性化培养,尊重学生,优化其个性。
2.2 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
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要着力抓四支队伍建设,形成人人参与,全员育人的局面。
1)党政干部及共青团干部队伍。各院系要配齐配全专职党总支副书记和团总支书记,个别大系还应该配备专职党总支书记,组建公寓党总支。院处级干部要联系学生年级和班级,与辅导员结对子,经常深入学生之中,帮助排忧解难,并列入干部考核内容。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针对学生关注和议论较多的社会上热点、难点,两难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备好课,对学生讲清楚。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集中培训,理论课教学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起到引领作用。
3)辅导员队伍。辅导员整天与学生摸爬滚打在一起,他们的言论品行耳濡目染着学生,要通过专业技能培训、举办研讨班、开展工作交流、基层挂职锻炼等措施,提高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强信息交流,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4)学生干部队伍。把学习成绩相对优秀、能热心为同学服务、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推荐选举到学生干部岗位上来,有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应经常组织学生干部开展思想学习和经验交流,互相取长补短,提高工作能力。
2.3 创新学生教育管理方法
2.3.1创新教育体系,升华管理内涵
建立新的管理模式目的不仅是管学生而重要的是育人。育人的一个重要载体是教学,建立一套符合运动训练专业的教学体系,是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就需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显在课程体系。二是潜在课程体系,“人人皆为育人环境,物物皆为育人环境”。显在课程与潜在课程,互为一体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管理体系,学生在这样一个管理体系中升华境界,陶冶情操。
2.3.2建立网络平台,提高管理效率
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对网络有着浓厚的兴趣。利用他们的兴趣,运用网络技术实施管理也是一个好的方法。学校要积极建立网络教育、沟通和管理平台,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对学生进行引导。利用高校网络化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建立具有学生基本信息、成绩、选课、奖惩、组织发展、转系及离校、就业等众多功能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对学生的各种信息,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快速查询,提高学生管理效率。
3 结语
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教育与管理,需从升华学生管理理念入手,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创新教育与管理方法,同时,需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把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放到教育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构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格局,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和完善教育管理的科学模式,最终为建设体育强国履行高等体育院校应有的职责与使命。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中发[2004]16号.
[2]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R]. 教社政[2005]2号.
[3]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R].教育部[2006]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