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全明星赛研究——兼谈CBA全明星赛不足
2012-12-07杨娇
杨 娇
(常熟理工学院 体育部,江苏 常熟 215500)
NBA全明星赛 (All Star Weekend)又称NBA全明星周末,是美国职业篮球界一年一度的体育盛宴、视觉盛宴和娱乐盛宴,是球星和球迷共同的节日。该赛事最早始于1951年3月2日,到目前为止,已经拥有60年历史。虽然在美国当地,篮球全明星赛地位次于橄榄球(NFL)全明星赛和棒球(NBL)全明星赛,但由于篮球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程度高于橄榄球和棒球,因此,在全世界范围内,NBA全明星赛的轰动效应和被关注度远远超过NFL全明星赛和NBL全明星赛。尤其是在中国,NBA全明星赛早已深入球迷内心,无论是老一辈球迷对乔丹时代的追忆和怀念,还是新生代球迷对姚明时代的眷恋和不舍,历届NBA全明星赛中经典画面和瞬间早已珍藏和镌刻于球迷脑海。自1995年CBA开创自身的全明星赛以来,便步入NBA全明星赛的后尘,从比赛的设计和安排再到明星球员的选拨等模式都在一味的模仿美国。但CBA全明星赛无论是在质量、效果还是运营上都未尽成熟,与拥有美国式“春晚”美誉的NBA全明星赛明星云集效应相比,CBA全明星赛的星味欠佳,氛围淡薄,效应不足,甚至给人以“不伦不类,邯郸学步”之感。因此,本研究以简析NBA全明星赛获得成功的因素为切入点,全面剖析NBA全明星赛的文化内涵,以期为我国CBA全明星赛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1 NBA全明星赛的成功因素简析
1.1 夺目的明星基础
NBA全明星赛之所以能够得到广大球迷的亲睐,自然是因为全明星赛中星味十足的大牌球星,在本已经众星云集的NBA舞台中,他们以百里挑一的身份被广大球迷群体挑选而出,以整个联盟中各个位置上的佼佼者的身份出现,被誉为“明星中的明星”,这强大的星味是NBA全明星赛成功的基石。在NBA全明星阵容中,我们所看到的明星是以正处事业巅峰状态的巨星为基础,以处于上升期的人气旺盛的希望之星和还未完全老去但人气仍然十足的传奇老将为辅助,这种合理的明星搭配结构凝聚了不同层次受众的不同偏好,组成了最为理想而又强大的阵容。因此,明星的璀璨为NBA全明星赛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1.2 成熟的包装设计
包装设计的成熟是NBA全明星赛成功的关键所在。尽管到目前为止,该赛事已有60年的悠久历史,但其走向成功的关键转折却出现于1984年。在1984年之前的美国体育界,职业篮球由于品牌化包装的不足,其影响力远逊于美国职业橄榄球、棒球。当时刚出任NBA联盟总裁的大卫·斯特恩清晰的看到了明星球员身上所蕴藏的巨大商业价值和开发潜力,他以球星超凡的技艺为基础,以球星的形象、个性和人格魅力等为重要砝码,不遗余力的对以“魔术师”约翰逊、“大鸟”拉里伯德、“飞人”乔丹等为代表的NBA当家巨星进行全方位的包装与宣传,赢得了广大球迷的芳心,更赢得了赞助商的追逐。而NBA全明星赛更是斯特恩大刀阔斧改革的重要对象,其通过引入全明星周末的概念全面提高了全明星赛的赛事持续效应,最具创意的是设立了最为激动人心的扣篮大赛,满足了观众对篮球视觉的极限享受,大大提高了全明星赛的赛事品质。另外,斯特恩还通过接连引入“三分赛”、“技巧赛”等新内容充实赛事内涵,进而逐渐将全明星正赛推向高潮,而正赛上别出心裁的明星出场仪式以及比赛期间的各项娱乐元素的融入也为全明星赛增色不少。尤为经典的是2003年全明星赛上玛利亚·凯利以演唱《英雄》的形式赠别乔丹退役,引起了全世界球迷的高度关注与共鸣,将全明星赛推向了历史高潮。可以说,经过精细包装的全明星赛更像是一部史诗电影,荡气回肠,美轮美奂。
1.3 全球化的发展策略
全球化发展是美国职业篮球不同于美国其他三大联盟的发展策略,NBA联盟正是得益于其巨大的海外市场,才后来居上,跻身美国四大体育联盟之首。据统计,NBA总收入从1984年的1.92亿美元提升到今天的40亿美元正是馈于全球化所赠。NBA通过全球化的选秀方式,从1989年前南斯拉夫中锋迪瓦茨开始,克罗地亚的库科奇、德国人施拉姆夫和诺维斯基、立陶宛人萨博尼斯、加拿大人纳什、阿根廷人吉诺比利和斯科拉、澳大利亚人博古特、巴西人瓦莱乔、西班牙人加索尔兄弟以及中国的姚明等等国际级球星纷纷入驻,促使NBA海外投资空间不断拓展,海外市场份额逐渐庞大。而如今在NBA全明星赛场上,国际球员的身影已经司空见惯,典型的球员包括诺维斯基、纳什、帕克、加索尔和姚明,他们不同频次地出现于全明星名单之列,一方面得益于全明星投票的全球性,另一方面也得益于NBA海外市场开拓的需要。国际球员在NBA全明星赛上的表现极大地牵动着球迷群体的心并极大地受到本国媒体的高度关注。可以说,全明星赛通过国际化路线汇聚了广博人气,奠定了全球基础,同时作为整个NBA联盟重要的形象窗口对NBA长远发展起到了画龙点睛的宣传作用。
1.4 不断创新的明星表演思维
NBA全明星赛虽然不同于NBA常规赛、季后赛,更不同于总决赛,他没有夺标之忧,没有过大压力,因此比赛氛围相对轻松,表演成分高于真打成分。但是全明星赛所体现的却是明星们真实的技艺,没有高水平的核心技艺为底蕴,全明星赛便名不副实,这也是全明星赛这么多年永葆活力的保障。以全明星扣篮赛为例,从具有“人类电影精华”之美誉的多米尼克·威尔金森的经典灌篮到“小土豆”韦伯的双手大灌篮;从“飞人”迈克·乔丹罚球线起跳灌篮到“加拿大飞人”文斯·卡特的大风车和胯下灌篮;再从“魔兽”德怀特·霍华德的超人飞跃灌篮到布雷克·格里芬的飞跃汽车灌篮等等,一幅幅经典的全明星扣篮场景背后潜藏的是全明星球员高超的篮球技艺和不断创新的表演思维。如果没有意想不到的惊人表演,全明星赛必然失色不少,因此无论是主办方、球员还是观众,都期待着全明星赛上各种“惊奇表演”的出现,这既是全明星赛的看点和焦点所在,也是全明星赛本身无穷魅力的体现。总之,明星球员的表演思维是全明星赛成功的重要保障,也是全明星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2 NBA全明星赛的文化内涵剖析
NBA全明星赛是美国篮球界的“大联欢”,是广大球迷的篮球“嘉年华”,也是NBA篮球明星们的“奥斯卡”。NBA全明星赛从创办到逐渐成熟以及到目前的高度全球化都透露着美国文化的显性特征,具有高度的文化内涵。
2.1 NBA全明星赛是NBA职业联盟发展的历史驱动
1946年,时为美国波士顿花园篮球队的老板沃尔特·阿·布朗发起成立了由11支球队组成的“美国篮球协会”(英文简称BAA),这被称之为NBA的前身。直到1949年,在布朗长期不懈的努力下,美国两大篮球组织BAA和NBL合并为NBA,从而作为最初拥有17支球队的NBA联盟正式宣告成立。然而在最初的发展阶段,由于NBA存在较为严重的种族偏见与歧视,并且在转会制度、球员选拔制度以及竞赛规则制度等方面所具有的不合理性与不完善性,联盟的发展每况愈下。在当时还没有24秒出手限制背景下,1950年11月22日,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队和韦恩堡活塞队的比赛中,竟创下了NBA历史最低比分:19:18,这个比分成为NBA发展低潮的一个典型缩影。当时NBA整体上保守的场面和没有进取精神的打法以及粗野的犯规使比赛的精彩程度大打折扣,NBA的改革势在必行。全明星赛作为当时改革的先声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1951年3月2日,凯尔特人队总裁布朗免费提供波士顿花园体育馆,举办了首届全明星赛,最终比分为111:94,东部明星队获胜。全明星赛打破了往常比赛的沉闷,鼓励积极进攻、鼓励激情表演和鼓励展现球星风采和技艺,这股风潮的引领让整个联盟和广大球迷看到了不一样的篮球和NBA发展的方向。于是,在随后几年,NBA联盟便求新求变,通过广泛纳入黑人球员、设立最佳球员奖、实施24秒制、建立“新秀选拨制”等等方案逐渐促使NBA走上了发展正轨。可以说,NBA全明星赛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NBA历史巨轮的前行。
2.2 NBA全明星赛是美国好莱坞娱乐精神的体现
作为全球最著名的影视娱乐和旅游热点,位于加利福尼亚南部洛杉矶城西北部的好莱坞不仅象征着美国娱乐和时尚的风向标,更是美国娱乐精神的代名词。好莱坞娱乐精神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美国的游戏精神,而体育的本质属性之一便是游戏,作为在朝鲜战争背景下所开创的NBA全明星赛正是美国好莱坞娱乐精神的高度体现。首先,从历史角度来看,NBA全明星赛诞生于美国参加朝鲜内战的炮火和NBA发展遭遇低谷的双重不利环境中,他代表着美国人身处逆境但仍敢于冒险、敢于抓住机遇并且乐观积极的精神特质,因此,NBA全明星赛在“出生”时便携带着美国人特有的游戏基因。其次,从现实和发展角度看,NBA全明星赛正如美国好莱坞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一位位篮球巨星的出场方式宛如奥斯卡众明星在红地毯上的走秀,其本质意义就是通过这种隆重的出场形式让篮球偶像们接受球迷粉丝的顶礼膜拜。另外,“大鲨鱼”奥尼尔、“魔兽”霍华德等具有搞怪和搞笑但又不乏才艺的篮球明星更是典型的“喜剧演员”,颇受球迷爱戴和追捧,特别是2009年全明星赛上奥尼尔大秀假面舞的经典画面成为全明星娱乐元素的登峰造极之作,这和当时一贯相对腼腆的全明星首发姚明形成了巨大的文化反差。此外,从全明星赛的赛事设计与推广、比赛期间各种娱乐活动的安排以及影视、歌舞明星的助阵等等都体现着美国高度发达的娱乐元素。总之,NBA全明星赛形式上是以比赛为主,但在内容和本质上则完全是美国好莱坞娱乐精神的高度凝聚。
2.3 NBA全明星赛是美国商业文化的体现
美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辛克莱·刘易斯在其解读美国商业文化的力作《巴比特》中囊括了美国商业文化的三个层面:首先是利润或利益原则成了带普遍意义的指导原则通行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次是价值观上的实用主义被广泛接受并行之有效;再次是奉行物质主义或商品崇拜几乎成为时尚潮流。可见,对物质和利润的追求是美国商业文化首要的价值取向。NBA全明星赛从此前单纯的东西部明星对抗赛演变成包括“全明星联欢会”、“新秀全明星挑战赛”、“扣篮大赛”、“三分球远投大赛”、“篮球技术挑战赛”、“投篮接力赛”和“全明星正赛”在内的为期三天的系列赛事,这种变化体现了美国人长远的投资眼光,是美国商业文化的战略性表现,期间蕴藏着巨大的商业利润,因此,NBA全明星周末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球迷们消费的“黄金周”。据NBA官网报道,2012年全明星赛的全美收视率高达5.4%,创造了近7年来的最好成绩,而2005年丹佛全明星赛由于当时姚明当选为票王以及其和勒布朗·詹姆斯之间的对决,收视率高达5.9%。在美国的海外市场,媒体和球迷对全明星赛也是趋之若鹜,以2003年姚明刚入选全明星赛为例,仅北京地区收视率便高达4.8%,有些国内大城市甚至超过了10%。在巨大的媒体曝光率面前,全明星赛通过赞助、广告等赚得盆满钵满。有报道称2011年为期三天的全明星赛,NBA联盟就进账4亿美元,占到NBA全年总收入的13.3%;2012年的全明星赛虽受联盟停摆、姚明退役等诸多因素影响,但据《奥兰多哨兵报》报道,收益也能维持在1亿美元左右。因此,对于NBA联盟来说,全明星并不只是娱乐那么简单,而是吸金的绝佳机会,其背后有着美国巨大的商业文化力量的助推。
2.4 NBA全明星赛是美国多元文化、青少年和残疾人人文关怀的综合体现
NBA全明星赛最初产生于美国种族歧视背景下,20世纪50年代初,厄尔·劳埃德(Earl·Lloyd)成为首位跻身于NBA联盟的黑人球员,随后又有查克·库伯、纳特·克利夫顿等加入。虽然黑人球员在整体上仍然属于被歧视对象,但随着他们的篮球天赋和运动能力逐渐在NBA赛场上获得认可,其地位也逐渐获得提高,NBA全明星赛也最终向黑人球员敞开胸怀。早在1959年,球员埃尔金·贝勒便开创了黑人球员获得全明星赛MVP的历史,而接踵而至的是张伯伦、拉塞尔等巨星。如今的NBA全明星赛已经不再属于一个种族,通过全世界球迷的选票,黑人、白人、黄种人等都能成为全明星的宠儿。尤其是当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际球员入选,特别是东方巨人姚明连续多次入选全明星赛首发阵容的事实充分证明NBA全明星赛已经彻底实现了文化多元化,体现了兼容并蓄的全球化发展风貌。另外,全明星赛的另一大亮点便是青少年教育和残疾人的人文关怀。在全明星周末期间,经常能看到篮球巨星与小朋友互动的环节,如球星给小朋友讲故事、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一起打比赛等等,此外,球星们也经常走动于儿童医院、轮椅篮球训练营、社区以及学校等给小朋友、尤其是残障小朋友送去关怀和礼物,而为了便于残疾人能够方便亲临NBA全明星赛赛场,赛场所有场馆都设无障碍通道,有残疾人专用的停车位、轮椅席等,这些充分体现了赛事主办方对特殊人群的人文关怀。总之,虽然NBA全明星赛背后有经济利益的驱动,但却时刻体现着“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价值理念,是美国多元文化共存、青少年和残疾人人文关怀的综合体现。
3 当前我国CBA全明星赛存在的不足
我国CBA全明星赛由于起步晚和底子薄,与发展相对成熟的NBA全明星赛相比明显处于弱势,其所具有各种不足和弊病也较为突出。
3.1 模仿过度,创新不足
无论从赛事内容安排、明星球员的选拔模式还是期间的各种啦啦操等娱乐表演甚至吉祥物的造型神态等等,CBA全明星赛的种种风貌都体现着NBA全明星赛的种种“影子”。一味地模仿NBA全明星赛使习惯于NBA全明星赛观赛思维和审美准则的中国球迷对CBA全明星赛必然产生乏味和“鸡肋”之感。最为关键的是无论在赛事的策划与宣传还是球员在赛事中的表现上看,其水准都远远落后于NBA。以2011年CBA全明星扣篮赛为例,来自福建队的赵泰隆凭借一个缩水版的格里芬式扣篮成为新科扣篮王,他使用的道具是一只巨型安踏广告鞋,与格里芬的飞跃汽车相比,无论是起跳高度还是扣篮难度都逊色不少。另外,由于安踏道具鞋的广告成分过于浓厚和赤裸,因此,即使被评为扣篮冠军,但其在广大球迷心中仍被贴上了“山寨扣篮”之名。总之,在整个CBA全明星赛发展过程和具体活动环节,能够体现中国特色并具有创造性的元素极度匮乏,造成该项赛事整体效应低迷。
3.2 只见比赛,娱乐不足
CBA全明星赛另一大不足便是娱乐元素较为缺失,比赛相对单调保守。全明星赛的理想化状态是一个大型的娱乐集会,无论场内还是场外都充斥着娱乐元素,球员与球迷之间具有较强的互动性,甚至还会引来其他领域明星、知名人士等捧场,从而带给观众极大的心理满足。NBA在这方面已经成熟,场下随处可见演艺圈明星的身影,球场上球星们也善于表演与娱乐,除了超强技艺的灌篮外还懂得搞怪和耍宝,现场的球迷也懂得配合,当摄像机随机对准一名观众时,他就会对着镜头秀一秀自己。反观CBA全明星赛,从场面上来看,虽然你来我往,热闹纷繁,但表演的技术含量偏低,很难看到让人惊呼的场面,国内球员更多的是尝试投三分球,少有强有力的灌篮表演,“空中接力”灌篮更是几乎看不到。另外,球员和球迷之间的互动明显不足。虽然近几年外援逐渐为CBA全明星赛带来了些许新意,但在总体上局面仍无大改观,而其中的主要因素除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庸之道等思想的牵制以及球员本身能力限制外,CBA全明星赛被安排在季后赛之前举办所造成的球员和教练的保守心态也对比赛质量的下降产生了一定影响。
3.3 场馆软硬件服务不足,主办方运营困难重重
与美国均衡优质的场馆资源分布不同,我国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城市具备优质的篮球场馆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CBA全明星赛的质量和效果。如好几届全明星赛由于场馆条件较差甚至脏乱等被人诟病,又如多届全明星赛屡禁不止的“黄牛票”现象以及小贩自由出入赛场内外等场馆管理服务上的无序问题被人指责,即使是2010年在北京五棵松举办的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全明星赛也暴露出了运营方所遇到的尴尬问题。受制于运营成本过大,负责CBA商务开发的瑞士盈方(中国)有限公司总裁马国力表示,因为“规模没有达到”,2010年CBA全明星赛没有盈利,甚至亏损了100万元。虽然主办方也承认从中获得了宝贵经验,并看到了发展希望,但从整体上看,中国CBA全明星赛要想获得较好的市场收益、社会收益和品牌收益,仍然困难重重。正如央视著名篮球评论员于嘉所说,CBA举办全明星,要顾虑的问题很多。NBA是纯市场运作,而CBA既要顾及计划经济,又要考虑市场,“这种冲击,好比两个圆,寻找交集,交集越大,越有发展。”可见,CBA全明星赛不仅面对着软硬件服务资源的问题,更面对着计划经济所造成的遗留性问题,同时,自身的运营能力和品牌塑造能力是否过关同样还是未知数。总之,CBA全明星赛在组织承办和运营策划方面任重道远。
4 NBA全明星赛对我国的若干启示
4.1 CBA全明星赛应培育自身的文化品质,避免一味的模仿
任何知名品牌赛事的成功都离不开其深厚的人文底蕴支撑,这种人文底蕴的积累是在继承地方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演变的结果。无论是美国篮球还是欧洲篮球都具有优良的传统铺垫,因此,CBA全明星赛要想真正形成自成一派的品牌赛事,必须充分挖掘中国篮球文化的精髓,从中国篮球自身的风格中寻找CBA全明星赛的“根”,任何美国模式或是欧洲模式都只能成为参考,而不能作为准则。在设计CBA全明星赛赛事体系时应充分融入中国本土元素,在全明星赛产品的包装和设计、推广与宣传、娱乐与互动上应具中国本土创意,“抄袭”与模仿根本不利于赛事的可持续发展。
4.2 CBA全明星赛应该获得政府的支持、资助与保护
美国NBA全明星赛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其成熟的市场经济基础之上,并且具有成熟的运营团队,而我国CBA全明星赛则暂时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对于仍处于稚嫩期的CBA全明星赛,我国竞技体育以及体育产业的主管部门应该扶持、培育该项赛事的成长。在CBA全明星赛的财政优惠、场地和服务保障等方面应该给予主办方一定程度的支持,在利益分配上更多的应该考虑主办方积极性的培育,以利于形成良性循环的举办竞争机制,从而有利于成熟运营团队的形成,最终提升赛事举办的层次和品质。
4.3 CBA全明星赛应追求经济和社会的双重效应
赞助和广告是CBA全明星赛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CBA全明星赛也失去了获得规模效应的坚实后盾。因此,寻求可靠和可信的长远合作伙伴是CBA全明星赛应追求的经济目标,合作伙伴的选择应符合CBA全明星赛的风格和形象,另外广告和赞助的植入应合理适度并追求巧妙,不然过犹不及。此外,社会效应是CBA全明星赛应该追求的另一重大目标,CBA全明星赛要想真正成为广大球迷自己的节日,必须具有良好的口碑,因此在球员与球迷的互动、赛事的青少年教育与弱势群体的慈善等方面,CBA全明星赛的主管方、承办方以及全体明星们需要进行更为细致、人性化和长期化的考量和行动。
4.4 CBA全明星赛在时间选择上应追求巧妙
为了避免CBA全明星赛与CBA季后赛以及NBA全明星赛产生关联性影响,CBA全明星赛的举办时间应该被仔细研究和规划。目前的CBA全明星赛安排在即将举行的季后赛之前举办,这无论对球员还是球队来说,都存在顾虑和负担,怕受伤的心理必然会让球员和教练选择较为稳妥和保守的打法,这自然影响球员的发挥和比赛质量。另外,CBA全明星赛放在NBA全明星赛之前举办,更像是大餐前的开胃菜,这降低了CBA全明星赛的档次。因此,为了避免受到两者的影响,CBA全明星赛应该放在远离两者的时间内举行,等两者对其影响效应降到最低阶段,CBA全明星赛再隆重推出,更能激起广大球迷的兴趣和激情。
[1](美)辛克莱·刘易斯.巴比特[M].蔡玉辉,宋志俊,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2]陈林祥.NBA成功动作的营销策略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34(1):14-17.
[3]李湛.NBN优秀前锋球员职业运动生涯技术状态评价[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10):97-100.
[4]付韦其,孙庆祝.NBA组织文化解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27(4):5-7.
[5]陈龙,李旭.CBA与NBA球员竞技年龄段的差距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25(3):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