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实施现状分析

2012-12-07李德忠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纲要黑龙江省体育教师

李德忠

(哈尔滨理工大学 体育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黑龙江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实施现状分析

李德忠

(哈尔滨理工大学 体育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对黑龙江省高校体育课程模式、体育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体育课程内容等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在黑龙江省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课程内容衔接困难;体育场馆、器材不足;教师面临挑战等。并提出解决方法,希望能为《新纲要》在我省的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

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新纲要》)在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中全面实施,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评价七个方面,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做出了明确规定。本文客观地分析了《新纲要》在黑龙江省的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对策思路,以使其能够在黑龙江省更加顺畅地得以实施。

1 《新纲要》在黑龙江省的实施现状

1.1 黑龙江省高校现行体育课程模式

1.1.1 “三基型”课程模式 注重的是让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教学的目的是要增强学生体质,让学生学会利用体育健身知识,增强体质,以原班级教学为主。多以原教学班为教学单位,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体育教学规范,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并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视因材施教,以基本技能练习和竞技运动技术为主要内容,一、二年级同开设基础技能课和专项选修课。

1.1.2 “三段型”课程模式 强调的是学生的体育基础,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锻炼习惯。这种体育教学模式把高校体育课程划分为三个层次,一年级开设基础体育课,二年级开设体育选项课,三、四年级开设体育选修课。

1.1.3 “一体化型”课程模式 强调的是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练习的持续性和整体性,要合理利用学校的体育场所和体育器材。

1.1.4 “分层次型”课程模式 强调的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运动能力,分析学生的体质差异,然后因材施教。通常是在一、二级都开设专项选修课,其中有基础班和提高班。

1.1.5 “俱乐部”课程模式 主要是模仿国外高校那种松散的,非学科性质的俱乐部,但仍以课程形式出现。

目前,黑龙江省高等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模式较均匀,除“俱乐部”和“三基型”课程模式偏低外,其他几种课程模式分布相近,这说明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模式的多样化。

1.2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

《新纲要》要求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4个学期总计144学时),修满规定学时,达到基本要求,是学生毕业、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普通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

目前,黑龙江省所有普通高等学校都能按照《新纲要》的要求,在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程(4个学期共计144学时),但是部分高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所开设的体育选修课一般都安排理论教学内容,极少数高校把课外体育锻炼,校外活动或运动训练等纳到体育课程中,此外,对于《新纲要》提出的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等特殊群体而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等方面还没有完全实施。

1.3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内容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是以技术教学为主,大部分高等学校选用实践课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篮球、足球、排球、武术及健美操等项目上,只有少部分学校开设了网球、街舞、台球等项目,还有部分高校开设了具有北方地区季节性的传统项目,如:滑雪、花样滑冰、毽球等,但对于棋牌类项目则几乎没有开设。从总体上看,黑龙江省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内容还没有充分体现健身性与文化性、选择性与实效性、科学性和可接受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只重视掌握运动技术为目的的“教”和“练”,而忽略了以健身益智为目的的“学”和“用”。

2 《新纲要》在黑龙江省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 课程内容衔接困难

《新纲要》第十一条规定:“要注意课程内容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实效性,并注意与中学体育课程的衔接。”然而,现实中大学与中学体育课程内容衔接得非常不理想。在对大学生进行关于中学时代体育课程的调查中发现,除了来自大城市的学生外,其他大部分学生没有完整地上过体育课,特别是在高三的一年中,基本没有体育课,这就导致在现在的大学生中,极个别的学生连400m慢跑都无法完成,女生完不成800m、男生完不成1000m跑的比比皆是,大学生的速度、耐力、力量等素质指标明显下降,更有甚者,有的学生连足球、篮球、排球都分不清楚。因此,做好中学与大学体育课程有机衔接的研究,尽早构建一种科学的、可行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迫在眉睫。

2.2 体育场馆、器材的不足

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形式,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主要目标的教育过程。而这个过程的前提便是学校应具有一定的体育活动场所和运动器材。可以说,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械设备是开展高校体育教学,增强学生体质,丰富高校文化活动的物质基础。目前,黑龙江省部分高校投资在体育器材上的经费不够,体育设施比较落后,设备不健全,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很难满足体育教学、学生课余训练以及群体活动的需求。此外,虽然有部分高校近些年加强了体育场馆的建设,也加大了体育器材的资金投入,但是由于高校扩招,在校学生数量逐年增加,这些有限的投入远远满足不了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很多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在学校里得不到锻炼,从而使部分学生放弃了运动锻炼。

2.3 教师面临的挑战

《新纲要》第十三条至第二十条围绕体育课程建设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做出了详细规定。教师是课程建设和课程资源开发的核心执行者,是教学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全面落实《新纲要》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教师必须全面深刻理解《新纲要》的内涵、优化教学内容、尝试有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这些无疑对习惯于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组织实施教学的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此外,随着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体育教师数量的增长远不及学生数量的增长速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随之成倍增长,大部分教师达到每周10~20节课。繁重紧张的教学任务压得教师穷于应付、疲惫不堪,很难有时间进修、培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学历水平,更不要说静下心来考虑教学改革与创新,开展经常性的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研究,从而造成教师的业务素质停滞不前,教研能力下降。

3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对策研究

3.1 建立与高中相衔接的选项教学体系

体育新课程要求在高中阶段实行选项教学,高校作为教育体系的更高层次,如果只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班级授课模式,要求所有学生研修同一教学内容,步调一致地学习,则可能会出现种种不适应现象。如在高中阶段选择该教学内容者,其掌握的运动技术水平早已超过大学教学内容要求,因而满足不了学习的欲望,同时也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对于完全未接触教学内容者,所学内容则可能超出其能力范围,而出现“学不来”的现象,严重锉伤学生自信心与学习的积极性。 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对高中选项教学的调研,全面了解高中选项教学的项目情况,并根据调研结果创造条件,尽可能开设与高中阶段一致的选项,为学生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此外,大学新生入学时,应对其高中体育选项记录在案,进行分析研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他们所选项目全部开设,供其自由选择。部分条件不允许的项目,可开设技术能力要求相近的项目,供其选择。

3.2 建立场馆设施,器材设备的管理系统

高校的体育场地与器材是实施《新纲要》的前提,所以黑龙江省高校体育相关人士应重视学校体育硬件设施的建设。要根据学校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积极向国家申请体育经费,或者自筹经费引进相应器械、设备,加大体育硬件设施的建设。此外,应加强体育场馆设施和设备器械的科学管理,建立建全各项规章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做好现有场馆资源的合理利用,采取措施延长体育场馆、设施的开放时间,合理安排统筹规划,提高对各项体育设施的利用率,逐步实现体育课程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计算机网络化。

3.3 加强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培养

在《新纲要》背景下,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将由过去单纯的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能力和个性发展的开拓者、培养者和评价者。这就需要体育教师要与时俱进,注重吸收和借鉴国内外高校先进的教学方法、经验和手段,不断自我完善,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养。与此同时,各高校及各级主管部门也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定期接受教育培训和在职进修,不断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切实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使他们成为具备“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进而满足《新纲要》对体育教师的要求。

4 结语

《新纲要》在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已近十年,大部分高等学校能够积极实施各项具体内容,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由于各种原因,在全面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现实问题,只有正视这些问题,加强领导,建立监管机制,才能使之得到全面落实。

[1]教体艺[2002]13号文件[Z].

[2]童丽平.《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程教学指导纲》实施现状与对策[J].体育与科学,2006(2):93-96.

[3]姜志明.北京普通高校贯彻实施新《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4]柴如鹤.大众高等教育阶段理工科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1):57-58.

[5]李菁旻,张运亮,魏祝颖,等.新体育课程纲要下普通高等学校网球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6): 69-72.

[6]王 萍.新纲要环境下大学体育课程特点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4): 67-68.

[7]任勇,安 磊,郑宏伟.黑龙江省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6):43-46.

[8]朱 红,朱宝峰.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新纲要的几点意见[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1):67-69.

Implementing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National P.E. Curriculum Guidelines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LI De-zhong
(P.E. Dept. in Harbi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rbin 150080,Heilongjiang China)

The paper analysis the exist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models、P.E. curriculum and course structure、P.E. curriculum content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Universities. And ask the question of content convergence difficulties、lack of stadiums equipment、teachers face challeng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New Outline"process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try to find the solution.Hope to provide reference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in Heilongjiang.

Heilongjiang Province;University;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

G80-3

A

1008-2808(2012)04-0078-03

G80-3

A

1008-2808(2012)04-0078-03

2012-07-03;

2012-07-30

李德忠(1974—),男,讲师,研究方向为东北体育运动。

编辑 郭霞

猜你喜欢

纲要黑龙江省体育教师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什么?
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中心小学简介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