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强国研究评述与展望*

2012-12-06刘梅英

体育教育学刊 2012年6期
关键词:强国大国竞技

刘梅英

(河南大学 学生体质健康研究所,河南 开封 475001)

2008年9月29日胡锦涛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提出:“我们要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从此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建设体育强国的伟大历史征程,也由此激发了学者对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进行相关研究的热情,掀起了体育学和相关学科领域研究体育强国的热潮,与此同时出现一大批体育强国相关研究成果。但是,由于不同学者对体育强国研究的出发点和着眼点不尽相同,决定了不同学者的体育强国的研究视角和学术观点存在差异。基于此,本研究对现有体育强国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述评,旨在进一步提高体育强国研究水平和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实践。

1 体育强国相关研究成果状况分析

1.1 体育强国研究的时段划分

关于体育强国研究起点和阶段的划分,多数学者认为,对中国建设体育强国的研究,大致出现过两大高峰期。第一次是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基于当时中国经济社会文化比较落后,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急需加强,政府和民众需要有一种媒介或载体来承担此项重任,集全国之力发展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应运而生承担了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因此,这一时期体育强国的理论研究更多的偏重于竞技体育领域。一些学者明确表示,“竞技体育的水平最能体现体育强国的实力。”

第二次建设体育强国理论研究高峰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以胡锦涛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提出“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为契机,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体育强国理论研究高潮。此次提出建设体育强国,是在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取得巨大成绩,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以及中国竞技体育创造辉煌的背景下提出的,因此,多数学者认为,体育强国不仅是竞技体育的强,还包括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的强,以及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相互之间的和谐、持续、健康发展。

比较而言,第一阶段的体育强国理论研究规模不大,影响较小,视野受限,主要在体育系统内部开展,视点主要集中在竞技体育为国争光上;而第二次则表现出规模大、层次高、影响深远、视野宽阔等显著特点,不再仅仅局限于体育学领域,而是动员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

1.2 体育强国概念的研究

体育强国概念界定,是所有体育强国研究成果中出现频度最高的,几乎所有的研究成果都或多或少、或浅或深地对体育强国概念进行界定。这一方面反应了学者对体育强国内涵和本质的探索精神;另一方面也说明,学者对体育强国概念的理解还没有达成共识,存在着对体育强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界定不清的情况。

对于体育强国概念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表述方式。一种是通过对体育强国内容的描述试图阐述体育强国概念。刘一民等人认为,“体育强国是在我国特定的历史背景、政治文化环境和大众心理诉求等条件下生成的一个概念,也是一个内涵丰富,指标较多综合性概念。标准是大众体育普及、竞技体育水平、学校体育完善制度、体育产业发达,以及体育软实力等综合实力上,在世界上居于先进地位的国家。徐本力认为,体育强国是以社会体育为基础,竞技体育为先导的体育事业发展各个领域的总体发展水平在世界上处于一流和前列的国家。这些领域包括大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教育、体育科技、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方面。

另一种是试图通过对体育强国性质的判断进一步阐述体育强国概念。田雨普教授认为“体育强国是个意会概念、定性概念。是具有明显动员性和引领性的概念。”因此,“体育强国主要是指体育整体发展水平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的国家。”

还有一些学者强调,对体育强国概念内涵的认识,有一个动态演变过程,体育强国概念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体育强国概念内涵的动态分析。例如,曹守和、赵玉梅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体育强国历史文献的梳理阐述了体育强国概念的由来,并提出了我国体育强国涵义的3次演进历程。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民众急于通过竞技体育成绩的飞速提高来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体育强国更多的是关注竞技体育的强国。而在已经实现总体小康的社会的背景下,大家思考的则是体育的全面进步,因而,体育强国的内涵自然而然地丰富和充实了。

1.3 体育强国判断标准的研究

对于体育强国判断标准,出于对概念内涵的不同理解和操作的可能性考虑,学者们对体育强国判断标准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认识。

一种是定性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判定。这种方法重点突出、简洁实用的判定方法。田雨普认为,竞技体育的国际竞争力和群众体育的发展水平应当是衡量和判别体育强国的两项基本标准。体育产业、体育科技、体育法制、体育传播、体育管理和体育交往等构成体育强国的支撑系统,体育精神、体育威望、国际体育话语权等是体育强国的软实力表现。这种体育强国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彰显出一个体育强国的个性和优势,但是国际比较力不够。

另一种是定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判定。邱雪等人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体可量化的体育强国综合指标体系,认为体育强国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3项一级指标,并对3项一级指标又进行了更为具体的可量化的二级指标。这种体育强国评价指标体系虽然具有量化的可操作性特点,据这种评价体系进行体育强国的判别,固然有定量的和周密的优点,但是易消解掉一个体育强国的个性特征。

还有一些学者从自身研究领域的视角间接提出了体育强国的评价指标,力求凸显某一方面对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性。宋继新认为文化对建设体育强国非常重要,提出文化兴体是培养人本位的体育思想文化、制度文化和操作文化,增强国家体育软实力,抵制体育异化,促进政府、市场、社团三者共同“治理”国家体育,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抉择。于善旭认为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体育进入建设体育强国的新的发展阶段。要进一步深化体育体制、机制和模式的改革创新,对现代法治形成更加紧密的制度依赖。这间接地提出了体育法制是体育强国的主要标准之一。刘红梅等人剖析中国成为体育强国的梦想与现实,着重探讨学校体育在“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中的地位与作用。也间接地提出了学校体育作为体育强国一个主要指标的重要意义。另外,蒋志学提出体育科技对建设体育强国的所做出的贡献。

1.4 体育发展水平的现实判断研究

多数学者对我国目前是体育大国的定位是肯定的。刘闵航、孙庆祝等人认为,我国是体育大国勿庸置疑,但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是一个嬗变过程,虽然过程充满了艰辛,但总归有希望实现体育强国宏伟目标。田雨普认为,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主要是国家在体育领域发展数量与质量方面同世界各国的比较,是相对的概念。我国是体育大国的判定,是基于我国竞技体育所取得的成绩数量而言,是基于群众体育的参与和发展总量而言。从而提出我国竞技体育要由奥运大国向竞技强国冲击,群众体育要由健身体育大国向健身体育强国进军,总体上要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的宏伟目标。

但是也有一些学者持否定的态度,认为中国现在只能称得上奥运金牌大国,还不能算是竞技体育大国,更不是整体意义上的体育大国。周爱光在运用大量的实例论证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应具备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做出判断,体育强国是指体育事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在世界上处于一流或前列的国家,我国现阶段尚不是世界体育大国,更不是世界体育强国。

另外,学者一致认为我国现在还不是整体意义上的体育强国,因为我国群众体育方面和学校体育方面还不是太先进,体育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较低,体育科技和体育文化与世界先进国家还存在差异等等,所以,学者们一致认为我国目前还不能称之为体育强国,至多算得上竞技体育强国。对于竞技体育强国的断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学者们认可,例如田麦久认为,我国现在毫无疑义是国际体坛重要的竞技体育强国。

1.5 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的关系研究

基于体育大国主要从规模、数量等角度考察体育发展问题,体育强国主要从结构、质量等角度考察体育发展问题。在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的关系研究中,国内学者主要运用唯物辩证法质与量关系进行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关系研究。认为体育大国是基础,体育强国是发展和提高,只有体育开展的规模达到一定的高度,体育强国才能得以实现,体育强国之路才能走得更远。60%以上的研究认为,没有足够的数量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体育大国为建设体育强国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必要的积淀,是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基础;相反,体育强国为体育大国提出了未来的目标和明确的进路,是体育大国必然发展方向。学者关于这一判断或认识基本达成共识。国际上大凡体育强国同时又是体育大国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如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

也有学者提出,大国也可能因为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在涉及人均获得资源的数量、资源分布的密度、整体进步的速度等方面时,则可能反倒成为大国转变为强国的困难和阻力。这凸显了学者对二者关系的理性认识和对中国建设体育强国现实的准确判断力。体育大国固然是体育强国的基础,这只是具备了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可能性。但是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中国由于受到独特的地理环境、人口数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体育大国转变为体育强国有可能会遇到更多的障碍,阻碍体育强国建设进程。

1.6 如何建设体育强国的对策研究

绝大多数研究基于中国建设体育强国现实分析和判断,提出了建设体育强国应对策略,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观念认识和政策法规层面。有的研究强调转变体育强国认识、观念和思想的重要性。例如,杨海龙认为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跨越发展,管理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切实树立新的体育发展观。有的专家强调,要进一步提高对建设体育强国的认识,确立建设体育强国在未来体育发展中的方针性和纲领性地位,使之成为未来我国体育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奋斗目标。一些学者,还提出国家体育行政机关要及时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引导、支持的保障体育强国的建设,使之加快进程,掌控结构,尽早实现既定目标。

另一方面,建设体育强国的对策建议是从体育工作的实际层面上切入,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和学校体育等4方面进行对策研究。对于竞技体育,提出的对策建议集中在优化竞技体育发展结构,重点在继续保持奥运“三强”地位的基础上,发展足球、田径等影响大的代表性的项目运动水平上;对于群众体育,90%以上的研究指出,我国群众体育发展水平距体育强国的要求相差很远,必须加大群众体育的投入,并有近半数的研究认为,在体育强国建设中,应当将群众体育作为重点来抓,非此就不能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对于体育产业,不少研究认为,必须加快健身体育服务业和竞技体育表演业的发展,使体育产业在满足小康社会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方面,在形成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方面发挥作用。在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背景下,重视学校体育,有效增强青少年体质,是许多研究提出的对策。其中,强调教育系统、体育系统和社会系统相结合,共同促进青少年一代的健康发展,是多数研究者的共识。

此外,还有80%以上的研究成果都从自己的研究视角或切入点,特别强调了建设体育强国的具体对策建议。如于善旭的法治进路(于善旭,2009)、任海等人的提升国际影响力(任海、王芳、赵卓,2010),宋继新提出了文化兴体(宋继新,2010)、刘红梅等人强调重视学校体育(刘红梅,2010)、谬伟舰等人强调体育产业的基础性作用(谬伟舰,2010)等等。

1.7 体育强国建设进程的研究

多数学者(如易剑东、姚松平等)的研究认为,建设体育强国的过程是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刘一民等人提出了到21世纪中叶,将基本实现体育强国的宏伟目标,并提出了“两步迈进”计划,第一步,从现在到2020年,实施以群众体育为重点的体育发展战略,着力建设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小康体育,同时继续保持我国竞技体育的特点和优势;第二步,是从2020年至本世纪中叶,用30年的时间,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全面迈进,基本实现体育强国的宏伟目标[2]。这也就是说中国到2050年基本实现体育强国目标。杨越依据体育强国目标,分析自1949年建国以来体育发展历程,根据未来10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体育事业的需求,提出未来10年体育强国建设进程的目标[17]。也有的学者按照建设体育强国的内容提出建设体育强国历史进程。何祖新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了中国在21世纪中叶建成体育强国,以及由竞技体育先行的建设体育强国历史进程的战略实施步骤[18]。

当然,也有学者从国家的需求考虑,特别强调了加快体育强国建设进程的建议。田雨普认为,建设体育强国虽然不能一蹴而就,但也必须只争朝夕。他指出:“在我国和平崛起、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体育领域率先进军世界强国行列,具有鼓舞斗志、振奋精神的动员性和示范性,在国家发展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意义。国家的建设需要体育的进步与强大,民族的康强也需要体育的振兴与发展。建设体育强国,价值超出体育的自身。意义重大,任务光荣。因此,必须倾心倾力,只争朝夕。”

2 体育强国研究成果评述

2.1 实现了体育强国研究的飞跃

相对于20世纪80、90年代体育强国理论研究,现今体育强国研究是一次理论意义上的飞跃。

首先体育强国内涵研究实现了由注重竞技体育发展向着眼体育整体发展的跨越。改革开放初期体育强国的研究,是在我国刚刚恢复奥林匹克合法席位,重返奥运会,并且竞技水平总体不高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体育强国研究注重尽快实现“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而现今建设体育强国的研究,是在我国竞技体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前提下进行的,体育强国研究大多从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和体育产业多视角、全方位进行研究,更多的关注国家的富强和民众的现实需求,反映了体育客观发展和人的主观认识提高的事实。

其次,体育强国研究规模和人员结构有了显著提高。20世纪80、90年代体育强国理论研究,多半局限在体育理论界的高层之中,参与人数有限,规模影响较小,并没有形成足够的研究群体,发表学术论文总共不足20篇。当今体育强国研究,由于是在总书记号召之下进行的,不仅体育系统成为主要参与者,并且也有社会学、管理学、战略学和新闻界等多方面的专家学者界入。2009年,中国科协主办的“体育强国辨析与建设学术沙龙”,除体育界著名学者参与外,还有中国社科院、北京社科院、北京史研究会、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讨论。讨论相当热烈,成果相当丰厚。

第三,体育强国研究的科学化水平有了提高。20世纪80、90年代的体育强国研究成果,有相当数量的研究带有情感色彩的,反映的多是人们的主观意愿和情结,提出的指标往往具有理想、鞭策和鼓励特征,如确立“2000年把我国建成世界体育强国”的目标就是例证之一。而现今的研究,正在按照国际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要求,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相当客观、理性,研究水平明显提高。

2.2 明晰了体育强国一些基本理论体系

体育强国,是一个新的引领性核心概念,围绕这一概念有相当多的理论问题需要探讨。经过近二年的讨论和研究,人们对于体育强国、体育大国等相关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体系进行了研究,虽然在概念、内涵、评价指标和时限预测等方面还没有完全达成一致的意见,但是通过大量的研究和讨论,对体育强国的建设意义、作用,对于体育强国的概念、内涵、目标、结构、体系等问题,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和相对清晰的界定,对于我国是体育大国的发展现状的评估,以及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的关系等等也都有了趋同性观点。

这些基本理论体系的形成与构建,为今后关于体育强国研究奠定了基础。

2.3 发现了一些急需深化研究的课题

在体育强国研究中,也发现了一些需要认真研究和深入思考的问题。例如,世界上体育强国的评价标准是否是统一的;中国要建设的体育强国是否也是美国式或俄国式的体育强国;是否需要建设中特色的体育强国;什么时间,谁来评价我国是否已经进入体育强国行列;学者们提出的体育强国的评价体系,如何达到国际公认与国内认可的统一;体育强国的建设指标体系,如何处理既要全面系统,引领全局,又要突出重点,便于操作的关系;既然群众体育是体育强国的基本内容,那么,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进程是否比较长远;征程是否较为艰难;以及这是否有悖于国家整体改革发展的愿望;等等。这些问题只有伴随体育强国研究的不断深入,通过体育强国建设进程的不断探索加以解决。因此,这一阶段的研究,也为进一步深化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进路。

2.4 初步形成了研究团队和成果交流平台

集群式科研团队是提高研究水平的组织保障之一。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集中社科研究力量,承担并完成了国家体育总局重点课题《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研究》,形成了一定时期的研究重点。北京体育大学,作为重点体育院校,在建设体育强国的理论研究中,又一次发挥了骨干带头作用。杨桦校长主持完成了《建设体育强国与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发展战略》的课题;任海教授发表了《体育强国的国际影响力的研究》,田麦久教授提出了《“竞技体育强国”论析研究》等等。南京师范大学形成了稳定的由博士生导师、博士生和硕士生12人组成的专题研究小组,先后召开2次体育强国专题研讨会,并发表以建设体育强国为主题的学术论文9篇。初步形成了集群式体育强国研究团队。

体育类中文核心期刊为体育强国研究和讨论,提供了较为宽阔的平台。《中国体育科技》、《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体育学刊》、《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等学术期刊对体育强国研究成果给予了强大的支持,甚至开辟了专栏发表体育强国相关研究成果,这进一步促进了学者的体育强国研究热情和研究信心。

如上所述,体育强国研究的成就是显而易见。但是,由于研究时间不长,参与人数和单位有限,所以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和加强之处。例如,作为新时期体育发展的重大课题,体育强国研究还表现出较多的个体研究、分散研究、从本职工作出发、各抒已见的初始研究特征;作为工程性目标还缺乏总体的研究指导和相对统一的研究规划;参与研究人员也多以高校教师为主,从自身研究学科的特点思考的成分较大;此外,体育强国研究不平衡,体育强国建设的基础理论较为薄弱,国际经验的比较研究还比较缺乏;由于规划性、组织性水平不高,因而,高层次、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不多,理论研究还不能适应体育强国建设实践的需求等等。

3 未来建设体育强国研究的设想

3.1 加强规划引导,构建多层面、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机制

建设体育强国,是未来我国体育发展宏伟目标,也是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系统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规划要将这一课题研究,作为“十二五”体育学研究的重点,进行规划和投入,以引导研究的深化与提高。国家体育总局的社会科学研究也应当将其作为攻关研究重点,相对集中专家学者进行集团式研究,并注意吸收体育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参与体育强国建设研究。因为建设体育强国中,规划设计、资源投入、过程控制、检查监督等环节,管理人员的作用举足轻重。与此同时,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支持各行各业的学者参与体育强国的研究,逐步形成多学科、多领域、多视角的交叉合作研究的局面。使之上有规划,下有行动,相互配合,共同提高体育强国的研究水平。

3.2 确立建设中国特色体育强国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体育强国是一个开放性、国际化概念,建设体育强国也必须放眼世界,树立国际视野,借鉴国际经验。当然,建设体育强国还必须立足国情,面向实际。由于国情不同,体制不同,各体育强国的发展道路和表现特征势必也呈现不同的发展个性。

由于中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等因素,从而决定了中国建设的体育强国,既有别于美国的全面强势,又不同于俄罗斯的 “多方出击”。我们必须从发展中大国的实际出发,从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和现实国情出发,从体育发展的现实状况出发,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走中国式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强国。

3.3 尽早完成体育强国建设目标体系和发展规划研究

体育强国,是现阶段我国体育发展的宏伟目标。既具有号召性、动员性,更具有实际的工程性和操作性。作为一个行动指南,一个工程性规划,在行动之初就应当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指向和较为具体的蓝图。因此,体育强国目标体系和发展规划的研究,特别是具有实践意义和操作价值的研究,具有前提和先导意义,应集中力量,尽早提出,并得到主管部门的认可批准,以便在体育强国的建设中得以实施。当然,在执行过程中,依据国内外情况的变化可进行适当的调整,但具体目标和发展规划应当具有一定超前性。这既是工程性建设的规律,又是体育强国建设中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3.4 加大对国际体育强国建设经验和发展动态的研究

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比较的概念。体育强国的目标,是在与别国比较基础上实现的,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此,需要在自身的发展中注意观察分析别国的动向、水平和经验,要注意了解我国在世界体育格局中的位置。因此,就要把中国体育放在世界这个大参照系中去审度,离开了比较分析,体育强国的概念是无意义的。国际上体育强国的经验研究对于中国建设体育强国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他们的发展变化的状况可为我们及时调整安排部署提供参照。因此,在对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研究中,要加大对世界体育强国的研究。同时,对于虽不是世界公认的体育强国,但是,却积累了丰富发展经验的国家,也要注意学习和借鉴,比如,巴西发展足球、田径项目和培养尖子选手的经验,韩国、日本足球运动急起直追,夏季冬季项目协调发展的经验等等。

[1] 熊斗寅.世界体育强国浅析[J].四川体育科技,1985(4):1-5.

[2]刘一民,赵溢洋,刘翔.关于体育强国战略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10(1):32-38.

[3]曹守和,赵玉梅.“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提出的由来与涵义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0(1):15-18.

[4]田雨普.努力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J].体育科学,2009(3):3-8.

[5]宋继新.文化兴体:建设体育强国的抉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2):1-4.

[6]刘红梅,裴海泓.中国成为体育强国的梦想与现实——对中国学校体育的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10(1):49-53.

[7]蒋志学.总结北京奥运会科技工作经验为建设体育强国做出新的贡献[J].体育科学,2009(11):3-7.

[8]胡玉梅.漫谈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J].中国科技信息,2010(10):307-308.

[9]何祖新.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体育强国的思考[J].黄淮学刊,1989(1):34-39.

猜你喜欢

强国大国竞技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纺织强国再出发
多想记住你的脸
“学习强国”礼赞
大国工匠
秦晋争霸
大国气象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