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敬畏。山

2012-12-05妮子

世界体育用品博览 2012年11期
关键词:伤员营地海拔

妮子

这世上总有一两样事物,让你心甘情愿被推倒,被中毒,比如登雪山。

也许,只有你真的站在了白雪皑皑的山巅时,

才能明白杜甫那句诗文舍我其谁的万丈胸怀。

雄伟壮丽的雪山从来都是探险者神往的地方,

虽是一件冒生命危险的苦事,却还是没有理由地爱上登山。

对山,除了敬畏,还是敬畏。

山是简单的,它坐落在那里不会改变,可山也是复杂的,不同的气候环境会引发不同的山况,随之的危险程度更是不可预估。世界登顶珠峰第一人埃德蒙·希拉里说:“珠峰是个充满悲剧色彩的地方,很多人没有按时回来,即使你有很高的登山技巧,也必须对山保持敬畏之心,你必须感激自己能够成功,能够活下来。”

对山,只能敬畏

是的,对于山,我们永远征服不了,征服的仅是自己。人类企图征服湖泊,围湖造田,于是洪水下来了苍生或为鱼鳖,于是咱又退田还湖;人类企图征服森林,让大树成了家俱、房梁、椽子,一场泥石流就把人新建的村子埋得全无踪影;人类想征服山峰,以为登上山颠就征服了他,岂不知一片云彩飘过,人就会消失在登顶的途中……上帝创造的自然世界人类无法征服,只能敬畏。如果没有敬畏自然的心,何谈登山的意义?1924年,英国人乔治·马洛里随英国登山队第三次来到珠峰的北坡。在营地,他留下了那句传世名言“Because it is there”,然后掉头而去。随后不久,当一片云彩飘过,马洛里和他的队友欧文就永远消失在了海拔8600米的途中。“

登山,你的灵魂有多高?

没有工业污染的空气,没有文明衍化的人心,没有铜臭弥散的生活,没有忸怩作态的歌声。这些雪山给了人初始的梦境,教人以一个登山者的情感和姿态去面对各自的生活,在生死大限和群体孤独中透悟人生、崇拜自然。他们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成长,在爱与友谊中成长,勇敢的面对生活,躯体即使只能像一棵葱一样躺着,生命的头颅也能高昂起来。

登山本是一件单纯的事,却被人电视里曾有这样的影像,攀登珠峰时,当领队说明天气恶劣,希望A组放弃登顶计划时,一位“大名鼎鼎”企业家简直暴跳如雷,说话尖刻到让领队流泪。他是在登珠峰,还是在争名利?而B组的登山队队长,更是在上山后关掉了手台,因为他惟恐听到让他放弃登顶的命令。是的,这些人最终在无数夏尔巴人帮助下,无数氧气瓶的支撑下,在无数电视观众的注视下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最高点,然后,他们展开了一面赞助商的logo旗,然后才是国旗。让名利到了一个高度,心灵却低进里阴暗的角落。

还看过一个故事,有一年冬天,北阿尔卑斯山五轩小屋中,一群冬季登山家们,穿着靴子,直接进入小屋内,把门、窗、地板等拆下来焚烧,以便取暖;从储藏室中取出米、味精,任意实用;甚至临走时还带走毛毯,当小屋的主人回来看到满屋的零乱,想到自己辛辛苦苦才得以建造的小屋,一夕之间,竟被破坏无遗,怎不另他们悲愤?

登山的意义是什么?不是只在乎脚下的高度,是应该让心灵先行抵达,是让你的双唇亲吻天空,是让太阳照进你的心里,是让星星在你的灵魂中闪烁。

登山前的准备

像战士不打无准备之仗一样,一个出色的登山者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出发。因此,除装备外,对于体能的储备,当地的气候,找向导以及领队,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为了攀登一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山,登山者通常会准备三个月以上的时间。功夫在山下,不是每个人说想去就去的。一般要预留至少三个月的时间进行体能强化,例如室内攀岩练身体协调性,游泳、跑步,去健身房增强小腿、大腿的肌肉,还有腰腹力量等等。

不过对于所有进行高海拔运动的登山者来说,高原反应才是头号大敌,脑水肿、肺水肿、呕吐、失眠。一旦到了3600米以上,高原反应就会像恶魔一样缠着你。对此,你没有任何办法,只能不断调整去适应它。登山是一项精神运动。它不完全是体力活,较量的是你的意志力。再强悍的人到了高海拔地区也会有高原反应,所以人都是平等的,这时候比的就是精神意念。

除此之外,零下十几度的低温,以及登山者身上十几公斤,甚至二十几公斤重的背包,都是必须克服的难关。

装备

所有你的装备必须是在你到达珠峰之前经过了雪地和寒冷中的测试,穿在脚上,睡在帐篷里,试试手套是不是合适,如果你和商业登山队一起出发这些东西会有提供,仔细检查,他们给你什么,还要检查,是不是只是给你一个人独用,还是和其他人共用.把这些东西都写下来。

★鞋子

攀登高海拔地区用的鞋和我们平时用的徒步鞋可是截然不同的两种。6000米以上高海拔攀登普遍采用双层塑料靴。但最新有双层的皮靴,皮靴不能承受长时间的雪地行走。但有种超级绑腿配合使用脚能得到最好的保护。登雪山的靴子应该买稍微大号一点,要让你的脚趾有空间自由活动,如果鞋子不合适你会由于不期而遇的寒流而立刻冻伤脚。

★冰爪

在冲顶的时候要多带一副备用的,如果它总是掉,就用钢丝把他们固定到鞋子上,世界上有很多品牌的冰爪,冰爪分为攀冰冰爪和冰河冰爪,两种冰爪是不同的。

★服装

在BC和C3之间,你需要穿多层的服装去登山,登山途中温度变化颇富戏剧性,当云层遮住太阳的时候,一切都很难说。

两层的轻质的Gore-Tex,更加方便穿脱,记着随时带好一件很轻的羽绒服,在日光下要戴帽子防晒,检查一下,帽子是不是可以和氧气面罩配合的很好,是不是可以很好的遮住面部。

带一双防水的手套有利于在冰布上行进,鸭绒的手套就更好了,另外,记着多带一副手套去冲顶。

使用一套厚的羽绒服冲顶,我们曾经穿着它从C2冲顶来节省重量.如果你选择这么做,你得早上尽早出发,否则太阳出来烤得你难受!

MHW和TNF的羽绒服用起来都不错,如果可能在BC寒冷的夜晚带一套备用的羽绒服,多带一些轻的袜子以备替换。

★面罩

用一个热交换功能的有绑带的面罩可以咳嗽,使用面罩从Gorak Shep就开始了。

★安全带

The North Face 的安全带简洁可靠。用一段半米左右的绳系上一个主锁,用于连接主绳。主锁要大而且简单。在绳子当中打个结,用另一个锁把上升器连接上。当不用上升器时将其挂在胸前背包带上这样最方便。另外你需要一个下降装置(通常用8字环)或者只用一个可以使用意大利半扣的主锁来下降。

攀登装备

★冰镐

攀冰和登顶的时候会用到冰镐,其他时间都是一直背着。

★绳子

15米的轻质的冰河绳为了救援或者穿越不安全的地带,或者是没有梯子和固定绳索的时候使用,还可以用它结组来通过危险地带。

扎营装备

★帐篷

你要为在BC扎营选一个大的,便宜的帐篷,使用空间和私人空间是必需的,尤其是加入一个大队人马的探险队。

在C1, C2, C3 and C4也需要用帐篷,在适应训练的时候,在你爬过BC到C2,然后继续走,C1的帐篷也能在C3和C4使用。

你需要高质量的帐篷来适应高山扎营,North Face, Marmot 以及 Mountain Hardware都是知名的主要品牌。

★睡袋

睡袋必须是至少1000克羽绒填充的,不要在睡袋上图便宜,你起码需要两到三条睡袋,其中一条可以轻一点,用于徒步和BC后面的路。

在短短几天里面,由于你的排汗,睡袋会吸收一公斤的水分,从保温效果和你的负重你可以感觉到。

太阳好的天气,可以把睡袋在帐篷顶上晾干,用岩石来压住睡袋。

防潮垫

为每一个营地都弄一套, 在BC和C2你需要双层的防潮垫来保护你不被岩石硌到,如果你很怕冷,你也许在其他营地也需要一个双层防潮垫。

烧饭

对于更高的营地,带两个小的钛合金的炉子,用两个炉子可以节约很多时间,让你有更多的休息时间。

在C1要带两个轻质的带盖子的水壶,最后这将在到C3和C4的过程中用到,在C3你可能还需要多带一个水壶和一个吃饭用的勺。你要随身带一把好用的小刀(Leatherman用起来挺不错的),还有塑料杯,别忘记了垫布(防止热锅烫到),这种东西太容易丢掉,所以多带两个到营地。

★净水

瑞士产的液体净水药 Aqua Care,很高效,滴几滴在冷水中,几乎什么水都可以喝了,根本不需要烧开,对减少气罐很有帮助,营地周围的雪经常会被人的粪便污染,需要仔细检查、净化,把净水剂灌到所有的用水,确保炊事人员在去过洗手间后用消毒水洗手。

7步登山紧急救援

登山途中,当意外事故发生时,有7件事情是当务之急必须立刻做的——

控制局面。

每一个团队最好事先指派一个负责救援的领队,不同于负责登山的领队。当事故发生,这个领队的任务是立刻对当前的局面有一个初步的估计,分派不同的人承担不同的任务,或是照顾不同的伤者。这样能最有效地使整个团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有效地反应。

以最安全的方式接近伤员。

往往在出事现场,尤其是在刚出事之后,危险的因素还存在,譬如说,落石,雪崩,其他还在掉落的物件,或是易被雷电击中的地形。在接近伤员的同时,要防止自己的人员和伤员进一步受伤。

对威胁生命的重伤实施紧急救援。

A.检查呼吸和脉搏。呼吸如果停止,生命就危在旦夕。呼吸的暂时终止,有如下的可能原因,雷击,被重物击中,被绳子勒窒息,雪洞或帐篷里通风不足引起的二氧化碳中毒,或是胸膜被穿破。如果伤员不及时得到治疗,有生命危险。有时,把伤员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如二氧化碳中毒),或除去另伤员窒息的物件,伤员就会自动恢复呼吸。如果呼吸困难是由于胸膜被戳穿造成胸负压被破坏,那应当立即先用手堵住伤口,然后再用纱布密封包扎伤口。

B.当发现伤员还不能呼吸,应当立刻将伤员的呼吸通道打开,为实施人工呼吸作准备。具体操作如下。如果没有颈椎受伤的迹象,将一支手放在伤员的额头,轻轻将额头向后扳。另一支手轻微的抬起伤员的下颚直到下颚几乎与地面垂直。如果有颈椎受伤的迹象,应省略把额头后扳的步骤,直接将下颚向上向前抬起。实施正确的人工呼吸最好参考有关的专门书籍或参加培训,这里只简约提一下大致步骤。捏住伤员的鼻子,深吸一口气,用嘴盖住伤员的嘴,将气慢慢(用2秒的时间)吹入伤员的嘴中直到看到胸部隆起。重复一次。然后实施胸部挤压:以100次/秒的速率挤压胸部正中两乳之间,挤压深至约4-5厘米,做15次。重复这个两次吹气,15次胸部挤压的程序,直到伤员恢复呼吸。

C.对严重出血的伤口立即实施包扎止血。如果伤员正在大出血,可以立即用手施压按住伤口,或是抬高受伤的肢体,待血流被控制住,再去找消毒纱布裹扎伤口。当伤口处理完后,救护者自己应立刻尽量清除手上的血液,避免感染疾病,更不要不作处理就去看护其他的伤员。

D.保证在实施这一步骤时,伤员和救护者都处在安全的地方。必要的话,在实施救护前,将伤员做一次转移。如果是要移动脊椎受伤的伤员,一定要小心不要挪动脊椎,保持头、脖子和颈椎的相对位置。

保护伤员,减少伤员生理和心理上的压力。

受伤时,人的身体消耗很大,对外界环境的冷,热刺激也更敏感。此时要尽量保护伤员,在冷的环境中要尽量保持伤员的体温,尽可能地满足伤员此时的要求。并尽量用放松的口吻与伤员交谈,告诉他救援正在进行中,让他安心。

检查其他伤势。

当性命攸关的大伤已经被关照了之后,伤员也被稳妥安置后,此时应当对伤员从头到脚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有些伤,尤其是内伤,一开始时看不出来,或者在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没有表露出来,只有当进行全身检查的时候才有可能察觉。

制定行动方案:

撤离,或是遣人报信并原地留守等待外援。此时作为救护领队,已对所有的伤员伤势有了全面的了解。这时应花一些时间,和大家一起,针对本队的现有资源和人力,结合伤员的伤情,当时的地形,及天气等客观条件和有无外援等因素,制定出一个最有效的撤离方案。指导原则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使伤员得到最有效最快的治疗。

执行行动方案。

无论实施哪种方案,都要保持对伤员进行密切的观察,并对天气和地形小心留意,当情况发生变化,应对制定的方案进行相关的改变。

4座适合业余山友攀登的山峰

哈巴雪山

海拔:5396米,云南省中甸县境内,与玉龙雪山隔虎跳峡相望。

最佳攀登季节:11月—12月,受季风影响,11月、12月风力较小,1、2月风力较大,经常达8级以上。

北侧进山自丽江县城北行经桥头镇,穿越虎跳峡,到达哈巴村,海拔2300米。需租车,路况较差,雨季可能断路(虎跳峡一段)。行程约5-6小时。也可自丽江县城直接北上,经大具镇渡金沙江,抵达哈巴村。经哈巴村向南约15公里山路,可抵达北坡大本营,海拔4000米。此段路程需在原始森林里穿行,较易迷路,需当地向导带路,行程6-8小时。

西侧进山从桥头镇北行经松坪子,抵达下尼支大本营,海拔4000米。

冬季温度不算太低(12月中旬夜间温度零下12度左右),高海拔营地应有较强的抗风能力。岩石地带没有太难地形,有能力者可直接用高山靴攀登(不提倡)。降水较多、偏少时的雪线高度分别在4600、4800米,雪线上地形简单,没有明显冰裂缝,但长时间停留应准备冰雪锥。

西坡传统路线及北坡西北脊路线已有多队登顶纪录,东北脊路线及北壁路线均是2001年北京、昆明山友新开的,有一定的难度。以上四条攀登路线在5300米以上基本重合,应注意这四条路线都有很强的季节性。

雪宝顶

海拔:5588米,冬季雪线海拔4600米,夏季雪线海拔5100米。

最佳攀登季节:7月—8月。

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坐落在南北延伸的岷山南段,为岷江重要源头之一。

雪宝顶海拔5000米以下地带主要是岩石,海拔4200米-5100米山体风化严重,为滚石塌方地段,在海拔5000米的山脊上有一处深15米的对立岩壁——骆驼背是通往顶峰的险关。往上,与四根香峰之间为一鞍部,坡度约30度。鞍部以上到顶峰是坡度约20度的冰雪坡。雪宝顶的西南山脊,海拔5000米以下皆为20度至25度的冰雪坡。西侧由于冰川的切割,形成了毕露的岩石刃脊,山体西北坡多为裸露岩石和陡崖。

大雪塘

海拔:5364米

这座被称为成都第一峰的山峰海拔5364米,由于它的历史文化的背景和处女峰的身份自1998年以来引起了国内攀登者越来越多的关注。

该山的北侧在阿坝州汶川县卧龙自然保护区内,也是目前唯一的攀登路线所在地。冬季(春节前后)气候稳定,降水较少。其他季节也应有较规律的好天气出现,但降水较多。大雪后几天攀登路线附近会出现雪崩。部分地段则滚石频频。气温在五月份,晴天无风时可达到20度以上。夜间则在零下10-20度。

攀登路线从顶峰北侧卧龙自然保护区邓生保护站出发,沿河谷南行,约步行一天至一天半抵达4550米处营地。途中需穿越茂密的丛林,和杜鹃丛,经过古冰川积石和滚石坡。途中有多处地段可设立营地。通常做法是在3300米或4000米处设立大本营,在4550米处设立一号营地。也可以直接将大本营设立在4550米处。

主峰位于该雪盆西北边缘,但由于雪盆的北边缘为陡直、百米以上的岩壁,石质破碎,不易攀登。相对于山脊陡峭,起伏不定,距离长的北侧山脊,最佳的攀登路线应为横渡雪盆至西南边缘,沿西边缘山脊向北攀爬直至顶峰。由于路线较长,路线以陡峭岩石为主,建议攀登队伍在雪盆(5150米)处设立营地,并准备岩石攀登器材。

主要路线在冰川边缘、冰岩交界处攀登。该路段将经过三个地形:被称为"保龄球道"的狭窄雪道;被称为"雪漏斗"的扇形雪崩槽;和一小段约呈70度的冰壁。全程高度升高约为450米,平均坡度40-45度,沿途可用冰锥、雪锥、岩锥设保护。

四姑娘山二峰

海拔:5445米

最佳登山季节:7月、8月和10月

四姑娘山二峰,距成都市235公里,四姑娘山以雄峻挺拔闻名,山体陡峭,直指蓝天,冰雪覆盖,银光照人。山麓森林茂密,绿草如茵,清澈的溪流潺潺不绝,宛如一派秀美的南欧风光,人称“中国的阿尔卑斯”。

成都到小金有长途汽车,5小时到日隆,锅庄坪到大峰营地与二峰营地分路口约5小时路程,早上出发登顶在返回大本营时间需8小时,登顶后返回到海子沟上的牛棚扎营。

四姑娘山二峰比大峰的攀登难度稍高,是一座初级入门山峰,攀登者可以获得较高海拔地区的适应训练和基础行进及冰雪训练。

猜你喜欢

伤员营地海拔
回归营地活动
恐龙会谈恋爱吗
世界海拔最高县西藏双湖县纳入国家电网主网覆盖
南美三大高海拔球场
军医教你战场上如何自救互救
孩子的潜力无限,这样的“狼爸”可以多一些
板龙很呆板吗?
拯救营地
蓝色生命线
蓝色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