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豆子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Δ
2012-12-03马玲王汉卿冷晓红贺凯王英华宁夏回族自治区药品检验所银川75000宁夏医科大学银川750004宁夏职业技术学院银川75000
马玲,王汉卿,冷晓红,贺凯,王英华#(.宁夏回族自治区药品检验所,银川75000;.宁夏医科大学,银川 750004;.宁夏职业技术学院,银川 75000)
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为豆科槐属植物,属中旱生植物,根系发达,有极好的防沙固沙作用,同时又是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具有清热解毒、止痢的功效,用于治疗咽喉肿痛、肺热咳嗽等症[1~3]。其药用部位为花期的干燥地上部分,称为“苦豆草”,以及成熟的果实,称为“苦豆子”。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有学者以苦豆子为原料提取出了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等成分,并制成了苦参素胶囊、妇炎栓等制剂。但各版《中国药典》均未收载苦豆子药材,也未见有关苦豆子药材质量研究的报道。笔者参考有关文献[4~8],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苦豆子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药材中氧化苦参碱和槐定碱的含量,为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TU-1901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HPLC仪,包括1100 LC色谱工作站、G1313A自动进样器、G1316A柱温箱、G1315B二极管阵列检测器、G1311A四元泵、G1379A脱气机(美国Agilent公司);JU-1000超声仪(杰恩普超声设备有限公司)。
苦豆子药材采于宁夏盐池县花马池镇等地,共10批,经宁夏回族自治区药品检验所邢世瑞主任药师鉴定为豆科槐属植物苦豆子S.alopecuroides L.的干燥成熟果实。槐定碱、氧化苦参碱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分别为110805-2003、060780-2004);乙腈、磷酸二氢钾为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定性鉴别
2.1.1 槐定碱的TLC鉴别 取10批药材粉末各4 g,分别加浓氨试液浸润12 h以上,加甲醇20 mL超声(功率:100 W,频率:40 kHz)提取40 min,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槐定碱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0.2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TLC法[9]试验,吸取上述2种溶液各5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丙酮-乙酸乙酯(8∶3∶3)为展开剂,置氨蒸汽饱和的层析缸内,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碘化铋钾试液,日光下检视。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槐定碱的TLC见图1。
2.1.2 氧化苦参碱的TLC鉴别 取氧化苦参碱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0.2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以“2.1.1”项下供试品溶液作为本试验的供试品溶液。照TLC法[9]试验,吸取上述2种溶液各5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浓氨试液(5∶0.6∶0.3)10 ℃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碘化铋钾试液,日光下检视。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氧化苦参碱的TLC见图2。
图1 槐定碱的TLCFig 1 TLC of sophridine
图2 氧化苦参碱的TLCFig 2 TCLof dxymatine
2.2 含量测定
2.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色谱柱:Waters X-Bridge C18(250 mm×4.6 mm,5 μm);填充剂: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流动相:乙腈-0.05 mol·L-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0 mL·L-1三乙胺)=10∶90;检测波长:205 nm;流速:1.0 mL·min-1;柱温:25℃。理论板数按氧化苦参碱色谱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槐定碱、氧化苦参碱和样品中的其他组分色谱峰均达到了基线分离,槐定碱和氧化苦参碱与其相邻色谱峰的分离度均>1.5。色谱见图3。
图3 高效液相色谱图Fig 3 HPLC chromatograms
2.2.2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槐定碱、氧化苦参碱对照品各适量,加甲醇制成含槐定碱0.0871 mg·mL-1和含氧化苦参碱0.1794 mg·mL-1的溶液,作为混合对照品溶液。
2.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约0.5 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加10%NaOH浸润12 h后,精密加入甲醇20 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 W,频率:33 kHz)40 min,放置至室温,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用0.45µm的滤膜滤过,即得。
2.2.4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量取槐定碱(0.1741 mg·mL-1)和氧化苦参碱(0.3587 mg·mL-1)的混合对照品溶液2、3、4、5、6、10 mL,分别置于1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进样10 μL,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分别以槐定碱、氧化苦参碱进样量(X,μg)为横坐标,峰面积积分值(Y)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槐定碱、氧化苦参碱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93.592+41.778X(r=0.9997)、Y=-265.525+40.354X(r=0.9991)。结果表明,槐定碱、氧化苦参碱的进样量分别在34.82~174.10、71.74~358.70 μg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
2.2.5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混合对照品溶液10 μL,按上述色谱条件重复进样5次,测定峰面积。结果,槐定碱、氧化苦参碱峰面积积分值的RSD分别为0.8%、0.6%(n均为5),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2.6 重复性试验 精密称取同一批样品适量,共6份,分别按“2.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照上述色谱条件测定。结果,样品中槐定碱的平均含量为0.58%,RSD=2.6%(n=6);氧化苦参碱的平均含量为1.12%,RSD=2.8%(n=6),表明方法重复性良好。
2.2.7 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供试品溶液适量,按上述色谱条件分别于0、2、4、8、12、16、20 h进样测定。结果,槐定碱、氧化苦参碱峰面积积分值的RSD分别为1.4%、1.9%(n均为7),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0 h内稳定。
2.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苦豆子药材适量,共6份,置锥形瓶中,加10%NaOH浸润12 h后,分别精密加入混合对照品溶液和甲醇各适量至20 mL,按“2.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照上述色谱条件测定,并计算加样回收率,结果见表1。
表1 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Tab 1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s
2.2.9 样品含量测定 分别取10批不同产地的样品粉末约0.5 g,精密称定,按“2.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照上述色谱条件测定,用外标法计算槐定碱、氧化苦参碱含量,结果见表2。
表2 样品含量测定结果(%,n=3)Tab 2 Results of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samples(%,n=3)
3 讨论
3.1 提取条件的选择
笔者分别采用了(1)10%NaOH浸润12 h以上后,加入甲醇20 mL超声提取40 min;(2)10%NaOH浸润12 h以上后,加入氯仿20 mL超声提取40 min,滤过,精密量取滤液10 mL至蒸发皿中蒸干,用甲醇溶解并转移至10 mL容量瓶中,滤过;(3)10%NaOH浸润12 h以上后,加入65%乙醇20 mL超声提取40 min等提取方法进行提取。结果,用(1)法得到的色谱峰数目多、面积大、分离效果好。
3.2 流动相的选择
分别选择了0.05 mol·L-1的磷酸二氢钾-甲醇(83∶17)、甲醇-水-三乙胺(55∶45∶0.2)、甲醇-乙腈-0.02 mol·L-1的醋酸铵缓冲液(0.5 mL·L-1的三乙胺)(5∶19∶79)、乙腈-0.05 mol·L-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0 mL·L-1的三乙胺)(10∶90)等流动相进行检测。结果,以乙腈-0.05 mol·L-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0 mL·L-1三乙胺)=10∶90为流动相,样品分离效果好,基线稳定。
3.3 检测波长的选择
分别取适宜浓度的2种生物碱的对照品溶液在190~400 nm波长范围进行扫描。结果,2种生物碱均在205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综上,所建标准可用于苦豆子药材的质量控制。
[1]张清云,张国荣,杜盐平,等.宁夏苦豆子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6,8(1):104.
[2]尹长安.干旱荒漠半荒漠地区苦豆子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J].干旱资源与环境,1995,9(2):48.
[3]廖春燕,梁 健,杨 燕,等.苦豆子的药理及应用概述[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9,18(5):6.
[4]古丽娜·沙比尔,吴 韬,阿吉艾克拜尔·艾萨,等.苦豆子HPLC色谱指纹图谱研究[J].中药材,2008,31(1):38.
[5]宋玉琴,魏玉辉,吴新安.RP-HPLC法测定苦豆子总碱注射液中槐定碱、苦参碱和槐果碱的含量[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3(4):24.
[6]布日额,其其格玛,东格尔道尔吉.薄层扫描法测定苦豆子中的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5,14(3):166.
[7]宋玉琴,魏玉辉,刘文静,等.HPLC法同时测定苦豆子乳膏中槐定碱、苦参碱和槐果碱的含量[J].中国药房,2008,19(24):1878.
[8]李 丹,王 婷,乔 华,等.苦豆子壳聚糖口腔溃疡贴的制备及其槐果碱的含量测定[J].中国药房,2009,20(3):188.
[9]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201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