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恒力集团:当好创新发展排头兵

2012-12-01梁莉萍屈衍伟

中国纺织 2012年9期
关键词:恒力产品企业

梁莉萍 屈衍伟

在恒力,创新是一种责任

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只有在创新问题上先行一步、高出一筹,才能赢得发展主动权。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创新是恒力集团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个责任就是致力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通过创新推进产业发展。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恒力集团取得了明显成效,各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2012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恒力集团“高品质熔体直纺超细旦涤纶长丝关键技术开发”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一技术研发的直接动力在于,超细旦涤纶长丝纺织品是高档服装、家纺、汽车内饰的急需面料,市场前景十分良好。然而国内技术尚未达到要求,市场缺口巨大,所需产品此前完全依赖进口。作为国内第一个试水规模生产高品质涤纶纤维并且获得成功的企业,恒力集团无可争议地又一次走在了创新的前沿,行业先进的综合竞争力顺势得以稳固,产品利润率也稳居行业第一。

“我认为,纺织行业今后的发展前景是好的,关键做到一是装备,二是研发,三是管理,四是营销。”陈建华如是说。他深知,在当前整体水平的纺织行业中,先进设备水平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行业内的领先水平,先进设备技术“不握在手中”迟早成为发展的掣肘,于是陈建华下定决心要不惜大气力地搞好设备的自主研发。

我国在涤纶长丝生产设备领域,近年来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步伐加快,但在高端产品上仍然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恒力集团旗下化纤企业自主创新,多套自行设计、安装、调试的高端聚酯成套设备成功开车。

苏州华毅机械有限公司为恒力集团子公司,激流勇进,攻破技术难关,研发生产高新科技的纺织机械。从2003年开始,恒力集团专门投入4000多万元资金用于自主研发喷水织机,先后研发成功了世界上最大、转速最快的织机。这些年,通过技术攻关,恒力的织造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仅满足了恒力集团自身对高端设备的需求,而且成功打进了国际高端织机市场。

在恒力,创新是一种品格

在恒力,创新是一种企业品格,培育形成了富有生气、充满活力的创新文化,通过创新驱动发展。对创新的开放与包容,也许正是恒力又好又快地走创新之路的机缘。

恒力集团董事长、总裁陈建华说,创新是迷宫。他解释道:“创新要钻得进,走得出,要进行前瞻性科学分析,又要以市场预测为指导,因为你不知道一些先进技术能不能研发,研发出来的新技术、新产品有没有市场。”

对于企业来说,创新很重要,而如何创新,创什么新,是迷惑的。

创新,总有一个培育、生长和成熟期,而要走完这个过程,至少需要3年时间,并且企业创新的成功比率一般低于5%。“在培育期是最容易失败的,因为大家怀疑你,你也会怀疑自己。”但在恒力,没有失败的研发,即使那些投入巨资研发的新技术、新产品未能获得市场认可,恒力集团也把这样的技术、产品当作技术储备保留着。

2004年,恒力集团开发的首个差别化化学纤维新产品是一种超细纤维。“当时,集团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都对这个研发表示怀疑。”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山水说,研发过程中,生产不正常,老出废丝,车间主任撑不住了,要求停止这个研发。王山水对车间主任下了死命令:“就是董事长要停,你也不能停。”因为他知道,董事长不会对研发喊停,而且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自主研发产品,只能成功,不许失败。新产品生产出来了,但市场反应很惨淡,200吨产品一年多才卖完。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两年。到了第三年,市场上对这种产品的需求猛增,恒力集团一个月就要供应200吨以上。陈建华说:“前几年做什么都能赚钱,这个时候体现不出你的优势,但到了年景不好的时候,你有领先的技术和产品,这时就能体现你的优势了。”

创新在于发展,在于向科技要效益。一项技术的大笔投入能否带来相匹配的效益直接决定着企业创新发展的后劲。2011年恒力集团主营业务销售额达520亿元,其中40%是由新产品贡献的,在国际需求总量在减少的情况下恒力集团的出口额逆势增长了20%。

在恒力,创新是一种习惯

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恒力集团逐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进行核心技术突破。创新在恒力集团生根发芽,俨然成为恒力人的一种习惯。

“什么时代做什么事”,陈建华认为,企业要进行创新发展,就要进行一次从技术到装备、从人才到管理的全方位提升。

在全球经济大变革的背景下,纺织业更要注重创新。恒力集团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创新发展,利用各地区的差异化优势,重点建设苏州、宿迁、大连、南通四大产业基地,形成了从石化产业到聚酯化纤、长丝织造和高端纺机的完整产业链,建有多个石化和纺织高新技术产业园。

在发展征程中,“创新发展”让恒力集团在全球纺织行业中保持领跑优势。恒力集团已在德国法兰克福、日本大阪等地建立多个国际研发中心,在国内建立多个省级科研中心,与东华大学、苏州大学合作建立“恒力产学研基地”,结合产业链特点,各有分工,但又协同联系。产学研结合,以强化自身优势领域为主要方向,不断深化核心技术优势。

到目前为止,恒力集团拥有技术人员近5千人,从德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引进高级工程师近百名,研发投入逐年稳步提升到销售收入的5%。由于高度重视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因此,恒力集团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调整,新产品推出速度快、附加值高,大大增强了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一个崇尚科学、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才有活力、有前途。恒力集团自觉肩负起创新的责任和使命,不断加大对创新的投入,有效整合创新资源,完善创新模式,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将创新贯穿在发展中的每一个环节。未来两年内,恒力集团在建项目将全部投产,“十二五”末年销售额将超1700亿元,致力发展为世界一流企业。

猜你喜欢

恒力产品企业
2018上海企业100强
亏损的恒力石化装入恒力股份引发普遍争议
就等着大股东注入亏损资产 恒力股份挑战借壳监管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产品
产品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