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样的生命抒唱

2012-11-30韩文霞

青年文学家 2012年28期
关键词:紫阳安康洪水

摘 要:《朗诵安康》是当代诗人周长圆新近推出的诗集,集子中充满了诗人对家乡对时代的歌颂和关爱,本文从山水美、人性美、亲情美三个方面分析了诗集的审美意蕴,试图品读出诗集独特的美的韵味。

关键词:《朗诵安康》;周长圆;美

作者简介:韩文霞,女,山西长治人,安康学院中文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9—77—02

在众声喧哗、不易淡定的当下,在文学边缘化、商业化,诗坛沉寂的今天,还能读到周长圆先生的《朗诵安康》,颇感欣慰,也颇受感动。因为这证明还有人在默默地耕耘着这块古老而丰腴的诗的土地,还有人在坚守着我们的祖先带给我们的福祉,抒唱生活、抒唱生命。而且,唱得那么热烈、深情,使人陶醉其中,乐享一曲丰富博大却也宁静温情的生命的欢歌。

这本诗集是咏唱诗人家乡的,她的名字叫做安康,平安健康、安宁康泰的安康。这么吉祥美丽的名字肯定会引人遐想无限,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朗诵安康》带你走进这个最吉祥的世界。

(一)山水美

诗人的家乡有“清泉石上流”的石泉,有走出沈氏三贤且开满油菜花的汉阴,有《郎在对面唱山歌》且茶香诱人的紫阳等九县一区,诗人以诗歌的方式向世界介绍了安康的山山水水及风土人情。诗人是这样描写他的家乡的:

旬阳:在秋天的眼皮下/我惊遇秦岭和大巴山/在一座叫旬阳/的古县城 /公然作合/三千里的一江汉水/流过三千年的一部《周易》/是谁的大手笔/将旬阳这一页山水/挽出了一个扯天扯地的太极/一座叫太极的城/一座两只阴阳鱼保守的城/一座怀有三千年身孕的城/仰卧与伏羲光辉照耀的思想之上。

紫阳:汉水一把揽过任河的腰身/紫阳降临福地。茶叶浸泡过的山城/歌曲修理过的山城/从南岸看过去/是一只大巴山巨蟒/越长越长的指甲/一方江山/越扣越紧/每啜一口紫阳茶/即使在寒冷的深夜/也能感到一种温暖直达腹部/紫阳我是带不走的/只能让她/泊在我的目光深处/走过紫阳/一首流浪的民歌跟在我身后。

汉阴:你还会收到一只蜜蜂/让它驼走你脸颊上/两小块金色的花粉/让它从陕南出发,去告诉世界/一朵油菜花,一朵一朵的油菜花/生在中国,你有多幸福/生在汉阴,你是多么地甜!

在描写一个乡村的美时,诗人写道:“本地的蝴蝶舞蹈 /外来的燕子杂耍 /三只豌豆雀飞去 /又过来两只布谷鸟/ 轮到雄鸡独唱/ 牛羊开始了和声 /萤火虫挥舞荧光棒 /给唱民歌的青蛙捧场 /葵花歌唱太阳 /这乡村的高天流云 /这民间的唯一的美声……”这不是陶渊明笔下的“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幽美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吗?相信读过这首诗的人,尤其生活在闹市中的人肯定会心向往之吧。

山给予诗人坚实的信念,水给予诗人似水的柔情,山山水水哺育了诗人伟岸的身躯,滋养了他多情的灵魂。他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所以他要用诗歌的方式来咏唱这方养育他的山水。他用如花妙笔将秦岭、大巴山以及连接它们的汉江写出了生命、写出了灵性、写出了神韵。

(二)人性美

一江汉水养育了这里的子民生灵,但是也常常会变成洪水猛兽威胁到他们的生存。历史上的1983年,对于安康来说是一场噩梦,肆虐的洪水泛滥了一江两岸,造成沉痛的损失,“洪水前进三千里/生活倒退一千里”。2010年7月18日,洪水再次来袭,冲毁了家园,掩埋了生命。诗人用《七堰村组诗》描述了这悲痛的场面,但他更多的关注了在灾难中党和领导干部对于人们的关心和付出,以及在灾难中人们手挽手肩并肩同心协力抗击洪灾的伟大力量,“这一刻,让我们一起/ 面对生命本身,仰望天堂/ 这一刻,让我们肩并着肩 /背靠祖国,手捂胸膛”。《生命至上》可谓生命三部曲,由“大转移——大营救——大家园”三组诗构成,这组描写抗击洪水的诗,赞扬了人们与洪水抗争、守护家园的勇气和温情。洪水无情人有情,人间真情凝聚的力量超过洪水、战胜洪水。 “一个波浪打来/我后退半步 /又一个波浪打来 我没有后退 /我想我必须比水更强大”。诗人也表达了他的想象,“我要拥有无数只巨大的蜻蜓 /每一户的屋顶歇一只 /水再涨,东西二关的人民 /连户拔起,像只蜻蜓抓着什么东西停在空中”,从中我们可以感觉出诗人忧虑洪水、关心民众的慈悲之心,恨不能长出翅膀变成蜻蜓救人们于水火之中。

人性之美处处可见,在《关于一条路30年的对话》这首诗里,诗人用对话的方式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温暖的但也让人伤感的故事。丈夫为了深山里的孩子受到教育付出了自己的一生,妻子为了丈夫付出了她的一生。丈夫在选择奔赴山村时,妻子表现出对他的深情依恋以及无私支持让人动容也羡慕。因为交通阻碍,妻子在临终前都没能实现回家乡见亲人的愿望,长眠于山中。老伴对妻子深深的愧疚和感激,以及最后两位在九泉下团聚的老人的对话,无不让人落泪、心动。这是对人间最朴实的平凡人生、普通感情的真实书写。

(三)亲情美

诗人的感情是细腻的,诗人对亲情的赞美是由衷的,他在诗中多处表达了自己对父亲的敬重、爱戴之情,表现了一个至诚至孝的七尺男儿内心柔情的一面。 “蹲在草帽上的太阳越来越重/ 压得庄稼和父亲抬不起头来 /记得个正午/ 草帽在青纱帐里动的慢/ 看不出光阴的脚步在动/ 而今天父亲的坟头已长出了青草”(《太阳当空时父亲仍在锄草》),短短的几行诗句间,时间已经过去了好几年,亲人已经是阴阳两隔,让人生出岁月无情、亲人易逝、悲伤哀叹无奈之感。这是每个为人子女都会有的共同感受。

“没有那么多人坐了板凳就坐在板凳上/ 靠在墙边/ 空荡的房子/ 像蜂群离去的巢/ 除了蜂王和王后经常走动的地方 /其余是尘灰的荒原”(《我看到灰尘正向他们包围过来》),这首诗书写的是儿女们长大后像离巢的鸟儿离开了家,离开了父母,各奔自己的前程,留下了年迈孤寂的父母守在永远的家园。曾经热闹的小院渐渐冷静下来、曾经不够坐的板凳现在变得多余,被搁置在角落,落满的尘灰说明儿女们久不回老家了。当诗人回去之后用这个细节表达了父母心中的孤寂及对儿女们的牵挂渴盼之情,做儿女的也多了一份歉疚之意。板凳上的灰尘久不擦除,慢慢就会变成堆积在父母心中难以擦除掉的那份孤寂和落寞。这是在提醒世间的子女们,有时间多陪陪父母,不要等到“亲不待”的时候悔之晚矣。《掩埋父亲》、《清明》等都是亲情美的写照。

在诗集里面,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的选材是非常广的,几乎无事不可以入诗,诗歌有写企业家的,抗洪的、修公路的、抗非典的、也有庆祝党的生日、毛主席诞辰、人民政协60周年、双创、安中校庆,还有写到农民歌手、农村村长等等其他题材的。诗歌磅礴浪漫的气韵像李白,取材的广泛像杜甫,真的做到了把诗歌生活化,生活诗歌化。诗歌融入了诗人的激情、心血,“朗诵”安康透露出的是诗人作为一个安康人的自信、自豪和骄傲。正像他在诗中写到要送给外地的朋友一座房屋:“房屋是有些简陋 / 但我可以给你做一些装修 /用秦岭大巴山做你的围墙,绿色苍茫 /用金州盆地做你的小院,种满五谷杂粮/ 把瀛湖装修成你的水上客厅/ 房前栽上金桔屋后种满蚕桑 /天空白鹤飞翔处遍地牛羊”,“如果你什么都不愿带走/ 最后我要送你两个字/ 你一定要收下,藏在心底/ 这两个字就是这方山水温暖的名字 /这个名字叫——安康。”

诗歌,没有灵感没有感悟没有感情,是写不出来的。诗人能够在物欲横流、性灵异化的今天,坚持去写诗,体现的是一种对诗歌的热爱与信念的坚守,是一种文人的执著。因为多为朗诵诗,所以情感热烈,气势恢宏,体现了现代白话诗的奔放、自由的风格。诗歌本身富有非常强烈的音乐美,节奏美,结构大气磅礴,充满了对生命的咏叹。新格律诗先驱闻一多先生提出的诗歌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的三美主张,在这本诗集里体现的非常到位。诗歌需要温情,需要敏感,诗人魁伟的身材内一颗柔情的心化作诗行,将抒情与叙事交融起来,创造了许多美丽而且丰富的意象。诗是诗人与生活的默默交流,是读者读懂生活读懂诗人的桥梁。我们读到了他对生活的细心观察与感悟;对祖国、家乡的深深爱恋之情;对时间、生命的体验以及对父亲的深切思念;也读到了他乐观、昂扬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生命热情。《朗诵安康》,让我们认识了一个热爱生活的诗人——周长圆,了解了一个吉祥美丽的地方——安康。

猜你喜欢

紫阳安康洪水
硒望安康
端午安康
洪水时遇到电线低垂或折断该怎么办
THE PRECLOUS THING珍贵之物
北冥有鱼
童心飞扬
又见洪水(外二首)
繁华五月 祈愿安康
紫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