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泉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SWOT战略模式

2012-11-30

关键词:泉州市泉州服务业

林 青

(中共泉州市委党校,福建 龙岩 362000)

泉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SWOT战略模式

林 青

(中共泉州市委党校,福建 龙岩 362000)

泉州市要实现经济大市向经济强市的跨越,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培育崛起的竞争机制、需要创新型企业的推动,这些都离不开服务业的支撑,对服务业的要求更高,即需要高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本、高附加值以及新技术、新业态、新方式的现代服务业来为泉州市的跨越式发展助力。拟对泉州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进行SWOT分析,指出泉州市发展现代服务业有着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威胁,并根据SWOT分析,进一步用SWOT矩阵确定泉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与战略思路。

泉州;现代服务业;SWOT战略

一 泉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SWOT分析

1.泉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优势(Strength)。

(1)经济发展为泉州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面对中央支持海西建设、福建发展的重大机遇,泉州全力推进产业、港口、城市建设,综合实力不断提升。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达3564.76亿元、400.28亿元、181.53亿元和1250.81亿元,是2005年的1.98倍、2.6倍、2.4倍和3.5倍;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比重、重工业比重分别达88.6%、41.6%,比2005年高18个和3.2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564.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8%,经济总量连续12年保持全省第一。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2.18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2145.03亿元,增长16.6%;第三产业增加值1287.55亿元,增长7.8%。第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6.1%和23.1%,分别拉动GDP增长9.7和3.0个百分点。泉州市经济的发展,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2)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有利于带动泉州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55元,比上年增长9.8%,“十一五”期间年均递增12.1%,超过“十一五”预期目标5.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955元,增长9.6%。农民人均纯收入9296元,比上年增长8.6%,“十一五”期间年均递增8.7%,超过“十一五”预期目标1.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782元,增长8.8%。泉州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速,恩格尔系数呈逐年递减态势。2010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8.0%和42.3%,分别比上年下降0.9个和0.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有利于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3)良好的空间区位条件。

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北承省会福州,南接厦门特区,东望台湾宝岛,西毗漳州、龙岩、三明。同时,泉州是著名的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海外泉州籍华侨华人600多万人,港澳同胞68万人,在台湾汉族同胞中,有44.8%约800多万人祖籍泉州。泉州的公路、铁路、港口、航空已构成较完整的立体交通体系。铁路方面,目前漳泉肖铁路潜力得到不断挖掘,福厦高速铁路已经开通运行;公路方面,沿海大通道将泉州沿海地区串联起来,泉三高速则把泉州的经济腹地延伸到三明,甚至江西等地;港口方面,内贸集装箱位居全国六强之内,斗尾30万吨级码头等重大交通设施投入运营,泉州港、肖厝港成为首批两岸海上直航口岸,外贸吞吐量逐年提升;泉州晋江机场获准对外开放,航空货物运输量和旅客客运量不断增加。服务海西的东出西进综合通道初步建成,相对完整的立体交通体系使泉州成为区域物流人流的重要节点。这种空间区位优势,正好满足了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高效和综合化的要求。

(4)深厚的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泉州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自然观景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历史文化名城、海上丝路起点、世界宗教大观、中国著名侨乡”是泉州旅游形象的集中概括。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从唐代景云2年泉州建制以来,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全市文物众多,遍布各处。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48处,市级600多处;全市被列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4处、国家地质公园2处、国家森林公园1处;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是泉州旅游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泉州到处弥漫着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至今流传着南音、梨园戏、木偶戏、高甲戏,不仅是我国戏曲艺术的宝贵遗产,也是海外乡亲倍感亲切的乡音。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聚集了得天独厚的人文旅游资源,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独具特色的优势 。

2.泉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劣势(Weakness)。

(1)目前现代服务业总量不足,发展相对滞后。

2010年泉州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287.55亿元,占泉州GDP的比重为36.12%,低于同期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4.08%。2011年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长7.9%,增幅低于GDP增幅6.7个百分点,从支撑第三产业发展的相关指标看,公路运输周转量增长5.1%,比预期目标低了19.9个百分点;水路运输周转量增长17.6%,比预期目标低了22.4个百分点,也低于前四年同期平均增幅6.0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长20.4%,比预期目标低了4.6个百分点;电信业务收入增长15.3%,比预期目标低了14.7个百分点,也低于前四年同期平均增幅0.5个百分点;不含电信业的营利性服务业营业税增长31.0%,比预期目标低了9.0个百分点。

(2)现代服务业资源缺乏整合,重点龙头企业少。

服务业含盖国民经济20个门类中的15个,按经济大类分达47个,行业繁杂,分布广泛,条块分割状态严重,一体化程度不足,特别是现代服务业资源缺乏整合,重点龙头企业少,竞争力弱。如2010年,泉州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低于第三产业平均增速1.8个百分点,低于全市GDP增速6.8个百分点;信息服务业、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发展不足,对行业的带动作用不强。另一方面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发展面临诸多“瓶颈”。相关管理机构、力量配置与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求相比较薄弱。由于经营规模和资金实力的限制,硬件设施和技术设备投入不足,企业信息化水平低。信贷政策、电力价格调整、土地供应不足等“瓶颈”问题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企业“小而不强”的问题无法从根本上得以改变。

(3)现代服务业区域发展不平衡。

首先是城乡发展不协调,由于城市服务业发展条件好,现代服务企业主要集中在城市,总量规模大、增长速度快,农村则相对薄弱;其次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突出表现在沿海与山区之间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梯度差异明显,沿海发展层次较高,已开始进入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发展阶段,山区发展层次则相对较低,仍停留在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的发展阶段。同时农村社会服务化体系还很不完善,一些地区在乡镇机构改革中涉农服务断档。

(4)现代服务业内部发展不平衡。

商业、餐饮业等传统服务行业的比重偏大,而金融保险、信息咨询、计算机软件服务等现代服务行业比重依然偏低。2010年,泉州服务行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最大的是批发零售业,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7.68%,其次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2.96%,三大传统产业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了54.94%。在就业人员的分布上,大量就业人员集中于传统产业的格局更为明显。伴随信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而产生了一些新兴的服务业,如网络通信、数字影视、网络传媒、IT信息服务、现代物流、远程教育、电子商务等。当前,泉州服务业中的传统服务业进入稳定发展期,服务业的快速增长主要取决于新兴服务业和现代生产服务业的发展。但由于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新兴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与滞后。这些情况表明泉州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仍以传统产业为主,产业结构升级亟待加速。

3.泉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机会(Opportunities)。

(1)良好的政策环境。

国家对现代服务产业的大力扶持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中央十分重视加快我国服务业发展的问题。2006年国务院出台了《“十一五”期间加快服务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多项政策支持;海西经济区的战略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机遇。泉州“十二五”城市发展规划也对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出了政策支持。这些政策的颁布为泉州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海峡西岸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给泉州发展现代服务业带来机遇。

2009年5月6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2009〕24号,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由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重点城市,泉州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由于历史、经济及地理位置等因素,泉州将是海西经济区至关重要的区域,《意见》中专门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给出了指导意见,海西的战略定位,为泉州发展现代服务业带来了无限机遇。

(3)城市化机遇。

城市是服务业发展的主要载体,近几年来,泉州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建成区不断扩大,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大的空间,“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也都为服务业发展做出了相应的倾斜。

(4)闽台现代服务业的高关联为发展闽台现代服务业对接带来机遇。

从经济结构方面看,闽台产业结构差异系数为0.14,而江苏、广东、浙江、上海与台湾产业结构的差异系数则为0.14、0.13、0.14、0.06,相比之下,闽台产业结构差异系数大大高于上海,与江苏、广东、浙江的水平相近,说明闽台产业互补的空间较大。台湾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进程,进入了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后工业化阶段,第三产业比重已高达67%,在金融,物流、商贸服务、设计与创意服务、营销、市场推广等诸多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具有显著优势,拥有充裕的人才、丰富的经验、成熟的企业和便捷的资讯条件。台湾金融业是第三产业的主角,目前金融保险证券业产值约占服务业总产值的50%;物流服务由传统的仓储保管、运输配送服务增加流通加工、流顾问咨询、报关文件、物流承揽、制造业深加工,甚至延伸出跨区域恶性与整合性的第四方物流服务;台湾会展业也有相当的基础。随着中央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的出台,以及越来越密切的两岸经贸合作往来和泉州台商聚集区的打造,将进一步促进台湾服务业向泉州发展,从而使泉州毗邻台湾的独特区位优势进一步转化为泉州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招商引资优势。

4.泉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威胁(Threaten)。

(1)市场化程度低,对外开放不够。

交通通信、市政公用事业、科研、综合技术服务业等行业仍以政府投资为主,其市场化程度和开放程度也低于制造业,发展活力不够。一些部门对现代服务业管得过死、限制太多,市场在服务业的资源配置中还没有发挥基本的作用。多年来,招商引资和对外合作现代服务业项目较少。另外,部分行业存在多头管理现象。某些新兴行业受多个部门的管理和审批,企业运营的难度较大。如目前信息服务业的行业管理就涉及到通信、公安、新闻出版、知识产权等众多政府部门。多头管理必然造成政出多门,行业整体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影响了行业健康发展。

(2)高素质人才缺乏。

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像企业管理、市场服务、科技研发、技术推广、信息技术、电脑软件、电子商务、金融保险、咨询中介、综合物流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的发展,更离不开高端人才的支撑。泉州服务业人才短缺,尤其是领军型、管理型、复合型现代服务业人才数量不能满足泉州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如信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倍增性、高渗透性的特点。而人才软肋是制约泉州信息产业发展的瓶颈所在。以旅游业为例,泉州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条件得天独厚,但从业人员素质难以适应泉州旅游行业蓬勃发展的要求,高层次的旅游经营管理者、旅游策划营销人员和导游人才紧缺,旅游资源与其他经济发达省市相比,无论在旅游人才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有较大差距。

(3)产业分散、聚集效应不明显。

目前,泉州市辖区内已经形成了聚集态势并产生了聚集效应的行业:主要是生产性行业,现代服务业各行业布局还较为分散。除了金融、房地产、邮电业之外,其他服务性企业,总的来说不仅布局分散而且规模小、实力较弱、各自为政,缺乏科学的行业引导,这种情况不利于资源的整合及高效利用,阻碍企业成长。尤其是,当面临强势外资服务业进入的时候,这些企业很可能会不堪一击。

(4)来自国际企业的激烈竞争。

随着服务业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国外企业凭借高效的营销网络、先进的技术设备、成功的管理经验、雄厚的资本和强大的人才优势,将采取高压态势抢占市场、争夺资源。而泉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竞争能力较低,其产业规模、市场发育状况都无法与国外企业展开直面竞争。

二 泉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SWOT矩阵战略模式

从对泉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外部宏观环境,竞争状况,内部微观环境的分析,可以看出,泉州现代服务业面临着发展机遇,又有着来自外部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压力。基于以上SWOT分析,进一步用SWOT矩阵确定泉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与战略思路。表1中横坐标列出了优势(S)、劣势(W),纵坐标列出了机遇(O)、威胁(T),表中交叉部分则列出了各种情况下可能采取的战略措施 。

表1 泉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SWOT矩阵战略模式

[1]王瑞强.鲤城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思考[J].发展研究,2006(10).

[2]施能宗.加快推进泉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J].发展研究,2008(10).

[3]刘效梅.泉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策略研究[J].市场论坛,2009(5).

[4]关啦啦.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D].郑州大学,2009.

[5]张淑媛.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

[6]泉州市统计信息外部网 http://www.QZTJ.gov.cn.

ClassNo.:F719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DevelopmentStrategyofQuanzhouModernServiceIndustryUndertheSWOTAnalysis

Lin Qing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pan economic development , Quanzhou need to change economic development way , to establish the competitive mechanism, and to be driven by the innovative enterprises. These are inseparable from the support of service industry. The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that with high technology , high added value, high human capital as well as new business modes is the driven force for Quanzhou’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SWOT analysis ,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n Quanzhou city , especially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service industry,the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 It put forward a strategic choice and a strategic approach for developing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n Quanzhou city.

Quanzhou;modern service industry;SWOT strategic

林青,硕士,讲师,中共泉州市委党校。

1672-6758(2012)07-0077-3

F719

A

猜你喜欢

泉州市泉州服务业
泉州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十三五”期间泉州市主要河流水质变化趋势研究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幼儿园
泉州市妇联“336”助力脱贫有高招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破”与“立”——福建省泉州市公路局依法护路新探索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