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牵引手法复位石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观察
2012-11-30徐春伟
徐春伟
(浙江省浦江县中医院,浙江 浦江 322200)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折,多由跌倒后手部触地导致,儿童多表现为桡骨远端骨骺分离或不完全骨折,成年人和老年人多表现为粉碎性骨折,大部分都能通过保守治疗痊愈[1]。笔者近年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持续牵引手法复位石膏夹板固定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7月至2011年3月浙江省浦江县中医院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90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其中男性46例,女性44例;年龄5~76岁;摔倒61例,高处坠落19例,车祸10例;属高能损伤24例,低能损伤66例;柯雷骨折73例,史密斯(Smith)骨折17例。
1.2 治疗方法 患者均采用手法复位,所有类型的骨折均于伸直尺偏位以前后石膏夹板固定。一般在伤后6 h内复位。伤后2h内者可不行麻醉,2 h以上者可采用局部麻醉。助手持续对抗牵引3~5 min,纠正移位后,以双手抓住腕部上下左右顺势抖动,使嵌插骨块松动,使用捺正手法纠正背侧移位,在观察到银叉畸形消失后,一手握骨折远端,另一手握住患者手掌使腕尺偏,放置石膏夹板,边缠绕绷带边进行塑形,石膏未完全凝固前持续保持桡骨远端背侧加压。整个过程助手要始终保持对抗持续牵引,直到石膏完全硬化。石膏绷带要适当放宽,以便固定时2块石膏能够包围前臂周径的4/5,手法复位后,立即行摄片复查以了解复位情况,如满意,嘱患者术后抬高患腕,注意血循感觉变化。在24 h内再次摄患腕关节正侧位片如果发现对位不满意再整复1次。固定后患者即可行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活动。术后3~5 d内查看石膏的松紧度,如果出现松动再以绷带扎紧。4周后除去石膏,进行腕关节的功能锻炼。术后1周、4周及1年时摄片复查。
1.3 观察方法 (1)腕关节活动度:以健侧做为对照分为4个等级。Ⅰ级为活动度达到健侧的100%;Ⅱ级为活动度达到健侧的75%~99%;Ⅲ级为活动度达到健侧的50%~70%;Ⅳ级为活动度小于健侧的50%。(2)放射学评价:复位前和复位术后1周、4周和1年行X线摄片比较,在放大镜下用游标卡尺测量观察对象的腕关节正侧位片,测量指标包括:桡骨长度、桡骨倾斜角、掌倾角、桡尺骨指数、腕关节间隙、桡骨长度和桡尺骨指数,按Aro等所述标准进行测量。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90例患者一次复位成功79例,11例行二次复位。术后消肿时间3~7 d,平均5 d。骨折在4~6周均愈合。最终腕关节活动度及握力结果见表1。复位后桡骨长度、桡骨倾斜角、掌倾角、桡尺骨指数明显纠正(P<0.05)。复位后与1周、4周时比较,桡骨长度、桡骨倾斜角、掌倾角略有减小,但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在治疗过程中有6例患者出现轻微腕部畸形,2例出现轻微的银叉样畸形。尺骨茎突突出10例,均为合并尺骨茎突骨折者。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有缺血性肌挛缩、腕管综合征以及肩手综合征等并发症。
表1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最终腕关节活动度与握力情况(n)
表2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放射学评价结果比较(n=90,)
表2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放射学评价结果比较(n=90,)
与复位前比较,*P<0.05。
指 标 复位前 复位后 1周 4周 1年桡骨长度(mm) 8.20±4.21 11.23±4.51*10.83±3.12 10.40±2.73 10.70±3.73桡骨倾斜度 17.22±3.71 24.42±5.12*21.40±3.73 20.91±1.81 20.52±2.71掌倾角 -3.11±12.13 4.22±7.61* 3.91±11.21 4.42±8.12 4.12±8.33桡尺骨指数 0.52±2.20 0.07±2.53* 0.72±3.53 0.61±2.03 0.63±1.91腕关节间隙 2.53±0.60 4.21±1.51* 3.70±0.70 3.01±0.80 2.60±0.80
3 讨 论
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只要选择得当,手法整复石膏前后夹板外固定仍不失为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治疗的关键是将持续牵引贯穿整个手法复位,对于恢复桡骨的长度更加有利。石膏夹板不仅能限制骨折端的活动,还可以撑开装置的效果,使腕关节固定后仍然可以保持被牵开状态[2]。其优点是更接近于功能位,易于患者功能锻炼;能够保持腕部屈伸肌腱张力的相对平衡,并且利用软组织张力使骨折端维持稳定,减少发生再移位的可能性[3];可以早期活动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避免掌屈位固定引起伸肌腱紧张而引起腕关节功能活动障碍[4];且操作简单。在操作中应注意使手法持续牵引贯穿整个复位过程,即使在复位完成后,仍需要在持续牵引状态下完成石膏固定,直致石膏完全硬化,同时采用前后位石膏夹板,且要尽量使用较宽的石膏绷带,操作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手法复位经验以及操作技巧[5]。
本观察表明,手法牵引复位石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稳定可靠、患者痛苦相对较少且安全性好,另外治疗的费用低、操作简单,患者一般不需住院,值得临床使用。
[1]陈德兴,王加全,杨自华,等.手法整复石膏前后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59-60.
[2]彭灼文,梁启明.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晚期功能障碍探讨[J].中国骨伤,2004,17(8):506.
[3]蔡桦,卢耀明,李钊,等.援动力性外固定支架和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疗效比较[J].中华正骨,2004,16(2):6-8.
[4]姜保国,张殿英,付中国,等.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援中华骨伤杂志[J].2002,22(2):80-83.
[5]蒋协远,王大伟.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