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对于丧偶初期老干部身心疾患的治疗作用观察
2012-11-30王俊芳白丽萍王浩
王俊芳 白丽萍 王浩
(兰州军区临潼疗养院第一疗养区,710600)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快发展,人们的寿命在不断延长,老干部普遍进入高龄期。不管人们的愿望是多么美好,到了老年期总有生离死别的发生,丧偶是老年人无法回避的问题,因而空巢家庭和孤寡老人日益增多。尽管有较好的医疗条件,但生活结构和方式的突然改变,使他们的生活变得不规律、单调甚至孤独,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对戎马一生的老干部影响更为明显。本文通过对丧偶初期前来疗养的部队疗养员的景观治疗与服务,探讨老年丧偶后的身心变化及家庭与社会应该给予怎样的帮助,帮他们渡过心理难关,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做到晚年生活有质量,健康又长寿。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 本文通过总结分析了2008-05—2011-05期间35名丧偶10~30 d的部队老干部疗养员,男性26人,平均年龄(74±2)岁;女性9人,平均年龄(71±2)岁。干部级别由副师级到正军级。疗养时间15~20 d。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丧偶后外出疗养各有不同,从很多干休所统计情况看,老年妇女平均寿命高于男性,丧偶者虽多,但女性丧偶后大多不喜欢外出,因而,本文研究对象中男性疗养员多于女性(表1)。
表1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老人与丧偶天数表
1.2 丧偶老人面临的问题 由于部队的特殊性,干部以男性为主体,且大多老干部曾经在领导干部岗位,他们的日常生活事务多由老伴管理,对老伴的依赖性较强,独立生活能力较差。丧偶后,对亲人的死亡感到震惊和不能相信,可能出现悲痛、哭泣和抑郁情结,害怕自己承受不了甚至出现精神崩溃。最初的反应大约持续几周[1],此期间易出现烦躁、不安、痛苦、抑郁等心理反应。此外,还有部分老人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现象,有的甚至自感异常疼痛,个别的有便秘、尿频等躯体症状的存在。
2 景观治疗
景观在疗养学中是指能引起疗养员良好情绪反应,促进身体健康的外界环境,其中包括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两个方面[2]。景观治疗能对疗养员病态的心理施加积极的影响,对疗养员的焦虑、烦躁、忧伤、悲观、苦闷的心理状态进行积极的调节。丧偶早期严重的心理障碍若不及时加以纠正会对老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丧偶初期家人和老人一起外出疗养是很有益处的。
2.1 景观治疗的个性化安排 适合于丧偶老人的景观游览对于治疗有着重要意义。年龄、家庭状况、老伴去世的不同情况,对他们身心的影响不同。经过询问式调查,丧偶初期前来疗养的老干部中有96%的人自感身心有不同程度的不适,甚至有某种疼痛存在。针对他们的身心状况以及陪同的家人情况,安排适合于个人的景观治疗十分必要。有效的操作方法是景观治疗的重要环节。
2.2 景观治疗的时间安排 一般安排在09:00—11:00和16:00—17:00之间,或晚饭后的19:30—20:30之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穿插进行,每天安排1次自然景观或1次人文景观。在疗养院内的人工景观治疗则安排两次。上述的3个时间段由老人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两次。
2.3 景观治疗的陪同安排 一般不安排老人单独进行景观治疗。对于身体状况较好、心理问题不太严重的丧偶老人,安排自然景观疗养多些,同时家人陪同为主;对于身体状况较好,心理问题较重的丧偶老人,安排自然与人文景观治疗,有资深的护士或医生陪同;对于身体自感明显不适,同时有心理问题或精神不振,但检查结果较为理想的丧偶老人,则由责任医生和护士全程负责。在景观治疗的过程中由不同的人员陪同进行,同时注意了解老人的心理状态,并注意做相应的心理疏导工作。自然景观一般采用坐车与步行相结合,人文景观一般采用步行的方式进行。
2.4 景观治疗的频度安排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功能逐渐减退,但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景观治疗是在运动中完成的,因此运动的度与量的掌握十分重要。度是指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频度安排,每天有安排,以老人乐意接受为前提。
2.5 景观治疗的治疗量安排 治疗量是指每次运动的量,以老人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我们采用按心率运动量的方法进行观察,景观是在运动中进行的,而运动的过程也就是逐步提高心率的过程,按照不同年龄的最大心率与本人静息状态下心率,再根据本人的身体状况,确定适合个体的运动最大心率,一般在原静息状态下心率基础上增加的心率次数,以老人第2天不感到疲劳为宜。通过观察,运动量掌握在小运动量,即健康老人的标准最高心率180的60%以内[3],即心率每分提高(20±5)次为宜。景观治疗运动后不同年龄老人增加心率次数(表2)。
表2 景观治疗运动后不同年龄老人增加心率次数表(人)
3 结果
经过15~20 d的疗养期景观治疗,丧偶老人身体状况与心理状态有了明显的改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感到身心不适明显改善且对景观治疗感到满意的30人,占85.71%,其中40.00%(12/30)对自己的老年生活有了新的打算与安排;感到景观治疗有效,但配合不积极的4人,占11.43%(4/35);对景观治疗不配合的1人,占2.86%(1/35)。
4 讨论
对于部队丧偶老干部这个特定人群的老人,有着很多不同于地方老人的特性,生活的规律性极强,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男性老干部对于老伴的依赖性更强,丧偶后失落感明显,心理问题会进一步影响到身体,所以及时治疗他们的身心疾患,帮他们重新调整生活航向很有必要。
4.1 治疗时间安排上的不同会直接影响景观治疗的效果一般老年人生活规律,睡眠时间减少,早晨起得很早,我们观察一般09:00和19:00左右老人会感到乏困与精神不振,易引起情绪的变化,产生烦躁、不安与焦虑。昼间过多的睡眠易引起夜间失眠,对机体造成伤害,因此,可通过景观治疗改善此症状。一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环境都很好,空气中富含负氧离子[4],当通过呼吸道时,可以使呼吸道上的绒毛振动频率加快,使血液的氧含量增加,使人感到体力充沛,头脑清醒。
4.2 治疗量的安排与掌握是治疗进行的依从性与持续性的关键 疗养员观赏景观的过程,也是体育锻炼、日光浴、森林浴的过程[5]。若老人感到运动后不适或产生疼痛,就会中断治疗,不予配合。景观治疗过程中通过适合的有氧运动,可有效地促进机体代谢,缓解和改善机体不适的症状。
4.3 景观治疗时心理的疏导与调节是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环节 陪同进行景观治疗的人员要尽快取得老人的信任,掌握一定的交流技巧和老人生理心理知识。景观治疗多在绿色环境中,在绿树成阴的环境中瞳孔对光感受性弱,大脑中枢兴奋度低,大脑可以得以镇静,缓解疲劳,达到安神清脑的作用[6],可以放松心情,起到吐故纳新、舒缓心情的作用。
4.4 景观治疗时心率的检测是确保景观治疗无副作用的重要保障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状况逐渐衰老,对这个人群的老人进行常规查体,了解健康状况,制定详细的景观治疗方案,掌握景观治疗时的心率情况,确保安全。
[1]陈露晓.老年人心理卫生与保健[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12-13.
[2]周汝翔,姚鸿,苏更生.实用疗养医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12-213.
[3]郭建生.中老年人健身运动[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44-45.
[4]李悲雁,郭广会,蔡燕飞,等.森林气候疗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5):386.
[5]曹国英.疗养技术常规[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06-107.
[6]李鹏翔.森林浴:回归自然的享受[J].家庭医学,1998(23):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