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考答案

2012-11-28

中华活页文选·高一版 2012年10期
关键词:难题参考答案解题

·参考答案·

《五个角度评说感恩》

1.蒙太奇。即剪辑与组合,将一系列在不同时空、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运用这一手法,把这些不同的镜头艺术地剪辑在一起,既使文章内容脉络清楚,逻辑连贯,又使各片断产生其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含义,从而反映特定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

2.①视角:第二人物。可以增加亲切感,既与读者娓娓而谈,使读者身临其境,又便于情感交流,表明自己认知。②互动对话。既有“她”与“你”的对话,又有作者与文中对象的对话,这样,既使文章情感浓郁,又使文章富有动感,跌宕起伏。

3.①“她”是永远为子女操心的慈母形象,“你”是小时不懂事、长大自顾自、婚后忘了娘的女儿形象。②除用蒙太奇手法结构全文以外,还运用了红线穿珠(何以为报)、对比(“她”与“你”的行为对照)、详略(以结婚为界,前详后略)等方法。

4.略。

5.①指纯洁的友情。在文中既起线索作用,又暗示主题。②乔阳→骄阳,如火的热情;溟蒙→迷蒙,迷茫的样子。等。

6.①渴望关爱:渴望别人的理解和关怀。②孤独自卑:故意留在后面。③心理敏感:对乔阳无意的玩笑,反映激烈。④争强好胜:这“嗯”里全部是胜过他的决心。⑤感恩友情:明白乔阳的良苦用心之后,走出了自卑。

7.乔阳是一个宽容大度的人,有一颗坦诚、热枕的心,热心帮助女孩,故意屈居人后,即使一次次都被女孩泼冷水,也没有灰心放弃,而是反复劝慰对方,用关心、爱心、宽容帮助女孩打开封锁的心窗。

8.结构特点:①前后照应,首尾圆合。②运用误会,结尾逆转。启示:①敞开心扉,学会聆听或诉说,学会分享。②无价的友情有时比爱情更重要。③感恩友情,用交流互动走出心理误区。(自圆其说即可)

9.①是一把花朵被剪掉的只剩下布满荆棘的玫瑰花枝。②象征着生命中的崎岖道路、生活中的坎坷磨难。

10.三人都经历坎坷,屡遭磨难,最后都感谢命运的馈赠,感恩生活。而女店员最早走出“挫折”,认识到“荆棘能把玫瑰衬托得更加宝贵”,她坚强面对生活,真诚对待顾客,并热心帮助他人走出生活的误区。

11.①挫折和苦难同样值得我们去感恩,这样才能了解幸福的甜美,珍惜成功的不易。②我们常常感谢父母的宠爱,却不曾感谢老师的训责;感谢朋友的鼓励,却不曾感谢对手的挑战;感谢上苍的恩泽,却不曾感谢生活的磨砺。

12.如“为生命中的荆棘感恩”。(自圆其说即可)

13.指不仅仅要感谢生活的馈赠,感激社会中平凡的人和事给你的种种感动,还要感谢逆境,旷达处世,“让成功与光明熠熠闪光”。

14.①只进行徒有形式的“感恩”,而从不关注生活中平常的人给予自己直接或间接的帮助。这样是没有意义的。②如“不要让‘感恩成为一种风尚”、“珍惜拥有的一花一木都可以让你幸福无涯”。

15.①每个人只是沧海一粟,而生活的赐予却让我们拥有很多。②平常人的活动让我们拥抱美好。③平凡的生活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财富和营养。④用感恩之心看待生活,会感到世界的温暖、人间的关爱等。

16.如苏轼。作者强调感恩平淡的生活(包括逆境),感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苏轼则笑迎逆境,诗词中有大量的旷达乐观的句子:“休将白发唱黄鸡”“也无风雨也无晴”。(自圆其说即可)

17.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②强调草木年复一年馈赠人类;③以“草木”为线索,推动情节发展;④表现热爱家乡的情感。

18.①妆扮家乡面貌;②提供牲畜草料或炉膛燃料,补贴人们春荒时的吃食;③提供药材,贴补家用;④治病救人,保障健康。

19.羊开始是饥不择食,后来顺其自然,不再贪婪。而人们则贪得无厌,涸泽而渔,不顾一切地“剥山皮”或采草药,甚至掺杂掺假,丧失道德准则。

20.作用:①与众人的行为进行对照;②说明“草木”无偿赠予我们的大德;③抒发热爱“草木”植物的情感。看法:尊重自然,尊重植物,滴水之恩,涌泉以报,反哺自然,感恩社会。(自圆其说即可)

《国学闯关》

1.A古代人们用毛笔写字,但使用毛笔之前,通常会先用水泡一泡,把笔毛泡开、泡软,这样毛笔较容易吸收墨汁,写字时会感觉比较圆润。因此,毛笔泡水这个动作就叫“润笔”。后来“润笔”被泛指为请人家写文章、写字、作画的报酬。

2.C老子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3.D“背水一战”和“暗度陈仓”的典故与韩信有关。

4.D“六艺”是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數。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5.C元、明、清三代,贡士经殿试后,录取者都赐出身,称进士。

6.A

7.C“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出自《荀子·天论》。

8.D “建安七子”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应、刘桢。

9.C “杏林”“ 悬壶”“ 歧黄”都是中医界的代称,“黄芪”是一种中药药材。

10.C

11.B 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出塞必经的关口。

12.A “陛”指古代帝王宫殿的台阶,后用“陛下”表示对帝王的尊称。

13.B 该句出自著名励志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上联写项羽破釜沉舟终灭秦,下联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吞吴。

14.B苏轼《於潜僧绿筠轩》:“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15.C《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文言文翻译小练习》

齐王派遣使者聘问赵威后。信还没有打开,赵威后询问使者说:“年成平安无事吧?庶民也平安无事吧?齐王也平安无事吧?”使者不高兴,说:“臣下我奉使命出使威后您。现在不先问候齐王而先问候年成与人民,难道以低贱的人为先而以尊贵的人为后吗?”赵威后说:“不是这样。如果没有年成,凭借什么有庶民?如果没有庶民,凭借什么有君主?难道有舍弃根本(不问)反而问末节的人吗?”

要点提示:注意,“使”“问”的不同词性和意义。“发”不是“出发”而是“启封”的意思。

《我是你的一道难题》

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概括。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首先要抓住文中对母亲外貌、行为方面的描写。比如“急匆匆地丢下菜摊子,裹着油腻腻的大花围裙”表现母亲的吃苦耐劳;“你解下脏兮兮的围裙,拧成绳状,二话不说,便朝我劈头盖脸袭来”“一个一百六十多斤重的泼辣妇人,在校园里鬼哭狼嚎张牙舞爪地追着一个不过一百一十斤的消瘦少年又打又骂”表现了母亲的泼辣朴实;“你哭天抹泪,好话说尽,差点给校长跪下”“无畏大雨滂沱,在教师宿舍的楼下站了整整一夜”表现母亲望子成龙,千方百计为孩子争取读书的机会等等。其次要抓住文中“我”的感受和“我”对母亲的看法。比如,“我更是想都不用想,就能在脑中刻画出你此刻恨铁不成钢的表情”表现了母亲的恨铁不成钢等。

参考答案:母亲的形象特点:吃苦耐劳;朴实泼辣;望子成龙,甘愿付出。

2.【解题思路】这是一道探究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解答本题要在准确把握作者情感倾向的前提下,分析“我”的性格特征,还要对学校的教育管理做出评判。

参考答案:学校做出的勒令退学的决定是不恰当的:(1)从“我”对母亲的安慰和我想为母亲养老的情节来看,“我”是一个有爱心、孝敬父母的好孩子,这是我能够转变为一个好学生的内在根据,学校应该给“我”一个机会。(2)从学校的教育管理来看,动辄请家长或者勒令退学的教育和管理方式流于简单粗暴,教育者应该对学生有爱心、有耐心、有信心,抓住教育的良好契机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发展,并努力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3.【解题思路】鉴赏标题,要从标题本身的特点来分析,比如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等;还要联系标题对形象的刻画和对情节发展的作用,尤其是标题在表现主题和深化主题方面的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1)标题“我是你的一道难题”用了比喻是修辞手法,形象而生动的点明了小说的主题。(2)“我”是母亲的一道难题。上网成瘾,逃课逃学,是“我”给母亲提出的难题;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我”还会遇到种种难题,也不断地向母亲提出难题。⑶“我”是學校的一道难题。教育体制落后、学生厌学、家长操心,是“我”向学校或者教育提出的难题。

《绝 盗》

1.【解题思路】文章的题目有线索的作用、暗示情节的作用、点明主题的作用等。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扣住标题在情节方面的作用。参考答案:(1)设计的“局”绝。 (2)偷盗的人绝。(3)案件始终未破,成为绝案。

2.【解题思路】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形象的某些局部或微小变化所进行的细腻描写,它是构成人物形象的组成单位。通过对人物最传神的细节描绘的品读,准确把握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和内心世界,从而精妙地揭示人物的性格。参考答案:第二段的肖像描写,写出了老头子的老辣凶悍;第四段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表现了老头子的演技高超。

3.【解题思路】故事的构思妙就妙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本题就是考查对故事情节的鉴赏。解答此题,要从出人意料的结局追溯缘由,体悟情节的因果关系。参考答案:开头写故事发生地“人头极杂,邪事横生”,暗示故事没有看到的那么简单;开头写青年男女刚刚搬来,“邻居也不知他们姓甚名谁”,为下文邻居们袖手旁观埋下了伏笔;老头子三人“面色都凶”,为下文揭示三人身份埋下伏笔。

4.【解题思路】解答本题,可以从作者的写作目的意图出发,即点题;也可以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即对作品解读的多维性。参考答案:同意删去。最后一段是作者的议论评价,删去之后故事结构仍然完整,而且删去之后能给人留下更多回味思考的余地,以小两口没找到“爹”结尾更具有讽刺意味,更能体现其“绝”。不同意删去。最后一段与开头首尾呼应,文章结构更加严谨;加入了作者的议论评价更能体现作者的情感倾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

猜你喜欢

难题参考答案解题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以数列解题为例
难题大作战
2017年6月七、八年级参考答案
2017年6月九年级参考答案
“化二为一”法在初中解题中的应用
画“树”解难题
巧用比妙解题
巧解难题
解题勿忘我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