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国策》:纵横家的那些事儿

2012-11-28

中华活页文选·高一版 2012年10期
关键词:战国策孟尝君苏秦

初识经典

《战国策》是继《国语》之后又一部伟大的国别体史书,初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不同名称,并非一人所作。后由西汉刘向编校整理成书,定名为《战国策》。

现在我们看到的《战国策》共有三十三卷,以纵横家的活动为中心,分别记述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的军政和外交大事。全书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大致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战国时期”相同。与《春秋》《左传》《国语》等史书主要反映儒家思想不同,《战国策》表现了纵横家的思想和人生观,主要记载了纵横家们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

深入品评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和外交活动最完整生动的一部著作。其中,合纵连横之术是各国外交军事策略的核心,纵横家之名即来源于此。所谓“合纵”,简单地说就是齐、楚、燕、韩、赵、魏这山东六国(因七个诸侯国中只有秦国在崤山以西,故此六国被称为“山东六国”)联合起来,一致抗秦。而“连横”是秦国针对“合纵”所采取的策略,就是促使山东六国各自为战,分别与秦国结盟。山东六国是合纵抗秦,还是连横自保,是战国兼并战争的主要发展线索。苏秦和张仪分别是合纵和连横的核心人物,也是《战国策》的两大主角,他们的政治外交活动基本上都是围绕合纵、连横的策略展开的。苏代、姚贾、范雎、蔡泽等其他纵横家的活动,也大都与各国之间的联盟和分裂有关。

虽然《战国策》一般被归为历史著作,但并不十分注重历史的真实性,在细节上有很多夸张和虚构的成分,从文学的角度看是十分优秀的历史散文。

首先,它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很富有传奇色彩的纵横家形象。《战国策》常以波澜曲折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和传神的细节来描写人物,让人印象深刻。比如写孟尝君的门客冯谖,既有焚券市义、营造三窟等曲折的情节,又有弹铗而歌这个富有代表性的典型细节,使冯谖的性格和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整个人物栩栩如生。《战国策》中对“士”的塑造对后来司马迁以纪传体写作《史记》有很大的影响,《史记》是在《战国策》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

其次,《战国策》的语言绚丽多姿、酣畅淋漓、气势纵横。《战国策》的这种铺张扬厉的语言风格,与大量运用对偶排比、铺排夸张的手法有关,《苏秦始将连横》《庄辛说楚襄王》等篇,都是很明显的例子。《战国策》文章的文风和文采,是当时纵横捭阖时代特征的体现,标志着先秦叙事散文语言运用的新水平。

最后,《战国策》中所记的纵横家的说辞,常常以生动的寓言故事来增加说服力。这些寓言大都是纵横家们为了帮助自己说理临时编撰的,用具体的形象概括抽象的道理,比附现实、表情达意,既寓意深刻,又浅显易懂,表现出极强的艺术力量。这些寓言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有很多成为了成语,到现在依然经常被使用,比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画蛇添足”“狐假虎威”“亡羊补牢”“南辕北辙”“惊弓之鸟”“狡兔三窟”等。

名篇选读

苏秦谏止孟尝君入秦

孟尝君将入秦①,止者千数而弗听。苏秦欲止之,孟尝曰:“人事者,吾已尽知之矣;吾所未闻者,独鬼事耳。”苏秦曰:“臣之来也,固不敢言人事也,固且以鬼事见君。”孟尝君见之。谓孟尝君曰:“今者臣来,过于淄上②,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③。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埏子以为人④,至岁八月⑤,降雨下⑥,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吾残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⑦。今秦,四塞之国⑧,譬若虎口,而君入之,则臣不知君所出矣。”孟尝君乃止。

(《齐策三》)

【注释】

①孟尝君:田文,靖郭君田婴的儿子,这时做齐相。

②淄:水名,源出今山东莱芜东北。

③土偶人:用泥土做成的人形。桃梗:用桃木刻成的人像。

④埏(shān):用水调和泥土。

⑤八月:此指周历八月,相当于夏历六月,正值雨季。

⑥降雨:大雨。降,通“洚”。

⑦何如:到哪里去。

⑧四塞之国:四面都有高山、要塞的国家。

【译文】

孟尝君将要到秦国去,上千的人劝阻他,他都不肯听从。苏秦打算劝阻他,孟尝君说:“讲人事的话,我通通都知道了;我还没有听说过的,只有鬼神的事罢了。”苏秦说:“我这次来,本来不敢談人间的事,就是打算和您谈谈鬼神的事。”孟尝君接见了他。他对孟尝君说:“我这次来,经过淄水,遇见有个土偶人和桃梗在互相谈话。桃梗对土偶人说:‘你是西岸的泥土,把你做成人形,到了八月间,天降大雨,淄水暴发,你就会被冲坏了。土偶人说:‘不对。我本是西岸的泥土,我被冲坏,不过仍然回到西岸而已。可是你呢,本是东方的桃梗,被雕刻成了人形,大雨下来,淄水来到,把你冲走,那时你飘飘荡荡,不知哪里才是你的归宿。如今秦是一个四方都有险塞的国家,就像是虎口,你进去了,我不知道你能从哪里出来呢。”孟尝君就停止了他的行程。

【点评】

有人说把自己的思想放入别人脑袋,就像要别人把钱掏出来放入自己的口袋一样困难。孟尝君显然具有一个上千人也攻不破的脑袋。他一见苏秦便言明不听人事,只谈鬼事,摆明了要严防死守。对此,苏秦没有无语放弃,也没大讲道理,直言进谏。而是以退为进,即兴编鬼话,把秦国来人比作西来的土偶人,孟尝君比作东方的桃梗,以二者的对话分析孟尝君入秦的结局,成功攻破了孟尝君的防线。短短二百余字,便演绎出一场舌尖上的风采,同时孟尝君的顽固、苏秦的急智也跃然纸上。此类短小精悍的文章在《战国策》中还有很多,同学们在学习之余,不妨稍作探索,看看还有哪些精彩的故事。

探究空间

1.《战国策》记述了大量的经典寓言故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这些寓言不仅能够传承给我们久远的文化气息,在今天也依旧能够给我们以启迪。如狐假虎威、鹬蚌相争、南辕北辙、惊弓之鸟、乐羊食子等等。阅读时要透过寓言故事的表面来挖掘其深层次的内涵。如,狐假虎威的故事,表面是在嘲讽狐狸的诡计多端,老虎的愚昧、自大,实际也是在写奸诈小人常利用他人权势来欺压弱小。

2.《战国策》善于运用比喻,这些比喻常常和现实生活中结合起来,既通俗易懂又贴切自然。如名篇《邹忌风齐王纳谏》就是以日常中人情事理来比喻政治中的君臣关系。阅读时,要思考这种写法的妙处,并尝试将其运用到写作中去。在人物塑造上,这部书善于通过气氛的烘托和渲染来表现人物,如《荆轲刺秦王》中易水送别中通过渲染环境的悲壮来表现荆轲的英雄气概。注意学习环境描写为人物塑造服务这种写法。

可读书目

缪文远《战国策》(“中华经典精粹解读”丛书)中华书局,2011年。

任重、霍旭东《战国策选译》(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凤凰出版社,2011年。

寒江钓叟《战国策故事选粹》,四川文艺出版社,2008年。

张树晔《〈战国策〉智慧名言故事》,齐鲁出版社,2006年。

田兆元、孟祥荣《战国策选评》(新世纪古代历史经典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左叶刘世洁)

猜你喜欢

战国策孟尝君苏秦
高枕无忧
狡兔三窟的故事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读后
在层层深入中培养思考批判能力——以《战国策·楚策一·狐假虎威》教学为例
为什么用二百五骂人?
《战国策》中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郑袖
砚有浓涛,贯在破理
引锥刺股
冯谖拿钱买“义”
冯谖拿钱买“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