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牡丹江地区夏秋两季的蜜粉源植物:南瓜

2012-11-28姜德成

中国蜂业 2012年12期
关键词:牡丹江南瓜蜜蜂

■姜德成

(作者姜德成单位为黑龙江省林口县蜂业协会)

南瓜,葫芦科,一年生蔓生草质藤本植物,品种有:中国南瓜、中国籽用南瓜、中国台湾南瓜、日本南瓜、印度南瓜、美洲南瓜。近几年来,各地农业科研院所培育了很多适应本地区所需的杂交系新品种,例如,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选育的(日本)新品种“龙早面”等。这些南瓜品种地方性俗名也称番瓜、饭瓜、窝瓜、老缅瓜、菜用南瓜、籽用南瓜。

一、牡丹江地区栽培南瓜的自然地理条件

牡丹江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东经129.6°、北纬44.5°,自然地理走向为,西部张广才岭、东部老爷岭,全境为牡丹江流域。境内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1月份均温-18.3℃,阶段性极端低温达-41℃,7月份均温21.8℃,阶段性最高气温35~40℃。全年平均降水量为550mm。根据牡丹江地区对积温带的区划,全市分为9个积温区,除第一积温区没分下限外,其他8个积温区都分上限和下限。依据多年的南瓜栽培试验表明,全区境内的每个市县区都能适合南瓜种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由原来的计划经济逐步过度到市场经济。在这种大背景下,农作区的种植结构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宏观经济引领科学种田。各地在主粮储备充足的前提下,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在逐年扩大。2011年,全地区的7个市县区、1个农垦管理局、7个县辖林业局、8个“森工林业局”,共种植南瓜300多万亩。牡丹江地区土地肥沃,沙壤土质多,适合多种植物生长。

二、牡丹江地区栽培品种

南瓜品种主要有:籽用大果形南瓜、大板多籽南瓜、杂交系多籽南瓜等品种(品系)。现在,中国种植的南瓜栽培品种,由于栽培分布区域范围广、栽培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没有统一的命名,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妨碍了对南瓜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黑龙江省栽培的南瓜多为蔬菜、饲料、籽用南瓜,其中牡丹江地区籽用南瓜的栽培面积最大。

三、南瓜的形态特征

南瓜各品种的根系发达,一株长成的南瓜主要根系总长可达171m,南瓜的根系发达,吸水吸肥力强,在贫瘠浅薄的坡地上也能生长良好。南瓜根系的范围是,主根入土深达2m、侧根伸展半径远达1.5m,但主要根系大部分在30cm的表土层内。南瓜茎蔓生、中空、茎上有卷须,匍匐地面或攀援向上生长,主茎蔓长达4~7m或更长。南瓜叶片大如荷叶,但没有荷叶的光泽,深绿或鲜绿色,单叶互生,叶腋处着生雌花、雄花、侧枝及卷须,叶柄中空、细长。南瓜是雌雄同株异花虫媒授粉植物,花冠大型,南瓜的雌花是下位子房上位花,通常雌花有3个退化的雄蕊,并另有一环状蜜腺,位于花被筒及花柱基部之间。雄花的数目比雌花多,出现节位低,开花早,花冠钟状、黄色,花萼绿色。南瓜的果实硕大,是植物界果实最大者之一,牡丹江地区的南瓜果实多为2~5kg。南瓜果实的形状、色彩和花纹等都十分多样化,在栽培植物中非常突出。从形状看,南瓜果实有碟形、扁圆形、坛形、圆球形、长圆形、梨形、葫芦形等;果皮颜色有黄、白、绿、灰、橘红等。南瓜种子较大,大板多籽南瓜的种子4粒种可达350g,形状扁平,种子皮面颜色为白色或淡黄色。不同南瓜品种之间,种子的大小、形状、种子颜色等均有所不同。南瓜的花期:7月上旬是初花期,7月中旬~8月上旬是盛花期,8月中旬是流蜜末期,8月底仍有蔓梢在开花,但蜜粉很少。

四、南瓜的生物学特性

南瓜是一种耐阴程度为中性的栽培植物,既喜光又比较耐荫,日光照射每日在12~14小时为宜,适应性很强,抗逆性较强。依据植物分类,南瓜属C3植物,这是因为它具有较低的光合能力,30~70PPM的CO2补偿点和光呼吸。在生长发育期,南瓜最适宜的日平均温度是22~26℃、大气中相对湿度是55%~70%;如果温度低于18℃或高于33℃,则全株生长缓慢;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营养积累,茎叶和花蕾生长健壮,花期泌蜜最大。牡丹江地区种植的籽用南瓜,全生育期是110~120天。

南瓜的授粉方式:从南瓜的生物特性上看,它是同株异化虫媒授粉作物;再从整体的生态环境上讲,大自然中能为植物授粉的昆虫寥寥无几。另外,南瓜的花粉粒大而沉重、粘滞,风力不能传播,所以,只有靠蜜蜂等有效昆虫来采集粉、蜜进行传粉。因此,南瓜是典型的虫媒植物。南瓜的花冠巨大、5裂、基部联合,花瓣亮黄色,蜜腺发达,开花时吸引大量的昆虫(蜜蜂)来采集花粉、花蜜,从而完成授粉。

南瓜植物对需光量的要求:南瓜属短日照作物,在每日12~14小时光照的短日照条件下,南瓜幼苗分化的雌花较多,座果率高,并能明显提高果实和种子的产量;相反,在长日照下,苗期分化的雄花多、座果率低,会造成减产。

南瓜对水分的要求:南瓜抗旱能力强,在生长发育期的土壤水分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70%,由于南瓜具有强大的根系,所以它耐旱。但同时也应看到,南瓜植株根深叶茂,蒸发作用强,消耗的水分也相对较多,如遇到干旱年景也将会造成减产。

南瓜对土壤的要求:南瓜植物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不论是山坡地还是平原均可种植。但是,选择坡岗地、沙壤土质、排水条件好的朝阳地块为最佳。土壤中氢离子浓度指数(通常称pH值)在5.8~7.5的范围,都适合南瓜种植。

籽用南瓜的栽培方式和种子产量:牡丹江地区的南瓜栽培,农技要求的标准是,大垅或隔垅种植,株行距40×135cm,每穴播种3~4粒,亩保苗(因品种不同)1100~1250株,施足磷钾肥,老熟瓜单瓜产籽390~500粒,种子千粒重350g。

对南瓜播种和收果时间的要求:根据农艺的技术标准,原则上是终霜后播种,初霜前采收,果实采收后应让其后熟5—8天,然后再打瓜破果取籽。

五、南瓜种植对瓜农和蜂农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南瓜植物是一个有生态、农业意义和经济价值的作物,种植前景良好。2010年,全地区境区籽用南瓜的种植面积280多万亩、种子亩产130 kg、每公斤单价16.00元,全地区籽用南瓜共创价值58.24亿元;全地区共采南瓜蜜150多万公斤,每公斤按10.00元计算,创收1500万元。2011年,全区的南瓜种植面积是300多万亩,瓜农和蜂农的收入情况与2010年大致持平。从上面的数值不难看出,近两年来全区的瓜农、蜂农都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这也充分说明了,南瓜种植促进蜂业发展,蜜蜂授粉又促进南瓜增产,两个方面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六、蜜蜂给南瓜授粉的增产幅度

蜜蜂给南瓜授粉不仅能提高坐果率,而且能提高果实和种子的品质与产量。笔者在2011年10月去林口县奎山乡余庆村调查时,该村书记、县蜂业协会副会长二人介绍说:余庆村2010年种植南瓜300 hm2,养蜂500群,南瓜种子亩产150 kg ,而本乡另一个村没有蜜蜂授粉,南瓜种子亩产只有120kg。相比之下,有蜜蜂授粉的瓜地,比没有蜜蜂授粉的瓜地,南瓜种子增产25%,由此可见蜜蜂授粉对农作物增产的重要性。

现在随着农技的推广,农药“有机磷农药”的施量逐年大增,野生昆虫正遭受着“灭顶之灾”,野生昆虫锐减。因此,人类饲养的蜜蜂将要肩负起为植物授粉的重任。这也充分体现了蜜蜂授粉的突显性和必要性。

七、南瓜场地的载蜂量

近几年来,黑龙江省东南地区的一些市县南瓜(籽用)种植面积扩大,例如,牡丹江地区、佳木斯地区、鸡西地区的一些市县的南瓜种植基地。笔者所在的林口县南瓜的种植也在逐年增加,为本县的养蜂扩大了蜜源。

虽然说南瓜是一个蜜粉皆优的蜜源植物,但是它的载蜂量是有限度的。具体1hm2南瓜地究竟能放多少蜂,很多相关材料和蜂书都说法不一。从1997年到2011年,在南瓜流蜜期,笔者做了比较详细的调查和对比试验,结合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为了试验和调查的准确性,笔者将采蜜授粉的蜂群,摆放距离瓜田半径不超过3km的场地上,然后根据南瓜场地的蜂群数和瓜地面积,来进行蜂群采蜜量和瓜田面积的比对计算。最后,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风调雨顺的年份,1hm2南瓜田的面积,一个标准生产群只能采集到花蜜55~65kg。

然而,在蜜蜂酿蜜的过程中,大约会蒸发掉50%以上的水分,所以1hm2的南瓜田面积,蜂群只能采集到成熟蜜30kg左右。牡丹江地区秋蜜的群单位产量在正常年份大多是30-50kg。由此可知,1hm2南瓜地的载蜂量不能超1个标准采蜜群。要使每一个进入南瓜场地的采蜜群单产都能达到30kg,就必须要有充分的蜜源面积。牡丹江地区采秋蜜的蜂群,大都在7月中旬左右椴树蜜结束后,转进秋蜜南瓜场地,这时也正值夏末秋初蜜粉源植物的流蜜期。笔者建议广大蜂友,采秋蜜(南瓜)时一定要提前调查,切莫盲目进场,更要避免蜂群云集成灾,影响收成。

八、南瓜植物的药用价值

南瓜不单是菜用、籽用及蜜粉源植物,它的茎蔓、果实、种子都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据中国传统中医典籍记载,经常食用南瓜果实有补中益气之效。用南瓜藤汁涂敷患部,对肋膜炎有消炎止痛的功效;南瓜花可解热,治疗下痢、黄疸,也可祛痰;南瓜籽能驱人体的寄生虫,常食用南瓜籽可预防、治疗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南瓜籽还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含量19.3%)。

故此,常进食南瓜果实和种子,对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有非常明显的疗效。南瓜富含胡萝卜素,富含β胡萝卜素,除能降低血脂、降低血糖和抗癌外,还能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有助于减轻压力,振奋精神。

猜你喜欢

牡丹江南瓜蜜蜂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贡献更多“牡丹江力量” 书写更精彩的“牡丹江篇章”
南瓜灯
寻找最美校园 牡丹江师范学院
蜜蜂
蜜蜂
蜜蜂
蜜蜂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