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与技术创新:基于长三角微观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
2012-11-27杨以文郑江淮黄永春
杨以文 郑江淮 黄永春
(1.南京大学 经济学院,江苏 南京210093;2.江苏教育学院 经济系,江苏 南京210013)
改革开放以来,在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的共同推动下,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出现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代工制造业企业,这些国际代工企业为我国扩大外贸、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他们大部分仍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只能获得较低的利润,甚至,还面临着技术锁定的风险。在此情况下,若这些企业继续走国际代工之路,所拥有的技术是否会被跨国公司锁定在较低水平,是否会不断地扩大与西方国家的技术差距;若走自主创新之路,中国的制造业企业是否具有自主创新的能力,是否能够实现对国外跨国公司的技术赶超。这一问题已经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因为它不仅关系到代工企业未来的发展,而且还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战略。本文将从组织学习的角度,探讨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内在机理,以期为政府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与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对制造业升级的相关文献进行简单回顾,并指出组织学习是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的重要决定因素。第二部分,构建一个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的概念模型,接着从组织学习的角度,来探讨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与不同类型创新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系列研究假设。第三部分,利用长三角国际代工制造业企业的调研数据,对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的不同阶段之间,以及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的不同阶段到不同类型创新之间的路径系数进行参数估计,并检验所提出的研究假设。最后是结论部分。
一、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的重要决定因素:组织学习
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实际上是通过有效的组织学习和知识积累来推动的。Kim提出一个三阶段模型,在该模型中,后进入企业开始采用某种特定的外部技术,然后,再进行其他技术的学习、消化、吸收,最终实现企业的升级[1]。Ferdows指出一些企业首先获取某种特定的能力,这种特定能力是学习知识的基础,在此能力之上,才能获得其他能力[2]。Anupindi和Jiang通过经验研究发现不同企业之间的协作,能使企业不断地扩大知识,促进市场竞争力的提升[3]。Chu通过案例研究发现,一些企业首先开始进行代工生产,随后走向贴牌生产,最后实现自有品牌生产[4]。
以上文献表明,组织学习是国际代工制造业企业成功实施产业升级的重要决定因素。Agarwal和Bayus指出,通过重复的组织学习能够让企业理解运作过程背后的机制,因而能够更有效地实施运作过程[5]。Abernathy和Utterback指出企业通过组织学习,能够加深对产品与运作过程的理解,更容易推动产品的创新[6]。一般来讲,组织学习还存在一些其他的益处。例如,重复与实验的组织学习能够让企业建构新知识;重复与实验也能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运作过程,进而能够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下面将运用组织学习理论来解释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是如何引致技术创新的。
二、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
(一)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的阶段与研究假设
基于价值链竞争与国际代工的现实背景,本文假定一个新兴工业国家或地区的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需要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零部件由跨国公司提供,本地企业主要从事零部件的组装业务;第二阶段为跨国公司提供零部件的设计,本地企业进行零部件的加工生产;第三阶段为跨国公司不提供零部件设计,而由本地企业独立进行零部件与半成品的设计;第四阶段为本地企业面向国内外市场生产最终产品。
Eisenhardt和Martin提出组织学习对于制造业升级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的作用机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重复实践;与经验接触的顺序;知识获取的速度[7]。第一,重复实践有利于企业更全面地理解运作的整个过程。例如,在组装零部件的过程中,企业通过重复实践能够减少或消除运作过程中的失误,也能提出一些新的方法来组装零部件。第二,与经验接触的顺序是组织学习的决定因素之一。企业的运作往往都是由若干简单的工艺流程组合而成,由易到难的组织学习,不仅能够让企业更好地理解复杂的运作过程,而且也能解决在运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第三,经验获取的速度对于有效的学习是相当重要的。经验获取的速度太慢可能会将经验忘记,然而,速度太快,可能还没有真正地掌握经验。
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既要考虑运作过程引入的顺序,又要注意运作过程引入的速度,更要重视每个新的运作过程的重复实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国际代工制造业健康升级。例如,在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的第一阶段,可以让本地企业了解国外市场的需求并学习国际标准,该阶段可以为升级到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甚至第四阶段打下坚实基础。
根据以上论述可以发现,国际代工制造业发展的早期阶段与下一个更高阶段之间存在关联性。因而,我们假设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的每一个阶段与下一个阶段之间具有关联性,具体假设如下:
H1a: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的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具有正向关系。
H1b: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的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具有正向关系。
H1c: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的第三阶段与第四阶段具有正向关系。
以上假设表明,每一个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的阶段是下一个制造业升级阶段的基础,实际上,本地企业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和能力也能促进与其不相连的产业升级阶段的进步与提高。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H2a: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的第一阶段通过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发生联系。
H2b: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的第一阶段,通过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与第四阶段发生联系。
H2c: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的第二阶段,通过第三阶段,与第四阶段发生联系。
(二)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及研究假设
Abernathy和Utterback认为渐进性创新是知识累积的量变过程,当达到一定程度后,往往会产生质变,形成突破性创新[6]。柳卸林指出渐进性创新的基础是现有的行业规范和标准,是建立在现有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沿着主流的要求提高已定型产品的性能[8]。秦辉认为渐进性创新是指对现有技术的改进所引起的渐进的、连续的创新,其特征是在某个时点的创新成果并不明显,但具有巨大的累积性效果[9]。与渐进性创新不同,Aderson和Tushman认为突破性创新既要依赖现有的技能和知识,更要依赖新技能与新知识的应用,另外,渐进性创新主要考虑现有用户的需求,并为其提供新的产品和设计,而突破性创新既要考虑现有用户的需求,还需要深度挖掘用户的隐性需求,突破性创新是指建构在与现有知识基础完全不同的新知识基础之上的技术创新[10]。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H3: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具有正向关系。
(三)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与渐进性创新的关系及研究假设
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有利于企业对不同运作过程的知识进行融合。知识融合是另外一种能够增加企业知识的机制。Saliola等认为企业重复实践某种运作过程,并进一步融合与解码这种运作过程,能够增进企业对这种运作过程的理解[11]。Zollo和Winter认为,通过对不同运作过程的融合,企业能够更加意识到所从事的运作过程的结果,这样能够促进运作过程绩效的提升[12]。通过知识融合,企业能够更好地理解运作过程背后的因果关系和运作过程实施的结果,这将有利于企业在现有产品基础上,进行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创新,即知识融合有利于促进渐进性创新的发展。
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能够让企业更好地为每一个运作过程进行知识编码。知识编码能够很好地复制和扩散现有的知识,能够将复杂的过程简单化。通过知识编码,细化企业的运作过程,企业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现有的运作过程,而且在执行相似运作过程的时候,也能很快地意识到相似的知识需求,并能将现有知识应用到具有相似需求的运作过程中。因此,知识编码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应用知识,促进渐进性创新的发展。
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还能丰富企业的经验,这些经验能让企业认识到,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实践某种运作过程,如何才能将知识扩展到相似的应用当中,累积的经验能帮助企业开发新的应用。因此,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过程中增加的经验,能够有助于企业渐进性创新的水平提升。基于以上讨论,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H4a: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的第一阶段与渐进性创新具有正向关系;
H4b: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的第二阶段与渐进性创新具有正向关系;
H4c: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的第三阶段与渐进性创新具有正向关系;
H4d: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的第四阶段与渐进性创新具有正向关系。
(四)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及研究假设
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需要代工企业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勇于接受新观念和新思想,并愿意学习和利用新知识与新技能,更需要企业不断地开发员工的潜力,增加企业的知识存量,而这些因素,也都有利于企业开展突破性创新。正是由于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与突破性创新之间存在以上特征,所以,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可能与突破性创新是正向关联的。
H5a: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的第一阶段与突破性创新具有正向关系;
H5b: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的第二阶段与突破性创新具有正向关系;
H5c: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的第三阶段与突破性创新具有正向关系;
H5d: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的第四阶段与突破性创新具有正向关系。
三、实证检验
(一)数据与变量
本文采用的微观数据来源于2011年2~6月对长三角地区制造业转型与升级的调查问卷。根据问卷设计的问题“贵公司过去和现在是否从事过国际代工”,将获取的制造业企业样本划分为两类:国际代工企业和非国际代工企业。此次抽样调查,共回收823份问卷,摒弃没有国际代工经验的制造业企业问卷和无效问卷,共获得628份有效问卷。有效问卷样本分布在不同的制造业部门,既包括传统制造业,如纺织业(82个)、化学纤维制造业(51个)、造纸和纸制品业(34个)、橡胶制品业(48个)、金属制品业(55个)等,也包括新兴制造业部门,如新能源(26个)、新材料(45个)、生物医药业(34个)、电子信息制造业(167个)、高端装备制造业(43个)、电动汽车(43个)等。因而,该样本能够较好地反映长三角国际代工制造业的整体情况。
调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与企业创新状况,共44个问题。根据上文的研究假设和需要,我们在调查问卷中构造了如下变量:
第一,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阶段的特征变量。为了获取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的阶段变量,本次问卷调查设计问题“贵公司主营的产品特征是什么?”,该问题对应以下四个选项“为国外企业贴牌生产;为国外企业提供半成品;为国外企业提供设计研发服务;独立生产自己的品牌产品,且具有国际竞争力”等。我们将以上四个选项依次对应为产业升级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被调查企业在四个选项中进行选择,被选择的选项赋值为1,没有被选择的选项赋值为0。根据以上赋值,可以获得被调查企业产业升级四个阶段的变量: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的第一阶段(infi),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的第二阶段(inse),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的第三阶段(inth),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的第四阶段(info)。
第二,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水平的测度变量。该指标是根据问卷中关于产品升级的调查问题来构建的,具体问题为“贵企业初始投资后对产品做了哪些更新或升级换代?”,被调查企业可以在五个选项中进行选择,具体为“产品设计技术更新;产品种类扩张;产品质量改进;生产流程改造;开发与主营产品完全不同的新产品”,根据研究需要与渐进性创新的特征,若被调查企业在前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我们认为该企业实施了渐进性创新,则将该企业的渐进性创新指标(icin)赋值为1,若没有选择前四个选项中的任何一个,则赋值为0;若被调查企业选择“开发与主营产品完全不同的新产品”这一选项,则将该企业的突破性创新指标(brin)赋值为1,若没有选择,则赋值为0。另外,若被调查企业没有选择任何一个选项,表示该企业没有进行产品升级换代,即不存在创新,我们将该企业的渐进性创新水平指标(icin)与突破性创新水平指标(brin)都赋值为0。
(二)描述性统计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国际代工制造业的大部分企业仍处于产业升级的前两个阶段,其所占比例达到69.8%,其中,第一、第二阶段所占比例分别为31.9%和37.9%,而处于产业升级第四阶段的企业只占样本总数的12.9%,另外,处于产业升级第三阶段的企业也只占到样本总数的17.3%。这表明,长三角地区大部分国际代工制造业企业仍然处于低附加值、低利润的贴牌、零部件的加工与组装等生产制造环节,能够为国内外企业提供研发设计等高附加值活动的企业并不多,而拥有自主品牌和最终产品生产能力的企业更少。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处于产业升级第三、第四阶段的企业,62.4%位于国家级高新区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3.2%位于省(市)级开发区或区(县)级开发区,只有14.4%不在开发区,同时,处于产业升级第一、第二阶段的企业,31.2%位于国家级高新区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44.1%位于省(市)级开发区或区(县)级开发区,有24.7%不在开发区。这表明,长三角地区大部分国际代工制造业企业都是位于各种级别的开发区,且处于产业升级阶段越高的代工企业,越倾向于集聚在国家级高新区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这可能是因为处于产业升级阶段越高的代工企业,越需要开发区为其提供更好的软硬件条件,而国家级开发区与高新区,可以为代工企业提供更好的创新平台和政策支持。
表1显示,在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的第一阶段,83.1%的国际代工制造业企业倾向于渐进性创新,只有13.2%的企业开展突破性创新。但是,随着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阶段不断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减少渐进性创新,而增加突破性创新,当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到第四阶段,则有62.3%的企业会开展突破性创新,另外,在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也分别有27.1%和30.3%的企业开展突破性创新。
表1 国际代工制造业企业实施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的比例
(三)信度检验
以下实证分析使用LISREL8.70软件作为分析工具。信度检验一般以Cronbach'sα系数作为评判标准,检验量表整体和子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等6个潜变量对应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850、0.813、0.846、0.867、0.850和0.834,均大于0.8,属于高信度。
(四)研究假设的检验
根据上文的研究假设,并考虑到结构方程模型的特征,本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图(如图1所示),该模型包括1个外源潜变量(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的第一阶段)与5个内生潜变量(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的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渐进性创新水平和突破性创新水平)。结构方程模型拟合优度的评价指标有很多种,不同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本文采用RMSEA、NNFI、NFI、CFI等指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为:结构方程模型的χ2值为226.6,在5%水平上显著;χ2/df值为1.60,小于参考值3;RMSEA值为0.064,小于推荐标准值0.08;NNFI、NFI、CFI指标值分别为0.98、0.96和0.99,均大于推荐标准值0.90,各项拟合指标均符合要求,模型整体拟合效果良好。
表2列出了结构方程模型各潜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与假设检验结果。从表2的路径系数及t值来看,本文的15个假设中有14个假设可以接受,1个假设被拒绝,具体分析为:
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的连续两个阶段之间以及不连续的两个阶段之间都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与研究假设相符。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的不同阶段之间的路径系数差异较大,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的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与第四阶段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78,0.239,0.199;而国际代工制造业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与第四阶段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141,0.119;国际代工制造业第三阶段到第四阶段的路径系数则为0.131。由此可以发现,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的第一阶段的经验积累与组织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其对产业升级各阶段的作用要大于其他阶段。原因可能在于,在贴牌生产过程中,企业所积累的经验、融合的知识与编码的知识,是其开展创新的基础,也是其进一步升级的基石,因此,该阶段所积累的经验、融合与编码的知识可能比其他阶段的作用更大。
除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的第四阶段与渐进性创新具有负相关关系以外,其他阶段与渐进性创新都是正向关系,与研究假设相符。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的第四阶段与渐进性创新具有负相关关系(β=-0.043),似乎与现实和直觉不符,但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一旦一个国际代工制造业企业达到产业升级的第四阶段,企业会将重点放在提升创新能力方面,企业更可能进行突破性创新(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的第四阶段到突破性创新的路径参数估计值β=0.173)。
图1 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与技术创新的结构方程模型
表2 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系数与假设检验结果
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的各阶段对渐进性创新的影响效应,首先上升,然后下降,即在第二阶段达到顶峰β=0.209,然后下降到产业升级第四阶段的β=-0.043。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的各阶段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效应,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即从第一阶段的β=0.013,上升到第四阶段的β=0.173,因为,随着国际代工制造业企业向更高阶段攀升,其所积累的知识与经验不断地增多,一方面为企业开展突破性创新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企业开展突破性创新的意愿更加强烈,希望通过突破性创新来获取更高的利润,或者摆脱跨国公司的技术“锁定”。
四、研究结论
本文首先从组织学习的角度,阐述了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然后基于国际分工的现实背景,将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划分为四个阶段,并将其与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结合起来,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最后利用国际代工制造业企业的调研数据,对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与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之间的路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国际代工企业通过组织学习,进行知识的融合与编码,能够提高企业的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的能力,另外,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到越高的阶段,获取突破性创新的可能性越大,具体来看,随着国际代工制造业企业所代工的产品内容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其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当达到一定程度后,国际代工企业开展突破性创新的可能性较大。
以上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国内理论界对于国际代工制造业的认识。中国制造业通过国际代工的方式加入全球价值链,参与国际分工,并不一定会陷入“模块化陷阱”,从调研企业的数据来看,处于国际代工阶段较高的企业,不仅拥有多项突破性创新的成果,而且还有很多企业已经拥有了自主品牌。因此,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的过程中,仍不能忽视国际代工企业作为经济腾飞的重要力量之一,对于升级到较高阶段的国际代工企业应为其创造更加宽松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同时给予税收信贷等方面的支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性作用,推进国际代工企业的突破性创新,实现产业转型与升级。
[1]Kim,L.Stages of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in a Developing Country:A Model[J].Research Policy,1980,9(3):254—277.
[2]Ferdows,K.,DeMeyer,A.Lasting Improvements in Manufacturing Performance:In Search of a New Theory[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1990,9(2):168—184.
[3]Anupindi,R.,Jiang,L.Capacity Investment under Postponement Strategies,Market Competition,and Demand Uncertainty[J].Management Science,2008,(11):324—331.
[4]Chu,W.-W.Can Taiwan’s Second Movers Upgrade via Branding?[J].Research Policy,2009,38(6):1054—1065.
[5]Agarwal,R.,Bayus,B.L.The Market Evolution and Sales Take-off of Production Innovations[J].Management Science,2002,(8):156—167.
[6]Abernathy,W.J.,Utterback,J.M.Pattern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J].Technology Review,1978,80(7):56—61.
[7]Eisenhardt,K.,Martin,J.Dynamic Capabilities:What Are The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1105—1121.
[8]柳卸林.不连续创新的第四代研究开发[J].中国工业经济,2000,(9):53—57.
[9]秦辉,傅梅烂.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选择策略[J].软科学,2005,19(1):78—79.
[10]Aderson,P.,Tushman,M.Technological Discontinuities and Dominant Designs:A Cyclical Model of Technologica1Change[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604—634.
[11]Saliola,F.,Zan Fei.Multinational Firms,Global Value Chains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Knowledge Transfer[J].Research Policy,2009,(2):211—223.
[12]Zollo,M.,Winter,S.G.Deliberate Learn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Dynamic Capabilities[J].Organization Science,2002,(13):339—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