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学历护理毕业生择业期间心理应激及其相关因素1)

2012-11-23姜芸苓

护理研究 2012年11期
关键词:学历毕业毕业生

凌 敏,姜芸苓,尹 兵

在当前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背景,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择业与就业是即将走向社会的学生面临的一次重大的人生选择,其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其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焦虑和抑郁是当前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的一种非常严重的心理应激。本研究采用国际和国内标准心理量表对不同学历护理专业毕业生择业期间的心理应激水平进行全面测试,分析影响应激水平的相关因素,对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干预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毕业组: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护理系、大连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大连铁路卫生学校以及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卫生学校护理专业2009年本科、专科应届毕业生,共计361人,全部为女生。其中本科112人,专科97人,中专152人。非毕业组:在性别、年龄、学历层次方面与毕业组相匹配,选取大连医科大学护理系、大连大学护理系、大连铁路卫生学校及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卫生学校在校生共计362人,全部为女生,其中本科110人,专科92人,中专16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①护理毕业生就业信息调查表:在有关专家指导下自行设计,主要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如年龄、身高)、家庭经济状况、毕业后去向、就业单位选择、就业医院规模、期望月薪、就业方式、就业城市、就业前景等。②焦虑自评量表(SAS)[1]:由20项组成,每项症状按1级~4级评分,各项得分相加得总粗分,将总粗分乘以1.25即得标准分。分数越高,焦虑程度越高。50分为临界值,50分~59分为轻度焦虑,60分~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2]。③抑郁自评量表(SDS)[1]:由20项组成,每项症状按1级~4级评分,各项得分相加得总粗分,将总粗分乘以1.25即得标准分。分数越高,抑郁程度越高。53分为临界值,53分~62分为轻度抑郁,63分~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为重度抑郁[2]。④成人艾森克人格问卷(EPQ)[3]:共85题,均为陈述句,有“是”和“否”两种选择,分内外向(E)、神经质(N)、精神质(P)和掩饰(L)4个因子,分别计算4个因子分。本研究直接对粗分进行比较分析。⑤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4]:是国内第1个自编的应对量表,用于反映个体存在的那些具有相对稳定性、与人格特质有关的应对策略。使用时被试者对20个条目分别做出1个~5个级别选择问答。包括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10个条目分别累计得分。⑥成就动机量表(AMS)[4]:采用叶仁敏译制的成就动机量表,共30道题,根据每一道题,符合被试者的程度,有1级~5级选择问答。包括追求成功动机和回避失败动机两部分,分别计算总分。⑦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1]:测量受试者对来自各种社会资源如家庭、朋友和其他方面支持的感受程度,共包括12个自评项目,每个项目采用1级~7级计分法,以支持总分参加分析,分数越高领悟支持总程度越好。

1.2.2 研究程序 毕业组:采取团体心理问卷调查,调查工作由课题组成员担任,事先进行问卷调查和心理测验方法的集体培训。调查时间统一选在学生毕业前3个月~4个月进行,由调查者使用统一的指导语指导毕业生进行上述各量表的自我测评,完成时间在40min内。问卷不填写姓名,逐一收回心理测验问卷。非毕业组:同样进行上述各量表的自我测评,学生在测验期间无考试。毕业组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61份,有效率90.3%。非毕业组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62份,有效率90.5%。

1.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χ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秩和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Backward)。

2 结果

2.1 不同学历护理毕业生与非毕业生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本科学历毕业生焦虑、抑郁评分高于非毕业组,非毕业组不同学历焦虑均分与国内常模(37.23分±12.58分)[2]非常接近;而抑郁均分与国内常模(41.88分±10.57分)[2]也非常接近,说明本次调查结果较可靠。见表1。

表1 不同学历护理毕业生与非毕业生焦虑、抑郁评分比较(±s) 分

表1 不同学历护理毕业生与非毕业生焦虑、抑郁评分比较(±s) 分

SAS评分SDS评分组别 人数 本科 专科 中专毕业组 361 41.81±9.99 42.75±10.79 44.78±10.71 45.5本科 专科 中专9±11.27 46.67±12.01 50.67±13.21非毕业组 362 38.38±7.66 35.32±6.13 36.91±6.20 40.55±7.99 39.22±8.42 41.27±9.61 t值 2.869 5.725 7.987 3.838 4.916 7.212 P<0.01 <0.01 <0.01 <0.01 <0.01 <0.01

2.2 不同学历护理毕业生与非毕业生焦虑、抑郁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毕业生与非毕业生焦虑、抑郁发生情况比较人

2.3 不同学历护理毕业生焦虑、抑郁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不同学历护理毕业生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分

2.4 护理毕业生焦虑、抑郁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分别以毕业生的焦虑、抑郁评分为因变量,以毕业生的学历、身高、家庭经济状况、毕业去向、就业单位选择、就业医院规模、期望月薪、就业方式、就业城市、就业前景、人格(E、N、P、L因子分)、积极应对(PC)、消极应对(NC)、追求成功动机、回避失败动机、领悟社会支持总分(PSSS)为自变量,进行Backward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α=0.05水平上有5个因素进入焦虑回归方程,依次是神经质、就业前景担忧、领悟社会支持、积极应对、追求成功动机;有4个因素进入抑郁回归方程,依次是神经质、领悟社会支持、学历、就业前景担忧。结果见表4、表5。

表4 焦虑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α=0.05)

表5 抑郁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α=0.05)

3 讨论

3.1 重视评估护理专业毕业生择业期间的焦虑、抑郁情绪 护理专业毕业生在择业期间的焦虑、抑郁是普遍性的心理应激情绪。本研究结果显示:3种学历护理专业毕业生的焦虑、抑郁水平明显增高,均高于在校的非毕业生说明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应激性情绪。焦虑发生率为25.5%(92/361),抑郁发生率为37.7%(136/361)。就业焦虑、抑郁已成为影响毕业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由于毕业生是初次面对就业,面临着由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的转变,进入毕业学年后,毕业生所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就是找工作,择业、就业是毕业生面临的一次重大的人生选择,关系到其未来的前途和发展。因此,关注毕业生择业期间的心理健康,帮助毕业生克服心理应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不同学历毕业生的比较,中专毕业生的就业焦虑、抑郁水平高于本科和专科毕业生。中专毕业生的焦虑、抑郁水平最高,是因为中专毕业生的学历最低,而现今大医院对护理毕业生学历的准入门槛增高,中专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最大,就业的含金量最低,进入医院大多数被赋予临时护士的角色,属于编制外人员,报酬较低,从事低层次的护理工作,对中专毕业生的心理冲击加大。

3.2 择业期间影响护理专业毕业生焦虑、抑郁的主要因素 本研究在评估护理毕业生焦虑、抑郁水平的基础上,揭示毕业生就业焦虑、抑郁与多种因素相关,多因素分析研究发现:情绪不稳定型人格、对就业前景担忧、缺乏社会支持是影响毕业生焦虑、抑郁的主要因素;而积极应对、成就动机强对焦虑有影响,学历低对抑郁有影响。应激事件与应激反应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个体的人格特征、认知态度、应对方式、成就动机、社会支持等都影响着应激反应的调节。其中人格作为应激反应的中介因素,对焦虑、抑郁有着重要影响。由于人格的差异,对同一应激源会产生不同的应激反应。回归分析揭示:神经质对毕业生在择业期间的焦虑、抑郁有影响(P<0.001)。人格因素中情绪稳定性与心理健康关系最为密切,N分高者情绪稳定性差,容易出现紧张、焦虑和抑郁,对各种刺激的反应过于强烈,情绪激发后难以平复。

毕业生对就业前景的认知态度决定了其心理应激水平的高低,对就业前景越担忧,其焦虑、抑郁水平越高。提示在就业指导中,帮助毕业生分析就业形势、讲解就业政策、提供准确的就业信息,根据自身的学历条件和综合素质,做出恰当合理的定位,保持对就业前景的乐观,有助于减轻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应激水平。毕业生的应对方式对心理应激起中介调节作用,与心理应激水平有密切的关系。毕业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如果能够采取积极应对方式,体验到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越少;反之,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则体验到的负性情绪越多。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对焦虑、抑郁有影响,即毕业生领悟到的社会支持越多,焦虑、抑郁水平越低。社会支持被认为是个体的一种对抗应激的外部资源,其作为应激反应的中间变量,能影响心理应激反应过程,具有降低应激反应的积极作用[5]。毕业生的家庭支持和学校支持是毕业生社会支持最基本的支持形式,对于毕业生来说,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可以给予更多的信息沟通和心理支持,使毕业生充分领悟到社会支持系统的保护作用,以减少面对就业挫折时的心理应激反应。因此,提供广泛的社会支持尤其是动员毕业生的社会支持力量,使毕业生学会主动利用社会支持也是心理干预的重要环节。

[1]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增订版):131-133;160-162;203-204.

[2]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5-42.

[3] 陈仲庚.艾森克人格问卷的项目分析[J].心理学报,1983,15(2):211-217.

[4]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1:36-37.

[5] Friedman MM,King KB.The relationship of emotional and tangible support to psychological well being among old woman with heart failure[J].Research in Nursing ﹠ Health,1994,17:433-440.

猜你喜欢

学历毕业毕业生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我们今天毕业了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毕业季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知识无力感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