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安排关乎社会平等
2012-11-23任远
制度安排关乎社会平等
不平等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与美国社会的不平等性达到历史新高度相联系的。中国也同样面临着很严峻的不平等问题。有一系列的指标都可以说明当前我们社会的收入差距、城乡差距、行业差距、部门差距,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收入差距在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反映在健康、教育、保增长等各项指标上的不平等性正在扩大,空间的不平等性也在扩大。中国的这种不平等性扩大一方面是受到全球化的影响,更主要的是受本身的社会结构转型和机构性转型所带来的影响。社会转型期的不平等性的扩大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和威胁,值得重视。我们现在很多的相关讨论认为,不平等性的扩大是市场失灵的结果,由此把导致不平等的根源归结为市场,把公平正义与市场对立起来,认为市场机制会恶化公平正义,并且带来不平等。其实市场本身只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机制。市场并不在乎公平不公平,而只是强调效率,它作为一种分配机制和分配原则,同时作为一种生产机制和生产原则,它本身与公平没有关系。而市场的自发有序能够推动资源配置实现最优,因此市场体制之下出现的公平正义问题可能是这个市场运行的制度体系出现了问题。制度问题可能是不平等的一个根本原因,因此不能完全归结为市场。
影响社会不平等的制度安排可能有三类。
第一类是存在一些不利于弱者的制度安排。例如,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障有显著的差异。农民收入本身就比较低,这样的一种不平等的社会保障的制度安排,可能是一种典型的不利于弱者的社会保障体制安排。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有关拆迁的权益保护等城市化过程中的种种问题。
第二类是存在一些强者垄断的制度安排。由于国家权力进入市场带来了不公平的竞争,扩大了经济发展的不平等。例如,石油、石化、电信等部门垄断性行业的市场运行,就扩大了社会发展的不平等。
第三类是缺乏充分流动性的制度安排。流动性的缺乏带来社会结构固化,带来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平等,由此出现了贫二代、富二代、官二代现象,这种社会结构固化带来了不平等性的扩大。
社会转型期各种制度的不平等是出现各种不平等现象的内在根源。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实现公平正义,首先要通过制度建设,为市场运行创造一个有利于公平正义的制度环境。这样的市场体制才能成为一个良好的社会主义的市场体制,才能够成为一个有利于公平正义的善的市场体制。要促进有利于公平正义的制度建设第一是要建立保护弱者的制度安排,包括加强社会救助、保障贫困人口、保护弱势群体的制度安排。第二类制度建设就是要改变权力垄断性以及促进均等化的制度安排,包括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不同人群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同时促进不同企业的公平竞争。第三类是充分流动性的制度安排。(文/任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