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与文化怀旧
2012-11-22张妮
[摘 要] 文化怀旧是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本文以《艺术家》《我与梦露的一周》为例,试图对电影的文化怀旧现象进行分析。本文着重剖析了文化怀旧现象的形成原因和诠释方式以及在再现历史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现代元素。最后,通过对影片中现代元素的挖掘,笔者认为,怀旧情怀的深层指向不是过去而是未来。
[关键词] 文化怀旧;《艺术家》;《我与梦露的一周》
过去的一切是否就意味着死亡?当时代的记忆被重新唤醒的时候,我们才发现过去的一切从不曾死亡,它依然活在很多人的记忆深处。由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Michel Hazanavicius)执导的《艺术家》大胆地重现了黑白默片,他的成功说明默片时代虽已成为历史,但是它的价值却不可磨灭。与此同时,西蒙·柯蒂斯(Simon Curtis)的电影处女作《我与梦露的一周》以玛丽莲·梦露主演的影片《游龙戏凤》的拍摄过程为主线,成功诠释了时代偶像玛丽莲·梦露。这两部影片分别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展示了已成为过去的时代记忆,电影本身也许并不那么令人着迷,而电影所引起的怀旧情怀却引人深思。
一、怀旧与文化怀旧的成因分析
怀旧是一种回忆性的心理活动。随着岁月流逝,任何人都会不自觉地追忆往事,从中寻找精神归宿,追问自身价值。同时,怀旧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任何时代都有怀旧,而任何怀旧都是以回望过去的方式延续人类的历史记忆和传统”①。在过去与现在的相互对照中,我们往往能够更清楚地思考现在,更从容地走向未来。《艺术家》与《我与梦露的一周》分别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举起了怀旧的旗帜,这两部电影不但在观众中获得了良好的口碑,而且在艺术上也得到了较高的赞誉。这两部电影的成功绝不是偶然,怀旧作为文化现象,绝不仅仅是简单粗浅的情感体现,它有着较为复杂的形成因素。
文化怀旧与当前的时代语境有着紧密的联系。怀旧总是伴随着时代危机而出现,例如美国20世纪30年代乡村音乐的兴起,伴随着大萧条时期的经济危机;七八十年代的乡村音乐复兴,伴随着冷战时期工业文明的危机;当前的复古潮流伴随着前不久的全球性金融危机。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电影技术突飞猛进,电影的产量急剧上升,而质量却不尽如人意,高科技时代的电影几乎成为一场接一场的技术秀。影片技术制作令人炫目,而剧情则逃脱不了模式化的漩涡。当电影作品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它应该远远走在生活的前头。而事实上,生活远远超越了电影作品,走在人类想象力的前头。在当前的时代,生活本身带给我们的震撼、怪诞、惊奇比电影作品更为深远。既然找不到前方的路,不妨回过头看看。在对旧时代的追忆的同时,我们能够反思自我,反思生活,对当下的生存环境提出追问,对已有的理念和行为进行质疑,在这个意义上,怀旧便转化为一种力量。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中,以默片的形式举起怀旧大旗无疑是一次风险极大的投资,然而《艺术家》的制胜法宝就在于与技术时代背道而驰的艺术冲击力。
其次,文化怀旧与大众的消费心理密切相关。票房是一部电影成功与否的判断标志,商业利润在很大程度上是电影制作的内在驱动力。然而,商业元素的过分植入消减了影片的艺术价值,使影片的审美走向庸俗化,观众亦由此产生审美疲劳,无法与之共鸣。在物质社会和注重理性的当下,一些美好的事物以惊人的速度离我们而去,让人欷歔不已。而怀旧系列的影片能够重现当初的美好,给观众以精神蕴藉,因此更容易使观众产生共鸣。当看到这类影片时,往往能够激起观众对于以往的想象。玛丽莲·梦露是电影史上的传奇,她的形象已经得到了充分的经典化。任何经典都能够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能够耐得住岁月的侵蚀,正因如此,经典才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和永恒价值,能够在人们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20世纪玛丽莲·梦露在人们心目中留下的烙印之一,她作为时代偶像主导了一股流行文化潮流。电影《我与梦露的一周》不仅是向梦露致敬,对经典的再现,更是这股流行文化潮流的回溯,因此,这部电影的成功是可以预见的。
二、文化怀旧的诠释与表达
怀旧从根本意义上讲是精神上的乡愁,它是一种“作为修复式的回归”②。文化怀旧主要体现为对自身文化过去式的再现和对以往文化形象的修复,它体现了现代人寻找归属感的情感特征。《艺术家》是典型的对自身文化过去式的再现,《我与梦露的一周》则完成了对时代偶像的想象和还原。两部电影都刻意蒙上了岁月的面纱,分别完成了对文化怀旧的不同诠释和表达。
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大胆采用默片的形式试图重现好莱坞黄金时期的电影,影片在故事情节、人物角色和所有的细节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怀旧的主题。《艺术家》采用了传统好莱坞的叙事手法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默片时代的浪漫爱情故事。著名默片演员乔治与尚未成名的佩比一见钟情,佩比在乔治的推荐下逐渐成名。与此同时,有声电影的时代悄然开始,乔治拒绝接受有声电影,企图自己投资拍默片以扼住命运的咽喉却遭遇惨败;而佩比却在有声电影时代的开端如鱼得水成为巨星。影片最后,佩比挽回了乔治对生活的信心,牵着他一起步入有声时代。影片完美地诠释了从默片时代向有声时代转化的过程,同时揭示了这一变化对人物造成的心理影响。男主角在遭遇失败之后,宁愿和无声时代一起结束,也不想去接受新的有声时代。他在新旧交替中失败、毁灭,最终在女主角的救助下获得重生。这一故事情节稍显老套,却颇具真实性,深刻挖掘了走在时代边缘上的人物的内心挣扎。电影中男女主角的复古装扮真实再现了好莱坞默片时代的时尚潮流。从男主角的发型和胡须以及标致性的笑容到他点在女主角唇边的那颗痣,无不令人回忆起诸多当时的明星。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似曾相识的东西。《艺术家》的人物关系发展和50年代的影片《一个明星的诞生》如出一辙;《艺术家》中所展示的无声与有声的时代更替早在50年代影片《雨中曲》中有所体现;《艺术家》结尾的踢踏舞表演借鉴了30年代的影片《与我共舞》。无论在大的故事框架上,还是在小的电影细节上,《艺术家》都表达出了明显的怀旧情怀。《艺术家》以10项提名领跑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也足以证明它对文化怀旧的完美诠释。
《我与梦露的一周》是一部颇具怀旧色彩的人物纪录片,以复古的情调记述了时代偶像玛丽莲·梦露在拍摄电影《游龙戏凤》时的一段故事。金发、红唇、唇角上的痣、完美的笑容以及被风吹起的小白裙,这些都是传奇巨星玛丽莲·梦露的标志。西蒙·柯蒂斯在影片所有的细节上还原了梦露时代,演员的倾情表演在某种程度上激起了人们对于以往时代的想象,甚至将人们带回到曾经那个纸醉金迷的时代。该影片在当年拍摄《游龙戏凤》的派伍德制片厂拍摄,影片里的化妆间是梦露曾经用过的,影片中那所幽静的公寓也是梦露当年居住过的。早在20世纪50年代,玛丽莲·梦露就已经成为影迷心中永远的性感符号。米歇尔·威廉姆斯(Michelle Williams)在《我与梦露的一周》中,从外貌举止到语调气质,将梦露的形象诠释得惟妙惟肖。玛丽莲·梦露作为一种时尚符号,从同名的香槟、服饰到滑板、彩妆,她的影响力遍布世界。作为一种文化的代表,甚至是引领潮流的风向标,各个时代对她的模仿与再现层出不穷。《我与梦露的一周》以华丽优雅的风格诠释了这位颇具时代特征的传奇人物,同时也使怀旧主题得到了完美的表达。
三、怀旧但不守旧
怀旧与守旧截然不同,怀旧是一种情怀,而守旧则是一种陋习。对往日美好的追忆,为关照现代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当面对现实抛给我们的一些无法解决的难题时,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寻找答案,从过去的维度为现在寻找合法性。但是刻意固守旧的立场,则会妨碍我们与时俱进。怀旧是一种好的态度,《艺术家》与《我与梦露的一周》都表达了怀旧情怀,但同时,其也做出了与时代同行的努力。
《艺术家》在表现手法上采取了传统黑白默片的形式,但在结构、表达上同时注入了现代元素。《艺术家》采用了嵌套式结构,完成了影中之影的尝试。影片中插入了《德国情史》《爱的眼泪》《爱的光芒》等影片的拍摄过程,这些嵌入的影片所表现的主题各不相同,却都同时服务于男女主角的爱情发展这一线索,形成了完美复调效果。影片最后以《艺术家》的拍摄花絮收束,在影片原有的结构上嵌入现时视角,制造了一个审美距离,将观众拉回有声的现实世界。除此之外,《艺术家》在表达方式上也体现了现代感。这部电影本身就在表现有声与无声的交替过程,体现出徘徊于有声与无声中的挣扎。影片一开始就以雄壮的交响乐和男主角的执意不说话,突出了有声与无声的反差,形成了反讽的艺术效果。《艺术家》本身就揭示了无声时代一去不复返的事实,表达了人们对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怀念。默片、无声在嘈杂的当下完全可以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或是商业噱头,借此以使影片取得成功。所以,从电影传统中汲取精华,批判地继承历史财富,这是怀旧但不守旧的体现。
《我与梦露的一周》充满了怀旧色彩,但同时完成了对玛丽莲·梦露以往银幕形象的颠覆。科林·克拉克是当年和玛丽莲·梦露合作拍摄《游龙戏凤》的演员劳伦斯·奥利弗的助理,《我与梦露的一周》改编自科林的两本回忆录。在影片中,玛丽莲·梦露由三重身份构成:一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巨星;二是《游龙戏凤》中充满诱惑力的歌舞女郎;三是在生活中惶惑不安的女人。长期以来,玛丽┝·梦露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第一种和第二种身份,她是时代巨星、性感符号,是伟大的演员,而不是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人。然而《我与梦露的一周》颠覆了梦露以往的银幕形象,影片的重心倾向于第三种身份,将梦露还原成一个真实的人。在电影中,玛丽莲·梦露面对陌生的环境会感到惊慌失措、没有安全感,她的内心敏感脆弱,她渴望浪漫爱情、渴望得到关怀,这是一个鲜活脆弱的女人。虽然影片也以大量的篇幅展示了巨星生活的肆意狂乱与奢华,但出发点和落脚点却在真实人性的表达上。
总之,“我们是在一个与过去的事件和事物有因果联系的脉络中来体验现在世界的”③,过去与现在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两个维度,我们完全可以实现过去与现在的亲密拥抱。我们可以向辉煌的传统致敬,通过历史,我们可以反观现在的问题,寻求更好的发展道路从而走得更远。同时,我们也可以从历史中吸收精华,让优良的传统流芳百世。怀旧可能是一种荣格所说的集体无意识,但它并不意味着对现在的妥协和逃避,恰恰相反,文化怀旧也许能够使人类文化更沉静,更从容地走向未来。
注释:
① 赵静蓉:《现代怀旧的三张面孔》,《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
② 韩金:《生活在别处》,山东大学, 2010年。
③ 赵静蓉:《怀旧——永恒的文化乡愁》,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7页。
[参考文献]
[1] 赵静蓉.怀旧——永恒的文化乡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 卓素燕.怀旧行为消费模式及形成路径分析[J].消费经济,2011(01).
[作者简介] 张妮(1988— ),女,陕西商洛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2011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