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探究
2012-11-22谢剑飞
谢 剑 飞
(厦门市海沧区职业中专学校,福建 厦门 361027)
1 前言
现阶段我国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对专业的技术型人才需求量很大。在高等教育资源无法满足所有需求的情况下,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成为了国家战略的重点。培养实用的技术型人才是中职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这就造成了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程的尴尬,这是国家培养计划里必须完成的必修课程,但在学校和学生心目中却很难得到重视。一方面学校大量压缩课时,另一方面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语文课程对于理工科类的学生来说更是鸡肋,学习的兴趣严重缺失,语文课经常变成“补眠课”。
中职语文的新教材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和“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列为课堂教学三大内容,操作性与应用性更强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受到更广泛的重视。
究竟什么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呢?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根据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确定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创设活动情境。通过搜寻资料、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总结评价等步骤,围绕活动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运用有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能力,培养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
看了大纲中相对抽象的描述,或许你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依旧是雾里看花,在下面一节中你将得到明确的答案,凡符合以下特性者方可称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2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特性
2.1 综合性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神的学问,它与各个学科、社会生活中各个方面都具有紧密的联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培养学生与整个社会各方面的沟通交流能力,综合性是基本特性。学生现阶段和进入社会以后的生活世界都是由各种复杂关系构成的,包括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等等。学生处理这些关系的过程,就是一个对自身成长非常有价值的过程。通过这个活动过程,学生的个性和其他综合素质都将得到显著的提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超越严密的知识体系的、分门别类的学科的界限,着眼于学生整体发展的综合性特点。
某种意义上综合性也可叫做“职业性”,因为中职学校培养的是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能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运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中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在职业情境教学活动中学习语文,在学习了语文知识、训练了语文能力的基础上,促进了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利于专业学习,语文综合能力成为了学生一专多能的“润滑油”和“催化剂”。
2.2 实践性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它把语文学科艰涩的理论和抽象的概念化为以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的通俗的课程资源。课程的主要进行方式为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与感受,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操作”、“实践”、“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性体现为参与性和成长性。顾名思义,参与性即指学生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之中,成长性就是通过参与活动而是自身的某些方面得到进步。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它能够透过活动影响学生的人格气质、学识修养、胸怀境界等种种思想感情因子,会透过隐含的形态以沉淀的方式,融入学生的内心,逐渐内化。“腹有诗书气自华”,修养与积淀自然地流露,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2.3 开放性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面向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活动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尽管课程大纲和教材对教学活动有所要求和限制,但是地域特点和学生差异等原因,具体活动的内容可以多种多样,主题是开放的。只要与现实生活相互连接,对学生发展有益处有帮助的,学生感兴趣的主题都可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和一些固定死板的学科课程相比,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自由的空间。它较少受到学习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在整个活动中,学生自始至终都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设计方案、收集资料、解决问题。在整个课程中,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地探索、主动地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有所发现、思考、创新。
3 实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课程体系中的确立,不仅仅意味着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的诞生,更标志着一种新的课程理念的生成。语文是一门深厚而综合的学问,不局限于某一个学科或者某一个领域之内,语文学习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也是综合的。语文学习应该是一个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求知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生自主完善知识结构和体系的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学习中,学生若局限于等待或依赖老师的答案,是不可能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的。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是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语文学科的特殊性的。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空间都受到了限制,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与学习热情,也不能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更不可能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面临着这一困境,语文综合实践课程应运而生。课程是教材的重要延伸与补充,借助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的大胆创新和深入研究,促进学生在活动中自觉地把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在课堂活动中努力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课程有助于提升语文课程的价值,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真正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并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探究的有效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4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优势与困难
与古板的应试教育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优势不言而喻。然而,现阶段教育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仍处于摸索与探究期,存在许多困难与障碍。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优势为:能够透过多姿多彩的活动展示语文的魅力、让学生亲身感受,增加“主题角色”的真实情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学习团队合作等。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包括:方案设计困难、备课困难、组织学生繁琐、考核未变导致教师教学成绩受损、教学效果难以评估等。具体请参照表1。
表1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优势与困境一览
5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建议
5.1 更新教师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必要前提和保障。教师只有用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才能够高瞻远瞩,从宏观上对课程运筹帷幄,把握住课程的方向和目标。
尽管新课程改革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已经开展一段时间,但是真正有多少人能够完整准确地领会其内涵呢?语文课堂上,因循守旧死板教学的例子相信还是不少的;即便开始按照要求推行综合实践活动也更多地是把其当做一种“游戏”或者“素质拓展活动”,没有从根本上把握住语文的精髓和魅力。
对于中职生来说,即将步入社会,尽管他们有一技之长,但是在素养积淀方面还是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这将成为限制他们职业生涯发展的瓶颈。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技术和艺术,只有掌握好了这门学问才有可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把语文教学和专业课程、生活联系起来,提升中职生综合素质的一系列实践活动。教师应该在观念上深入理解、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才能确保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发挥其作用。
5.2 关注中职学生的实际需求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初级中学,步入中职院校以后他们面临着学习目标的转移和重心的调整。学生面临的不再是升学而是就业,专业课程对他们来说是安身立命之本,相比之下,语文等基础性综合知识的学科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作为中职院校语文教师要首先认清楚这个侧重点,不能把语文学科的学习凌驾于专业课程之上,也不能妄自菲薄,对于语文教学敷衍了事。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课堂上,更应该体现在生活中,这是学生在校期间最接近实践、最接近社会和生活的活动方式,这一活动可以让学生增加对工作和生活的理解,无疑可以在踏上工作岗位之前起到热身作用,为将来工作岗位服务。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多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专业课程学习,多和辅导员还有其他的专业课老师沟通交流,寻找语文课程和生活、和专业课程的相通点,根据实际需求情况来不断的调整和改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方案,真正作为为学生考虑,为生活服务,为专业课护航。
5.3 优化课程内容的设置
明确的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在设计语文实践活动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设置不同的培养目标,统筹兼顾、系统安排,保证每一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都是鲜明和对大家有帮助的,活动中各项内容的选择、各个活动程序的设计都要紧扣活动主题,突出重点,达到语文知识积累和素养提高的目的。
多样新颖的活动形式是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基础。寓教于乐,探索创新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特征。形式的新颖性、活动的趣味性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重要意义。创新性的活动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在活动中主动感受、体会和理解,是自身得到进步。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包括口语交际实践、语文知识实践和语文社会实践。
合理的拓展延伸教学是开展综合活动的有效方法。结合企业实际需求,使用现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等,加强人际沟通、业务洽谈和应用文本写作等实用技能的培养;创设活动情境,进行企业文化观摩和知识竞赛,让学生体会领悟企业的成功发展史,感受企业文化,培养创业意识,培养职业品质。通过有针对性的拓展教学,有助于中职生尽早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也对学生加强基础文化课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张玉.谈中职语文综合学习活动的实施策略[J].语文学刊,2010,(7).
[3]毛辉玲.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广东教育:职教,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