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结果的几点思考
——以《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为例
2012-11-22洪云飞长江大学期刊社湖北荆州434023
洪云飞 (长江大学期刊社,湖北 荆州 434023)
对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结果的几点思考
——以《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为例
洪云飞 (长江大学期刊社,湖北 荆州 434023)
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提出了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检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对图(表)、公式、书本和著作内容、数据的抄袭和篡改等行为失效),并探讨了如何结合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检测结果对1篇科技论文进行初步判定:对于文字叙述占大部分的科技论文,可以借鉴检测结果;对公式、图表较多的文章多种检测手段相结合;对应用工程类文章应视检测结果酌情处理。
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结果;思考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开辟有《数理科学与应用》、《化学与环境工程》、《石油工业技术》、《计算机科学与电子信息工程》、《机械与材料工程》、《土木与建筑工程》、《体育科学》、《理工学教育》等栏目。2011年年初,《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开始使用由CNKI科研诚信管理系统研发中心研发的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该系统的出现源于我国科技期刊目前面临的严峻问题——学术不端论文的泛滥现象。据报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杂志社利用“学术不端文献检索系统”(AMLC),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和大量国际学术文献为全文比对资源,对3200多家期刊编辑部累计上传的92万多篇稿件进行的学术不端文献的统计结果,仅仅文字重合率在30%以上的文献就达近10万篇[1]。“中国知网”对已发布的期刊文献的检索发现,大量存在文字重合率超过30%的文章。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在各期刊杂志的使用,杜绝了很多文字重合率超过30%的学术不端现象,对防范学术不端行为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也减轻了很多编辑初审的工作负担。很多期刊(不管是科技期刊还是社科期刊)的编辑,初审的时候总是以文字重合率是否超过30%为依据,超过30%的亮红灯,在30%以内的一律通过。笔者在实际检测工作中发现,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对纯文字的文章比较有效,但是对图表(特别是图)、数学公式却没有效果。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主要分析了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详细研究了如何结合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来给出1篇科技论文的初审判定意见。
1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存在的一些问题
1.1图(表)的检测
笔者在实际的检测工作中发现,对于图(表)的检测,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能做到的有效的工作就是检测图(表)题的重复与否,而对于图中的曲线、数据基本上是一盲点,起不到没有任何作用。
1.2公式的检测
对于数学公式的检测,与图的检测基本类似,只要是用公式编辑器编辑出来的公式,不管作者是借鉴还是抄袭,在结果中都没有任何显示结果。特别是很多数学的文章,往往显示的只是文章中文字的比对,这会给文章的判定提供一种错误的信息。
1.3书本、著作内容的检测
笔者曾收到这样1篇关于利用常数变易法求解常微分方程的文章,文章内容叙述的就是常数变易法的求解过程和2个实例,而只要学过《常微分方程》课程的都知道,这些内容都是书上的基础知识,但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给出的结果是全绿:没有重复和借鉴。
1.4数据的抄袭和篡改等行为的检测
对于数据的全盘抄袭,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还是可以全部查出来的,但是如果对数据进行篡改,那效果就不是很明显了。笔者曾遇到这样1篇文章:文章的大体内容就是选取一些数据,对某一指标进行评价。利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进行检测,其结果符合30%的要求。后来笔者偶然在查作者文章的1篇参考文献时发现,该文章的数据是该参考文献数据的2倍,其他的结果和过程都相同。很显然,作者明显就是在篡改数据。
2 结合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结果的初审判定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编辑处理文章完全依据学术不端文献监测系统的检测结果,超过30%的就一棍子打死,低于30%的就一律绿灯。这样的处理方式有点武断。笔者认为,要辩证的结合学术不端文献监测系统的检测结果来判定1篇科技论文,既不能全部相信,也不能全部否定,应该视具体的情况来具体对待。
2.1对于文字叙述占大部分的科技论文,可以借鉴检测结果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对纯文字的文章比较有效,因此对于文字叙述占大部分的科技论文,可以借鉴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当然,也不能全部相信,二审的时候还是应该送相关专业的审稿人评审,以防止抄袭书本上的内容。
2.2对图表较多的文章多种检测手段相结合
在使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之前,长江大学期刊社下属的《石油天然气学报》、《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文章初审查重利用的是重庆维普、中国知网以及万方数据库这3大检索系统。这些系统,如重庆维普(www.cqvip.com)的高级检索功能,可以利用题名、关键词、文摘、分类号、栏目信息、作者、第一作者、刊名、作者机构(单位)、任意字段等(见图1)模糊或精确检索出绝大多数与所要检索文章相近的研究论文,编辑结合这些检索结果以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就可以给出文章的初步判定意见,这样方便下一步的处理。这些检测手段的综合利用,对数学公式、图(表)、数据的抄袭和篡改等行为的检测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与作用。
图1 维普高级检索框图
2.3对应用工程类文章应视检测结果酌情处理
笔者所说的应用工程类的文章,指的是如“**技术或理论在**中的应用(研究)”一类的文章,这样的文章的结构大体如下:首先介绍或者阐述**技术或理论,然后着重介绍其实际应用。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经常看到这样的文章,而且这样的文章的文字比对率大多在30%左右。很多编辑在处理时只要是超过30%的文章一律枪毙。笔者认为,对于这类有一定应用价值和意义的文章应该进行“挽救”,应该按照检测结果给出修改意见,让作者修改以达到发表的要求。因为这类文章肯定要介绍相关的技术和理论,如果不是作者发明和创造的技术和理论,那么肯定要借鉴别人的成果。因此,笔者对于这类只要是文字比对率集中在技术和理论阐述部分的文章(文字比对率在50%以内),要作者简化技术和理论的叙述,尽量使用参考文献,详细交代其应用效果。当然,文字比对率太高那也就只能“枪毙”了。
3 一个问题
科研的基本要求是创新,创新不可能是没有基础的全新。作为基础学科之一的数学,要想有很大的创新,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大多数的数学文章都是在一定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点改进和创新。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数学文章,有的全部是数学公式和符号,文字很少,这类文章的检测结果很多文字比对率是超过30%,这类文章是不是就没有学术价值,需不需要送专家审稿?笔者曾经试着把这些文章送专家审稿,专家认为大部分文章还是有一定的价值,可以发表!但是其检测结果却又不能达到中国知网30%的标准,这样就会出现“文章发表了却在知网上检索不到”的情况。
[1]聂东波,张静林.中英文版科技期刊应对学术不端的差异及策略[J].黄冈师范学学院学报,2011,31(3):6-7.
10.3969/j.issn.1673-1409(N).2012.09.054
G232.2
A
1673-1409(2012)09-N154-03
2012-06-22
洪云飞(1979-),男,2001年大学毕业,硕士,讲师,现主要从事最优化理论与算法、科技期刊编辑方面的研究工作。
[编辑] 李启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