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品的互文“狂欢”

2012-11-22郭云娇

电影评介 2012年7期
关键词:狂欢玩味赵本山

小品作为一种喜剧艺术形式,以通俗、幽默、短小精悍的特点成为文艺以及娱乐节目的首选,也成为历年春晚具有较高收视率的节目。同时,也因其大众文化水平的定位,赢得了广大的受众群的接受与喜爱。小品的生命力在于玩味语言的幽默,以及人物、情节、事件等要素互文的“狂欢”,乃至对生活事件做一种诙谐和一语中的独到“表达”。法国批评家克里斯蒂娃最早明确提出“互文性”这一重要的批评概念,她在《封闭的文本》中提到:“一篇文本中交叉出现的其他文本的表述”,“已有和现有表述的易位……”,互文性是研究文本语言工作的基本要素。通过借鉴克里斯蒂娃的表述,我们可以运用“互文性手法”相关理论来分析小品语言的特点。

1、戏拟

小品作为一种文本,文本的生成就伴随着对它自己现今和以往的回忆。“戏拟”是对原文进行转换,要么以漫画的形式反映原文,要么挪用原文。无论对原文是转换还是扭曲,它都表现出和原有文本之间的直接关系。其实,戏拟的目的或是出于玩味和逆反(加以讥讽),或是出于欣赏,戏拟几乎总是从经典和熟知的文本素材下手。赵本山的喜剧小品就擅于适时地运用歇后语、名言、歌词、俗语等这些经典熟知的语言素材进行改编,对其进行戏拟的玩味以达到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引人发笑的效果。在小品《功夫》中,范伟:“忽海无边,回头是岸!”这句台词是对佛语“佛法无边,回头是岸”的贴切加工。在小品《策划》中,宋丹丹:“下自己的蛋,然别人说去吧!”这句是对广为流传的名言警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通俗改造。以上这些台词的生成,都是对人们熟悉的原有表达形式的再加工,这里既有严肃经典的名言警句,也有时尚新潮的流行歌词,还有通俗移动的俗语、歇后语,在小品所创设的特定情境中,套用原有的形式,创造性地融入新内容,使观众听到这些戏谑化的语言时,既有似曾相识的亲切感,更有打破既有体验的新感觉,加之表演者的一些本真表演,就会获得幽默风趣的艺术感染力。

2、引用

3、拼贴

在小品语言上,“拼贴”手法的运用多体现于在台词中植入一组或者一段当下流行语或者是热门词汇。如在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中,宋丹丹:“两颗洁白的门牙去年也光荣下岗了。”“下岗”一词的巧妙植入小品叙事之中,用以表达牙齿脱落。赵本山:“这家伙把我们家的男女老少东西两院议员全找来了开会,要弹劾我。”“弹劾”一词大词小用从而产生效果落差,用“弹劾”来形容对“黑土”批斗性质的“审判”。 “牙齿”与“下岗”引用“下岗”一词的意义是一种拟人化效果。“黑土”与“弹劾”引用“弹劾”一词的意义获得一种夸张效果。而“脑筋急转弯”一问一答式的语言风格参与到小品叙事中,为喜剧小品带来的是语言上的创新以及喜剧效果的丰满。

在喜剧小品中,仍有一种技巧性的拼贴手法,是将前文本的某一部分不加改变直接粘贴在此文本中的一种直接引用方式,这也是近几年来春晚小品的一个趋势。歌曲、电视剧情节、热门电视节目场景的拼贴,各种艺术形式相互参与渗透使小品的内容更加集中紧凑。2011年春晚《美好时代》对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中男主角“余味”与女主角“毛豆豆”家庭剧情的直接拼贴(余味私下借给毛豆豆弟弟钱),这属于对电视剧情节发展的直接引用拼贴在小品叙事中,以促进小品叙事向合情合理的情节发展。所以,这样的拼贴会无意中拉近观众与小品的距离,使观众产生亲切感的同时为小品也带来强大的吸引力。

综上所述,小品艺术由内到外都体现着互文的“狂欢”,小品是语言艺术狂欢化的场所,小品也在表达着生活艺术中的点点滴滴。小品作为一种写意的艺术,符合中国人欣赏文艺的审美习惯,真正的小品艺术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一场语言的狂欢,狂欢背后仍有更耐人寻味与更加深沉的反思。

[1]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M].邵炜译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2]邵丽娟.赵本山小品语言的修辞手法[J].电影评介,2010,(10):107—108.

[3]李海.赵本山小品的语言风格[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28—33.

猜你喜欢

狂欢玩味赵本山
狂欢背后权力“颠倒”的闹剧
试论户外真人秀节目中的快感文化传播
玩味之秋
缺席本轮楼市“狂欢”,昔日温州炒房团今安在?
论赵本山的网络媒介形象——以新浪网为例
玩味唇情
玩味绘像
赵本山:你郁闷吗?
赵本山黄宏曾为争宋丹丹闹不和
不说话就是最好的敬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