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钢的琴》中文化叙事元素分析

2012-11-22吴海利

电影评介 2012年22期
关键词:评介黑色幽默烟囱

《钢的琴》被誉为2011年“最好的影片”,自然也不负众望地拿下了上海电影节众多奖项。要说将它归到哪个类别的电影中去,还真的很难归类。说它是商业片,但又文艺气息太重,而且票房不是像口碑那么的好;说它是歌舞片,可是灰色的调调让歌舞也有了别样的味道。

一、黑色幽默的叙事风格

“钢的琴”,导演在“钢琴”中间,嵌进一个“的”字,并非仅仅指琴的材质是钢制成的,而且暗含着琴制造初衷的刚性和制造过程的艰难。“幽默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幽默是一种经过艺术加工的语言形式,是艺术化的语言,说出来、画出来或表现出来,都给人以审美的愉悦,也是一种艺术方法。幽默的根源是语言,是因社会文化发展逐渐形成的一种语言形式,是艺术化的语言。”[1]黑色幽默也是《钢的琴》语言的最大特点。它用更轻松、幽默的方式,讲述一个逝去阶层的悲悯情怀和失落——重要的是,生活还要继续。黑色幽默不同于传统的幽默,是“带泪的笑”,是对日常事物的清醒认识之后的自我解嘲,旨在体现出世界的荒诞感个人的压迫感。[2]

《钢的琴》的喜剧元素是渗透于人物的生活中。王千源和秦海璐并非是笑星,这给剧中角色本身表演更能使观众认同。《钢的琴》平稳而冷静但是又不失幽默的叙事风格与当时人们生活的困顿状态非常匹配,人们就是被时代抛离在这样的困境中。影片中,在他们偷琴之前,喝完酒在载着猪头的车厢里纵情欢歌,人与畜生共处的狂欢感象征了人类社会的屠场共象。再比如陈桂林去找汪工的时候关于烟囱的那段说辞,就是用黑色幽默的方法对烟囱的“戏谑”。陈桂林谈到,要放两个烟囱不被炸,就要让人看到那不只是烟囱,而是“金条”,或者改成“火箭”什么的。后来汪工根据这个说法,把烟囱设计成了“长颈鹿”、“火箭”、“蹦极”等等建筑,而且在群众面前那一段演讲,这些都是对现实的讽刺,烟囱代表着那些人的记忆和过往生活的见证,生活在变化着,但是记忆却永存心中。

二、怀旧的情绪表现

“怀旧”指的是对过去无可挽回的一切或是无可回归的家园的追忆或向往。“80后”也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和集体的时代记忆,他们感怀的是他们正在流失的青春和面对这个社会努力生活的奋斗情绪。“怀旧”是一种时常难以表述的情绪。在电脑屏幕上刮起怀旧风的时候,常常是与80后这个词联系在一起的,显然,怀旧不是80后的专享,当《钢的琴》开头的那句“冰雪覆盖着伏尔加河”唱起的时候,或许父辈们的思绪更会被牵引,回到那个他们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时代。这是一个怀旧的时代,在高速发展的物质社会,人们纷纷回头回望那时候物质贫乏但激情飞扬的年代。影片以陈桂林和他倾慕的淑娴,以及他们身边各具性格特点的七兄弟为中心,从对两根烟囱的谈论与挽留,到它最后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轰然毁灭,影片处处展露着上世纪90年代初,辽宁鞍山浓郁的生活气息。

在《钢的琴》中怀旧元素很多:破败的工厂、陈旧的机器、废弃的钢铁、老式的生后习惯,最重要的是苏联的歌曲。这一背景处于工业文明时代的价值观过时,物质时代汹涌而来的变革期。[3]用一个温情的故事来折射社会巨变之下心理动荡,而且片中大量运用前苏联和俄罗斯各个时期的流行歌曲作为配乐和有源音乐,更是突出了这种语境。可贵的是影片在涉及到有关怀旧的惆怅和现实的无奈这些情绪处理时,避免了廉价的煽情,而是用黑色幽默的手段来化解掉影片本应有的沉重和感伤,这一方面有利于观众始终以较为兴奋的状态接收信息,另一方面也不至于让黑暗和消极内容影响到影片的审查,面对目前的观众趣味和审查体制,《钢的琴》体现出一种通俗而不媚俗的智慧。

“怀旧”这个词生来就是与“伤感”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钢的琴》整个故事都是明快向上的,但是色调却一直灰着,更增了一股伤感的情绪。影片中的“怀旧”分为两部分,一是影片的怀旧色彩,而且影片中的人也是在怀旧的。首先,影片本身是怀旧的,那一代人把最好的青春都留在了那个年代,在对当下生活无奈进行的同时,做出了对青春最深情的告白。其次,影片中的人也是感怀以往生活的。在汪工说道关于烟囱的改造的时候“在有的人眼里,它是成长的记忆,在有的人眼里它是回家的坐标,在有的人眼里它就是两根烟囱,可是在我眼里,它就像一个被我遗忘了许久的老朋友,当有一天听说他要走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来他一直就在我的身边。我不知道是该竭力的挽留,还是该默默地看他离去,突然有种莫名其妙的忧伤,还像觉得有话要说,但是又不知道说些什么。时光荏苒,社会变革,如今为了时代发展的进程要求他离开,我们总要试着做点什么,如果我们成功,他将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如果失败,他将会成为一段美好的记忆。”

结语

《钢的琴》表现了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生存的关系,缅怀过去成了他们人生的一个部分,还有一部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积极的生活。造一台“钢的琴”是他们多年以后又共同完成的又一件事,激起了他们的一腔热血,回忆过去,曾经的青春难以忘怀,但他们在只能在当下的生活中继续走下去。

注释

[1]方成.《幽默定义》,《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6期2003

[2]浅析黑色幽默电影岁我国电影创作的影响[J].电影评介.2011.10

[3]阳雯.《钢的琴》:后现代献给传统的挽歌[J].电影评介.2011(22)第41-42

[1]陈鸿秀.“黑色幽默”与中国大陆喜剧电影——兼论“黑色幽默”片与“黑色喜剧”片的异同[J].青海社会科学.2012(02)

[2]苏勇.文化身份认同与建构中的文化主体性[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3]邓晶,谭玉龙.怀旧的心理学解构[J].金融博览.2009(04)

[4]赵静蓉.现代人的认同危机与怀旧情结[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

[5]周平.解读怀旧文化[J].理论月刊.2007(08)

[7]郭秀珍.灰色节奏的淡然绽放——浅析电影《钢的琴》的叙事策略双维扭合[J].电影评介.2011(18)

[8]阳雯.《钢的琴》:后现代献给传统的挽歌[J].电影评介.2011(22)

[9]马庆云.《钢的琴》:浪漫的现实主义遗风[J].中国工人.2011(11)

[10]孟庆姗.《钢的琴》:小故事大意义[N].中国电影报.2011-07-28(014)

[11]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北京,第2页

[12]方成.《幽默定义》,《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6期2003

猜你喜欢

评介黑色幽默烟囱
看不见的“烟囱”
《抽象艺术》评介
《文艺美学如何可能》评介
烟囱里的客房
黑色幽默
从《第二十二条军规》看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及其对中国当代小说的影响分析
《〈战争论〉诠释》评介
《宝岛归清记》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