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主题报道的有效性
2012-11-22曾钰斌
□曾钰斌 胡 静
目前,地方台在重大主题报道中依然存在着严重的模式化、程式化问题,虽然报道的规模声势越来越大,却不能发挥资源的最大化效益,受众不爱看,报道效果大打“折扣”。究其原因,主要是地方台在新闻观念、主题策划和采访写作层面上,长期存在着一些误区。要改变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局面,加强重大主题报道的有效性,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新闻观念方面变被动宣传为主动创新
对于重大主题报道,媒体从业人员由于长期受既定思维局限,多将重大主题报道当作对既定主题的宣传。于是,经验性的操作成为常态,以过去的机械流程生搬硬套,将重大主题报道做成了八股式的命题作文,缺乏新鲜性。要改变这种状况,媒体从业人员应该从思想深处摆脱以被动宣传应付差事的心态,树立创新的新闻工作观念。实际上,重大主题报道是一座“新闻富矿”。重大主题报道一般是在党委、政府作出了重大决策,或配合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推出的,而党和政府的工作都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或长远利益紧密相关,这就为媒体创新重大主题报道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基础,那就是在党和政府想做的、群众需要做的、媒体应该做的这三者交叉点上做文章。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将被动宣传变为主动创新,积极严格地按新闻规律办事,善于在“重大主题”的领域里发现、挖掘、处理富有新闻价值的报道素材,从而把重大主题报道当作媒体提升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抓手。
主题策划方面变图解式报道为多样化报道
做好重大主题报道,主动研究、周密策划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目前,面对重大主题报道,许多媒体由于思想上缺乏深刻认识,或受制于人力资源短缺等客观条件,不肯或难以在新闻策划上下大力气,甚至根本没有新闻策划,只是一味地满足于“图解式”“脸谱化”的简单机械报道方式,以致报道开掘不深、立意不高,既不叫好也不叫座。这方面的表现主要有三种形式:1.主题先行。重大主题报道应突出主题,但并不等同于“主题先行”。2.视角单一。重大主题报道策划容易落入“自上而下”的单一视角俗套。3.缺乏互动。原先囿于传统媒介技术在互动方面的缺陷,无法及时接收到受众的反馈信息。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推动,这个问题在技术层面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但新闻人的意识却没有与时俱进,而是仍然局限于过去的传者本位,忽视受众的参与。这也是重大主题报道虽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无法获得预期效果的重要原因。
重大主题报道要加强传播的有效性,就必须充分利用不断发展的媒介新技术,要重视对网络资源的利用,使自身报道与网络舆情产生良性互动,将网民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意见、想法和需求,以适当的方式在媒体上呈现出来,从而体现主题报道的亲和力和贴近性。在具体策划中,一方面应细化重大主题,将每一个重大主题有机切分为若干小主题,一个一个来解析,以贴近受众的关注点;另一方面,在与受众互动中,对“异质思维”要有包容性,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多反映普通人的心声。
采访写作方面变宏大叙事为具体描绘
中国的传统文化向来讲究见微知著、以小搏大,对于重大主题报道,我们也应该有这种意识,要善于从一些细小具体的细节中阐述演绎宏大的主题。
翻看现在的重大主题报道,会发现一些重大主题报道中充斥着内容空洞、行文枯燥的回顾、总结性材料,有的甚至就是大段大段地照抄部门和单位的工作总结。有的重大主题报道,追求所谓的“宏大叙事”、面面俱到,从标题到文本,大得让人摸不着边际。有些重大主题报道的叙事方式,“大话连篇”,多是一些大而空的溢美之词。记者光跑“大楼”(政府部门),而未深入“大众”(基层),找不到新鲜材料,没有群众语言,写出的报道只能是敷衍之作,缺乏深度和感染力。其实,重大主题报道的写作,需要的是“小叙事”,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上,把普通人、平凡事,尽量本色化表现,让叙事方式返朴归真,避免过多修饰,以辞害意。越是主题重大,越要“放下架子”,采用人性化、故事化、生活化的写作手法,让受众感受真实和朴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