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难于上青天的三峡古道路

2012-11-21康清莲编辑罗婧奇

中国三峡 2012年10期
关键词:驿道栈道三峡

文/康清莲 编辑/罗婧奇

峡间通途。摄影/丁川华

道路是供行人、车辆、舟楫所运行的区域,它是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发展、流通所不可或缺的大动脉。《史记·夏本纪》中有“陆行乘车”的记载,说明早在四千多年前,中国就已经有了供车行走的道路。西周修建了从都城镐京通往各诸侯城邑的道路,形成世界道路史上最早的比较完善的路政管理制度。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实行“车同轨”的重大举措,建立了规模宏大的道路交通网。这一切都说明我国道路历史、道路文化源远流长。

“道路”的称谓起于周代,其定义也很明确,《辞源》说它是“供众人通行的土地”。但“道”与“路”在古代却有一定的区别。“道”,古代行政区划名,其级别与规模相当于县的行政机构,而且是设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有蛮夷之道”。如秦时蜀郡有湔氐道、僰道、严道。可见,“道”之所在,都是交通条件恶劣的山区。很可能“道”之得名,就在于强调对这种特殊地理条件和民族条件下实施统治的重要。

“路”,道路。《周礼·地官·遂人》:“万夫有川,川上有路,以达于畿。”跟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意义差不多。但“路”在宋代又是低于行省一级的地方行政组织,下辖州和府。清代,京城通往各省的道路称“官路”,通州府的道路称“通衢大道”,州县间的道路称“州县大道”,民间习惯统称“官路”或“大路”。由“道”和“路”与行政机构如此密切的渊源可以看出,道路对一个社会具有多么重大的作用。

长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它哺育了两岸万万千千的华夏子孙,长江更是我国交通的大动脉。古人进入四川,只有翻越川北剑门关和乘船过三峡两种主要方式。其中,三峡自古以来就是进出巴蜀的门户。重庆至湖北宜昌的长江三峡航道虽只有660公里,但水位落差却达到120米。水流湍急,沿途阻碍航行的险滩就达139处。因此,与三峡水路同等重要并互为补充的陆上交通,在长江三峡的交通史上也写下了非常光辉的一页,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纤道与绞滩

长江三峡水险滩多,两岸悬崖峭壁相对而出,历来歌咏三峡“行路难”的诗作很多。李商隐叹“叠嶂千重叫恨猿,长江万里洗离魂”;郦道元在《水经注·三峡》里引民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宋之问的《高山引》:“攀云窈窕兮上跻悬峰,长路浩浩兮此去何从。水一曲兮肠一曲,山一重兮悲一重”,更是将行路之难与远行之悲抒发到极致。

李白的《蜀道难》主要是指川北的剑门古道。当然,蜀道之难也涵盖了川东天险——长江水道,“难于上青天”是古人对蜀地交通之难发出的长吁短叹,用它来形容山势重崖叠嶂、峭壁耸立,江水惊涛拍岸、乱石穿空的三峡道路,可谓恰如其分。

三峡两岸,悬崖峭壁,壁立千仞。在奉节古城出草堂河口,就可见北岸那如刀砍斧削的绝壁腰际,却缠绕着如腰带般的石径,这就是长江三峡非常有特色的纤道,它与长江并行。其开凿之奇,可谓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

三峡纤道,自白帝城起,经巫山至与湖北交界处鳊鱼溪,全长97.5公里,号称“二百里纤道”。古代三峡交通全靠水路舟楫往来,水急滩多,上行船需人力拉纤助航。上滩时,需数十人甚至上百人“绞滩”。纤夫的工作既辛苦又危险,需匍匐前行,进寸退尺,稍有不慎,便船毁人亡。

关于三峡纤道起源何时,历来众说纷纭。据历史学家任乃强先生考证,三峡纤道,汉代已有。其依据是《三国志·蜀先主传》:“章武二年(公元222年),陆逊大破先主军于猇亭……先主自猇亭还秭归,收合离散兵,遂弃船舶,由步道还鱼复(白帝城)。”又《吴陆逊传》:“备升马鞍山,陈兵自卫。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备因夜遁。驿人自担,烧铙铠断后,仅得入白帝城。”可见,三峡北岸那时已有了纤道,在绵延一百多里的纤道上,那时已开凿成中型的半隧道了,才能烧铙铠断阻止追兵。

从秦代至汉代的众多史书中,三峡航运均只有下行船队出川的记载,西汉末年,方有船队经三峡入蜀的记录。如《后汉书》记载,东汉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汉光武帝派大司马吴汉率征南大将岑彭,由荆门溯长江入川,讨伐公孙述。如果没有纤道,川队是无法经过险滩重重的三峡的。

但《四川通志》有关纤道的记载则说:明代成仕十七年(公元1481年),四川参政吴彦华曾于三峡绝壁开凿纤道。纤道开成后,“人得陆行,无风波患”。但未说此道始于何处,止于何地。清代的《巫山县志》卷七记载:光绪十四年(1888年),四川总督刘秉璋支持夔州知府汪鉴开凿峡江纤道,曾给清廷上奏折说:“凡此三峡,峡壁插天,悬崖千仞,并无山径可通。……上下行船,概无纤路”,似乎当时尚无纤道,也许不够完整或完善吧,因此修建势在必行。又据同书记载,四川境内纤道分南北两段,“北岸段”从奉节草堂河口至巫山县,长60公里,于清光绪十四年4月动工。“南岸段”从巫山县城对岸,修至湖北省交界处鳊鱼溪,长37.5公里,于光绪十五年10月动工。全线共造桥27座,费时两年,用银5万两。

上:纤夫在与长江平行的纤道上拉纤。摄影/黄正平

下:1956年12月18日,长江三峡青滩内的绞滩站和信号台。摄影/张祖道/FOTOE

抗日战争爆发以前,船只上行全靠在纤道上艰难爬行的纤夫,但单靠人力拉纤不仅人手不足,而且效率低下。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大批军用物资囤集武汉、沙市、宜昌一带,急需抢运入川。因此,国民政府交通部于1938年秋,指令汉口航政局承办川江绞滩工作,同年11月1日在兴隆滩建立了一座人力绞滩站,11月11日又在青滩南岸设立机械绞滩,借助机械动力,可以对3000吨级以下的轮船施绞,助其过滩。到新中国成立时为止,川江共设立正式绞滩站17个,兼办站4个,十余年间,各绞滩站共施绞轮、木驳船14.19万余艘次,平均每年1.1万余艘次。绞滩的设立,弥补了人力拉纤的不足,对于长江三峡的航运起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驿道与驿传传统

中国古代驿传制度盛行,官方紧急的公文信函,全靠驿路上的快马加鞭来传递,远在周代,驿道上每隔30华里设一驿站,备良马固车,接待来往的官吏和运送货物等,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邮驿制度,“汉制三十里置驿。唐制凡三十里有驿,驿有长,四方所连,共有驿一千六百三十九”(《辞源》)。三峡沿途,驿站频频,驿道蜿蜒。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近代工业的产生,中国出现了电报电话,清政府在全国建立邮政机构,并在驿道主干线上逐步兴建铁路、公路,驿传制度才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 “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唐代涪陵荔枝道

重庆涪陵,古称涪州。涪州荔枝园,唐代有“妃子园”之称,它位于今涪陵城西2.5公里。唐代涪陵荔枝道,是后代史学家取定,唐代当时不称荔枝道。唐天宝年间,唐玄宗的爱妃杨玉环酷嗜蜀中荔枝,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天下风靡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宰相李林甫令四川涪州官府设置荔枝驿,摘下刚成熟的荔枝,快马加鞭飞递长安。北宋园艺家蔡君漠《荔枝谱》记载:“荔枝之于天下,唯闽、粤、巴蜀有之,唐天宝年,妃子尤爱嗜涪州,岁命驿致,时之词人多称咏。”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荔枝叹》一诗中写道:“开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

关于荔枝送递长安的所耗时间,南宋祝穆《方舆胜览》一书记载:“(涪州)城西十五里有妃子园,其地多荔枝,昔杨妃所嗜,当时以马递载,七日七夜至京,人马多毙于路,百姓苦之”。但《方舆胜览》卷68引《洋州志》载:“杨贵妃嗜生荔枝,诏驿自涪陵,由达州,取西乡,入子午谷,至长安才三日,香色俱未变。”后一种说法较为合理,因为比日常速度稍快一点,既在情理之中,也是力能所及。

据蓝勇《四川古代交通路线史》一书记载:“这条荔枝道从今涪州荔枝驿(或就在涪陵荔枝园)北上乐温县地,沿溶溪河谷行至梁山驿、高都驿,经通州(达州)循下蒲江翻大巴山,又取洋水至西乡县,取子午道到长安。”唐代涪州荔枝的飞递,加快了川陕交通的发展,也成为中国交通史驿运的一项创举。

◆ 大足驿道

大足处成、渝之间,居四川盆地东南,“距大江几二百里”(南山淳佑《何光震碑》),而“无舟楫交通之利”(《舆地纪胜》引《静南志》)。故大足古来交通多靠陆路,著名的交通要道有:

一为东大路,自成都经简阳、资中、内江、隆昌、邮亭铺、永川、来凤驿白市驿至重庆,全长1071里,是川内四大驿道干线之一;

二为小川东道,自东大路简阳分路,经乐至、安岳、大足、铜梁、璧山至重庆,全长815里,比东大路近250余里。此路唐宋时期穿越昌州(大足)、普州(安岳)可达东川首府(三台),是成渝间邮递、军事、商旅的交通要道。

◆ 长寿的驿道

长寿的驿道西起成都龙泉驿,东至巫山小桥驿,长967.5公里。这条驿道由江北进入长寿沙溪,纵贯县境西北部,至土桥交垫江澄溪,县内长100公里。

民国29年(1940年),为适应抗战军事需要,恢复驿站制,长寿设驿路3条,即:长寿-垫江、长寿-邻水、长寿-江北,并在沿线设驿站。

◆ 垫江驿道

垫江驿道南通长寿,北达万县,东接忠县,全为石板路面,宽3-5市尺,是官方传递公文、书简、运送官物及商贾运输物资,连接长江流域自南到北必经的陆路。民国时称“官马大路”。建国后,驿道大多被公路代替,或改为小路。

垫江的县内古道以县城为中心,上通府州,四达邻县,内连乡镇的交通干道,一般宽3-4市尺,石板路面。

◆ 梁平驿道

唐代,梁山县有高都驿。据《舆地纪胜》载:“都梁又曰高都,乃唐代天宝年间进荔枝之路也。”

梁平境内有东大道、新东大道、西大道、新西大道、大南路、小南路、大北路、小北路等步道,可通往万县、垫江、大竹、达县等地。

◆ 秀溪古道

由县城北经贵图、芭蕉水至溪口场,接酉阳龙潭,全长37.5公里。清雍正年间,这条古道配有铺兵、马匹,是通往酉阳直隶州府的官办驿道,是官府传递文报,接送使客,押解人犯,转运军需,呈送贡品的必经之路。

◆ 彭水的官道

唐代多由乌江入长江,再往北到长安。宋代黄庭坚谪居黔州时,是入夔门后在巴东一带上岸,再由鄂西入黔江,经四十八渡水(今栅山)翻梅子关,到胜地坝,沿中井河谷到郁山。

◆ 奉节驿道及人行大道

奉节是一个诞生诗歌的地方,三峡的雄奇壮丽,穷山恶水刺激了文人骚客的羁旅客愁,“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杜甫、李白客居此地时,都曾写下大量的诗歌,杜甫一生创作的高潮期就是在夔地。奉节不仅有神奇壮丽的古纤道,而且还有驿道和铺路,到清代,奉节有马驿3个,用人传递的铺递15个,驿道铺路总长331.5公里,以县城为轴心,东至巫山,西至云阳,北至巫溪,南到湖北利川。

◆ 巫山驿道

巫山县境的东西大道,历来为连接成都至京师驿道,其作用除传达号令、运送使客、押解囚犯、转运军需贡物外,还供驿运挑夫、背夫、骡马队行走。县驿有小桥驿,东至湖北巴东县100里,西至奉节县160里配有驿马8匹,马夫4名。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县西添设旌阳驿,配驿马2匹,马夫1名。雍正八年(1730年),该驿增马3匹,马夫1名半(其中1人只领一半饷),安设于巫山至奉节段。

各驿道沿途设有驿铺,从事驿递。重要途段每铺设司兵4名,次重段设3名,偏僻段设2名。全县共设14铺,司兵42名。后因山路崎岖,雇挑夫4名,咸丰四年(1854年),奉文裁撤。

◆ 巫溪的驿道、盐运道和民间小道

巫溪被称为“巴夔户牖,秦楚咽喉”,加之有天然盐泉之利,因而自古就是四方行旅、官差、商旅的出入要道。但由于地处深山峡谷之中,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为了走出大山的困扰,人们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凿山开道,铺路架桥,开辟出一条条通向外面世界的各种道路。

有县道,大都依山傍水形成谷道和岩道,其中许多地段在古代均为栈道。据民国25年(1936年)巫溪县政府所制的《四川巫溪县图》载,县道主要有三条:

位于西陵峡南津关附近的三峡老公路。摄影/肖佳法

其一为北路(至陕、鄂边境各县),该路自古为通达秦楚的驿道和盐运道,长240里。光绪《大宁县志》载:“竹、房、兴、归,山内重岗叠巘,官盐运行不至。山民之肩挑背负,赴厂(大宁厂)买盐者,冬春之间,日常数千人。”该路从县城到徐家坝多为高峡深谷。1978年以后,此路先后被公路取代;

其二为西路(至云阳):该路大部分地段为平缓土路,宽4-6尺,可驮运,长280里。为境内外盐、茶、桐油、药材及百货进出要道之一。1958年后逐渐被公路取代;

其三为西南路(至奉节):此路也是境内外盐、茶、桐油、药材及百货进出要道之一。1968年后逐渐被公路取代。

民国时期,巫溪境内还有30余条乡村道,与邻县相通的有20多条。经常有人行走的有:“县东”由县城东南渡大宁河,通往湖北竹溪县;“县北”自县道徐家坝分路,经一线天、皮河坝、肖家坡、高坎子入竹溪县境;“县西”进入城口县和云阳县;“县南”由上渡口(今赵家坝内)入巫山县境。这些乡村道多为原始的羊肠小道,有的陡上陡下几十里,“两山呼唤听得见,相会要走大半天”,经过的地名,诸如“丢命沱”、“手爬岩”、“舍命滩”、“阎王鼻子”、“鬼门关”,其惊心动魄、精移神骇可见一斑。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曾经过大力整修,部分地带为乡村公路取代。但由于自然条件实在太差,加之人口居住分散,部分村民行路难和过河难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1984年拍摄的大宁河古盐道。摄影/许铁铮/FOTOE

绝妙的大宁河古栈道

栈道又称“阁道”,指在险绝的地方傍山架竹木而成的道路(也包括在高楼间架起的通道)。它通常架设在地势险要之地,而且多做军事通道之用。如《战国策·秦策三》:“栈道千里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史记·留侯世家》:“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三国志·蜀书·魏延传》:“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栈道”。而神奇的大宁河古盐道,据说当初是为了引盐泉而建。遗憾的是,大宁河古栈道的雄姿现在已难觅踪影,我们只能通过龙门峡西岸那绝壁上排列整齐的石孔去推想那远古建筑的绝妙和神奇。这些石孔是古栈道留下的痕迹,据说它是我国最长、保留最完好的古栈道遗址。这条栈道紧贴绝壁,绵延西行,一直延伸到陕西省镇平县境内,全长400多公里。

原来,顺着大宁河上行,在其支流后溪河的深山峡谷中有一盐泉,从秦代到清代产盐多至数百万斤,到清代乾隆年间,盐泉所在的巫溪宁厂有盐灶336座、煎锅1008口,号称“万号盐烟”。盐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东西,盐税又是国家重要的财源之一,因此盐铁都是由国家直接把持的官营品。国家对于盐产地的建设非常重视,因而盐运业在大宁河也就兴旺发达起来。

从北路出境,东通鄂西,西通陕南,古为通达秦楚的驿道和盐运道。西路通云阳,西南路到奉节。古代政府为了加快盐运业的发展,大力发展交通,除开采一条条驿道和疏通大宁河的航道外,聪明的古人还想出用竹管引盐泉出山,于是便有了在大宁河上建栈道的构想。据史书记载:“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修,引大宁厂盐泉于巫山熬制。”又说:“小河石孔,唐刘晏所凿,以引盐泉。”不管是汉代还是唐代,修建栈道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引盐泉。栈道的石孔0.2米见方,孔深0.6米多,孔距1.65米,如模铸一般,在石孔里插进木桩,再在上面铺上木板,于是便形成一条悬空的长廊。

除了用来引盐泉以外,栈道还用于军事。据传说,大宁河上游有个桃花寨,寨中有几位姑娘,不仅人才出众,而且英勇善战,她们据寨为王,带领人马在绝壁上凿孔,建成栈道,从此路出去杀富济贫,撤退时沿途收起木板,取下木桩,令那些追赶的官兵望崖兴叹。《蜀碑记》也曾记载宋太祖取道此路,出师伐蜀。

大宁河栈道古为今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作为人文景观的旅游资源上,上世纪80年代对大宁河旅游栈道的修复是在大宁河盐运栈道在明末清初被毁以后的第一次修复。

酉阳濯龙道

酉阳处于沅江与乌江的结合部,境内地势崎岖,沟壑纵横,通过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的开山凿岩,形成了贯通境内外的条条人行古道,成为川、黔、湘、鄂商旅往来和兵家征战的重要途径。尤其是濯龙道地理位置更为重要。

濯龙道的路径自濯水以北的阿蓬江经犁湾、两河、黑水、麻旺、至龙潭,全程150公里,北通黔江、彭水、武隆、涪陵、重庆,南通秀山达湖南花垣等地。黔江南部和酉阳北部各乡镇的桐油、棬油、生漆、药材等土特产品和畜产品均用人力由此道运往龙潭转销湖南。由湖南沅江经酉水运来的日常生活用品也经此道行销酉北及黔江。19世纪中叶,英国怡和洋行烟帮常经此道贩运鸦片。

濯龙道不仅是川黔湘鄂商贾往来的交通门户,也是自古兵家的必争之地。春秋战国时期秦楚灭巴,秦、楚之争,三国时期的吴、蜀之战,太平天国石达开部李福猷及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都经此道入川。

西沱古镇的石板路。摄影/黎明

左:如今三峡畅通的道路交通。摄影/张彬

右:宜昌宽阔的沿江大道。摄影/黎明

此道历史悠久,据现存黑水平地坝村吉安桥侧碑记载,清康熙十年(1671年)、乾隆五年(1740年)群众集资整修,现在尚有个别老岩处凿石磴旧迹保存。

随着一条条高速公路及一二级公路的不断延伸,陆路交通在经济发展以及对外交流等诸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古至今,三峡两岸的人民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扬勇敢无畏的精神,为铺平三峡畅通的道路交通,付出了人力、物力、财力乃至于生命的代价。因此,三峡道路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与自然不屈抗争的历史,里面所蕴涵的文化是沉重的,也是令人自豪的。

猜你喜欢

驿道栈道三峡
三峡电站再创新高
古丝路驿道上的千里走单骑
Sinocyclocheilus sanxiaensis,a new blind fish from the Three Gorges of Yangtze Riv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speciation of Chinese cavefish
海丰古驿道历史遗存修缮设计的思考
中国玻璃栈道
三峡留下我多少梦
玻璃栈道,玩的就是心跳
李将军古驿道上捣叛贼
栈道
贵州古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