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富矿”在基层
2012-11-21康美权
□ 康美权
2011年,吉安电视台《今晚八点》栏目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全体编辑记者主持人来到了吉安市最偏远的青原区东固畲族乡开展了一次新闻采访竞赛:编辑记者主持人分成四个组,看哪组在规定的两天时间里采写的稿件最多最好。
要想在这次新闻竞赛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找到有新意的选题。东固畲族乡位于青原区的东南部,与兴国、永丰、吉水、泰和、吉安等五县交界。在共和国的史册上,这里是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主战场。东固革命根据地是创建中央苏区根据地的奠基石,东固会师解救了红四军的危机。毛泽东称颂东固为 “第二井冈山”,陈毅赞誉东固“此是东井冈”。虽然这里曾经拥有如此辉煌的革命历史,但是作为一档民生新闻栏目,如果仅仅报道这些革命历史显然没有新意。怎样才能找到有新意的选题?大家心里都没有底。因为这是一个偏僻的乡镇,人口又少,资源又不丰富,工作乍看也没什么亮点,似乎很难找到好的选题。但这次毕竟是新闻竞赛,加上又是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这样的大背景下,所有人还是不敢马虎。在听完当地乡干部的介绍后,四个组便分赴各地。笔者所在的这个组来到了东固畲族乡的江口村。该村女党支部书记李良华告诉记者,以往,村民的收入主要来自山上的竹木,收入单一,日子很苦。为了改变当地落后的现状,前几年,村干部自己花钱到外地考察,发现很多地方的农民利用废弃的竹木材料培植食用菌,收入翻了好几番。因此,他们便请来技术员,在东固畲族乡成立了第一个食用菌合作社,很快就让全村一百多户村民种上了黑木耳、香菇和灵芝。有了新的致富项目,仅两三年的时间,江口村的农民年人均收入超过万元,家家户户都告别了土坯房,住上了小洋楼。笔者在和当地村民聊天时,不少人都说,他们之所以能走上致富路,全靠有一个好的村领导班子,有一位好的女支书。听完村干部和村民的介绍,我们心里一亮,个个都显得很兴奋,这是多么好的新闻选题啊!接下来,我们就进入了采访。在两天的时间里,我们这个组共采写了五条新闻——《林农摇身变菌农 废物如今也是宝》《“东井冈”的第一个合作社》《能干女支书李良华》《告别土坯房 争建小洋楼》《记者体验:木耳好吃却难种》。其他三个组的采访也非常成功,他们有的把镜头对准了从深山里搬迁出来过上了新生活的农民;有的对畲族同胞的生活习俗进行了采访;有的则来到被誉为“四星级宾馆”的东固畲族乡敬老院,采访过着幸福晚年生活的老人。两天时间四个组共采写了15条新闻,真是收获不小。一名同事发出这样的感叹:“之前,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地方台的记者,天天就呆在基层,对基层的情况了如指掌,没想到‘不下不知道,一下吓一跳’,没有真正下到基层,是不可能完全了解基层情况的。”这些新闻播出后,受到市领导和广大观众的好评。他们纷纷打来电话,希望我们的记者多下基层接地气,多把镜头对准基层,真实反映民情。
被誉为“高产记者”“获奖专业户”的《光明日报》宁夏记者站站长庄电一,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来自基层,生活在基层,活跃在基层,也没有离开过基层,基层有我的挚友亲朋,为我提供了取之不尽的题材。”结合这次新闻竞赛,笔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好的新闻作品本来就是用脚板在基层踩出来的,是深入群众中用心体验出来的。基层是社会的“神经末梢”,是各种社会群体和利益关系的聚集点,社会的变化、发展在那里有最真实的投影。“新闻富矿”就在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