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患者心肌酶的检测及意义
2012-11-20章大谦
王 燕 章大谦
新疆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新疆 石河子 832002
急性白血病患者心肌酶的检测及意义
王 燕 章大谦
新疆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新疆 石河子 832002
目的:研究心肌酶 (乳酸脱氢酶、羟丁酸脱氢酶)的变化与急性白血病 (AL)患者疗效、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80例初发或复发AL患者治疗前后血清LDH与HBDH浓度。同时纳入健康体检者80例为健康对照组,观察比较LDH、HBDH含量。结果:AL患者血清LDH和HBDH在初发或复发时明显增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后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者LDH和HBDH含量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及P<0.05);外周血幼稚细胞数及骨髓幼稚细胞数与血清LDH和HBDH含量呈正相关 (P<0.05)。结论:动态检查血清LDH及HBDH变化有助于监测AL患者的病情变化。
白血病;急性;乳酸脱氢酶;羟丁酸脱氢酶
心肌酶是监测心肌状态的重要指标。已有文献报道,急性白血病患者 (AL)会出现肌酶谱的变化,当急性白血病心肌酶各项指标异常升高时预后不良[1]。目前虽有类似报道,但某些结果仍存在争议。为探讨血清心肌酶水平与白血病临床转归的关系,我们观察了2009年1月~2011年12月80例住院的急性白血病 (acute leukemia,AL)心肌酶水平的动态监测资料,以评价心肌酶水平在监测AL近期疗效判定及临床转归、预后判断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住我科的初治及复发的急性白血病患者80例,均经血常规、骨髓象检查及细胞化学染色确诊,男49例,年龄14~70岁,平均50.92±17.6岁,女31例,年龄17~88岁,平均50.1±18.8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29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cute nonlymphocyhtic leukemia,ANLL)51例(M1型6例,M2型26例,M3型8例,M4型3例,M5型8例),诊断、分型及疗效评价均符合文献标准[2]。AL初发患者51例、AL复发患者29例。对照组80例,为门诊健康体检者 (平均年龄47.7±17.6岁);对照组均血象正常、无血液系统及免疫系统疾病。
1.2 方法 初入院时,抽取患者外周血,检测LDH及HBDH;化疗一个疗程后,待白细胞恢复到4.0*109/L左右时复查。LDH及HBDH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化疗前后LDH、HBDH水平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所有统计学数据均采用SPSS16.0版统计学软件进行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后,8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完全缓解 (CR)47例,部分缓解(PR)10例,未缓解 (NR)23例。
2.1 急性白血病初发及复发患者与正常对照血清LDH、HBDH水平的比较 急性白血病初发组、复发组的LDH、HBDH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与正常对照检测结果
2.2 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LDH及HBDH比较
经治疗后达完全缓解 (CR)患者,血清LDH、HBDH水平显著下降,接近正常水平,与化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1);部分缓解患者的血清LDH、HBDH水平亦较化疗前明显降低 (P<0.05);而未缓解 (NR)患者的血清LDH、HBDH水平较化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见表2。
表2 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比较
2.3 血清LDH及HBDH值与外周血及骨髓幼稚细胞数的关系
80例AL患者外周血、骨髓幼稚细胞数与血清LDH及HBDH呈正相关,P<0.05。
3 讨论
乳酸脱氢酶 (LDH)是临床酶学检测的常用指标,属氢转移酶,能催化乳酸氧化成丙酮酸,是糖酵解及糖异生途径中一种重要的酶,存在于所有动物的组织中,肝组织中活性最高,其次为心脏、骨骼肌、肾脏,在肿瘤组织及白血病细胞中也能检测到[3]。LDH同工酶有5种,心脏中主要为LDH1,LDH1/LDH2比值大于1则提示心肌损害[4]。恶性肿瘤患者可由肿瘤细胞恶性增长和坏死而引起血清LDH增高[5-7]。白血病患者常有 LDH3、LDH4增高,HBDH是LDH活力的间接反映,其活力变化与LDH总活力相平行。HBDH是LDH作用于另一基质的表现,它可以还原酮丁酸为羟丁酸。
本组资料显示,AL在初发及复发时血清LDH、HBDH明显增高 (P<0.01),经治疗后,化疗有效患者 (CR+PR)化疗前血清LDH、HBDH水平明显低于无效(NR)患者。Ferrara等曾报道AML患者LDH水平高于正常人,LDH活性高低与骨髓内及外周血白血病细胞的含量呈正相关,本文与其结果一致,提示增高的LDH主要来源于白血病细胞,故LDH能较可靠的反映白血病细胞数,与肿瘤负荷有良好的相关性。Buchner等提出低 LDH活性预示低或无复发率,本组资料显示AL达CR或PR时下降,复发时血清LDH、HBDH增高,本文与报道相符。故监测 LDH、HBDH水平可作为急性白血病近期疗效观察的一项参考指标。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疾病预后。
LDH、HBDH是临床常规检测指标,与骨髓穿刺涂片相比方法简便,创伤小,患者依从性好。动态观察患者血清LDH、HBDH水平的变化,对白血病的疗效观察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可作为急性白血病近期疗效观察的一项参考指标。早期发现AL患者疾病进展,为治疗方案的及时调整提供依据。
[1]王小朝,张卫红,石胜.心肌酶类在血液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海南医学,2004,15(7):123-124.
[2]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87.
[3]周守勤,刘敏.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与羟丁酸脱氢酶变化的临床意义[J].疑难病杂志,2007,6(7):406-407.
[4]邵耕.现代冠心病[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358.
[5]杨润祥,赵金奇.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测定的临床价值[J].肿瘤基础与临床,2006,19(3):217-218.
R733.71
A
1007-8517(2012)15-0035-02
2012.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