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难—海题口红”树哪林保护里的现出实困了局难题?
2012-11-20何雁
□本刊记者 何雁
“生态—难—海题口红”树哪林保护里的现出实困了局难题?
□本刊记者 何雁
一边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关乎水源涵养、海岸安全,一边是3万多农民的生产生活聚居地,攸关百姓生计、民生佑护。要发展还是要保护,这是困扰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年的生态难题。
8月12日,《工人日报》在头版刊发了《红树林之死背后的人祸》一文,尖锐地披露了养殖业的无序排污导致红树林大量坏死的现状,引起了各大新闻网站的广泛转载,海口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再次被卷入了舆论漩涡之中。8月20日,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对此事作出批示,要求对红树林的保护要引起高度重视,综合施治。这让被卷入舆论漩涡中心的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郭建“,压力山大”。
2005年9月,海口市林业局副局长、生物学博士后郭建兼任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连郭建自己也没有想到,红树林的保护和开发,会成为困扰他7年之久的难解之题。
作为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以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东寨港自然保护区是迄今为止我国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中红树林资源最多,树种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首批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七个湿地保护区之一。保护区总面积3337.6公顷,其中红树林面积1612.8公顷,滩涂面积1724.8公顷。保护区内分布有红树、半红树植物35种,占全国红树林植物的95%;保护区内栖息的鸟类有194种,是许多迁徙水禽的重要停歇地,也是连接不同生物区界鸟类的重要环节。在过去的50年间,中国南部的红树林几乎有80%遭到了围垦和破坏,东寨港的红树林生态系统是目前国内现存稀少的红树林湿地,在东寨港红树林内存活的水椰、红榄李、拟海桑和海南海桑等物种具有国家物种保存的重要意义。
东寨港自然保护区同时又是全国唯一离省会城市最近的国家级保护区,周边与文昌市的罗豆农场以及海口市美兰区的演丰镇、三江镇、三江国营农场毗邻,共有居民3万多人。周边村民人多地少,大多数农户靠近海岸和红树林,世代靠这片红树林为生,或抓鱼捕虾,或养虾养鸭。
东寨港自然保护区还是一个开放性的保护区,周边居民能从四周随意进入保护区。社区群众与保护区争抢资源的问题相对突出。
在郭建看来,保护区自1980年成立以来,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红树林的保护和保护区的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32年以来,也积累了诸多问题,可谓“困局重重”。
困局一:地方经济的发展与保护红树林的冲突正日益加剧
由海南省政府批准实施的《海口市海洋功能区划》中,将东寨港部分水域滩涂规划为海水养殖用海,受利益驱动,东寨港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一些部门为了方便群众出入及渔船停泊避风,在保护区的缓冲区修建码头等便民设施,这都与《自然保护区条例》的相关规定发生矛盾。
当地政府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号召农民在红树林周边养殖咸水鸭,鼓励农民进行休闲渔业的活动,由于缺乏有效监督和总量控制,过度捕捞和过度放养等行为已经对红树林造成一定的破坏。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周边以虾、鸭为代表的养殖业迅速发展,最高峰时养虾规模近万亩、养鸭年出栏量达40万只。保护区上游的罗牛山养猪基地年出栏45万头,是海南城乡居民生猪供应的重要基地。
红树林咸水鸭,甚至还成了当地的一道名菜。由于其生长的主要环境在红树林边的滩涂地,位于淡水和咸水交界处,以红树林滩涂地上的小贝壳、小鱼虾、玉米、稻谷为主食。与传统肉鸭相比,肉质坚实,口味香浓,滑而不腻。从2007年开始,依赖独特的生态条件,演丰镇以咸水鸭为主的禽畜养殖产业得到迅猛发展。2008年7月,海口市制定发布了《演丰咸水鸭管理技术规程》和《演丰咸水鸭肉产品质量要求》两项地方标准。同年8月,演丰镇咸水鸭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上升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这对创造咸水鸭的品牌价值起了非常好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在无形中也鼓励村民高密度在红树林里养鸭,对红树林的生长、生存起到了破坏作用。尽管在该产业兴起之初,保护区管理局就曾提出异议,但在“发展”与“保护”被同时摆在天平的两端时,管理局的反对意见被选择性地忽视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寨港内的水不再清澈,鱼儿开始死亡,红树林也成片枯萎,而这一切均是因为大量的养殖造成的污染。
困局二:管理体制问题一直是困扰保护区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管理局,为海口市林业局下属单位,现为省市共管海口市为主的事业单位,其中省编委定编21人(含派出所6人),海口市编委定编25人,现有工作人员46名。东寨港的人员进出和干部任免由省、市林业局党组负责,造成一个单位,两个账户,两级工资,多头管理的混乱局面。由于编制有别,身为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的郭建,对机构设置内的东寨港派出所的人员变动却经常后知后觉。“往往有事需要派出所出警时,打个电话才知道,所长已经被临时抽调忙别的工作了。”
管理体制不顺,引发了系列管理难题:一是虽然东寨港保护区有其总体规划,但仅限于以水面为界的保护区范围内,保护区周边缺乏详细的科学规划。各级政府为了发展生产,积极招商引资,很多项目紧邻保护区边界。农村的村镇建设也缺乏统一规划,农民的自建房也往往紧邻保护区,但均不属于保护区的管理权限。这不仅破坏红树林的自然景观,也为将来东寨港旅游的整体开发带来了困难。二是东寨港现为全省唯一一个有两套财政系统的单位,“两头都能管,却往往两头都不管”。当棘手问题出现时,会出现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管制体制之争最激烈的2006年至2008年间,省林业局为了获得任命管理局局长的权限,下令冻结了管理局的经费使用,造成东寨港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内,几乎处于无法开展工作的状态。
困局三:人才紧缺是制约保护区发展的第二大瓶颈
根据海口市委组织部和海口市人劳局规定,“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和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事业单位”可以申报公务员管理。但由于管理体制没有理顺,管理局职工参照公务员管理问题一直悬而未决,直接影响了职工待遇和进步空间,也为引进高层次的人才提高了难度。
目前,管理局海口市财政编制的25人中,大学本科学历的只有1人,中专学历3人(不含自学进修人员),其余为高中、初中、小学毕业或未毕业的职工,其中干部编制仅4人,工人编制多达21人,这样的人员结构难以适应现代化保护区建设的需求。保护区现在急需兽医、畜牧、遥感、生态学、计算机、地理、外语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由于受编制限制而无法引进,保护区工作受到人才匮乏问题影响难以深入开展。
困局四:保护区边界至今尚未明确
1990年,保护区获得了琼山县政府颁发的国有山地林权证,在当时的技术条件,无法提供精确的GPS定位点,红线图仅是描述和人工勾绘的,存在较大的误差。2003年农村土地重新确权,国土部门将部分保护区的土地错误地划给当地社区,2008年由于省委巡视组的介入,国土部门也积极沟通,准备对保护区界限进行重新走线并进行GPS的精确定位,美兰区、美兰区国土分局也做了大量工作,但因受到老百姓拒绝签字等因素的制约而拖延,直至今年9月24日,保护区边界确权工作方又重启。此外,目前在保护区红线图范围内还存在2000余亩违规开挖的虾塘,由于一直没有得到政府的填塘经费支持,虾塘一直违法存在至今,虾塘所排放的污水仍日复一日地污染红树林的生存环境。
困局五: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合理有序开发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是我国现存红树林成片面积最大、红树林品种最多、生物多样性最丰富、自然景观最优美的保护区,具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因为其独特的“海底森林”的自然景观,在旅游设施十分原始落后的情况下,最多的时候接待自驾散客游达几十万之众,现在每年仍吸引了好几万的散客到东寨港参观旅游。
鉴于低层次的旅游开发给红树林带来严重影响,2003年,时任海南省委书记的王岐山叫停了东寨港旅游。但自此东寨港旅游便处于自发原始状态,原有的两个旅游码头均由老百姓经营,未得到林业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的批准,多年无证无照,却持续经营。这些游船上没有任何防护设施,游客乘船游览红树林时都未发放救生衣,更无专人讲解海上游览的安全知识,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在郭建的心目中,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就是东寨港最好的学习榜样。米埔位于香港新界西北面,处于后海湾旁,有超过300种候鸟在这里暂息觅食,1995年被列为拉姆萨尔国际重要湿地。有些湿地公园希望多卖门票,提高经营收入,但在米埔湿地却是“未经许可,禁止进入”。在接待游客方面,米埔湿地将每天进园的游客限制在200人以内,周一至周五只接待香港本地的中小学生团体,周六和周日游客只能通过网络预约才能进入湿地参观。为了让生态系统惠及当地社区人群,香港特区政府每年还出资30万元,向附近渔民高价收购没有经济价值的“废鱼”,提供给在米埔过冬的近一万只鸬鹚吃,同时也弥补养殖户因鸟类到鱼塘捕食的损失。在米埔,居民和大自然的利益得到了和谐统一。
指着电脑里收藏的米埔保护区珍禽蔽空、万鸟竞翔的照片,郭建动情地说,“这是我们东寨港人最终的梦想!”◎
□责任编辑:何雁 □编辑信箱:heyanyu@sohu.com
(题图:养殖在红树林里的咸水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