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千年的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

2012-11-20郝素玲

博览群书 2012年10期
关键词:莫里森现实主义小说

○郝素玲

托妮·莫里森的最新长篇小说新作《家园》(Home),Knopf出版社2012年5月版。

2012年5月,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的长篇小说新作《家园》(Home)问世,旋即在美国引起了批评家和读者的广泛关注。

在小说中,莫里森讲述了一个从朝鲜战场回到美国的黑人退伍军人的故事,以新颖的现实主义手法,深刻反映了主人公在困境中成长和寻找精神家园的心路历程。小说采用双重叙事视角,分别用第一人称叙述展现弗兰克的内心独白,用第三人称叙述故事发展过程。视角的交叉使用,把退伍军人记忆中的具有男人特性的马匹、惨死在战场的朋友、奄奄一息等待他救援的妹妹构成的故事呈现出来。

在我看来,《家园》无疑是美国新现实主义文学的最新的一部代表作。像这样的“新”现实主义的作品,在美国并非少见,特别是在21世纪,代表着一种创作倾向,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和研究。

何为“新现实主义”?有哪些作家可以归类到新现实主义作家的行列呢?

其实,所谓的“新现实主义”并不新。一般来说,新现实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在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起初主要表现在绘画、电影等艺术领域,后来延展至文学创作之中,并且被发扬光大了。在美国,虽然“后现代主义文学”在20世纪40年代以来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在几乎是同一时期,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也一直保持着强有力的创作趋势。而“新现实主义”的出现,并且成为一股潮流,应该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后了。

美国学者埃默里·埃利奥特(Emory Elliott)在其主编的《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有一节是“新现实主义小说”。作者指出,到了1970年代之后,一种“极简单抽象化的、自我反省的新现实主义再次崛起”。我国著名学者郭继德也在发表于《当代外国文学》1997年第4期上的《当代美国文学中的新现实主义倾向》一文中指出:70年代之后,“一些作家……开始回头重视写现实题材,更多地运用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但受现代派和后现代派影响的痕迹又依稀可见,这类作品被评论家称为新现实主义作品”。

上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的一些新老作家和批评家开始重新解读经典文学批评理论中关于文学创作的宗旨,质疑后现代貌似光怪陆离的荒诞作品。他们或是撰文表明自己的文学创作观,或是以自己的作品来阐释自己的创作理念,但终其一点,就是提倡回归现实主义。比如,小说家汤姆·沃尔夫(Tom Wolfe)于1989年在《哈泼氏杂志》(Harper’s Magazine)上发表题为《新社会小说的文学宣言》的文章,提出文学创作应该回归到巴尔扎克和左拉、狄更斯和萨克雷的现实主义传统中去,只有这样,美国社会的重大事件和变革才能被表现出来。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作品更是势头强劲,在美国各大主要文学奖项中占尽先机。在这些新现实主义作家中,有不断创新的文坛老将菲利普·罗斯(PhiliPRoth),有一贯坚持弘扬传统现实主义的汤姆·沃尔夫(Tom Wolfe),有多次获得文学大奖的克拉姆·麦卡恩(Colum McCann)、乔纳森·弗兰岑(Jonathan Franzen),当然更少不了诺贝尔奖得主托妮·莫里森,还有文坛新秀、2009年普利策奖得主伊丽莎白·斯特劳特(Elizabeth Strout)。

现实主义文学的本质重在真实地再现生活,新现实主义的创作也不例外。新千年以来,全球性的动荡不安为世人带来的是空前的生存危机。从恐怖、战争、经济危机这些十几年来政治形势中的关键词中,就可以看到它们是怎样严重地影响着世人的正常生活,冲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正因为有如此的社会背景,道德沦丧,精神危机,困惑迷惘等这些超越了19世纪传统现实主义创作主题的小说作品大量涌现。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些作品中,作家们或者深度剖析小说人物的内心世界,或者探寻他们的精神需求,或者用宗教的寓言为他们指出出路,但它们都表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深切的人文关怀。

2001年,一部名为《纠正》(The Corrections)的小说震撼了美国文坛,获得了当年的国家图书奖。该小说的作者乔纳森·弗兰岑(Jonathan Franzen)已出版过几部长篇小说,但文坛地位并不显赫,是这部小说的成功把他推向了创作事业的高峰。该小说用一位母亲通过把成年子女聚集起来过圣诞节而化解家庭问题入手,展示了她与已经成年孩子所面临的不同的个人问题和思想冲突,从家庭矛盾的视角反映了当代美国人的困惑。这部作品把个人、家庭和世界问题巧妙地融合起来,把道德、情感、政治容纳于诙谐与调侃之中,堪称千年伊始具有震撼效应的现实主义佳作。

关于老年人的社会问题在当代文学作品中亦是一个重要的构成成分。美国文坛老将菲利普·罗斯在美国文坛叱咤半个多世纪,笔耕不辍。他2006年出版的第27部小说《凡人》(Everyman)便是对老人的孤独、病痛与死亡的深入解读。小说题目之所以叫“凡人”,就是因为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位足以代表每一个人的普通人物。作者在讲述主人公人生经历的同时,更多地描绘了他年老时同疾病和孤独作战的情景。小说中没有波澜不惊的情节,没有人生的大喜或大悲,更像是作者随意地把一个普通人平淡无奇的生活片段串联在了一起:儿时的记忆、婚姻的无奈、疾病的折磨、孤独的晚年、对死亡的恐惧,每一个凡人必然经历的生命历程都通过主人公的生活细节得以真实再现。小说从主人公的葬礼开始,以主人公在父母墓地同掘墓人的交谈和最后自己的死亡而结束,预示着死亡是每一个凡人都无法逃避的问题。它凸显的是作者对当前老龄化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

“回归”一直是近几年文学作品中表现突出的一个主题。但何处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呢?前面提到的莫里森的《家园》是探讨这个问题的,而2008年以《家事》(Housekeeping)而闻名的女作家玛丽莲·罗宾逊(Marilynne Robinson)所出版的同名小说《家园》(Home)也反映了同样的主题,不过,后者试图用宗教和道德的力量为人们指出一条回归之路。

在罗宾逊的小说《家园》中,作者描述了一对成年的姐弟在父亲年迈的时候,回到家乡陪父亲度过晚年的故事。小说中的弟弟原本是一个做过许多错事的“坏孩子”,再次回到家乡,慈父所给予的深切关爱指引着他去寻找失去的亲情,试图找回迷失的精神家园。在这个浪子回头的故事里,作者暗喻了当代人迷失困惑中亲情和信仰的力量。亲情能够指明回归的道路,信仰成为回归的动力。这部小说2009年获得英国奖励女作家用英语创作的最佳小说柑橘奖。

这些现实主义小说把道德评判和政治意义融为一体,多方位地展现当代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作者对当代人的精神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注。

典型性和代表性是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重要特点,而在新现实主义作品中,作者更多地采用大众化来表现多元的生活,他们用广域的视角来环视周围世界,把众多人物作为故事主角,把普通大众的生活容纳在一起,构成一部多方位展现时代特色的全景图。这些小说通常以一个小镇或是一个城市为背景,把众多看似无关的人物的命运串联在一起。

2009年获得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奖的两部小说同时具有这些特点。克拉姆·麦卡恩的作品《让伟大的世界旋转》(Let the Great World Spin)以从空中俯瞰的形式,对20世纪70年代生活在纽约大都市的人们的生活做了一个朴素的白描式展示。小说以1994年8月在纽约世贸中心双塔之间做空中钢索行走的特技表演开始,展现了作者视野中芸芸众生的生活轨迹。小说中的和尚、妓女、年轻的外祖母的生活轨迹,他们的哀伤和希望,揭开了笼罩着大都市上空令人眩晕的美丽画布,让人窥视到生活的真相。在这部小说里,作者关注的是一个群体,而不是个人,但这些群体集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微缩的社会。

伊丽莎白·斯特劳特的小说《奥利弗·基特里奇》(Oliver Kitteridge)是一幅美国普通民众的缩略图,小说通过主人公奥利弗身边亲人和邻居的变迁,把普通人的善与恶用从容轻松的笔调展现了出来。这部小说以主人公周围人物生活为主线,由13个小故事构成。奥利弗是生活在美国东北部沿海小镇上的退休小学女教师。在她的周围,有与她若即若离的丈夫,有婚姻与事业搁浅的儿子,有婚外情的邻居,还有精神抑郁的学生等。作者不动声色地把小镇上人们表现在人性中的善恶交融、难以定性的特点描写得惟妙惟肖。他们会因为邻居失去亲人而尽力安抚,也会因为看到别人家出了问题而幸灾乐祸。小说中没有一个完美的形象,又没有一个邪恶的化身。他们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再普通不过的个体。有评论说:这是一部纯美国式的小说。说它是“纯美国式的”,其实就是说,它表现的是普通美国人的生活风貌。

如今,多元文化时代造就的生活已经很难再用典型人物的方式去表现了,而需要新的方法去书写。新现实主义小说为此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相对于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品,新千年的现实主义小说在创作技巧上有很大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使用了一种被评论家称为是“复合体”的手法。在这种复合体中,既有传统现实主义所使用的各种创作手法,也吸纳了后现代主义中表现力强的成分,包括多重叙事结构、多变的叙事视角、多样的文字排版格式等。同时,在一些小说中,作家们也似乎有意无意地模糊了小说的概念,比如以短篇故事构成长篇小说,或者近似散文的形式,用一连串看似情节互不相连、结构相对松散的叙事方式,把其中的人物和故事串联在一起。

上述叙事手法一方面为故事创作提供了更宽阔自由的空间,另一方面也更接近于现实原生态。当代的生活节奏使人物关系变得似有若无,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上文提到的《奥利弗·基特里奇》和《让伟大的世界旋转》,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这种形式。在这两部小说中,每一章节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每一章中的主人公都不尽相同,其中的人物关系松散,但故事的发展又都同中心人物紧密相连。

如果说这两部小说展现的是不同人物的芸芸众生相,那么越南裔女作家黎氏艳岁的《我们都在寻找的那个土匪》(The Gangster We Are All Looking For)读起来则更像是文笔优美的散文。在这部由五章组成的越南难民逃难到美国的移民家庭故事里,每一章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故事的时间在过去与现在间穿越,地点在越南与美国之间往返。小说的语言优美,文字生动,读起来如同散文诗。难怪有人说,如果不是封面上标注说这是一本小说,会更愿意把它看做散文。其实,这种片段式的场景和细节叙事方式在还原人们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展现了万花筒般的生活原貌。

在叙事技巧的创新方面,当然也要谈及托妮·莫里森。莫里森擅长打破传统的叙事方式,用独特的视角审视社会的变迁,以恰当的结构叙述感人的故事,以肯切的声音引起读者的共鸣。新作《家园》中,小说的排版方式就独具匠心,其中主人公弗兰克的独白章节为斜体字体组成,看起来如同长长的书信,描绘了他经历过的童年和战争、感受过的友谊和亲情。这是它的独到之处之一。

应该说,新现实主义作家在英美文学现实传统的基础上,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以质朴写实手法从各个角度描绘和展现当代美国人的生活现状和精神世界,反映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社会问题,为读者展现一个多彩而真实的世界,从一个侧面说明:在文学发展的历史上,现实主义永远都是最有生命力的文学主流。

猜你喜欢

莫里森现实主义小说
莫里森酒吧拉票遭民众痛批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加拿大游客穿T恤:我不是莫里森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莫里森小说《爱》的女性主义身体政治研究
新现实主义巨匠
新现实主义巨匠:乔治.西格尔
什么是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