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并存问题的研究*
2012-11-17李德勋
李德勋,于 坤
(阜阳师范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系,安徽 阜阳 236037)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并存问题的研究*
李德勋,于 坤
(阜阳师范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系,安徽 阜阳 236037)
近几年,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并存的问题:一方面是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难以寻找到合适工作,面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困局。另一方面则是企业难以招到合适的员工,许多沿海企业不得不处于停工的状态。出现这一悖论的原因很多,最根本的是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本文先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从高校改革、个人素质的培养、用人单位等角度提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对策。有效解决两难并存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同时还可以促进大学生就业,缓解社会矛盾,建设和谐社会。
就业难;用工荒;高校;企业
2012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突破700万人,加上未就业的历届毕业生,需要就业的毕业生将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与此同时用工荒问题也在最近几年凸显倪端。2012年春节刚过,“用工荒”的浪潮就开始席卷全国,成为各大新闻媒体报道的焦点。这就需要我们透过表面看清“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问题的本质,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找到解决措施,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缓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的并存
1.大学生就业形势
图1 2003至2010高校毕业生人数
据资料显示,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院校进行扩招,至2009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突破600万人次大关。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为87%,有80多万大学毕业生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2012年我国将有680万大学生离开校园走向工作岗位,加上前些年未就业的学生,今年的就业形势将异常困难,就业压力巨大。
2.用工荒形势
2012年2月份刚过完春节,本应该是农民工进城的高峰时期,但是东南沿海很多地区却出现了用工荒。谈到用工荒对自己的影响,80%的大学生感觉影响不大。用工荒带来的的负面影响主要集中在企业上。工人的流失导致工厂难以开工,到手的订单无法完成,经济利益受到严重的损害,最终导致破产。企业的停产破产给我国经济也将带来极大的冲击。
二、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原因
1.大学生就业难原因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样的,分别从高校、大学生个人、用人单位来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1)高校方面的影响因素
第一,大规模扩招。为了能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让高等教育走入寻常百姓的家庭,国家于1999年6月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行了大规模的扩招。这项措施导致大学的入学门槛降低,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大学校园,从而导致近些年大学毕业生成倍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毕业生竞争同一个职位,结果导致了现阶段的就业难问题。
第二,学科设置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不断合理,市场上对劳动者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而如今一些高校的培养模式仍停滞不前,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学科设置显得十分滞后,高校教育模式与社会发展需求表现很不相匹配。
首先,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存在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难以适应市场变化从而导致了就业市场配置与实际需求的偏离,产生了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上的供需矛盾。而且,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实践教学比重较低,“双师型”师资缺乏,使得学生眼高手低,学用脱节。培养出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同时由于扩招等因素,有些学校招生标准降低,加上进校后要求不严格,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专业知识掌握很差,只能勉强毕业,进入劳动市场。
第三,就业指导工作力度不够。目前从总体上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学生由于得不到来自学校的具体全面的帮助,只能靠自己一步一步去探索,自己去发觉信息、去设立目标和调整心态,这难免会走一些弯路,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加之由于经费的欠缺,有的高校没有一支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专职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
(2)用人单位方面的影响因素
第一,经济利益的驱使。用人单位过于看重眼前利益,一些单位领导存在短期行为。由于职工的利益与生产成本挂钩,职工人数的增加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利润的减少,用人单位需要增加劳动力时,往往选择让内部职工“身兼数职”。一些用人单位利用毕业生巨大的就业压力,刻意低薪吸纳大学生,以求降低成本,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就业率的提高。
第二,部分企业用人观念落后。许多企业的用人观念与用工实际要求不相适应,随意提高用人标准。同时,有些企业在招聘员工时,提出一些和工作岗位职责无关的要求,如健康、性别、年龄、地域甚至相貌等条件来限制,甚至认为,高校毕业生缺乏经验,这样的落后观念,限制了人才的引进,将一些原本优秀的高校毕业生挡在了就业大门外,这也是造成“就业难”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3)大学生就业难的个人因素
第一,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不少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一味追求较发达的地区和收入高、福利好、工作稳定的国有企业。少数毕业生对就业过于理想化,就业期望值过高,与社会实际形成较大反差。据调查显示,多数毕业生希望从事一份“体面”的能留在城市的工作,也有一些大学毕业生选择“志愿服务西部”、“三支一扶”等基层就业岗位,看中的也是最终有机会回到大城市。还有一些大学毕业生对自身职业发展缺乏明确的定位,择业时随波逐流,难以自主决断,因此往往坐失良机。
第二,自身职业能力不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要求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是他们就业难的最重要的原因。不少毕业生“心比天高”,但其综合能力却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就业能力包括“硬能力”和“软能力”两个方面。硬能力是指知识、经验、技能等比较容易评估的能力;软能力是指创新、团队协作精神、自我学习等不太容易评估却又非常重要的能力。大学毕业生如果同时具备“硬能力”和“软能力”,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就会顺利获得职业成功。
第三,缺乏社会实践经历。大学毕业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培养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由于高校与企业合作有限,并不能给予他们太多的实习机会,大部分机会还是需要他们自己去寻找。有些学生实习期间也抱着短期实习的态度,并没有认真对待实习,继而不能真正融入企业。因此,企业一般也不愿意接受短期实习的大学生。
2.企业用工荒的原因
(1)漠视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首先很多企业主长期只顾为自己谋利,为了追求高利润,拼命压低工人的工资,导致普通一线工人待遇差、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恶劣。工人最后只能选择主动离开。
其次部分企业在劳动合同、用工行为方面做得不够规范,长期漠视劳动者社会福利保障,以及岗位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让劳动者们享受不到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合法权益,单纯依靠提高工资水平已很难再满足劳动者较体面就业的要求,部分岗位便开始丧失对劳动者的吸引力。
(2)大学生素质与岗位要求不匹配
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企业也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升级。企业需要大量的有一技之长的专业员工,而农民工有技术却无法达到其对学历的要求,大学生有学历却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这就导致了现阶段企业用工荒。
(3)两难并存的原因分析
出现用工荒的企业大多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大多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缺少的也大多是技术型的工人。我国目前大部分企业属于制造业链条的低端部分,用工荒说明了我国现在的经济结构还不合理,还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仍然在靠着廉价的劳动力来赚取微博的利润维持生存。而就业难是指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大学生难于就业,说明我国现在缺少知识密集型的企业来雇佣这些大学生。这些大学生走出校园后无用武之地,只能从事一些很普通的工作。总之,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归根到底就是我国当前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处于转型期,出现大量的摩擦性失业。
三、解决“两难”的途径
1.稳步推进高校改革
高校应当结合社会的需要,调整一些专业和课程设置,以使其与社会需求接轨。同时要构建就业指导和服务全程化体系指导就业。
首先,加强课程设置改革。高校需要把更多的学科改造成为社会和企业所需要的实用型学科。专业的开设和课程设置可以邀请行业主管人员、相关的专家学者和企业职工共同进行研讨,最后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以便使学生更好地学以致用,使企业更容易找到可以合适的人才。有条件的学校在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学上也可聘请实战经验丰富的企业主管前来授课和指导,进行实战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次,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制度的建设,把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纳入人才培养工作,明确列入教学计划。建立功能齐全的就业指导中心,建立将高校毕业生信息与招聘单位信息有机整合的信息交换系统。树立现代的“发展式职业指导”理念,让学生从社会需要出发,结合自己的特点掌握合理的选择职业与职业方向、职业岗位的能力。
开设职业指导课程,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职业培训。在提高就业能力的硬件上,要加大经费投入,用于相应的咨询、培训服务,用于服务硬件建设。同时,还要注意就业指导工作的全程性和连续性,帮助学生从一入学就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
2.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
首先,培养良好的求职心理素质。大学毕业生要树立自信心,调整求职的心态,适应社会角色的转换。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有毅力,要敢于面对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失败。此外,一些大学生刚工作就出现多次离职的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的心理素质原因。因此应届毕业生初入职场的时候,应该尽快完成角色的转换,把自己当做是企业的一份子,只要做到转换了角色,做好自己的定位,摆正心态,快乐的面对自己的工作,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就能更好的度过这个心理适应期。
其次,转变观念消除认识误区。当代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要放低姿态,摆正自己的位置。书本上的知识和工作上的要求是有很大出入的,这就要求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后继续“充电”不断提高自己。大学生求职时要结合个人的能力和社会需求综合考虑,当然也要综合考虑自己的理想、兴趣,做自己喜欢的工作。避免在求职过程中不自量力,追求那些薪酬高但是能力要求也高的工作。同时要避免挤破头皮的涌入大城市,可以适当的考虑下中西部一些二三线的城市,随着经济发展,那里的就业环境和发展潜力都是巨大的。
另外,积极提高自身社会适应能力。现在的大学生缺乏工作经历和生活经验,因此需要在大学期间注重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应踊跃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训练和培养自己的组织与决策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大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学生成功就业的基础和关键。人际交往能力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交际能力,正确处理、协调好职业生活中人与人的各种关系会影响着他的工作效能、心理健康。因此在大学期间不仅仅要学习专业知识也要在平时注重能力的培养,点点滴滴的积累才能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转换用人单位错误理念
一是改变用工观念,提高企业对劳动者的吸引能力。指导企业顺应形势变化放宽用工限制。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企业也应当建立新的用人理念,调整用人标准,放宽一些不必要的限制以适应现在的具体情况,比如放宽对性别上的歧视、地域的限制、经验要求等,扩大选人的范围,增加选择的空间。
倡导企业丰富人文内涵,增强企业的凝聚力。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六种,因此企业要想留住人才不仅仅是要满足其的物质要求,更要满足其精神上的追求,企业管理者要重视研究职工需要、动机、情感、个性等,从物质、精神双层面上满足职工需求。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协作伙伴型劳动关系,唤起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员工的优越感、自豪感和归宿感。
二是参与到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企业是使用人才的地方,双方应该达成一致,才能使人才不至于浪费。但是现在在我国,企业参与不到高校人才建设,高校也不知道企业缺少什么人才。国家相关部门应该鼓励企业和高校的“联姻”,做到“校企合作、订单培养”,让企业把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的要求、企业的管理和企业的技术灌输到高校教学当中,学校对学生进行订单式的培养,这样才能物尽其财,人尽其用,实现双赢。
三是加大对员工的技能培训。随着企业的转型需要越来越多的专业性的技术人才,而市场所能提供的人才有限,这就需要企业加大对现有员工的技能培训,使其能适应新的操作适应新的发展。同时要建立系统的完善的培训体系,注重对员工后期的培训,让员工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实现共赢局面。所以企业在进行新人员招聘时应当综合考虑考查其学习能力,以便后期的培养。
4.加大国家的支持力度
第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国家应当出台相应的政策推动加快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同时还应当大力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它们的调整转型。中小民营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它们的健康快速的展,也能更好的吸纳就业,解决就业问题。
第二,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国家应当注重鼓励培养技术性人才,应该看到现阶段,企业紧缺的是技术人才,用工荒在没有技术人才可以招聘,同样就业难也难在大学生缺乏一定的专业技术。所以我认为国家应该加大投入、出台政策,鼓励和发展职业教育。加大对职业教育学校的资金投入,扩大其师资力量使其能培训出企业所需的人才。
第三,继续加大大学生就业工作力度。国家通过协调在企业与高校之间建立就业信息平台,使得高校能够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及时调整具体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国家还可以对企业实行优惠政策,促使其吸纳高校毕业生。对于积极支持和与大学合作办学的企业,国家将给予一定的补偿、奖励及扶持。这不仅为大学就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对于大学毕业生职业观的形成和就业能力的提升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大学生就业难与用工荒”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这也在另一方面促进了中国市场体制的完善、社会保障的合理发展和中国就业整体环境的改善,从而转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
[1]蔡昉.提升人力资本的教育改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郭继严,王永锡.2001-2010年中国就业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3]杜敏,满其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11.
[4]李升阳,王江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5]董泽芳,沈百福.教育经济区域划分与高教投资差异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3):20~28.
[6]周俊波,岳昌君.大学生就业成本的实证研究[J].教育研究,2004,(8):64 ~70.
[7]王树岩.大学生就业难的自身原因及应对措施[J].中国青年研究,2009,(6):90 ~93.
[8]高瑞龙,范晓鹏.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经济学分析及重构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09,(6).
[9]李德辉.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凸显教育结构失衡[OL].新华网,2004-11-27.
G473.8
A
1006-5342(2012)05-0034-03
2012-02-01
本研究得到安徽省科建教育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阜阳师范学院产学研合作项目“民办教育机构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