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2-11-16王丽敏
王丽敏
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王丽敏①
目的:研究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效果,提高对该病防治水平。方法:选择本院8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40例,给予抗生素、机械通气、激素、支持治疗等;干预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大剂量氨溴索治疗。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治愈好转率分别为95.8%、60.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可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氨溴索; 临床分析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呼吸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是指患者由于各种致病因素使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损伤导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不足、肺泡萎陷、顺应性下降,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为主要表现[1]。盐酸氨溴索能够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合成,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增加抗生素在局部的药物浓度等作用[2]。为探索大剂量氨溴索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笔者对本院2006年5月-2011年11月确诊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5月-2011年11月确诊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80例患者。既往无呼吸系统疾病,近期未使用过其他化痰剂,对氨溴索过敏者排除。ARDS按2000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急性肺损伤/ARDS的诊断标准[3],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干预组(n=40)和对照组(n=40)。干预组中,男22例,女18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20例。两组在性别、体重及血气分析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气管插管持续正压通气,同时给予抗生素、激素、支持治疗等疗法。干预组再给予盐酸氨溴索(商品名为沐舒坦,德国勃林殷格翰大药厂生产)500 mg+生理盐水500 ml,缓慢静脉滴注3 h,两组患者分别治疗后观察。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住院时间、住院费用。
1.4 疗效标准 治愈:呼吸困难症状、体征消失,胸片特征性改变消失,并逐渐脱离呼吸机支持;好转:病情趋于稳定,呼吸支持强度下降,胸片显示病情程度减轻;恶化或未愈:生命体征不稳定,呼吸支持持续进行,胸片无明显改变[4]。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4.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字检验行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 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判定,实验组治愈28例,好转10例,恶化2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愈15例,好转11例,恶化14例,总有效率为6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18.5,P=0.01)。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见表1。
表1 干预组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s)
表1 干预组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s)
组别 住院时间(d) 住院费用(元)干预组(n=40) 12.5±3.1 14877.2±654.1对照组(n=40) 18.2±7.2 26514.5±355.5 t值 14.39 25.37 P值 0.003 0.001
3 讨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特发性疾病,由于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而引起呼气末肺泡萎陷,该病病死率较高,起病隐匿且易被掩盖,待临床表现、动脉血气分析和胸部X线改变明显时病情已发展到中晚期,因此,在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之前要防止ARDS的发生[5]。ARDS的病因有的是对肺的直接损伤,如严重肺部感染、外伤性肺挫伤等,也可以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对肺产生间接损伤,如脓毒症、严重的非胸部挫伤、大量输血等,这些病因最后导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严重不足,发生肺泡塌陷,肺顺应性下降而引起严重的低氧血症,因此,如何增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在ARDS的治疗中非常重要[6]。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有天然和合成制剂两大类,天然制剂含有磷脂酞、甘油及表面活性蛋白SP-B、SP-C、脂类和蛋白质等成分[7]。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能够减少肺泡表面张力,改善肺通气,增加肺内血流供应,恢复肺功能,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还可以防止肺水肿,保护肺小气道,维持肺泡上皮的通透性等功能,但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由于制备困难、价格昂贵且疗效不确切等原因难以广泛应用,因而,刺激内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生成成为临床治疗中相对更可行的有效途径。
氨溴索是一种纤维蛋白溶解药,也是一种黏液溶解剂,为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快速排痰药物,具有高度肺组织亲和力;氨溴索可以减少超氧化物阴离子及过氧化氢等的生成,减轻氧化性损伤;减少多种炎症细胞及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过度炎症反应所引起的肺泡上皮细胞的损伤,保持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减少液体渗出和水肿的程度。氨溴索还具有改善气管纤毛的活性,增加纤毛运输能力,调节黏液性分泌,使痰液黏性正常化,缓解气道平滑肌痉挛和收缩,减少炎性介质释放,减轻气道慢性炎症作用[8]。早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本文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在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早期使用氨溴索,可以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
动物实验发现,氨溴索干预的幼兔PS中卵磷脂明显提高,PS清除率下降,使得患者内源性PS增加,体外试验亦证实氨溴索对PS合成具有促进作用 。应用大剂量氨溴索能有效地改善肺顺应性,降低气道阻力、纠正低氧血症,减轻机械通气过程中的氧化应激反应,降低ARDS患者的治疗性肺损伤的程度,另外大剂量氨溴索还能升高抗生素在肺组织浓度,与抗生素具有协同效应,联合使用沐舒坦和抗生素在症状体征的改善、X线胸片好转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单用抗生素组[10]。根据本研究发现大剂量氨溴索静脉使用对ARDS患者的预后有一定帮助。盐酸氨溴索安全性高,迄今尚无大剂量应用不良反应的报道,国内赵磊等[11]通过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对氨溴索的安全性进行临床评价,认为该药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对于治疗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总之,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早期、大剂量使用氨溴索,可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1] 覃红梅,刘家朋,岳海斌.双相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0例[J].广西医学,2011,29(12):1885-1886.
[2] 张清,袁世荧,姚尚成,等.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J].中华中医学杂志,2010,27(4):174-176.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4):203.
[4] 陈永红.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与疗效标准[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4.
[5] 毛静.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1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38-41.
[6] 郭风梅,陈真如,邱海波.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最佳呼气末正压的选择[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9,19(4):210.
[7] 郭继忠,卢燕君,冯欣蘅,等.雾化吸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9,22(34):4827-4829.
[8] 张国清.大剂量沐舒坦防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10,23(2):76-78.
[9] 白映光.沐舒坦用于防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09,16(12):84-85.
[10] 王嘉漫,包红,陈小东,等.氨溴索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肺功能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2):194.
[11] 赵磊,文爱东,吴昌归,等.注射用盐酸氨溴索祛痰作用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10,25(2):189.
Analysis of Clinical Effect of Large Doses of Ambroxol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WANG Li-min.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large doses of ambroxol treatment of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 and improve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Method:Collected the clinical data of 80 cases of hospital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 (n=40)were given antibiotics,mechanical ventilation,hormone support therapy;intervention group of 40 patients were given large doses of ambroxol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Result: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cure and improvement rate were 95.8%, 60.5%,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wo groups of hospital stay,hospital costs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large doses of ambroxol hydrochloride can improve the cure rate,improve outcomes, shorten hospital stay, reduce hospital costs.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mbroxol; Clinical analysis
The Fire Corps Training Base of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in Hunan Province,Ningxiang 410600,China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2,9(22):038-039
10.3969/j.issn.1674-4985.2012.22.020
①湖南省消防总队培训基地办公室门诊部 湖南 宁乡 410600
王丽敏
2012-05-12) (本文编辑:连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