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12-11-15周加
周加
【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正确恰当地选择历史教学法,并使之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中学历史教师必须重视历史教学的基本原则,研究历史教学方法,提高恰当运用历史教学方法的实际操作能力,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历史教学;培养;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任务之一。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启发并着力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本文就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求同行赐教。
1设疑置难,激发学生思考问题
"思源于疑",思维活动通常是由疑难问题而产生的。只有当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疑问时,才能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中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的心理发展阶段,这时,他们思想活跃勤于思考,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作为历史教师应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优势,恰当地给他们设疑置难激发他们去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如《西安事变》这一课,在讲解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时,不妨先让同学们根据前面所学的历史知识来讨论一下蒋介石被扣之后应该如何处理?是杀?是关?还是放?这样通过设疑置难激发他们去思考去讨论,让他们各抒己见,陈述自己的理由。最后老师对同学们的观点再进行总结评析。分析当时的历史形势,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即蒋介石可杀,但又不能杀,必须迫使其抗日。这样使学生深刻理解西安事变的伟大历史意义;理解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从民族大局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战略决策;真正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不为私利,以中华民族利益为重的宽阔胸怀;加深了学生对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理解;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培养了他们全面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
2启发诱导,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独立思考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向活动。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充分利用以诱导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使学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跟随教师讲课的思路去主动理解问题和掌握知识,就必须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如我在讲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与改革这一课。我先让学生看题目,接着列出一系列问题:北宋中期出现了哪些社会危机?为什么会出现?如果你作为北宋统治者采取何种办法解决?结果咋样?你如何评价?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可以促使学生去独立思考,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真正融合在一起,我们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以引导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法,不仅易于教学目的的实现,而且对于教师自身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3分类归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历史事件纵横交错头绪繁多,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正确而灵活地采用分类归纳的教学方法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纳。通过横向纵向比较,抓住特点,掌握其规律,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分类归纳法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把已学过的历史知识进行迁移使前后知识融汇贯通。如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而这一历史过程的实现,是帝国主义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结果。由于条约内容不好记,我在教学中把条约内容归类:涉及割地的、赔款的、开埠通商的、协定关税的、宗教的、设厂筑路的等。这样就能使学生明确而系统地把握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再如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封建的运动也同样是一个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而且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中国人民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由旧式的农民革命斗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逐步发展到资产阶级的改良(戊戌变法)和革命运动(辛亥革命)。这同样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类归纳,比较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反帝反封建运动产生的原因,运动的特点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处的历史地位,从而让学生全面把握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全过程,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
分类归纳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全面系统完整的历史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正确地运用这一方法来分析历史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4纵横联系,培养学生把握历史基本规律的能力
历史事件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历史上发生的一切事件都与一定的时间、地点、原因、条件相联系。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充分而恰当地运用纵横联系比较的方法,既要向学生讲清时间先后和发展线索,讲明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又要重视历史活动的社会背景,指出历史事件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纵横联系法,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人物事件放在一起加以分析考察,或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把握历史事件之间必然联系,掌握历史发展基本规律的方法。它是历史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如讲中国五四运动期间中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时,横向联系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19世纪中期的国际工人运动、19世纪?0年代巴黎公社革命、以及1908年印度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评价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后对历史发展的影响,从而使学生正确地区分和把握这些历史事件,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再如讲述中国洋务运动可联系俄国1861年改革和美国1861年南北战争,比较其异同。讲述中国戊戌变法可以联系日本的明治维新。同时可以利用教材的插图进行纵横联系和比较。如讲述中日文化交流,可以把秦汉、隋唐时期与日本的往来史实联系起来,通过日本遣唐使渡海和唐朝主要交通路线图的联系比较,进而再与丝绸之路的开辟联系比较,使学生打破时空界限将同一时期中外不同历史事件及不同时期相似事件进行纵横联系比较,这不仅使学生学活历史、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知识,而且亦学会怎样分析和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综上所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恰当地选择和运用历史教学方法,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因此要想做一名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就必须不断地从理论上了解和掌握各种历史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提高自己教学法的理论素质,同时还要不断地总结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提高实际操作的水平,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恰当地选择和运用历史教学方法的能力,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