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4SiW12O40/ZrO2-Al2O3催化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

2012-11-15段国滨黄永葵杨水金湖北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黄石435002

关键词:钨酸环己酮乙二醇

段国滨,黄永葵,喻 莉,杨水金(湖北师范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 黄石 435002)

缩酮类香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香料化合物,而香料作为食品工业、化妆品和制药工业的重要原料, 香料工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同时缩酮常用于有机反应中保护羰基[1],在有机合成中作中间体,或者作特殊反应的溶剂[2]。缩酮反应常用的是无机酸催化剂,这类催化剂均有自己的优点,但也存在反应时间长、伴有副反应、腐蚀设备、污染环境、催化剂不能回收重复使用等不足[3]。杂多酸化合物作为新型的催化剂有很高的催化活性,但是杂多酸化合物比表面积较小,在均相反应中分离困难,因此实际应用中常常对其进行改性以提高其表面积[4]。本文采用浸渍法制备了多相H4SiW12O40/ZrO2-Al2O3催化剂,并优化了该催化剂的制备条件,然后将此催化剂运用到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合成。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催化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具有操作简便,反应速度快,无污染等特点,是一种绿色催化剂。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及仪器

环己酮,1,2-丙二醇,乙二醇,环己烷,ZrOCl2·8H2O,Al2(SO4)3·18H2O,6mol/L氨水,硅钨酸为自制,二次蒸馏水,饱和食盐水,Abbe折光计,Nicolet 5700 FT-IR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德国Bruker公司D8 ADVANCE型X射线衍射(XRD)仪,石墨单色器滤波,Cu Kα,管电压为40kV,管电流为40mA,扫描范围为2θ=5°~70°; MERCURY-VX 300 核磁共振波谱仪(CDCl3为溶剂,TMS为内标)。

1.2 催化剂的制备

参考文献[5]制备方法改进合成ZrO2-Al2O3复合载体:用电子天平称取ZrOCl2·8H2O 1.09g,

Al2(SO4)3·18H2O 10.06g于蒸馏水中溶解完全。在剧烈搅拌下迅速加入6mol/L氨水,调节pH>10.过滤出沉淀,沉淀在120℃脱水3h,然后在马弗炉中500℃焙烧12h,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ZrO2-Al2O3复合载体。

采用浸渍法[6]制备ZrO2-Al2O3复合载体负载硅钨酸催化剂,取硅钨酸和制备的复合载体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入去离子水中,搅拌放置24h,过滤干燥,并于200 ℃煅烧2h得到催化剂。

1.3 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合成[7]

在150mL三颈瓶中按一定计量比加入环己酮、乙二醇,再加入带水剂环己烷10mL和一定量的催化剂。装上温度计,分水器和回流冷凝管,加热回流分水一段时间。稍冷,将有机层合并后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然后用无水CaCl2干燥20min.对洗涤后的有机相进行蒸馏,先收集前馏分,再收集沸程为178 ℃~186 ℃之间的馏分,即得无色透明具有果香味的液体产品,测定其折光率,称重计算收率。

2 结果与讨论

2.1 催化剂优化条件的选择

对所得的催化剂做探针实验[8],催化剂的用量占反应物总投料质量的1.5 %, 1,2-丙二醇和环己酮的投料摩尔比n(醇)∶n(酮)=1.4∶1,环己烷10 mL,沸腾下回流反应1 h时,改变原料ZrO2-Al2O3复合载体和硅钨酸的质量比,考察质量比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收集172℃~176℃的馏分。通过表1可以看出当复合载体与硅钨酸质量比是1∶0.5的时候,催化剂催化效果最好。

表1 复合载体ZrO2-Al2O3与硅钨酸的质量比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2.2 催化剂的表征

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红外光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图1为硅钨酸与负载后的催化剂红外图的对比,从图中可以看出3250~3500cm-1之间的峰变宽,而1500~1750cm-1之间的峰有明显的加强,同时负载后在1423.3cm-1处的峰有一个明显的峰,说明硅钨酸与载体是发生了较强的化学作用,而

不是简单的物理吸附作用。在500~1000cm-1区间,硅钨酸977.0cm-1,925.5cm-1,795.6cm-1,555.5

cm-1的峰依然存在,此峰是中心原子SiO4的对称伸缩振动引起的,这说明负载后的催化剂的骨架结构并未发生变化。图2是硅钨酸与负载后的催化剂XRD图,图中硅钨酸在10.32°,20.78°,25.46°,34.76°处有较强的衍射峰,而负载后的催化剂中并无硅钨酸的特征衍射峰,表明负载后的催化剂呈无定型态,其中硅钨酸高度分散在载体上。

图1 硅钨酸与负载后的催化剂红外光谱图 图2 硅钨酸与负载后的催化剂XRD图

2.3 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在固定环己酮用量0.2mol的情况下,该反应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醇酮的摩尔比A,催化剂用量B和反应时间C.本文采用三因素(A,B,C)三水平(1,2,3)的正交试验法L9(33),考察了三因素对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影响,结果见表2和表3.

表2 正交试验L9(33)的因素和水平

A(醇酮摩尔比),B(催化剂用量/%),C(反应时间/min)

表3 正交试验L9(34)的结果与分析

由表3可知, 三个因素中以醇酮比对反应影响最明显,其次为催化剂用量,再次为反应时间,大小顺序是A>B>C.由位级分析可知,最佳位级组合是A2B2C3,即优化条件是醇酮比为1.4∶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5%,反应时间为75min.对所得优化条件平行进行三次试验得到产物的平均收率为87.5%.

2.2 产品的结果分析

按本方法制得的环己酮乙二醇缩酮样品进行红外光谱测定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CH2-的吸收峰(2937,2864cm-1)和C-O-C吸收峰(1163,1104cm-1)并没有发现C=O的吸收峰。1HNMR(CDCl3,300MHz)δ:3.91(m,4H,-OCH2CH2O-),1.40-1.58(m,10H,-(CH2)5-)。产品的折光率为nD20=1.4581,与文献值[9](nD20=1.4583)基本相符,产品为无色透明液体,有果香味。由此确认该化合物为环己酮乙二醇缩酮。

3 结论

3.1 以H4SiW12O40/ZrO2-Al2O3为催化剂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最佳条件是:n(乙二醇)∶n(环己酮)=1.4∶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量的1.5%,反应时间75min,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到87.5%.

3.2 H4SiW12O40/ZrO2-Al2O3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反应时间短,催化剂用量少,合成收率高,无污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Kochhar K S, Bal B S, Deshpande R P, et al. Protecting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 part 8: Conversion of aldehydes into geminal diacetates[J]. J Org Chem, 1983, 48(10):1765~1767.

[2]勃拉图斯 N H.香料化学[M].刘树文,译.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4.

[3]袁先友,张 敏.微波促进活性炭负载磷钨酸催化合成短链季戊四醇双缩醛[J].合成化学,2007,15(4):487~490.

[4]Siddharttha K B,Dipak K D.Heteropoly acid supported modified Montmorillonite clay:An effective catalyst for the esterification of acetic acid with sec-butanol[J].Applied Catalysis A:General,2010,378:221~226.

[5]梁 健,黄惠忠,谢有畅.共沉淀法制备ZrO2-Al2O3纳米复合氧化物的物相表征[J].物理化学学报,2003,19(1):30~34.

[6]杨水金,李 臻,吕宝兰.二氧化钛负载磷钨杂多酸催化合成1,2-丙二醇缩丁酮[J].稀有金属,2006,30(5):707~710.

[7]杨水金,王 敏,杨小三.二氧化硅负载磷钨杂多酸催化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J].稀有金属,2007,31(4):533~536.

[8]杨水金,吕松伟,张孟英,等.硅胶负载硅钨酸催化合成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0,18(4):36~38.

[9]王存德,杨新华,钱文元.固体超强酸TiO2/SO42-催化合成缩醛(酮)[J].精细化工,1992,9(3):4~7.

猜你喜欢

钨酸环己酮乙二醇
新型装配式CO2直冷和乙二醇载冷冰场的对比研究
环己烷催化氧化生产环己酮催化剂的专利技术综述
乙二醇:需求端内忧外患 疫情期乱了节奏
努力把乙二醇项目建成行业示范工程——写在中盐红四方公司二期3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建成投产之际
宇部兴产公司采用新工艺生产环己酮
聚对二氧环己酮的合成及其结晶性能
累托石负载钨酸铋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扩链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流变性能和发泡性能影响
钨酸锰催化氧化脱除模拟油硫化物
白果形钨酸铅的可控合成及光致发光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