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现状分析与研究
2012-11-15徐守坤
李 宁 徐守坤 石 林 刘 俊
常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现状分析与研究
李 宁 徐守坤 石 林 刘 俊
常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计算机专业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加,但是目前高校培养的人才往往不能很好的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而毕业设计往往是影响学生就业的主要环节,本文以我校本科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设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毕业设计;现状分析;解决措施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computer professional talent demand is increasing for the society,college trained people often can not meet the market demand of talent, and graduation design is often the main aspects that affect students' employment,this paper,Iprofessional graduate school undergraduate computer for the study design,analysis of their main problems and proposed solutions for these problems.Keywords
System Graduated design;the Status Analysis;solutions
1 毕业设计(论文)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毕业前的最后学习阶段,是大学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1],高校毕业设计(论文)阶段往往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下面就常州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所存在的问题作一分析。
1.1 毕业设计(论文)受各种客观原因的影响
毕业设计(论文)的前期阶段正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冲刺阶段,同时也是人才招聘会兴盛时期,这就无形中对毕业设计(论文)产生了很大的冲击,部分学生忙于复习考试和面试,几乎没有时间顾及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中后期,又会受到用人单位的实习、研究生复试和公务员面试等各种原因的影响,另外,少数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疲于找工作,根本静不下心来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另外,毕业设计(论文)还受实验设备的影响,由于高校不断扩招,教学资源严重匮乏,造成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没有实验室和实验设备,或者设备数量不足,这就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论文)的效果。
1.2 对毕业设计(论文)缺乏正确认识
有的学生平时工作不认真,到了最后答辩阶段为了完成任务,随便东拼西凑地完成一篇论文,造成毕业设计(论文)水平低下,甚至出现论文买卖、抄袭、造假等不良现象[2]。同时,有的导师工作责任心不强,忙于自身的科研和职称晋升等工作,对所带的毕业生疏于管理,到最后让学生把其所做的项目或者研究成果稍加改动,就变成了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这样既没有起到毕业设计(论文)所追求的目的和效果,又滋长了学生不良的学风。
1.3 对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管理不善
不论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管理,还是其他过程管理上都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选题上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不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选题难度过高,选题太容易,工作量不足等问题[3,4]。其他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有:工作流程安排缺乏灵活性,监管制度流于形式缺乏长效性,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如:设备问题),而片面强调某一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等,使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处于“一曝十寒”的现状,领导检查的时候大家都努力工作,一旦检查结束又处于“失控”状态。
2 解决的措施
2.1 做好思想动员工作
每年在大四第一学期毕业设计(论文)开始之前都要召开学生思想动员和指导老师研究方向和命题介绍大会,目的是为了营造一种良好的毕业设计(论文)氛围,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毕业设计(论文)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同时让学生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方向和题目来展开毕业设计(论文)。
2.2 加强选题管理
加强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管理,题目类型以工程应用型和设计型项目为主,选题难度适中,分量足,综合训练效果好,选题范围倡导产、学、研结合,鼓励和教师的科研实际相结合,鼓励校企联合。
在管理流程上导师申报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在供学生选做之前应通过教研室、计算机专业学术委员会、毕业设计指导小组的审核,刷掉与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有偏差,内容过于陈旧的题目,对含义不清,实用价值不大,概念太大的题目勒令整改,从而保证毕业设计题目具有很强的专业特性和时代性。对于分量不足、难度低的题目由系主管领导认定后,不予审核通过,对于大而难的题目指导老师可化解为若干子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时鼓励学生到实习单位做毕业设计。
表1和表2分别统计了近三年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情况,反映出选题更加多样化和合理化。
表1 近3年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来源表
表2 近3年毕业设计题目类型表
2.3 重视管理环节
为加强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保证质量,信息学院修订和补充了原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规定、教学计划和大纲等,很好的解决了近几年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对课题选择、过程管理、成绩评定等方面均做了明确的规定[5]。
拟题全部提交到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中,经毕业设计(论文)主管领导审核批准后,供学生与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中进行“双向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课题,若一题被多名学生选择,由指导老师根据自己的选择原则确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遵循“师生双向选择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调剂分配相结合”的原则。当学生本人志愿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调剂分配有矛盾时,学生应服从分配。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图
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监管,学院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制度,要求指导教师每周安排至少二个半天的时间现场指导学生,根据指导教师自报的指导时间和地点进行抽查。指导教师因故不能在固定时间和地点指导学生,应提前告知系主任并通知学生更改指导时间。要求指导教师应随时掌握所带毕业生的动向和思想动态,掌握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展情况。指导教师对照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填报指导教师完成的工作,对所带学生的网上毕业设计管理负责,督促学生按要求及时更新信息、上传文档。系主任在各个阶段及时组织专家或负责人对系统中的材料进行检查,对缺项或不能按进度提交材料的学生和指导教师予以提醒或批评。
2.4 把好“答辩关”和“抽检评选关”
把好“答辩关”,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抓起,要求指导教师对学生在网上提交答辩的毕业设计(论文)初稿进行仔细推敲,认真指导修改。学生方面,应用型毕业设计必须做出具体硬件或软件,要能演示,方允许参加答辩,理论研究型论文最好能够有仿真实验结果的演示。实行院、系、小组三级答辩,每年均成立由院督导参与的院答辩委员会,各系按照学院要求成立系答辩委员会和专业答辩小组,采用推荐与随机抽取相结合的方法选出一部分学生参与院级和系级答辩,答辩过程和成绩评定严肃认真。
把好“抽检评选关”,学院开展了毕业设计(论文)抽检与评优工作。抽检工作由学院随机抽取,送专家评审,将评审意见向有关指导教师反馈,对质量不过关的毕业设计(论文)坚决不予通过;评优工作在系部推荐的基础上,学院再组织领导、专家进行评审,经分管院领导批准后,将评优结果予以公示。
2.5 重视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和指导团队的培育
对于学习成绩好、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要提前进行重点培养,力争使他们的毕业设计(论文)达到校优秀的标准,甚至可以参加省级毕业设计(论文)评优活动。另外,尽早在教师中组建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团队,确定培育题目和团队成员,并进行相应的政策支持,增加指导教师和毕业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结语
以上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使我院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得到了切实提高,培养和训练了学生如下几方面的综合能力:查阅和综合分析各种文献资料、掌握使用工程技术规范和手册、图标等技术资料的能力;阅读和翻译专业外文的能力;计算和设计能力;实验或测试以及数据处理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设计说明书(论文)的撰写等方面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基本技能,去发现、分析、解决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以及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
通过不断地探索和改进,近几年我院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断提高,管理过程更加规范,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和继续深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也普遍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总之,毕业设计(论文)阶段历时长,环节多。需要我们努力做到:严格要求,注重过程,规范管理,努力使毕业设计(论文)能够给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的天平增加一定的砝码。
[1]乔孟丽.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计算机教育,2010(1):108-110
[2]王玉锋,刘保旨,李雪梅,等.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0(1):77-79
[3]朱玲.提高大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路径[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2):140-142
[4]孙耀庭.毕业设计的远程指导与工程监控[J].中国远程教育,2007(4):40-42
[5]张辉.高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指导[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
To the graduation design (thesis) of the college computer professional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and research
Li Ning,Xu Shoukun,Shi Lin,Liu Jun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hangzhou University,Changzhou,JS 213164,China
G642
A
10.3969/j.issn.1001-8972.2012.23.096
李宁(1974-).男,甘肃庆阳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教学与信息处理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