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姬塬油田H3区块长9储层岩性与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2012-11-14王新星林忠霞何昕睿高银山

石油化工应用 2012年4期
关键词:试油含油岩性

王新星,林忠霞,何昕睿,高银山,樊 辉,左 琴

(1.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陕西西安 710200;2.中国石油测井有限公司长庆事业部,陕西西安 710200)

姬塬油田H3区块长9储层岩性与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王新星1,林忠霞2,何昕睿1,高银山1,樊 辉1,左 琴1

(1.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陕西西安 710200;2.中国石油测井有限公司长庆事业部,陕西西安 710200)

姬塬油田H3区块三叠系延长组长9储层砂体发育,是姬塬油田近年开发的新层位。针对该层系埋藏深、物性及含油性变化大,测井响应特征复杂等特点,着重分析姬塬油田H3区块长9储层的岩性与测井响应特征及与储层含油性的关系,为下步更好的开展长9层改造提供一定的依据。

长9油藏;储层岩性;测井响应

姬塬油田H3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中段,主要勘探层系长8属于典型的特低渗透岩性油藏[1、2]。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姬塬油田H3区部分长8井加深到长9试油获高产工业油流后,姬塬油田长9储层的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受断层、砂体构造等因素影响,长9油藏成藏因素复杂,储层含油性变化大,测井响应特征复杂多变,油水层界限模糊等问题,给测井解释和油田开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根据姬塬地区H3区块9口重点井长9储层的薄片资料,从储层岩石类型、孔隙结构以及储层岩性与测井曲线对应关系入手,对长9储层进行了针对性研究。

1 区域概况

姬塬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9储层砂体发育,初步研究表明,延长组长9期湖盆发生了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湖侵,水体深度增加、范围扩大,在盆地西北部形成了规模较大的河控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砂体厚度60~80 m,储集层物性较好,平均孔隙度14.8%~15.8%,渗透率 3.50~21.25×10-3μm2,长 9 油藏为受断层控制的岩性-构造油藏(见图1),油藏油水分布总体上受砂体规模、物性、横向相变的控制,同时局部鼻隆对成藏有一定控制作用。自该区Y40-95井长9层试油获26.1 t/d高产油流后,逐渐加快了H3区长9储层的试采规模,相继出现了一批试油高产井。针对姬塬H3区长9储层试油试采的情况,对长9储层做以下几方面的分析。

图1 姬塬油田H3区块断层剖面图

2 储层岩石类型

统计分析了姬塬地区9口井37块薄片资料,三角端元投影结果(见图2)表明延长组长9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其次为长石岩屑砂岩。储层以石英含量高与岩屑含量高为特征,岩屑以变质岩岩屑和火成岩岩屑为主。长9砂岩碎屑组分中均不含碳酸盐岩屑,陆源杂基含量也普遍较低。

图2 长9储层岩石类型三角分类图

3 孔隙类型、孔隙结构特征

3.1 孔隙类型

长9储层孔隙类型以剩余粒间孔为主,溶蚀孔隙次之。姬塬地区受物源、沉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沉积物颗粒较粗,填隙物含量较低,使得粒间孔隙较发育,面孔率相对较高,长9储层总面孔率最高为5.1%。

3.2 孔隙结构特征

孔隙结构是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互连通关系。孔隙和喉道是决定砂岩孔隙结构的两个基本因素,孔喉的大小和产状主要取决于颗粒的大小、形状、接触类型及胶结类型等,其发育程度和组合关系是控制油藏油水分布的主要因素[3]。姬塬地区孔隙以小孔隙为主,占44%,微孔隙次之;喉道以微细喉道为主,占62%,细喉道次之。长9储层孔隙结构以小孔微细喉型为主(见表1)。

表1 姬塬地区长9储层孔隙、喉道分级统计表

4 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4.1 岩性测井响应特征

根据薄片鉴定及岩芯观察和测井曲线综合分析来看,姬塬地区H3区块不同岩性的测井响应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种特征。

4.1.1 泥岩 泥岩的电阻率值一般在8~25 Ω·m,不同探测深度的电阻率曲线重合,自然伽马曲线为高值,有明显的凸起,数值一般在100~150 API之间,自然电位曲线在大段泥岩段为较平直的基线,无异常幅度。泥岩的补偿中子为高值,一般在25%~45%之间,密度值一般在2.45~2.6 g/cm3之间。泥岩层的井径不规则,有扩径现象存在,扩径段自然伽马、密度、声波及中子曲线都受影响。声波曲线变化幅度大,分布区间为215~250 μs/m。

4.1.2 中、细砂岩 中砂岩细砂岩是本区的主要储集层,深电阻率数值一般在15~20 Ω·m,自然伽马数值明显低于泥岩,一般在60~80 API之间,自然电位曲线有明显的负异常,相对变化值30 mV左右,密度值一般在2.3~2.5 g/cm3之间。中砂岩细砂岩层段的井径一般较规则,无扩径或扩径不明显。

综合不同岩性对应测井响应特征分析来看,H3区块自然伽马曲线对区分储层与非储层分辨率较高,结合声波时差、密度、电阻率曲线可以进一步划分有效储层。自然电位曲线对储层和非储层、储层含油性都有明显的反映,储层有较大的负异常,而非储层异常幅度小或无异常,油层相对于水层负异常幅度小,因此它可以作为划分判别储层含油性的重要判别曲线[4]。

4.2 储层流体电性响应特征分析

目前H3区长9层试油井共223口,其中132口井出油,平均感应电阻 17.6 Ω·m,声波时差 230.7 μs/m。通过132口试油出油井的详细分析,发现该区长9储层中的流体存在以下几种电性响应类型:

4.2.1 低电阻,高时差 该类型井共有37口,感应电阻低于区块平均值,平均仅12.5 Ω·m,声波时差较高,平均234.7 μs/m,测井解释油层居多。Y38-95为典型的低电阻高时差的油层,储层在深度2748~2760 m处,电性曲线与声速随深度增加,电性、物性逐渐变好,反映趋势一致,解释油层电阻仅13.5 Ω·m,声波时差239.2 μs/m,试油产纯油 25.2 t/d。

4.2.2 中高电阻,中时差 该类型井共有95口,感应电阻高于区块平均值,均值19.7 Ω·m,声波时差228.3 μs/m,低于区块平均值。解释多为油水层。Y33-96井同一储层2729.7~2751.8 m深度内,物性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电阻率曲线台阶特征明显,储层上部较下部电阻率高约2.5倍,说明油水分异明显,是典型的上油下水储层。该层试油结果:油24.6 t/d,水11.1 m3/d。

4.2.3 中高电阻,低时差 该类型井共有91口,感应电阻略高于区块平均值,声波时差低于区块平均值,最低达到215.3 μs/m。这类油层比较难识别,一般都解释为差油层活致密层。该井从测井曲线特征上来看,储层顶部物性差,电阻值中等偏高,储层底部物性好,电阻值偏低,储层含油性变差,试油出水70.8 m3/d。

通过以上实例综合分析,H3区块储层流体测井响应特征比较复杂,电阻率高低对含油性的反映具有不确定性。表现为:产油的储层电阻率会比产水的井低的特征,例如,Y47-90井的2768~2773 m井段电阻率为19.0 Ω·m,试油结果为出水70.8 m3/d,而Y38-95井的2748~2760 m井段电阻率为13.5 Ω·m,试油结果产油25.2 t/d。分析原因,这主要是由于储层岩性、物性纵向上变化比较大,造成电阻率变化大,出现了水层相对于油层电阻率更高的现象。

4.3 岩性与含油性关系

通过对姬塬地区长9油层12口取心井共计190个样品的分析,长9油藏储层的主要含油岩性为细砂岩和中砂岩,细砂岩储层油斑占33.7%,油迹占31%;中砂岩储层油迹占90%以上(见图3)。从测井解释成果图曲线上也反映出细砂岩含油性要好于中砂岩,与样品统计结果趋势一致。伽马曲线深度在2753.5 m至2754 m处为细砂岩和中砂岩的交界处,深度在2730~2753.5 m段,GR值在75~79 API之间,岩性为细砂岩;深度在2754~2770.6 m段,GR数值在65~75 API之间,岩性为中砂岩。从GR数值上看,储层岩性自上往下由细变粗,综合电性和物性声速曲线,储层顶部岩性细,含油性好,解释为油水层;储层底部岩性变粗含油性变差,解释为含油水层。

姬塬长9储层岩性以细砂岩和中砂岩为主,岩性比较单一,岩心分析含油性分布直方图表明细砂岩含油性最好,中砂岩次之。粒度分析粘土含量在0.5%~5.5%;孔隙度属于中低孔,孔隙结构变化不大。长9储层受岩性、物性和钙质夹层等多种因素影响。

图3 姬塬长9储层岩心分析含油性分布直方图

5 结论

(1)姬塬油田H3区块延长组长9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其次为长石岩屑砂岩,储层以石英含量高与岩屑含量高为特征,孔隙类型以粒间孔为主,溶蚀孔隙次之。

(2)长9储层流体测井响应特征比较复杂。利用感应和声波时差组合可定性的判定油层,感应值一般大于17 Ω·m,声波时差值大于230 μs/m的可初步定为油层。声波时差值低于230 μs/m的储层,在测井解释时,应多参考岩性、孔隙度等曲线。

(3)长9储层岩性以细砂岩和中砂岩为主,其中细砂岩含油性最好,中砂岩次之。

[1] 刘化清,袁剑英,李相博,等.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湖盆演化及其成因分析[J] .岩性油气藏,2007,19(1):52-56.

[2] 何自新,等.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湖盆演化与油气[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3] 沈明道主编,矿物岩石学及沉积相简明教程[M] .北京: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

[4] 楚泽涵著,测井学[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TE311

A

1673-5285(2012)04-0065-03

2012-02-14

王新星,男(1981-),工程师。2005年毕业于长江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现在长庆油田第五采油厂地质研究所工作,邮箱:wxx1_cq@petrochina.com.cn。

猜你喜欢

试油含油岩性
一种识别薄岩性气藏的地震反射特征分析
K 近邻分类法在岩屑数字图像岩性分析中的应用
BAF组合工艺处理含油废水研究进展
井下作业试油工艺技术探讨
试油测试技术与发展方向
探索高温高压深井试油技术的优化与应用
高压油气井试油工艺分析
酸调质—氧化降解法提高含油污泥的沉降性能
铁路含油污泥焚烧的特性
NY3菌固定化及生物膜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