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培酮合并安脑丸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观察

2012-11-14刘飞虎师建国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22期
关键词:催乳素利培精神分裂症

张 燕 刘飞虎 师建国 张 曼

陕西省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1

利培酮合并安脑丸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观察

张 燕 刘飞虎 师建国 张 曼

陕西省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1

目的:评价利培酮合并安脑丸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本市精神卫生中心2012年上半年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单独给予利培酮和合并安脑丸给予利培酮治疗周期28天以上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以症状量表 (PANSS)评定药物疗效,以副反应量表 (TESS)评定不良反应。同时通过收集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检测结果与日常病历记录信息详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筛选的427例患者中有50例符合条件,其中利培酮合并安脑丸治疗的11例,单独使用利培酮治疗的39例。利培酮单用与利培酮合并安脑丸治疗2周前后的症状量表评分都有显著下降 (P<0.01)。利培酮单独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达53.8%,其中催乳素分泌增加达7例。而利培酮合并安脑丸治疗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仅为27.3%,出现催乳素分泌增加的只有1例。结论:利培酮合并安脑丸可以显著提高利培酮的治疗效果,缩短症状恢复时间,预防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同时也提高了用药安全性和病人依从性。

安脑丸;利培酮;中药;精神分裂症;催乳素

安脑丸作为中国药典收录方剂,可以清热解毒,醒脑安神,豁痰开窍,镇惊熄风。用于高热神昏,烦躁谵语,抽搐惊厥,脑卒中窍闭,头痛眩晕;对于高血压及一切急性炎症伴有高热不退,神志昏迷者均有显效。目前已有的文献报道,多集中于安脑丸治疗高血压[1-3]、各种原因引起的高热[4-8];或是合并其他药物治疗缺血或者出血引起的疾病[9-11],但是在精神分裂症方面的使用情况尚未见任何报道。而利培酮作为新型抗精神病药,目前在国内已被广泛应用,因其对5-HT2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能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有效的控制情绪,而且不影响患者认知功能[12,13]。但是国内外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利培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时,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失眠、焦虑、头痛、头晕、催乳素升高、体重增加、高血压、椎体外系症状等不良反应,因而有些患者拒绝使用[14-18]。而利培酮可能会引起的上述不良反应,大多数症状恰恰是安脑丸的功能主治。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用安脑丸治疗精神分裂症已多年,但是关于其是否有疗效,疗效如何?与西药合并使用的优点是什么?没有任何文献报道,也无第一手临床资料。安脑丸作为中药可弥补西药治疗中的缺点,协同发挥作用,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非常有必要,既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建议,又可以充分发挥中药的优势。因而,本研究采取临床观察的方法,收集了精神卫生中心住院部半年的所有精神分裂症病例,将其中以利培酮和安脑丸作为治疗药物的病例筛选出来,可以更客观地评价安脑丸合并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为精神科一线医生合理用药和中药优势发挥提供参考资料。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部2012年上半年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诊断标准,排除其他躯体疾病及疾患,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其中就诊后医生采用利培酮、利培酮合并安脑丸两种方法治疗的,住院周期在28天以上的患者作为本研究的临床观察对象。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自然分为利培酮组和利培酮合并安脑丸组。

1.2 研究药物 安脑丸 哈尔滨蒲公英药业有限公司 (医院住院部药房集中采购)。

利培酮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医院住院部药房集中采购)。

1.3 方法 每组患者在就诊后均实施对症治疗,和完全一致的一系列综合治疗,同时给予常规的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肾功、心电图等常规辅助检查。利培酮组,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采用利培酮1 mg片剂,一般初始剂量为1 mg/day,根据疗效或副作用情况调整剂量,最大剂量为10mg/day;利培酮合并安脑丸组,在利培酮应用的基础上加用安脑丸,每次1丸,每日2~3次。

1.3.1 疗程 入组患者治疗周期都大于4周 (28天)。

1.3.2 合并用药 患者入组后,所有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均须停用,但可视情况给予抗震颤麻痹药物或苯二氮类药物并加以记录。

1.3.3 临床观察 不加以人为干预,以医生日常的PANSS量表评分评价观察期间的精神症状变化,分别抽取给药前及给药第1、2、4周的评分,共4次。疗效按PANSS减分率≥60%为显效,≥40%为有效,<40%为无效。以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 (TESS)、实验室检查等对安脑丸合并利培酮治疗的安全性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试验结束后,所有资料数据录入计算机,以SPSS进行配对t检验、分组t检验、卡方检验、相关分析。

2 观察结果

2.1 基线调查 共筛选了精神分裂症患者427例,符合要求的只有50例,表明该中心利培酮使用率约占11.7%。其中,单用利培酮组39例,利培酮合并安脑丸组11例。两组年龄、病程及诊断亚型等各项指标差异性检验见表1。精神分裂症亚型分别用数字1代表偏执型,2代表未分化型,3代表残留型和4代表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表1 基线调查结果

由表1可见,上述指标除性别外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另外两组在治疗前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前的TESS总分和常规辅助检查结果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2.2 疗效 SAPS评分结果显示 利培酮组显效21例,有效9例,无效9例,显效率53.8%,有效率76.9%;利培酮合并安脑丸组分别为5、4和2例,显效率45.5%,有效率81.8%,两组对于阳性症状的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经过治疗2周SAP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SANS评分结果显示 利培酮组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11例,显效率43.6%,有效率71.8%;利培酮合并安脑丸组分别为6、2和3例,显效率54.5%,有效率72.7%,利培酮合并安脑丸组对于阴性症状的治疗效果优于利培酮,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16,P<0.05)。两组经过治疗2周SAN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2.3 PANSS评分比较 两组的SAPS评分和SANS评分在第1周和第2周时的减分趋势无显著性差异 (P>0.05),但是在第4周的SAPS评分结果显示利培酮组明显减分幅度大于利培酮合并安脑丸组 (P=0.010,P<0.05)。两组经过治疗4周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表2 PANSS评分总分比较 (±SD)

表2 PANSS评分总分比较 (±SD)

注:治疗后各周与治疗前相比,**P<0.001

组别 量表 治疗前 治疗1周 治疗2周 治疗4周SAPS 51.0±13.8 42.6±14.0 26.2±16.2**16.1±11.1**利培酮组SANS 43.6±17.5 34.9±12.1 17.58±15.7**8.1±16.2**利培酮合并安脑丸组SAPS 47.2±13.4 38.9±13.3 19.2±14.1**13.5±13.3**SANS 43±18.1 33.7±13.2 12.2±14.06**3.8±12.8**

2.4 TESS评分比较及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前、后TES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 (P>0.05);两组治疗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利培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3.8% (21例),利培酮合并安脑丸组为27.3%(3例)。利培酮组失眠、焦虑9例,催乳素分泌增加7例(18.0%),血糖异常1例,脂代谢异常2例,心动过速2例,便秘或/和排尿困难7例,静坐不能6例,帕金森症4例,血压改变2例,体质量 (体重)增加9例。利培酮合并安脑丸组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失眠2例 (其中1例入院时就伴有脂代谢异常,另1例伴有催乳素分泌增加(9.1%)),静坐不能1例,血压改变2例,体重减少1例。锥体外系副反应及抗胆碱能副反应均为轻度,无中度、重度发生,利培酮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为25.6%(10例),利培酮合并安脑丸组为18.2%(2例);发生时间大多在用药2~4周期间,经相应处理后恢复正常。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安脑丸与利培酮治疗2周时,大部分患者的PANSS总减分率明显下降,提示利培酮单独使用,以及与安脑丸合并使用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是肯定的。同时在PANSS的4次评定中,每次评分均在递减,以第2周末的分值变化最明显,说明利培酮合并安脑丸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起效较早,多在1~2周。但是,上述两种药物的合并使用对于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治疗效果略有差别,其中安脑丸的合并使用对于阳性症状的改善未起到明显的协同作用,恢复效果与单独使用利培酮近乎一致,而且在第4周,利培酮单独使用减分幅度更大。但是对于阴性症状安脑丸的合并使用起到了加速改善的作用,经过4周治疗,安脑丸合并使用组的SANS评分均值只有3.8。从而提示安脑丸合并使用对于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有突出的疗效。同时我们也发现,由于没有研究结果的支持,安脑丸在该医院的使用还是很受限制的,400多位预筛患者中,仅有11位患者在使用利培酮的同时医生给予了合并使用安脑丸。这也提示我们在祖国传统中药的应用方面,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在为期4周的观察中,我们收集了一切的不良反应,因而观察结果中利培酮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之前文献报道的数据要略高。纵观数据利培酮组不良反应例数较高的有失眠、焦虑9例,催乳素分泌增加7例 (18.0%),便秘或/和排尿困难7例,静坐不能6例,帕金森症4例,体质量(体重)增加9例。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及依从性。其中催乳素分泌增加和体重增加就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女性患者的依从性。而安脑丸合并使用的数据,则客观的显示了中药的调和意义。安脑丸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利培酮组的一半,仅有1例催乳素分泌增加,无体重增加。安脑丸合并利培酮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轻,安全性好,这将大大提高了患者对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耐受性及依从性。

本研究是一项短期的中药合并使用的疗效观察和不良反应监测的临床研究,未深入探讨中药安脑丸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作用机理,也未观察安脑丸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这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安脑丸合并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有较好的疗效,安脑丸的合并使用可以减少利培酮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中国传统中药的博大精深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1]崔巍,王新波,徐世杰,等.安脑丸的药效学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9,6(8):26-27.

[2]吴金荣,沈文慧,刘清泉.安脑丸治疗高血压40例[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5):62.

[3]曹长江,林启光.安脑丸治疗高血压疗效的观察[J].中成药,1994(01):54.

[4]郭俊平.安脑丸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高热204例[J].中国药业,2011,20(24):82-83.

[5]王春艳,王璆璆,高嵩山.安脑丸治疗高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信息,1999,(1):23-24.

[6] 彭洁.安脑丸治疗高热22例[J].广西中医药,1999,(3):21.

[7]周晶.安脑丸治疗急性发热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1,26(6):1155-1156.

[8]陈茂潮,刘利.安脑丸治疗急性高热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8,5(6):271-272.

[9]唐红,徐蓉娟,陈运.安脑丸治疗缺血性中风肝风痰浊型30例[J].辽宁中医杂志,1996,23(10):458.

[10]吴子辉,王志高,何旭明,等.逐瘀安脑丸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4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5,37(2):39-41.

[11]唐红,徐蓉娟,陈运,等.安脑丸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学院,1996,(Z1):48-50.

[12]于欣,侯也之,舒良,等.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开放性临床验证[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7,30(2):79-82.

[13]朱觉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在我院使用现状的报告[J].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5,2(8):712-714.

[14]纪立伟,傅得兴.1828例应用利培酮不良反应的综合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2003,12(11):950-953.

[15]孙振晓,于相芬,孙波.利培酮致迟发性肌张力障碍1例[J].中国执业药师,2011,8(10):14-15.

[16]孟江,罗享全.利培酮致不常见副反应8例报告[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2):160-161.

[17] Mahendran R.Obsessional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risperidone treatment[J].Aust N J Psychiatry,1998,32:299.

[18]杨吉昆,王小全,宗元生,等.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3,13:300-301.

Risperdal merger An Nao Wan for schizophrenia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ZHANG Yan,LIU Fei-hu,SHI Jian-guo,ZHANG Man Xi'an Center of Mental Heaith,Xi'an 710061,China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risperdal merger An Nao Wan for schizophrenia.Methods:screening a mental health center in the first half of 2012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which alone give risperdal or merger An Nao Wan give risperdal with 28 days treatment cycle,were as a clinical observation objects.Efficacy was assessed using symptoms scale(PANSS),evaluation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with side effects scale(TESS).And through collecting the clinical data,related testing results,the daily detailed medical records to record adverse reactions.Results:50 cases of screened 427 patients meet the conditions,including 11 cases with risperdal merger An Nao Wan,and 39 cases only used risperdal.All of 50 cases after two weeks treatment,the symptoms were down significantly(P < 0.01).The adverse reactions rate of patients only with Risperdal was 53.8%,of patients with risperidone merger An Nao Wan was only 27.3%.Conclusion:risperdal merger An Nao Wan can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risperidone,short the recovery time of Schizophrenia,prevent the adverse reaction of psychotic drug,also improve the safety and patient drug compliance.

An Nao Wan;Risperdal;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chizophrenia;prolactin

R749.3

A

1007-8517(2012)22-0046-03

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 (2011KJXX65)。

张燕 (1980-),女,医学博士,主管药师,研究方向:药物分析学,临床药学。

2012.10.23)

猜你喜欢

催乳素利培精神分裂症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绝经后妇女血清催乳素水平与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相关性研究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大麦芽碱对高催乳素血症大鼠泌乳素分泌的抑制作用
基于稀疏表示的精神分裂症生物标记物筛选方法
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
利培酮和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和血糖代谢影响的比较
利培酮治疗自闭症谱系障碍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