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人际信任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2012-11-13陈利君
陈利君,戴 晴
(1.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系,湖南 长沙410205;
2.桃源县太平铺乡中学,湖南 桃源 415700))
初中生人际信任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陈利君1,戴 晴2
(1.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系,湖南 长沙410205;
2.桃源县太平铺乡中学,湖南 桃源 415700))
运用信任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湖南的两所中学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初中生人际信任水平没有显著的年级、性别差异,只在依赖维度上女生略高于男生,但没有显著性差异。整体上,独生子女的人际信任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且在人际信任总分及依赖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父母未离异的初中生比父母离异的初中生更多感受到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而父母离异的初中生比父母未离异的初中生更多感受到母亲的过分干涉与过分保护。结论:积极的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呈正相关,消极的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呈负相关。
人际信任;父母教养方式;初中生
一、问题提出
人际信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折射出人们对于人类本性的基本信念,也影响到人际交往中的预期和决策(Wrightman,1990)。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完善,个人信任体制开始建立的时期,更需关注人际信任的早期教育。初中阶段是个体心理发展渐趋成熟,价值观逐步建立的时期,他们的人际信任状况反映了其社会性的发展状况,而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最大、最直接,不同的养育方式对子女会产生不同的影响[1]。为了帮助初中生形成良好的人际信任和健康心理,就应该重视父母教养方式,弄清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的相关关系。
以往的研究表明,人际信任、自尊和应付方式等因素都受到父母教养方式不同程度的影响。苏巧荣通过对卫校学生的研究发现:子女的人际信任与母亲的拒绝、否认型养育方式呈负相关[2];广州王丽芳等人就高三学生进行的研究显示:高三学生的人际信任与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呈正相关,而与父母消极的教养方式呈负相关[3],即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可以促进子女内部控制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以及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而消极的教养方式的影响则恰恰相反。
从现有的资料看,国内学者对于人际信任的研究大多面向青少年群体,主要反映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状况,而对中学生人际问题的探讨也主要围绕人际关系及交往障碍来进行,对初中生人际信任状况的研究并不多见。而以往关于人际信任的研究结果显示,青少年人际信任水平在性别方面是否有差异尚存在分歧,但并没有考察人际信任水平在年级、是否独生等方面的差异。就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所进行的相关研究不多,现有的也散见于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的相关研究。苏巧荣及王丽芳等人的工作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但限于他们取样的代表性,还不能反映初中生人际信任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因此,本文着重探讨初中生人际信任的特点,以及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分析其在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等方面的差异,并作出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桃源县和湘潭市两所中学的初一至初三300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集体施测,共发放问卷30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229份,初一59人(25.8%),初二89人(38.9%),初三81人(35.4%);独生子女142人(62.0%),非独生子女87人(38.0%);男生103人(45.0%),女生126人(55.0%)。
(二)研究工具
1.信任量表(TS)
该量表是由Rempel和Holmes编制的,又称为同伴信任量表(Company Trust Scale),用于测查关系密切者的相互信任,共有18个题目,采用七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表明信任度越高。量表涉及信任的三种内涵:可预测性、可依靠性和依赖。[4]整个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2。
2.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
整个量表包括6个父亲因子分和5个母亲因子分,它们分别是:FF1(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FF2(父亲惩罚、严厉),FF3(父亲过分干涉),FF4(父亲偏爱被试),FF5(父亲拒绝、否认),FF6(父亲过度保护);母亲分量表5个,分别是:MF1(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MF2(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MF3(母亲拒绝、否认),MF4(母亲惩罚、严厉),MF5(母亲偏爱被试)。
(三)研究程序
1.施测:以班级为单位团体施测,测试时间大约为20分钟。由经过培训的心理学专业学生做主试,所有问卷当场回收。
2.数据处理: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
(一)初中生人际信任的研究分析
通过对初中生人际信任水平在年级变量上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年级初中生人际信任水平的平均数与标准差
由表1的数据可知:不同年级的初中生人际信任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对初中生人际信任水平在性别变量上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数据显示,不同性别的初中生人际信任水平在信任总分、P可预测性、D可依靠性得分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F信赖这个维度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要高于男生。
表2 初中生人际信任水平在性别变量上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对初中生人际信任水平在是否独生变量上的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年级初中生人际信任水平的平均数与标准差
数据显示,整体上,独生子女的人际信任水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人际信任总分在是否独生变量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F依赖维度在是否独生变量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但P可预测性及D可依靠性得分在性别变量上差异不显著。
(二)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分析
1.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总体分析
通过对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11个因子进行单样本 t检验,并将其与常模[5]进行比较,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初中生EMBU测查结果与常模比较
数据显示:在FF1(父亲情感温暖理解)上,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常模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具体体现在被调查初中生相对于常模而言较少感受到父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在FF2(父亲惩罚严厉)上,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常模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具体体现在被调查初中生相对于常模而言较多感受到父亲的惩罚严厉;在FF3(父亲过分干涉)上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常模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具体体现在被调查初中生相对于常模而言较少感受到父亲的过分干涉;在FF4(父亲偏爱被试)上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具体体现在被调查初中生较少感受到父亲偏爱被试;在FF6(父亲过分保护)上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常模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具体体现在被调查初中生相对于常模而言较少地感受到父亲的过分保护;在MF1(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上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常模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具体体现在被调查初中生相对于常模而言较少地感受到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在MF4(母亲惩罚严厉)上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常模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具体体现在被调查初中生相对于常模而言更多感受到母亲的惩罚严厉;在MF5(母亲偏爱被试)上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常模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具体体现在被调查初中生相对于常模而言较少地感受到母亲偏爱被试。
2.影响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测查结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通过对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11个因子与性别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性别差异比较
由表5的数据可看出: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在性别方面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通过对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11个因子与父母是否离异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在父母是否离异上的差异比较
由表6的数据可看出:父母是否离异在FF1(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具体体现在父母未离异的初中生比父母离异的初中生更多感受到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而在MF2(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体现在父母离异的初中生比父母未离异的初中生更多感受到母亲过分干涉与过分保护。
(三)初中生人际信任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
初中生人际信任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情况如表7所示:
数据显示,初中生人际信任总分与FF1(父亲情感温暖理解)、MF1(母亲情感温暖理解)表现出现显著的正相关,与FF2(父亲严厉惩罚)、MF3(母亲拒绝、否认)、MF4(母亲惩罚严厉)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D可依靠性与FF1(父亲情感温暖理解)、MF1(母亲情感温暖理解)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与MF3(母亲拒绝否认)、MF4(母亲惩罚严厉)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F依赖与FF1(父亲情感温暖理解)、MF1(母亲情感温暖理解)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与FF2(父亲惩罚严厉)、MF3(母亲拒绝、否认)、MF4(母亲惩罚严厉)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因此总体来讲,初中生人际信任与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呈正相关,与父母消极的教养方式呈负相关。
四、讨论
(一)初中生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探讨
本研究显示,不同年级的初中生在人际信任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初中生的心理和学习生活特点有关。因为初中阶段处于青春期的一个特定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年龄跨度较小,个性的发展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初中三年,他们的生活相对单纯,除了与家长老师和同学的交往外,较少与其他人接触。因此,初中生的人际信任水平不会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不同性别的初中生人际信任水平在信任总分、可预测性、可依靠性的维度上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依赖这个维度上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要高于男生。这与郑信军[6]和陈雪[7]等人的研究有些不同,这可能与被试和工具的选择不同有关。针对本研究的结果,究其原因可能是初中生由于生理上的迅速发育,突出了许多心理上的不安和焦躁,需要有一个能倾吐烦恼,交流思想并保守秘密的地方,因此朋友关系在初中生的生活中日益重要。而性的成熟使他们意识到了性别问题,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但这种情感一般都不会公开,只能与同性伙伴交流倾诉,朋友关系对于男生和女生同样重要。因此,初中男女生之间在信任总分、可预测性、可依靠性的维度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女生在依赖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可能是因为女生在同伴关系上更依赖对方,更信任对方会继续负起责任并关心自己,这点也符合男女性格上的一些差异。
表7 初中生人际信任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
而在控制了性别变量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人际信任总分和依赖维度上得分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可预测性及可依靠性维度上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整体上,独生子女的人际信任水平要稍高于非独生子女。这可能与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的生活状况有关。由于没有兄弟姐妹,独生子女能更多感受到父母和亲属的眷顾,也没有了兄妹间的相互吵闹和相互抢夺,而是较多地与同伴群体接触,这样容易形成对周围人的信任以及对他们的依赖;而非独生子女由于兄弟姐妹的存在,家人的眷顾相对较少,虽然兄弟姐妹的存在有利于体验与人交往的诸多技巧,但也可能会对他们形成良好的人际信任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因此,人际信任方面,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信任总分及依赖维度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也是可能的。
(二)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探讨
本研究发现,被调查中学初中生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待提高,父母应多给予其积极地教养方式。并且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在性别变量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这可能是因为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文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重男轻女或者重女轻男的传统观念已经越来越少,父母在教养方式上都是平等地对待男女。
而在父母是否离异方面上,父母未离异的初中生比父母离异的初中生更多感受到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而父母离异的初中生比父母未离异的初中生更多感受到母亲过分干涉与过分保护,这可能是与父母不同的角色定位及性别特征有关,男性本就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再加上离异后父母分开生活,缺少一个让父亲表达爱的环境以及氛围,所以给予孩子的情感温暖以及理解就会变少,而女性较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且情绪比较敏感,离异后会对孩子给予更多的关注。这也说明父母的婚姻状况对子女的心理健康等方面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初中生人际信任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探讨
本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与人际信任总分及各维度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整体来讲,初中生人际信任与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呈正相关,与父母消极的教养方式呈负相关。这与陈雪、苏巧荣、王丽芳等人的研究结论完全一致。苏巧荣通过对中专学生的研究表明,父母消极的教养方式不利于子女与人形成安全性依恋[2]。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子女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将父母的教养方式“投射”到与交往对象的相处方式中,因此,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会使子女在人际交往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使其对交往对象更加信任,而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会对其与交往对象的相处方式产生正强化,从而使其相处方式固定下来,并进入个体行为模式中。同样,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则会使子女在人际交往中形成不良的人际关系,从而降低其人际信任度。另一方面,父母是子女最为亲近的人,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使子女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甚至敌对感,进而降低子女对他人的信任度。由于初中生长期以学校、家庭为主要社交活动空间,尚未完全独立接触社会,没有真正从社会活动中形成自己对人际信任的态度,对社会上各种美丑的评价、对人信任的观点,大部分由学校教育、父母教育、书本吸取、同学交流等影响逐步形成,尤其是子女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父母身边,父母言行举止、处人待物、道德品质等处处影响着子女,所以初中生信任感的原始动力多来自于父母的教养方式。
五、结论
初中生人际信任水平没有显著的年级、性别差异,只在依赖维度上女生略高于男生,但没有显著性差异。整体上,独生子女的人际信任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且在人际信任总分及依赖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父母未离异的初中生比父母离异的初中生更多感受到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而父母离异的初中生比父母未离异的初中生更多地感受到母亲过分干涉与过分保护。积极的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呈正相关,消极的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呈负相关。
[1]王志梅,王婧.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个性影响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
[2]苏巧荣.某卫校学生父母教育方式与人际信任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2,(1).
[3]王丽芳,等.高三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自尊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
[4]Rempe,lHolmes.信任量表(TrustScale).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
A Stud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personal Trust and Parenting Style for Junior School Students
CHEN Li-jun1,DAI Qing2
(1.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 Hunan 410205;
2.Taipingpu Middle School,Taoyuan County,Hunan 415700)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personal trust and parenting style and get some idea about interpersonal trust among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difference in grade, gender,the only child or not,this paper has conducted a survey in two middle schools in Hunan by using EMBU.It finds that there is no remarkable differnence in grade and gender in interpersonal trust among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but there is a slight differnce between female and male,that is,female is more reliable than male.On the whole,the only child’s degeree of trust is much higher than non-only child. Students from nucleus family feel more fathering warmth and understanding than those from the single-parent family while students from single-parent family feel more inteference and protection from mother than those from nucleus family.The conclusion is that positive parenting style has a positive relevance with interpersonal trust and vice verse.
interpersonal trust;parenting style;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B844.2
A
1674-831X(2012)01-0115-06
2011-08-26
陈利君(1977—),女,湖南湘潭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发展心理、教育心理研究;戴晴(1989-),女,湖南桃源人,桃源县太平铺乡中学教师,主要从事发展心理研究。
[责任编辑:胡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