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竞技体育项目布局区域性特征研究

2012-11-13亮,钱

滁州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全运会奖牌体育项目

鲍 亮,钱 枝

(铜陵学院 体育部;安徽 铜陵 244000)

安徽省竞技体育项目布局区域性特征研究

鲍 亮,钱 枝

(铜陵学院 体育部;安徽 铜陵 244000)

研究选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安徽省排名和奖牌情况以及安徽省运动会各地市排名和项目金牌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安徽省竞技体育项目布局进行分析,有助于认清我省竞技体育项目区域分布现状,为我省合理配置竞技体育资源,推动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安徽省;竞技体育;项目布局;区域性

1 选题依据

1.1 竞技体育项目设置与布局的重要作用

竞技体育项目等级设置与合理布局,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今后国际或国内重大体育赛事上的运动成绩,制约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合理的竞技体育项目布局对促进竞技体育事业良性发展有着直接的战略意义。

1.1 安徽省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需要

厘清安徽省不同地市间的竞技实力及竞技体育项目分布的区域性特征,寻找其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期冀可以促进安徽省竞技体育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又好又快发展,以全面实现安徽竞技体育“十二运巩固、十三运提升、十四运超越”的“新三步走”战略目标。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1 研究目的

研究安徽省竞技体育项目分布的区域性特征,对于优化安徽省竞技体育项目、制定安徽省竞技体育 “十二五”发展战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规划我省竞技体育的发展走向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2.2 研究意义

分析安徽省竞技体育各竞技项目在各区域范围内的竞技实力,有助于找出后奥运时期我省竞技体育项目的分布特点,完善资源合理配置,形成符合现代体育发展规律和分布协调的竞技体育格局。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以安徽省竞技体育项目布局的区域性特征为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各种检索,收集了与论文相关的文献资料和数据,为论文的撰写提供了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论文撰写过程所需的数理材料。

3.2.2 专家调查法

对安徽省及部分地市体育局负责竞技体育管理的相关领导和专家就安徽省及各地市的竞技体育项目布局特征进行了非标准化直接访谈(表1),听取意见和建议。

表1 访谈人员结构统计表(N=18)

3.2.3 数理统计法

通过运用EXCEL软件将统计的安徽省运动员参加的历届全运会和安徽省运会的参赛项目及获得的奖牌等数据建立成基本数据库,并对数据库的各项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做出系统聚类分析,获取安徽省各地市的项目所属类别及项目等级层次。

3.2.4 逻辑分析法

根据SPSS17.0统计软件做出的统计分析,结合安徽省目前的竞技体育项目布局实际情况,对比分析安徽省各地市的项目设置的比重及各地市奖牌分布所属项目,归纳安徽省竞技体育项目布局的区域性特征。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安徽省竞技体育发展分析

4.1.1 安徽省竞技体育发展历程

安徽籍运动员许海峰在23届洛杉矶奥运会夺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奥运史上第一枚金牌,打破了中国奥运金牌“零”的记录,显示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潜力,也促进了的安徽竞技体育的发展[1]。

在6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安徽省竞技体育大致经历了奠定基石、初步兴起、曲折前进、战略转移、攀升超越、机遇与挑战六个阶段,每个阶段竞技体育项目构成随着当时竞技体育形势和竞技体育发展指导方针的变化进行了一定的调整(表2)。

表2 安徽竞技体育发展历程一览表

4.1.2 安徽省竞技体育实力动态变化分析

全运会作为国内级别最高的综合性竞技体育比赛,是展示我国体育发展水平、提高、发挥各个省市竞技体育实力的重要舞台,全运会金牌数和奖牌排名是全面检验和衡量各省市竞技体育总体实力以及各省市项目布局的标准性指标。

安徽省在全运会上共获得74枚金牌、74.5枚银牌、101枚铜牌(见表3)。分析全运会赛会成绩发现安徽省竞技体育竞争力相对较弱,相对于广东、上海、北京、辽宁四省市而言,竞技实力差距明显,而且奖牌排名一直比较靠后,从未挺进前十的行列。历届全运会安徽省金牌数和奖牌排名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安徽省金牌数和奖牌排名基本上整体提高幅度不大,安徽省竞技体育实力变化大体历经了持续下滑、稳步提高、回落爬升三个时期。

表3 历届全运会安徽省奖牌概况一览表[4]

4.2 安徽省竞技体育项目结构特征分析

4.2.1 安徽省竞技体育项目设置分析

建国60多年来,安徽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在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设置竞技体育竞赛项目,有效地推动了项目的发展,使竞技运动技术水平得到较快提高,不少项目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特别是1992年安徽省七运会以来,在“以奥运会为最高目标,贯彻缩短战线、突出重点、集中优势、发挥各方面积极性”方针指导下,逐渐调整、优化竞技体育竞赛项目结构,突出了安徽竞技体育竞赛项目特色与竞赛效益[3]。

通过分析2008年夏季奥运会、2009年全运会和2010年安徽省省运会的比赛项目,发现目前我省田径、射击、击剑和重竞技项目与全运会、夏季奥运会基本接轨,项目设置相对完备,具有一定的项目夺金优势。但是,也应看到当前安徽省竞技体育项目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水上项目、球类项目、自行车项目上设置还不够完善,无法与全运会和奥运会接轨,而且像现代五项、铁人三项根本没有开展[5](注1:考虑到安徽省处于中国中部地区,气候条件不利于开展冬季项目,因此不在安徽省项目设置内容之中)。

4.2.2 安徽省竞技体育项目等级聚类分析

竞技体育比赛中,各参赛单位在竞赛项目上的奖牌数存在差异,这就可以按照竞技项目的奖牌数量把竞赛项目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和相应的等级。通过对安徽省在全运会竞赛项目奖牌赋值(金银铜牌分别赋予4分、2分、1分)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把安徽省竞技体育项目分为两类四级结构(见表4)。一类结构包括一级主优势项目和二级次优势项目两个级别;二类结构包括三级弱势项目和四级落后项目两个级别。

表4 安徽省竞技体育项目等级聚类表

4.3 安徽省竞技体育项目布局区域分析

4.3.1 安徽省竞技体育实力布局区域划分

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形呈现多样性,是中国东部跨江临海的内陆省份。现辖合肥、黄山、池州、安庆、宣城、铜陵、芜湖、巢湖、马鞍山、六安、滁州、阜阳、淮南、蚌埠、亳州、宿州、淮北共计17个地级行政单位。

安徽省运动会是省内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运动会,是全省运动健儿拼搏进取的主战场,最能体现我省各个地市的竞技体育实力及区域特征.通过对近七届省运会各个地市的团体总积分排名进行系统聚类分析(聚类数设为4),把安徽省各地市的竞技体育实力分为四类区域。将分析的四类区域分别称为强势区域、次强势区域、弱势区域和落后区域(见表5)。可以看出,我省竞技体育实力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表5 安徽省各地市竞技实力区域划分表

4.4 安徽省竞技体育项目布局区域性特征分析

4.4.1 强势区域项目布局特征分析

安徽省竞技体育强势区域包括合肥与蚌埠两个地市。分析表明强势区域项目布局特征是:主优势项目覆盖面广,且主优势项目夺得的金牌数量多,项目整体发展水平高;次优势项目覆盖面相比主优势项目而言有一定收缩,主要是技能主导类项目;该区域的弱势和落后项目非常少,该类项目整体发展水平低。

4.4.2 次强势区域项目布局特征分析

安徽省竞技体育次强势区域包括芜湖、淮南、马鞍山、阜阳、滁州、宿州、安庆、铜陵等八个地市。分析表明次强势区域项目布局特征是:八个地市主优势项目覆盖面各不相同,主优势项目整体发展水平高于其他项目;次优势项目布局差异大,项目整体发展水平差别明显;弱势项目布局差异明显,且主要是技能主导类项目;该区域的落后项目较多,且落后项目中球类项目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4.4.3 弱势区域项目布局特征分析

安徽省竞技体育弱势区域包括淮北、六安、宣城三个地市。分析表明弱势区域项目布局特征是:主优势项目覆盖面较窄,但项目整体发展趋势稳定;该区域次优势项目较少,但次优势项目整体发展较快,有望逐渐调整为主优势项目;弱势项目分布差异明显,且这些弱势项目除游泳、赛艇外都是技能主导类项目;三个地市其落后项目较多,且该类整体发展趋势波动较大。

4.4.4 落后区域项目布局特征分析

安徽省竞技体育落后区域包括巢湖、黄山、池州、亳州四个地市。分析表明落后区域项目布局特征是:主优势项目覆盖面非常窄,但主优势项目整体布局相对稳定;次优势项目布局差异大,且次优势项目整体发展水平较低;该区域的弱势项目除举重外都是技能主导类项目;落后项目覆盖数量多,且项目夺得的金牌非常少,落后项目整体发展水平很低。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安徽省竞技体育发展大致经历了六个阶段。每个阶段竞技体育项目构成随着当时竞技体育形势和竞技体育发展指导方针的变化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5.1.2 安徽省全运会竞技体育竞争力相对较弱,而且奖牌排名一直比较靠后;安徽省竞技体育实力大体经过了持续下滑、稳步提高、回落爬升三个时期。

5.1.3 目前安徽省竞技体育主优势项目主要为国际式摔跤、拳击、武术、射击为实现“以奥运带动全运,以全运促进奥运”的目标,项目结构应该进行优化调整。

5.1.4 安徽省主优势、次优势、弱势和落后项目在四个区域开展的各不相同,具有较明显的差异。

5.2 建议

5.2.1 系统地深入研究竞技体育项目发展规律,探索制约安徽省竞技体育项目发展的因素,科学、有效地进行竞技体育资源配置。

5.1.2 切实落实安徽省竞技体育“精品工程”战略;进一步加大对次优势项目发展的投入;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积极性,推动弱势项目和落后项目的发展。

5.1.3 鼓励各地市结合当地的实际和地方特点,合理设置竞技项目,优化项目布局,重点扶持适合自身发展的竞技体育项目形成竞技体育项目的地方优势和特色。

[1]王景连,赵崇珍.当代安徽的竞技体育[J].安徽史学,1996,(1):91-93.

[2]熊晓正,钟秉枢.新中国体育60年[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142.

[3]袁伟民,李志坚.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1949-1999地方卷)[M].北京市: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29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一届运动会官方网站:历届全运会[EB/OL].http://www.shandong2009.cn,2009-10-30.

[5]安徽省第十二届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EB/OL].http://ahsydh.huainan.gov.cn/2010-07-07.

Research on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s of Competitive Sports Event in Anhui Province

Bao Liang,Qian Zhi

This study has chosen the ranking and medal winning situation on national and regional games as research objects,using the method of documentary,specialist interview,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logical analysis as research method to analyze the competitive sports composition of Anhui province,thus to get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etitive sports'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Anhui province,and in the hope of promoting competitive sports development and reasoning competitive sports resource.

Anhui province;competitive sports;events composition;regional

G818

A

1673-1794(2012)02-0074-04

鲍 亮(1983-),男,安徽潜山县人,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

安徽省体育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项目(ASS2010309)

2012-02-05

猜你喜欢

全运会奖牌体育项目
奖牌
手工奖牌
首枚奖牌!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第12、13届全运会田径项目成绩对比及建议
全运会近千名医护人员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一枚特殊的奖牌
第十三届全运会志愿者风采
完美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