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安全应成为一种公民素质
2012-11-10李隽樱
文/ 本刊记者 李隽樱
讲安全应成为一种公民素质
文/ 本刊记者 李隽樱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全世界都为日本人民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冷静、理智、有序震撼不已。这得益于日本的国民安全基础教育。身在灾难频发的国家,日本人的危机意识尤其强烈,他们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接受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在日本不是一个宣传活动,而是一门全民必修课程,是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这种将安全教育纳入国民基础教育的做法,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
一个人的安全素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有强烈的安全意识,二是学习必要的安全知识,三是掌握一定的应对防范技能。人的安全素质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后天培养。只有从小接受良好的安全教育,才能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形成较高的安全素养,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
当代人在解决自己的衣食住行的同时,必须创建和保障相关安全条件和环境,确保人们能够安全地生产和生活。但在人们生存的环境里,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无论是室内还是户外,都存在着人为或自然的隐患和危险,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这就要求每一个公民必须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具备相应的自我防护能力。
实际上,无论在公共场所,还是居家生活,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行为素养都是安全重要一环。如交通安全方面,倡导遵章守纪,不酒后驾车,不超速超载;饮食安全方面,倡导讲究卫生,拒绝劣质食品,科学饮食;家庭生活安全方面,主张培养良好的安全卫生起居习惯,学会安全使用电器,懂得灭火器材使用,掌握常见意外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常识等等。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采取措施,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和职业健康知识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努力提升全民安全素质。同时,加大安全教育力度,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多种形式的宣传媒介积极普及安全常识,进一步统一全社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思想认识,全民安全文化建设有了长足进步。
每年6月份,全国各地开展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企业和城乡社区的安全文化、安全诚信和安全社区创建试点工作蓬勃开展。同时,反映安全生产题材的图书、影视、曲艺、歌舞等作品不断涌现。
安全与人人密切相关,每个人的行为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不仅与其自身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密切相关,而且也关系着身边其他人。实现人类生产、生活、生存的安全目标,必须发动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广泛的安全教育,让每一位公民认识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责任编辑 钟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