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酚对苏氏圆腹鱼芒成鱼麻醉效果的研究
2012-11-10
丁香酚对苏氏圆腹鱼芒成鱼麻醉效果的研究
研究了24℃水温条件下,20、40、60、80、100、120mg/L的丁香酚对苏氏圆腹鱼芒(Pangasiussutchi)成鱼的麻醉及复苏效果,探讨了以80mg/L丁香酚将苏氏圆腹鱼芒成鱼麻醉,再分别在空气中暴露5、10、15、20、25min后对其复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60~120mg/L丁香酚效果最佳,平均都可以在3min内使其麻醉,麻醉后可在5min内完成复苏,以80mg/L为例麻醉后在空气中暴露长达25min仍可完全复苏。可见,丁香酚是安全、有效的苏氏圆腹鱼芒麻醉剂,完全可以满足常规实验操作对其麻醉的需要。
苏氏圆腹鱼芒(Pangasiussutchi);丁香酚;麻醉
苏氏圆腹鱼芒(Pangasiussutchi) 俗称淡水鲨鱼,是原产东南亚的主要淡水养殖鲶类,具有生长快、食性杂、耐低氧、抗病强等优点。我国于1978年引入该鱼,2005年将其作为推广养殖的鱼类[1]。苏氏圆腹鱼芒成鱼个体较大,应激反应强烈,在进行人工授精、测量、标记、取血等试验操时很难控制。因此,选择一种安全、高效的鱼用麻醉剂对苏氏圆腹鱼芒人工操作的顺利实施十分必要。然而,迄今尚未见有关麻醉剂对苏氏圆腹鱼芒麻醉效果的研究报道。
丁香酚(Eugenol)又称丁子香酚、丁香油酚,是一种油状的有类似丁香香味的天然化合物,对鱼有强烈的麻醉作用。近年来,丁香酚已被澳大利亚、智利、芬兰、新西兰等许多国家认定为没有残留期的合法水产麻醉剂[2],被广泛应用于亲鱼采卵、活鱼运输以及手术过程的麻醉[3-4]。目前,已有丁香酚对大黄鱼[3]、半滑舌鳎[5]、鲤鱼和罗非鱼[6]、澳洲长鳍鳗[7]等麻醉效果的研究,结果都证明丁香酚是一种有效的鱼类麻醉剂。张朝晖等[8]研究了丁香酚对黄腊鲹耗氧的影响,庄平等[9]报道了丁香酚对中华鲟幼鱼耗氧率与排氨率的影响,冯广朋等[10]对丁香酚对西伯利亚鲟稚鱼耗氧率与幼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丁香酚麻醉能够明显降低鱼类耗氧率和排氨率,对血液生化的影响相对较小,适合鱼类采卵、运输、手术以及取血等操作的要求。因此,本研究选用丁香酚为麻醉剂,对其对苏氏圆腹鱼芒成鱼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苏氏圆腹鱼芒的麻醉操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用鱼体长(31.65±5.82)cm,健康活泼,无病无伤。丁香酚从上海荣祥齿科材料有限公司购得,含丁香酚98%以上,相对密度为1.05~1.08g/mL,使用前按丁香酚与无水乙醇1∶10的体积比配制母液。
1.2 方法
(1)试验鱼的处理 试验用鱼暂养于4000L的温室塑钢池中,试验前停饲24h。麻醉和复苏在塑料箱中进行,试验用水均为20L,水温约24℃。试验后将试验用鱼按不同处理组分别放入500L塑钢桶中暂养,继续观察72h,统计存活率。
(2)麻醉程度和复苏过程的分期 麻醉程度和复苏过程的分期参照刘长琳等[5]、孟庆磊等[7]的方法,并结合预备实验确定。
根据麻醉过程中的行为特征将麻醉过程分为A1(镇静期)、A2(轻度麻醉期)和A3(麻醉期)3个时期,详见表1。
表1 苏氏圆腹鱼芒成鱼麻醉程度的分期
根据复苏过程中的行为特征将复苏过程分为R1(部分复苏期)和R2(完全复苏期)2个时期,详见表2。
表2 苏氏圆腹鱼芒成鱼复苏过程的分期
(3)不同浓度丁香酚的麻醉效果观察 设计20、40、60、80、100、120mg/L的丁香酚浓度梯度进行麻醉效果的试验,每组用鱼5尾。当鱼体麻醉程度达到A3期时,用秒表记录麻醉所用时间,并立即将鱼转入清水复苏,当复苏程度达到R2期时,记录复苏所用时间。
(4)空气中暴露时间对复苏用时的影响 为研究麻醉后离水操作的可行性,以80mg/L丁香酚浓度进行麻醉,待所有个体全部麻醉后,将试验鱼摆放在湿纱布上分别在空气中暴露5、10、15、20、25min,然后转入清水复苏,当复苏程度达到R2期时,记录复苏所用时间。每组用鱼5尾。
(5)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表示,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著性水平小于0.05时,采用LSD多重比较法检验组间差异。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浓度丁香酚的麻醉效果
如表3所示,浓度为20~120mg/L的丁香酚都能使苏氏圆腹鱼芒进入麻醉A3期,且麻醉后复苏率达100%,72h内存活率100%。平均麻醉所需时间随着丁香酚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Plt;0.05)。20mg/L浓度平均麻醉所需时间最长,平均达709.80s。浓度升至40mg/L时,平均麻醉所需时间大幅减少,仅为187.40s。浓度从40mg/L逐渐升高时,平均麻醉所需时间呈缓慢减少的趋势,至120mg/L时平均麻醉所需时间降至94.00s。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组间平均麻醉所需时间,除60mg/L组与40mg/L、80mg/L、100mg/L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及80mg/L组、100mg/L组、120mg/L组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各组间差异都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Plt;0.05)。
表3 不同浓度丁香酚对苏氏圆腹鱼芒成鱼的麻醉效果
丁香酚浓度在20~120mg/L范围内,平均复苏所需时间随着丁香酚浓度的增加而逐渐缓慢增加(Plt;0.05)。麻醉后平均复苏所需时间以20mg/L组为最短,仅为124.80s;以120mg/L组为最长,为260.40s。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组间平均复苏所需时间,除20mg/L组与40mg/L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及40mg/L组、60mg/L组、80mg/L组、100mg/L组各组之间不显著外,其他各组间差异都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Plt;0.05)。
2.2 空气中暴露时间对复苏用时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以80mg/L丁香酚将试验鱼麻醉后再在空气中暴露,暴露5min左右,个别个体鳃盖恢复张合;暴露10min左右,大部分个体鳃盖恢复张合;暴露15min左右,部分个体尾部开始间或翘起,并且翘起幅度和频率逐渐缓慢增加;暴露25min左右,大部分个体尾部开始缓慢而有规律地摆动。
表4 空气中暴露时间对丁香酚麻醉的苏氏圆腹鱼芒成鱼复苏用时的影响
如表4所示,分别在空气中暴露5、10、15、20、25min,转入清水后复苏率仍达100%,72h内存活率100%。入水后,平均复苏所需时间随着在空气中暴露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少(Plt;0.05)。麻醉后平均复苏所需时间以在空气中暴露25min组为最短,仅为130.20s;以在空气中暴露5min组为最长,为355.00s。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空气中暴露时间组间平均复苏所需时间,除5min组与15、20、25min组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lt;0.05)外,其他各组间差异都不显著。
3 讨论
3.1 不同浓度丁香酚对苏氏圆腹鱼芒成鱼麻醉所需时间的影响
在已有的鱼类麻醉报道中,除澳洲长鳍鳗[7]等极少数鱼类外,大多数鱼类麻醉所需时间都随着麻醉剂浓度的提高而逐渐缩短[2-3,5,8,11-12]。本研究也不例外,丁香酚浓度在20~120mg/L范围内,苏氏圆腹鱼芒成鱼平均麻醉所需时间随着丁香酚浓度的增加而呈逐渐减少的趋势(Plt;0.05)。浓度从20mg/L升至40mg/L,平均麻醉所需时间大幅减少;浓度高于40mg/L时,平均麻醉所需时间则随麻醉剂浓度升高呈缓慢减少的趋势。
3.2 不同浓度丁香酚对苏氏圆腹鱼芒成鱼复苏所需时间的影响
多数鱼类麻醉后复苏所用时间随着麻醉剂浓度的提高而逐渐增长[2-3,5,8,11-12],本研究也不例外,丁香酚浓度在20~120mg/L范围内,苏氏圆腹鱼芒成鱼平均复苏所需时间随着丁香酚浓度的增加而以较小幅度逐渐增加(Plt;0.05)。
3.3 空气中暴露时间对苏氏圆腹鱼芒成鱼复苏所需时间的影响
研究空气中暴露时间对复苏所需时间的影响,对于活体离水操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本研究结果表明,以80mg/L丁香酚将试验鱼麻醉后,在5~25min时间范围内,随着在空气中暴露时间的延长,鱼体入水后复苏所需时间呈逐渐减少的趋势(Plt;0.05)。其原因可能是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鱼体代谢逐渐降低了体内麻醉剂的浓度,从而导致在空气中暴露期间试验鱼已经进入复苏R1期或者麻醉A2期。另外,研究结果也表明,麻醉后在空气中暴露长达25min,转入清水后复苏率仍达100%,72h内存活率100%,足以满足常规活体离水操作的要求。
3.4 丁香酚麻醉苏氏圆腹鱼芒成鱼的最佳浓度
对于麻醉剂有效浓度的定义,因麻醉剂种类、鱼的种类和使用用途而异,带有一定的主观性。Marking等[13]认为,理想的麻醉浓度需要同时满足2个条件:(1)3min之内麻醉;(2)5min之内苏醒。本研究结果表明丁香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苏氏圆腹鱼芒麻醉剂,其安全边界较宽,20~120mg/L的丁香酚都可以使其达到麻醉A3期,并且可以完全复苏。60~120mg/L的丁香酚平均都可以在3min内使其麻醉,麻醉后可在5min内完成复苏,完全可以满足常规实验操作对苏氏圆腹鱼芒麻醉的需要。
[1]刘修英,王 岩,王建华.苏氏圆腹鱼芒对6种常用饲料原料的表观消化率[J].水生生物学报,2009,33(4):778-781.
[2]Hoskonen P,Pirhonen J.Temperature effects on anaesthesia with clove oil in six temperate-zone fishes[J].J Fish Biol,2004,64:1136-1142.
[3]赵艳丽,杨先乐,黄艳平,等.丁香酚对大黄鱼麻醉效果的研究[J].水产科技情报,2002,29(4):163-165.
[4]刘长琳,何 力,陈四清,等.鱼类麻醉研究综述[J].渔业现代化,2007,34(5):21-25.
[5]刘长琳,李继强,陈四清,等.丁香酚麻醉半滑舌鳎成鱼的试验研究[J].海洋水产研究,2007,28(3):50-56.
[6]梁政远,安丽娜,缪凌鸿,等.丁香油对鲤鱼和罗非鱼的麻醉作用[J].水产学杂志,2009,22(1):42-46.
[7]孟庆磊,董学飒,朱永安,等.丁香酚对澳洲长鳍鳗麻醉效果的研究[J].农学学报,2011,(9):46-50.
[8]张朝晖,丛娇日,王 波,等.麻醉剂丁香酚对黄腊鲹耗氧的影响[J].海洋科学,2003,27(6):11-14.
[9]庄 平,徐 滨,章龙珍,等.MS-222和丁香酚对中华鲟幼鱼耗氧率与排氨率的影响[J].中国水产科学,2009,16(4):612-618.
[10]冯广朋,庄 平,章龙珍,等.麻醉剂丁香酚对西伯利亚鲟稚鱼耗氧率与幼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10,25(2):113-118.
[11]李春梅,黄永坚.MS-222麻醉金鱼的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4(4):67-70.
[12]匡刚桥,李 萍,郑曙明,等.丁香酚对斑点叉尾鮰幼鱼的麻醉效果[J].四川动物,2010,29(5):584-587.
[13]Marking L L,Meyer F P.Are batter anesthetics needed in fisheries?[J].Fisheries,1985,10:2-5.
10.3969/j.issn.1673-1409(S).2012.04.009
S917.4
A
1673-1409(2012)04-S033-04
2012-03-20
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
孟庆磊(1980-),男,山东莒南人,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鱼类遗传育种研究。
朱永安,E-mailzhuyongan196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