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流转向技术在赵凹油田Ⅳ31层开发中的应用
2012-11-09郭文卿李志平杨燕春李建军
郭文卿,李志平,杨燕春,李建军,牛 柯,李 红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河南桐柏 474780)
液流转向技术在赵凹油田Ⅳ31层开发中的应用
郭文卿,李志平,杨燕春,李建军,牛 柯,李 红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河南桐柏 474780)
运用数模技术对赵凹油田Ⅳ31储层进行精细描述,建立了构造、属性、注采流线地质模型;结合历史静、动态资料及井网演变过程,研究了储层剩余油分布规律、不同井网条件下的注采流线分布规律;搞清了赵凹油田Ⅳ31层分时注采流线分布与剩余油匹配关系;并通过井网调整方法,促使液流转向,改善了Ⅳ31储层开发效果,提高了采收率。
赵凹油田;注采流线;剩余油分布;液流转向
1 赵凹油田赵凹区Ⅳ31层基本情况
赵凹油田构造位置位于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前姚庄鼻状构造西南部,为一轴向北西-南东且向东南倾没的缓鼻状挠曲,储层属于近物源陡坡型扇三角洲沉积体。Ⅳ31层为赵凹油田赵凹区的主力油层,含油面积2.0 km2,地质储量149×104t,纵向上可细分为7个单层,储层物性中等。赵凹区1983年投入开发,经历了天然能量、一次井网加密、二次井网加密及局部完善调整三个开发阶段,目前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数模研究表明,Ⅳ31层剩余油呈高度分散、局部富集状态,剩余储量主要分布在主力油层分流线附近,主流线方向剩余油饱和度低,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在剩余油富集区与采油井间建立有效的驱动压差,促进剩余油的合理流动。
2 注采流线与剩余油分布
依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1-2],建立了赵凹主体区Ⅳ31层系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将赵凹主体区Ⅳ31层系划分为7个流动单元,做出了每个单层的砂体展布图,为储层建模提供了基础性研究成果。利用PETREL建立了相约束条件下储层岩性和物性参数模型,为定量预测井间砂体几何形态、空间配置关系、储层油藏参数提供了依据。建立了均质、非均质地层条件下理论注采流线地质模型,运用数值模拟手段模拟出不同井网条件下的注采流线分布规律,为分析实际油藏注采流线分布规律奠定理论基础;指出了储层的非均质性、注水量和井网的疏密程度等因素决定了流线的流动方向与形态。
水驱开发阶段,注采流线的分布与剩余油的关系较密切,在边水影响很小的情况下,注采流线的分布是决定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3-5]。通过对Ⅳ31层注采流线与剩余油研究结果表明,Ⅳ31(6)、Ⅳ31(7)单层注采井网密集,流线分布密集,加之东南方向边水影响严重,目前水淹严重,剩余油饱和度低(图1);而Ⅳ31(1)、Ⅳ31(2)层井网稀疏,注水井少,流线分布范围有限,剩余油饱和度较高(图2),是下一步调整挖潜的重点。
图1 Ⅳ31(6)小层注采流线分布
3 液流转向与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3.1 对流线未通过的区域油井补孔,对长期封堵层重新动用
对流线没有经过的区域油井进行完善补孔。如赵23井为赵凹区的一口采油井,措施前生产层位为Ⅳ31(5)Ⅳ5276,日产油1.8 t,日产水93.6 m3,含水98.1%。在微构造上,该井的Ⅳ31(1.2)单层位于构造相对较高部位,而注水井赵2井处于低部位,该井注水对该区的驱动效果较差,因此赵23井区剩余油饱和度较高(图3)。从流线图上也可以看出,赵2井注水流线基本上都流向低部位的赵20井,赵23井不受效。该井于2009年3月补孔Ⅳ31(1.2)后,日产油3.3 t,日产水25.4 m3,含水88.5%。
图2 Ⅳ31(1)小层注采流线分布
图3 Ⅳ31(2)单层剩余储量及流线分布分布
图4 Ⅳ31(6)单层剩余油饱和度及注采流线分布
针对长期封堵层,井区流线发生了变化,剩余油重新富集Ⅳ31(6)层赵22井区(图4),采取了油井回采原产层对策。赵22井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机堵Ⅳ31(6)层,采Ⅱ62层,2009年10月释封合采,日产油由0.5 t上升到3.5 t,日产水由7.3 m3下降到24.6 m3,含水由98.2%降到88.4%。
3.2 对流线稀疏的区域注水井调水,促使流线方向发生改变
赵30井Ⅳ31(4)单层周围有两口油井(赵20和泌87井)生产,由于赵20井物性好于泌87井,赵30的注水流线大多流向赵20井,泌87方向流线较少,说明泌87井受效较差。2009年3月对赵20井封堵Ⅳ31(4)单层,同时赵30井Ⅳ31注水量由60 m3上调至80 m3。调整后,注采流线发生了变化,赵30的流线流向泌87井,驱动剩余油向泌87方向运移(图5)。泌87井的日产油由0.4 t上升到2.0 t。
3.3 对流线比较密集的区域注水井进行不稳定注水,促使流线重新分布
流线比较密集的区域如赵34井Ⅳ31(4)单层,水淹严重,剩余油分布比较零散,为此,采取了单层不稳定注水的方式。对赵34井Ⅳ31(4)单层注水方式采取了注1月停注1个月。通过该井注水方式的改变,注采流线重新分布,对应油井泌83井见效较好。调整后,注采流线发生了变化,赵34的流线流向泌83井,驱动剩余油向泌83方向运移(图6),泌83井的日产油由4.1 t上升到6.0 t,日产水由43 m3下降到52.6m3,含水由91.3%降到89.8%,见到了较好的调整效果。
图5 赵30井调水前后注采流线变化情况
图6 Ⅳ31(6)剩余油饱和度及注采流线分布
3.4 总体效果评价
通过一系列综合调整措施,赵凹区开发趋势明显好转,日产油由57.1 t升至61.3 t,综合含水由93.81%降至93.2%,采油速度由0.31%提高到0.34%,水驱动用程度由53.1%升至66.28%,水驱动用储量由97×104t增加到124×104t,采收率由41.32%提高到41.66%,达到了改善开发效果,提高单元采收率的目的。
4 结论与认识
(1)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定量预测了赵凹油田Ⅳ31层井间剩余油分布状况:井间分流区、压力平衡区、弱驱滞留区及边部未波及区是剩余油富集区。储层的非均质性、注水量和井网的疏密程度等因素决定了流线的流动方向与形态。
(2)结合历史井网演变过程,搞清了Ⅳ31小层注采流线分布与剩余油匹配关系:Ⅳ31小层内Ⅳ31(6)、Ⅳ31(7)单层注采井网密集,流线分布也很密集,剩余油饱和度很低;而Ⅳ31(1)、Ⅳ31(2)单层井网稀疏,注水井少,流线分布范围有限,剩余油饱和度较高。
(3)根据对Ⅳ31油藏剩余油分布特点的认识,提出了以改变液流方向为主的挖潜技术,实施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阶段含水上升得到抑制,提高采收率0.34个百分点。
[1] 魏斌,郑浚茂.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108-120.
[2] 刘宝珺,谢俊.我国剩余油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J].西北地质,2004,37(2):1-6.
[3] 童宪章.油井产状和油藏动态分析[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1:19-36.
[4] 刘德华.油田开发中后期综合治理技术研究[D].成都:西南石油大学博士论文,2005.
[5] 李玉梅.水驱砂岩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综合潜力评价方法研究[D].成都:西南石油大学硕士论文,2003.
TE357
A
1673-8217(2012)06-0080-03
2012-02-30
郭文卿,1985年生,2007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资源勘查专业,从事油藏动态分析工作。
李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