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教育信息化在广东
2012-11-09本期特邀编辑陆以勤林君芬
文/本期特邀编辑 陆以勤 林君芬
2011年:教育信息化在广东
文/本期特邀编辑 陆以勤1林君芬2
广东省教育信息化有良好的社会背景。十一五期间,广东省的信息化整体水平得到快速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信息化发展指数(II)》披露,广东省信息化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十一五”预期目标。2011年4月,广东省统计局发布《“十一五”时期广东省信息化发展指数统计监测研究分析报告》,报告指出:截至2010年,广东有11个与信息化发展相关的指标居全国首位。
制定《广东省教育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年3月,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省内专家编写《广东省教育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年底已完成初稿。目前,广东省制定并颁发的关于教育信息化规划性政策文件有:
《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广东省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广东省高等院校“十一五”教育信息化参考标准》
《广东省中小学信息化基本标准(试行)》(粤教电函〔2010〕19号)
《“以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验区”验收指标体系》和评估验收办法。
除了广东省的教育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外,华南理工大学和中山大学等高校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制定了学校的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
启动广东省教育宽带骨干网络优化升级与应用平台建设
广东省“211工程 ”三期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广东教育科研网优化升级与应用平台建设项目》全面启动实施,对广东教育科研计算机网(GDERNET)核心层6个广州汇接中心进行升级,届时,核心层将共拥有40个以上的10G、100个以上1G接入能力,全部支持IPv6。2011年11月,在广东省教育厅组织下,召开了广东省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汇接中心主任会议,启动了21个地市汇接中心的扩容和升级,地市上联到省汇接中心的带宽将扩为200M,并进一步扩为500M。在GDERNET上建设的应用系统包括总聚合能力达到20万亿次的广东省教育科研高性能计算与网格服务平台、高等教育图书共享系统、仪器设备及教育资源共享系统等(详见本期《广东省教育宽带骨干网络:历史、现状与发展》)。
广东省名师网络课堂(http://mskt.edugd.cn)
开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
广东省是教育部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试点省。2011年,按照教育部要求,省教育厅成立了广东省教育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广东省教育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关于确保全省普通高考网上招生网络安全及做好教育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通知》。2011年4月,召开了广东省教育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宣传会暨首期业务专题培训会,10月下旬,组织专家对各单位报送的近300个自主定级备案的第二级及以上信息系统进行专家评审,对符合要求的180多个信息系统完成了审批。教育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为高考招生、大运会及其他各项教育信息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与网络安全保障。
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资源下乡行动计划
“广东省教育资源下乡行动计划”启动于2010年4月,2011年得到全面深入实施。2011年1月,教育厅组织了11个“资源下乡”督查小组,50多人深入到21个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区的44个县(市、区)、109所中小学,重点督查各地“资源下乡”行动计划的实施情况。3月,全省电教工作会议暨“资源下乡”工作现场会在肇庆市召开,各市、县(区)教育局分管局长、电教站(馆)长、教育信息中心主任、部分学校校长共250多人参加了会议。9月完成“广东省名师网络课堂”、“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联盟网”等网站的改版升级工作,并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 全面推进“广东省教育资源下乡行动计划”的通知》,召开广东省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讨会。会议向100多名代表介绍了“广东名师网络课堂”,提供了数字化学习体验,并表彰了名师资源整合的先进单位。目前,广东省基础教育网运行资源新增400多G,资源数量为23万多条,点击数达到114万人次;“广东名师网络课堂”有3800多节课例;“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联盟网”有资源5708条。
创建“以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验区”
2011年3月,省教厅颁发了《关于报送首批拟创建广东省“以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验区”名单的通知》(粤教电函〔2011〕4号),积极组织开展首批广东省“以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验区”的申报工作,截止到8月底,共收到24个县(区)的申报材料;10月,成立《“以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验区”评估方案》研制工作小组,推进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案研制工作,组织开展实验区调研和前期评估工作。
推动教育信息技术科研工作
为鼓励和推动教育信息化技术人员对新技术的探索,广东省教育厅将教育信息技术研究首次纳入了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信息技术研究专项。2011年该专项的课题申报工作得到中小学、高等院校、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等各级各类学校的积极响应,申报共1000多项,立项70多项,其中高校20多项。广东省电教馆还积极推动中央电教馆“十二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2011年课题的申报组织工作,在全国共450多项立项的课题中,广东省获得37项。
2011年广东省电教馆积极组织参与中央电化教育馆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共同主办的第二届“校讯通杯”全国中小学教师论文大赛活动,对省级参赛论文3719篇组织初评、终评,评出一等奖60篇、二等奖80篇、三等奖100篇、优秀奖260篇和优秀组织奖10个,其中6篇获全国一等奖,11篇获全国二等奖,18篇获全国三等奖,25篇获全国优秀奖,省馆获最佳组织奖;另外,广东省电教馆还利用《教育信息技术》杂志,筛选教育技术研究与教育信息化“十一五”优秀成果3000多项、教学论文29篇、研究报告13篇、教学设计22篇、教学案例6篇增刊出版,出版发行。
此外,省教育信息中心还联合有关高校,依托委厅机关业务研究项目,对全省教育信息网络的现状、优化对策和IPv6应用进行专题研究。
组织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活动
2011年,广东省教育厅组织广东省中小学校积极参加全国中小学校优秀网站评比活动,其中6所学校“全国中小学校百佳网站”、9所学校或“全国中小学校优秀网站”、30位教师获“全国中小学校网站建设先进工作者”。
2011年广东省电教馆组织了丰富的中小学生信息化活动,例如:对省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1295件参赛作品进行评审,评选出872件省级获奖作品,选出60件优秀作品参加全国比赛;5月组织中小学生参加“中国移动校讯通杯”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5月承办了“第八届广东省中小学电脑机器人活动”,全省13个地级市和广东实验中学共204支参赛代表队、320位选手参加比赛,评选出一、二等奖各26队、三等奖52队、优秀奖181队,派冠军队广州市第七十五中等11支队伍参加全国决赛;举办了“2011年广东省计算机教育软件评审活动”暨“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广东省初赛,收到各级各类作品近1800件,选出178件优秀作品参加“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共有78件作品在全国大赛中获奖,其中一等奖23件、二等奖36件、三等奖19件,深圳市自行报送的基础教育组作品及各院校自行报送的高等教育组作品在全国大赛中共获得6 5个奖项,活动评出省级获奖作品1349件。此外,还完成第三届中国校园电视节暨第八届中国中小学校园电视奖评选活动的组织、报送工作;组织参加十五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举办“魅力岭南”学生DV创作活动,完成了作品评审工作,大大促进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意识。
CSCL2011国际研讨会会后研讨会
2011年广东省第五批实验学校校长培训会暨云计算环境下教育创新论坛
促进技术交流,加强队伍建设
广东省教育信息化同行技术交流活跃,每年都召开“全省高校信息中心主任工作会议及广东高教学会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年会”,总结了当年高校信息化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交流信息化建设的经验。2011年年会于12月召开,大会表彰了“广东省高等学校信息网络建设”先进集体31个,先进工作者56人。会议还开展征文比赛活动,评出优秀论文一等奖5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12篇。
为了学习教育信息化同行的先进经验,2011年,广东省教育信息化代表团一行访问了台湾“教育部”电子计算机中心、台湾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台湾成功大学、台湾暨南大学、台北市蓬莱国民小学、中仑高中(微软未来中学),与台湾大专校院资讯服务协会、台湾成功大学、中正大学、中兴大学、暨南大学、逢甲大学、东海大学、静宜大学、义守大学、淡江大学、文化大学等高校信息网络中心负责人进行了交流。此次活动后,华南理工大学还积极协助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举办“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2011高等教育信息化研讨会”。
2011年7月,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电化教育馆共同举办了“广东省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论坛”、“2011国际知识建构研讨会”,承办了“CSCL2011国际研讨会会后研讨会”,积极开展省教育综合改革实验项目的实施。
为了增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校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和教育创新意识,进一步明确实验学校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深入推进实验工作,2011年11月,广东省电教馆举办第五批省实验学校校长培训会暨云计算环境下教育创新论坛,促进实验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和高端技术共享,为校际提供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有效引领学校前沿发展。
为了加强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广东省教育厅通过“送教下乡”等方式,结合课题研究与信息化创新应用活动的需要,完成了16个市、县(区)共14场次的“十二五”教育技术研究课题设计培训,受培训人数达到2700多人;同时,广东省电教馆开展电脑作品大赛、教师多媒体作品大赛、首届全省校园电视制作大赛等指导教师、骨干教师培训班,受训人员超过1200人次。
在广东省教育信息化建设中,高校除承担了本校的信息化建设任务外,还对全省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起了的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例如,华南理工大学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整合省内外多个高校资源,积极开展基于云计算环境的优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创新研究,在学术交流和科研项目等方面积极引领和推动高校信息化深化和创新。2011年华南理工大学主办了若干技术性研讨会,如广东省部分高校信息网络建设与对外合作交流研讨会,广东省部分高校互联网创新平台建设研讨会,WAPi技术校园网宽带接入应用研讨会。2011年12月,华南理工大学协助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举办“2011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论坛”。2011年12月,中山大学举办“第十一届信息化年会暨第二届用户大会”。
(作者单位:1为华南理工大学;2为广东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