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实践与探究
2012-11-08朱军
朱 军
南京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 211167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实践与探究
朱 军
南京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 211167
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对南京工程学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的体制建设、制度建设、校企合作共建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实践与探究
1.1 充分认识实验室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学校自建校以来,深刻认识到实验室建设在学校发展、竞争中的地位以及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通过加强论证、严格审批、审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验教学大纲,保证实验室建设依据的有效性;大力整合实验室资源,优化配置,完善实验室建制,以适应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求,更好地发挥实验室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多途并举筹措实验室建设经费,建立科学的经费投入机制,把握经费使用方向,体现科学规范的工作程序,努力改善实验室装备条件,着力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更多更好的实践平台。
1.2 理顺实验室建设管理体制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要求,建校初期将校、院、教研室、实验室管理模式改为校、院、实验中心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将公共基础、涉及面广的实验室进行归并整合,建立了工程基础实验与训练中心、先进制造技术工程中心、电力仿真与控制工程中心3个校级中心。各教学单位建立了如物理实验中心、自动化实验中心、电力工程实验中心、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中心、机械制造实验中心、车辆工程实验中心等实验中心。学校由一名分管校长主抓实验室工作,实验室建设项目的论证、验收归口在教务处,仪器设备的采购、账物等归口在资产管理处,纪委全程参与项目论证、仪器设备的招标和项目验收工作。
图1 实验室建制管理框架
1.3 完善实验室规章制度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涉及立项、论证、招标采购、安装调试、验收、投入使用以及更新、改造、处置、效益评估等各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会涉及学校的相关部门和人员,如果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相应的程序规范各个阶段、各个部门的职责,协调实验室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将会影响学校的实验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容易引发教学事故。为此,学校于2007年根据《南京工程学院关于加强实践教学的指导意见》全面修订了南京工程学院《实验室工作规程》《实验室设置规定》《实验教学实施细则》《开放性实验室管理办法》《实验室守则》《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自制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评价实施办法》《大型仪器设备维修项目管理实施办法》《仪器设备管理暂行办法》《仪器设备采购及其管理办法》等,通过制度的建立,做到了建设与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2 实验室建设项目化
我校实验室建设实行的是项目化管理,项目化管理是围绕项目计划、项目组织、质量管理、费用控制、进度控制、项目验收等基本任务来开展的。
2.1 项目计划管理
项目计划由立项申请、立项论证、项目任务书组成。每年各教学单位根据实验室规划申报下一年度实验室建设项目,学校组织由主管校领导、教务处、资产管理处、财务处、纪委等职能部门和校内外学科技术专家组成的项目评审组,对申报项目进行论证,并提出论证意见和经费预算安排方案,提交校领导办公会议审议。项目批准后,在立项年度由项目所在教学单位填报实验室建设项目任务书,明确项目组成员、建设内容(包括设备购置计划和实验室设施改造、设备选型等)、项目建设目标(含拟开设实验项目、项目计划进度等),并报主管职能部门审核,主管校长批复后,建设项目开始执行。
2.2 项目组织实施
建设项目实行项目负责制,项目负责人一般是专业、学科带头人或实验室负责人,由负责人合理配备项目组成员。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宏观层面整体把握和监控项目建设成本及进度。教学单位主要负责监督本单位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
2.3 质量、经费、进度控制
质量控制是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如前期论证、设备选型、设备采购、项目验收等。对于批准建设的项目,学校编制独立账号、专款专用,经费使用严格按照任务书内容执行,不得随意更改购置计划,设备采购前标书上网邀标,招标后上网公示,保证设备采购的规范化。进度控制,项目建设周期原则上自任务书批复后1.5年内结束并提交验收,如因不可抗因素影响了项目进度,导致无法按时验收,须向职能部门递交延期验收书面报告。
2.4 项目验收
实验室建设项目完成后,学校组织由教务处、资产管理处、财务处、纪委等职能部门以及相关技术专家组成验收小组,根据验收指标对项目进行逐项验收。项目验收包括仪器设备的购置、经费使用、建设的质量水平和特色、投资效益、开放和共享程度、建成后的实验室管理状况以及实验室的利用率等。
3 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
“十一五”以来,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行业资源,坚持自建与共建多途并举,形成了学校自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中央地方共建、校企共建等多种实验室建设模式。其中利用校企共建模式先后与美国GE FANUC公司、UGS公司,德国博世力士乐公司、西门子公司、海克斯康公司,日本三菱(电机)公司,法国施耐德电气公司等著名大型跨国公司以及江苏省电力公司、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探局、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等国内大型企业合作,由企业投入3亿多元资金共同组建了30多个实验室,从而完善了实验体系,改进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校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
3.1 校企共建实验室建设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
校企共建实验室,弥补了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投入的不足,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其他实验项目,既提高了有限资金的利用率,也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实力。从企业的角度看,高校所蕴藏的智力财富与无形资产亦可作为企业技术创新和提高企业形象的有效资源。体现了校企之间互惠互利的合作方向,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提高了办学效益。
3.2 校企共建实验室有利于校企双方专业水平的提高
飞兆国际(香港)电子有限公司在我校投资近2 000万元建设2条生产线,由学校提供场地,建立了“飞兆电子与自动化生产实训基地”。学校和飞兆公司要求指导教师熟悉企业的仪器设备与生产经营情况,飞兆公司技术人员参与实训指导。这样,既为教师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提供了机会,也为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选拔人才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3.3 校企共建实验室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工程素质的培养
校企共建实验室把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生产实际需要掌握的技能紧密地结合起来。学生可以在实践过程中,有机会接触到企业较为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直接感受到市场机制与信息对企业技术进步和生产经营的影响。从多方面开拓了学生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工程素质。
4 问题和思考
4.1 建立统一归口的管理机构
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涉及面较宽,实验室管理机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关系到实验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才能和积极性的发挥,关系到实验装备和实验技术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中作用的发挥[3]。我校的实验室管理机构目前分设在教务处和资产管理处两个部门,按照目标一致、归口管理原则,应将分散的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实验设备、实验队伍等管理职能归口在一个部门管理,这样有利于系统规划、统筹兼顾,最大限度地利用好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4.2 加强实验师资队伍建设
我校升本时间不长,由于历史原因以及实验室数量、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课程比例的逐渐增加,开放式实验教学方式的不断推进,实验师资队伍总量不足、构成和结构不尽合理、人员素质不齐、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提高实验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促进实验师资队伍的整体提升,学校应建立中、长期发展规划,促进实验师资队伍的科学发展;加强定岗定编,改善实验师资队伍的结构;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实验师资队伍的工作积极性;构建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实验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以此提高学校实验教学水平、促进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4]。
4.3 逐步实现实验室全面信息化管理
随着网络、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应用软件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正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实施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与质量考核为一体的网络化管理,是今后国内高校实验室管理的一个趋势。目前我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主要还是相对独立的分项管理系统,如每年教育部实验室报表使用北化系统,二级学院实验中心使用的是外购或自行研发的管理系统,相互之间的数据缺乏有效对接,与教务系统的数据也缺乏实时对接。为提高管理效率,方便管理者与教师及学生的互动交流,变过去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的事后管理为过程管理,建立管理、监控、交流、考核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实验室在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学校需逐步建成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信息全面共享的管理系统。
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要工作,它不仅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关系到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5]。面对烦琐而复杂的实验室管理工作,只有提高思想意识,加强实验室硬件配置,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加强信息化管理,才能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绿色化,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1] 及春晖.高校实验室应加强建设规范管理[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7:100-102.
[2] 俞丽珍,徐肖邢,杨高文,等.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3:102-104.
[3] 张文桂.高校实验室及设备管理机构设置及功能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6):19-27.
[4] 莫惠林,杨近.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实验师资队伍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9,11:67-68.
[5] 马静岩,万敏,石丹.地方高校实验室体制改革对加快强校建设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7):300-324.
Applic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laboratory establishment and management in application-orientated colleges
Zhu Jun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1167, China
Laboratory establishment and management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pplication-orientated colleges. This paper examines and studies the setting-up of systems and rules,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its problems, in the establishment and management of laboratories of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aboratory; establishment and management; application and exploration
实验教学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人才的实践课堂。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对教学质量、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1,2]。我校是一所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多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立足机械、电力行业,不断探索校企合作共建之路,大力加强实验室建设,逐步构建了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
1 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
2011-10-10
朱军,本科,助理研究员,科长。
200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实习教学质量的研究与探索”苏教高[2009]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