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艰难的返程

2012-11-07雪中颂叹

海洋世界 2012年2期
关键词:中山站冰盖白化

艰难的返程

历时54天、接力往返3000多千米,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内陆队成功穿越了雪坝丘陵密布的“魔鬼地带”和深不可测的冰裂缝;克服了低温酷寒、高原缺氧、连续的地吹雪和白化天,以及不断出现的车辆故障等一系列困难,成功完成了南极内陆“冰盖之巅”上的昆仑站的各项建设考察任务,并于2月8日傍晚艰难返回中国南极中山站。

2月3日,南极内陆仅有的两种颜色只剩下一种,蓝天消失了,天地间茫茫一片白色。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昆仑站队在返回中山站的途中遭遇了近年来南极内陆考察中最严重的暴风雪天气。当天的气象数据显示,平均风速为每秒14.3米,最大风速达每秒25.2米。尽管昆仑站队已行进至距中山站280千米度已降至2300米左右,但最低气温仍达零下30℃,平均温度为零下19.6℃。

“这次南极内陆考察非常艰难,与前几次相比,首先天气情况较差,一路上经常遇到暴风雪、白化天、地吹雪等恶劣天气;其次,车辆故障出现频率多,8台雪地车有6辆出现故障,4辆车先后出现发动机故障,现场维修困难。”已经4次深入南极内陆冰盖考察的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内陆队副队长、昆仑站副站长魏福海说。

“连续54天不能洗澡洗脸,甚至不能刷牙;吃饭没有新鲜蔬菜,还要克服高原反应带来的体力下降、睡眠不足。在零下35~40℃之间的低温下工作;戴手套无法完成操作工作,脱下手套是刺骨的寒冷。”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内陆队员李忠东在结束了54天的南极内陆冰盖考察返回中山站时说。

距离中山站直线距离为1228千米的冰穹A区域,年平均气温低于-50℃,海拔4093米;由于空气中氧气更为稀薄,高原缺氧状况大约相当于中国青藏高原5000米海拔的地区,有“人类不可接近之极”之称。因此中国南极考察队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展开的科学考察工作,可谓现今世界最艰难的科学考察之一。

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内陆队2011年12月16日从南极中山站出发,2012年1月4日晚抵达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上的中国南极昆仑站,经过20天艰苦的作业,26名内陆考察队员按计划进行了昆仑站的二期工程建设任务,完成了钻取了深冰芯顶部120米深冰芯的作业计划,以及深冰芯钻探场地的建设任务;安装并调试了中国首台自主研发的“南极巡天望远镜”。(《海洋世界》综合报道 摄影/雪中颂叹)

猜你喜欢

中山站冰盖白化
南极中山站和长城站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格陵兰岛的冰盖悄悄融化
运用红外相机技术首次记录白化小麂
白化黄喉拟水龟人工培育研究①
基于Surfer的瞬变电磁法扇形超前探测白化文件的精确快速生成方法
南极中山站主要气象要素特征分析
火星上的水有多咸?
“雪龙”号搭载南极科考队抵达中山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