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园规划设计理念变迁
2012-11-06陈杰
陈 杰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北京 100089)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社会各方面对教育的投入加大,在国家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思想指导下,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都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政策的出台,素质教育呼声响起,在中学教学中进行广泛推广,并大有逐步取代传统应试教育的势头;此后国家对中学教育的政策、法令不断加强,2001年党中央、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大大加快教育事业的步伐。时至今日,教育改革(以下简称“教改”)已经有十个年头了,十年间教育思想和体制的变化使中学校园建设的方方面面也随之展现出新的面貌。特别在校园总体设计的层面上涌现出很多新的理念,新的模式,本文就总体设计层面对中学校园的设计理念转变模式进行探讨和论述。
1 规划设计理念的转变
1.1 从“分散”到“集中”
过去中学大多建于计划经济时期,多数校园的建筑布局按各个功能区“小而全”的封闭体系设置,几栋不同性质的建筑彼此分散,即形成所谓的功能分区。以建于1984年的广东新会陈冲陈瑞琪中学为例,总体布局将各个功能区的建筑全部打散,教学区由单栋教学楼兵营式排列。这种分散的布局虽然在一定程度适应当时的情况,但有诸多弊端:
1)导致了各功能区在空间上的割裂;
2)建筑的密度较大而容积率低,土地资源未能有效利用,而且工程技术管网设施复杂。
有鉴于此,当前中学校园总体布局朝着“集中式”发展。“集中式”是指“城市建筑在占有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前提下,通过综合组织生活功能和复合空间设计,形成紧凑、高效、有序的功能模式”。比如教学部分和实验室统一,办公部分和图书信息中心统一,后勤部分和学生活动中心统一;或者除体育活动部分外,将所有功能集中,形成高效、便捷、低耗的校园布局,发挥更大的效益。
1.2 从“刚性”到“柔性”
中学校园相对于大学校园来说,并没有复杂的功能分区和交通系统,大体上功能关系都一样,使得中学校园规划结果往往类似。而且规划往往在短时间内完成,从规划到单体建筑设计一次成型,这种做法虽然对形成校园的整体性有利,但是过于“刚性”而有很大的局限忽视了校园的时间因素与变化的不确定性,从而没有给校园今后发展留有一定余地。事实上,大规模中学校园的结构并不是一般机械的校园功能分区所能概括的。在当前新建中学校园规模越来越大、分期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改扩建如火如荼的新形势下,总体布局应该体现一定的“柔性”,即在保证校园整体性的情况下,可根据未来的变化和要求而不断调整和生长。如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嘉和校区),校园布局引入“细胞单元”的概念,把教学区的各功能楼,如图书馆、劳技楼、艺术楼、科技楼、办公楼分别当作细胞单元,每个单元之间留有联系的空间。各单元以教学楼为中心,以连廊连接构成一个紧密的树状结构,东南侧预留有8 000 m2的空地,作为将来发展的预留用地,本设计预计可以布置两栋功能大楼,与教学主楼紧密联系,加强细胞单元的树状结构。这种布局很好地诠释“柔性”理念。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刚性”和“柔性”也不是截然对立的,现实中的校园建设毕竟有具体的面积,指标要求,布局还是会有一定的控制。所以从长远来看,从“刚性”到“柔性”是一种趋势,“刚柔相济”现阶段更能发挥校园的整体空间环境优势。
1.3 从“显形”到“隐形”
“显形校园”和“隐形校园”的概念是由我国台湾学者黄世孟提出的。“显形校园”功能一般包括教学实验、行政管理、体育活动和服务设施等“硬环境”。这部分占据校园的主体,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的主要场所。“隐形”校园指的是总体布局中除了常规对硬环境的重视外,越来越关注对校园开放的空间形态、浓厚的文化氛围等“软环境”的营造。反映在总体布局中对校园礼仪、交往、休息、游戏空间的强化,这些成为校园的“第二课堂”,对学生心智培育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交往空间的设计成为建筑师的笔墨所在。
体现在:
1)走廊,连廊不再当作单一的交通空间来对待,也不是仅仅加宽廊道成为课间交流的平台,而是更进一步加宽到可以设置小天井,上下层可以视线交流,体现走廊的场所感;或者把连廊设计成校园建筑组群的景观轴,成为观赏城市景观的平台(见图1)。
2)校园广场过去常是空旷的草坪和毫无生气的硬质铺地(见图2),现在除体育场外,还设计各种不同层次的活动交往空间,综合多种多样的休息交往设施和绿化景观小品,学生在此驻足小憩,谈天说地。
图1 走廊空间
图2 广场空间
3)建筑师在建筑设计中,由于对建筑间距的控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没有实质性功能的残余空间。例如,建筑的背阴面、山墙面,可以通过利用建筑构件(墙、柱列、雨篷、花架等)的围合处理,将建筑之间的消极空间转变为学生们乐于参与交往的积极空间。如“生物角”“英语角”“露天吧”等可以布置在这类“角落”空间(见图3)。
2 建筑形态设计理念的转变
2.1 从“统一”到“多样”
中学校园建筑在形态上发生的变化与教育体系的变化是密切相关的,是教育体系变化的表现形式。“教改”前很长一段时间实行的是以应试教育为核心,高度统一的教育体系促使中学建筑“定型化”,建设流程用工业化大生产的模式运作,甚至出现了推广标准设计图的做法,使建筑形态单一雷同。根据张宗尧、李志民所著的《中小学建筑设计》一书所提出的“学校建筑形态变化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没有特定形象的学校建筑阶段;2)具有明显特征的学校建筑阶段;3)不象“学校”的学校建筑创造阶段。”这种“统一”的风格处于第二阶段。随着“教改”的深入,“多样”的校园建筑形态逐步代替了“统一”,过渡到或者已经进入到第三阶段。“多样”体现在设计师赋予建筑形态更多的地域性、文脉性、城市性等特征。如新建北川中学的建筑形态设计,因为校址所处羌族聚居地,须体现一定的羌寨风格。羌寨地理位置上处于四川与西藏盆地之间,生活习俗介于藏汉之间,碉楼是建筑主要形态之一,但设计师没有照搬碉楼形式,而是运用重现毛石墙面、木窗台、木窗楣等细部呼唤对历史的记忆;色彩采用红、黄、白三色,因为丰收季节,羌族家家户户就会把鲜艳的红辣椒,金黄的玉米棒挂在门口。红色象征吉祥,黄色寓意收获,和白色基调交织在一起,构成欢乐的羌寨景象(见图4)。再如随着中学校园城市化进程加快,有些中学为体现一定的城市性做了一些尺度上的变化与城市尺度呼应,以福州江南“水都”中学为例,基地与福州尤溪州大桥相邻,大桥过往交通繁忙,设计者在两栋教学楼之间做一“镜框式”的巨型构架,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界面与城市交通呼应。连廊的界面用大写字母“RONGQIAO”(此中学的开发商的名称)构成,形成强烈的标识性特征,使桥上过往人流印象深刻(见图5)。
图3 角落空间
图4 北川中学教学楼透视图
图5 “水都”中学鸟瞰图
2.2 从“共性”到“个性”
中学教育是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包括普通中学和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大学整个教育体系链条的其中一环,校园建筑属于教育建筑的一类,固然与其他教育建筑类型有很多“共性”,特别是作为小学和大学之间的过渡,常常建筑形态上与小学和大学有更多相似的地方。在设计中,似乎小学大学的一些手法也能套到中学中去,使中学建筑与小学大学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缺乏应有的“个性”。不像幼儿园,这个阶段相对其他年龄段跨度大,能做出自己的个性特点来。“教改”对素质教育的转化,更强调了中学生应充分挖掘自身的个性,中学不再是生产相同品质“产品”的工厂。中学阶段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在于其两面性:一方面,中学生正处于一个富有朝气,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与大学类似);另一方面,活泼、好动、探求新奇的“孩子心性”也一并存在着(与小学类似)。这两方面的并存是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显著特征,在建筑形态上(色彩、尺度、体量)也要有一定的反映。比如,校园整体色彩调子沉稳凝重(体现第一方面的特征),又不失活泼、纯度高的颜色来点缀(体现第二方面)。以内蒙古赤峰二中为例,校园色彩基调沉凝,稳重,大面积的墙面采用赭红色的贴砖和灰色混凝土,大体量的阶梯教室的挑板内侧涂上明快的、清纯的三原色,以召唤热情的学生(见图6)。再如福州一中新校区的体育馆设计,体育馆相邻城市干道,形状为“飞碟形”,为与城市尺度呼应,尺度体量都比较大。但是作为中学的体育馆,也要适当有亲切宜人的尺度,所以在体育馆立面上利用遮阳板做横向线条分割降低尺度,再以“青春、活力、向上”为主题的浅灰色石材浮雕占据大面积凝重的红砖墙面。这两种手法的运用很好的把中学两方面的个性特征通过建筑语言表达出来(见图7)。
图6 赤峰二中教学透视图
图7 福州一中新校区体育馆
2.3 从“传统”到“现代”
中学校园建筑的发展除了与教育体系的发展有关,与建筑本身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建筑本身的发展走向是由“传统”向“现代”过渡,包括建筑构图、材料,技术上的转变。“教改”对素质教育的强调,提出中学生应有时代风貌,融入现代生活,不适合“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生角色。一些新名词的出现,如“绿色校园”“智能校园”“开放校园”等诠释着校园的现代化趋势。拥有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的中学校园迫切需要现代建筑美学的诉求,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如北京大学附中教学西楼采用了金属板窗台板(见图8)。某些中学体育馆、游泳馆等大跨度建筑采用预应力门式框架结构、网架结构、折梁支撑幕状屋顶(见图9)、看台采用张拉帐篷结构等,如南开中学体育馆(见图10)。天津第四十三中学教学主楼位于赛博数码广场附近,采用“蓝灰色”让建筑有工业化“高技”味道,体育馆设计中门廊立柱和排气管等细部也体现了“高技”风格,与数码广场一致(见图11)。现代性对于中学新校区的建设体现更明显,因为不排除一些有优良历史传统的中学为表现本校深厚的文化底蕴,校园风格偏“传统”一点,风格古朴、宁静,充满书卷气息。
图8 北大附中教学西楼
图9 折梁支撑幕状屋顶
图10 南开中学篮球馆
图11 天津第四十三中学体育馆立面
3 结语
十年“教改”对整个教育体系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涉及更多的是人文的、社会层面的关系。对校园总体设计影响也仅仅是其中一方面。但是从这些最基本的几种设计理念、模式的转变中,可以看出中学教育建筑正走出原来僵化、呆板、机械的老路子,迈向一个高效、现代、多样的新台阶。未来的中学校园建设,我们应更好的结合国内的教育状况,继续更加深入的去探讨和研究不同地域,不同社会背景下的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育方式的转变给校园建筑总体设计带来的转变。
[1] 张宗尧,李志民.中小学校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 刘志杰.当代中学校园建筑的规划和设计[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 董志燕.示范中学建筑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 甘 斌.从使用者出发——北川中学异地重建[J].新建筑,2009(3):65-66.
[5] 邓晓红.教育建筑综合体——新世纪高校教学楼建筑发展趋势[J].新建筑,2003(18):27-28.
[6] 严建伟,王笑寒.生长中的大学校园规划[J].建筑学报,2005(3):18-19.
[7] 王 群.北大附中教学西楼设计[J].建筑学报,2003(2):54-55.
[8] 林志伟,陈 力,关瑞明.在环境制约中探索——安溪六中教学楼建筑设计评析[J].中外建筑,2009(9):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