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心理需求情况调查分析*

2012-11-06欧求忠吴嘉轶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9期
关键词:口语心理高职

欧求忠 吴嘉轶 王 燕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50)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心理需求情况调查分析*

欧求忠 吴嘉轶 王 燕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50)

语言学习与学习者的心理有很大的关联,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个人心理需求,对于教学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文章阐述了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目标、动机、教师教法、作业批改等方面的心理需求进行的调查,同时,报告了分析结果。

高职生;英语学习;心理需求;调查分析

高职生英语学习的心理需求情况调查背景

美国语言学家德怀特·鲍林杰认为:“心理测验经常是以语言为基础的,语言为精神失调提供最初和最容易辨别的症状”。不难看出,语言的学习与学习者的心理有很大的关联,所以人们对于个人心理需求进行研究也就不足为奇了。然而,国外学者主要从第二语言的角度研究外语学习者个人心理需求,这与中国的国情已经不相符了。

国内外语界著名学者刘润清教授、束定芳教授等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了解学习者个体心理需求对于实施教学的作用及对改进学习者学习方法和策略的影响,充分肯定了个体需求和学习策略之间的内在联系。然而,他们或以本科院校学生或以中小学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至于高职院校学生这一区域,国内知名学者专门研究其个人心理需求的文章几乎是空白。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及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生熟练应用英语语言是大势所趋。然而,由于高职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如何提高他们的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是摆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而对于学生个人心理需求的调查研究也就成为我们现阶段甚至将来必须关注的课题之一。学生个人心理需求一般包括如下方面:英语学习环境、目标、动机、态度、方法、策略以及对于自己、教师的评价、对于教学材料、教学方法、作业批改、学习效果的看法等。我们主要就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目标、动机、教师教法、作业批改等方面进行调研。调研对象为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生。调研方法以问卷抽样调查为主,访谈为辅。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目标及听说读写译等心理需求调查分析

我们从四个方面精心设计了8个调查问题(见表1)。

学习目标的心理需求 从学习目标来看,近70%的学生想通过三、四、六级考试,毕业后好找工作。这反映了目前学生对于考级过于看重,也说明了为什么有许多高校在考级的前一个月停课,专门进行考级辅导。由于企业招人总喜欢拿四、六级证书设置障碍,而且有的高校也要求学生必须过级(通常是专科院校过三级,一般本科院校过四级,重点院校或专业过六级,英语专业过专业四级或八级),否则不给予毕业或发学位证书,因此,学生也只能拼命过级。

提高英语基本技能的心理需求 听、说、读、写、译等五项基本技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但从调查中发现,95%的学生最希望提高的技能是口语技能,其次听的技能,再次是翻译技能。之所以如此,可能是与交际有关:众所周知,语言与计算机一样,都被认为是工具,特别是语言,为交际工具;而良好的口语、听力及翻译能力为交际提供了保证。比较起来,学生认为,写作与语法显得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表1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个人心理需求调查分析表

英语学习中感到最困难的问题 学习任何一种语言,没有困难是不可能的。问题是,我们务必要弄清楚英语学习中感到最困难的是什么,这样语言教学才有针对性。调查发现,英语学习中学生感到最困难的前三位分别是词汇、口语、听力。词汇量小是中国学生的通病,由此导致因听不懂对方所说的话而不敢开口,口语提高也就变得很难。可见,在英语教学中我们的主要方向就明确了:在教学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不断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听、说、读、写、译等五项基本技能心理需求 (1)口语水平心理需求。调查中发现,七成多的学生专科毕业时希望能用英语和外国人进行一般交谈,而希望能说出地道英语的学生还不到两成,同时,也只有一成的学生希望同学之间可以用英语自如地交谈或通过英语口语考试。由此可见,能与外国人进行一般交谈是高职学生口语技能所要达到的目标。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口语能力,使之可以与外国人进行一般交谈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邀请外国人担任口语教师,同时,举办有外国人参加的英语角。然而,绝大多数学校也只有英语专业的学生才安排外教,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毋庸置疑,了解学生口语水平心理需求对于口语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阅读水平心理需求。关于学生阅读水平的心理需求调查,我们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问题,那就是:50%的学生希望专科毕业时能阅读国内出版的英文读物,而希望能阅读英文原版读物或能阅读英汉对照读物的学生比例都在20%左右,只有不到一成的学生希望能够阅读文学名著简写本。从访谈中获悉,原来是因为学生的心理有这样一种思维定势:原版读物或简写本都是外国人写的,很难读懂,而英汉对照本还不如看完全翻译过来的中文本;国内出版物是中国人写的,那么,相对来说就简单多了。这样的思维定势对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构成了一道看不见的屏障,需要我们教师给予正确引导。(3)写作水平心理需求。从调查中看出,30%左右的学生希望专科毕业时能写出一般性的应用文体或者能写出专业相关的文章摘要、报告和论文,或者能写出无语法错误的简短作文,只有10%的学生希望能够像英语国家人士那样应用自如地写文章。从访谈中我们却发现大多数学生其实只希望能够在考级中作文过关就可以了,至于其他的可有可无,因为他们认为英语写作在今后的工作中几乎用不到。这样对于写作教学的教师来说,无疑提出了新的挑战:布置什么样的写作任务就得认真考虑了。(4)翻译水平心理需求。词典是学习英语的必要工具,没有词典要学好一门语言是有难度的,特别是对于翻译技能训练来说尤其重要。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30%的学生希望能借助词典对一般性题材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35%的学生希望能借助词典对专业相关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绝大多数高职学生并没有这样的指望和需求:自己能将英语国家原版读物准确无误地译成汉语或能将反映中国国情或文化的文章准确无误地译成英文。(5)听力水平心理需求。听力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口语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与外国人进行交谈。因此,在调查中不难理解的是近40%的学生希望能基本听懂外国人士的谈话或讲座。而希望能听懂教师及学生间的英语谈话或能基本听懂中国英语或英语国家广播及电视节目的学生比例不到20%。从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的英语几乎都是“中国式英语”,很容易听懂,就不是学生心里之所需,而广播节目或电视节目语速过快,不易听懂,因此也不是学生心里之所需。这的确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高职学生对教师、教法、作业批改等方面心理需求调查分析

我们也设计了8个问题(见表2)。

教师的态度 不管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或者大学生,甚至研究生,教师的态度是决定学生是否对该教师的课程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经常鼓励促进学生接受你,经常批评促使学生抛弃你。所以,调查结果中不难理解88.33%的学生喜欢老师经常鼓励,无人喜欢老师经常批评。因此,关爱与鼓励学生是课内或课后促进师生关系的永恒主题。

教师需要具备的最重要的东西 知识渊博对于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在学生眼里教师所需要具备的最重要的东西却不是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很受领导看重,但在学生眼里教学经验丰富却不是教师所需要具备的最重要的东西。在学生看来,只有教法灵活新颖(66.10%)才是教师所需要具备的最重要的东西。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表2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个人心理需求调查分析表

纠错方式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生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那么,是直接纠错好呢,还是间接暗示好呢?从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54.24%)倾向于教师直接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然而,在访谈中我们却又发现,在学生与外教进行交谈出现错误时,外教很少直接纠正,而是间接暗示,让学生自己纠错。基于此,我们认为:口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尽量用间接暗示的方法要求学生自己纠错,这样可以让学生多开口说英语;其他情况下尽量多用直接纠错。

鼓励方式 学生喜欢教师的鼓励,什么样的鼓励方式是学生最喜欢的呢?从调查中发现,近一半的学生喜欢教师把“与我交流”作为鼓励的方式。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大学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太少,缺乏沟通,关于这一点也从我们与学生的访谈中得到印证。把“与我交流”作为学生最期待的教师给予的鼓励,不得不说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大悲哀,因为与学生交流本来就是教师的责任所在。

授课语言 关于英语课堂的授课语言,57.63%学生希望教师用英语讲课,但必要时用汉语。换句话说,多数高职学生对于教师全用英语或全用汉语或英汉各半授课是不认同的。关键是教师要掌握什么是“必要时”,这值得我们教师去思考。

授课方式 71.19%的调查对象认为,精讲精练是他们最喜欢的教师授课方式。这里的“精”是关键,要做到“精”必须要求教师对于授课内容非常熟悉,要有一个整体把握,同时,要把整体和个体融会贯通。

课堂上的练习 毫无疑问,英语课堂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调查中发现,近50%的学生对于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做练习的反应是“一般”,谈不上喜欢与不喜欢,甚至有33.90%的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因此,对于教师来说,课堂练习的布置要谨慎,绝不能把一大半的课堂时间花在练习上。

批改作业方式 在批改学生作业时我们在访谈中发现,有的教师指出错误但不订正,有的给出分数或评分等级,但在问卷抽样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是不接受这样的批改方式,他们(52.54%)希望教师指出错误且订正。同时,有近32.20%的学生希望教师能给出简短评语,其实,就是希望教师对于他们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指出错误且订正,对于一般教师来说是可以做到的,但多数教师并未给出简短评语。这值得我们深思。

结语

对于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需求调查与研究仅仅是个开始,下一步就是如何处理学生的心理需求,如何在教学中最大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于自主英语学习的认同感。这里就涉及一个在语言教学中“协商”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在教学活动中放下教师高高在上的姿态,与学生就教与学的方方面面进行“协商”,这是教学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1](美)Dwight Bolinger.语言要略[M].方立,李谷城,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3.

[2]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4](英)哈默.怎样教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英)戴维斯,(英)皮尔斯.英语教学成功之道[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G712

A

1672-5727(2012)09-0144-03

武汉市市属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课题《高职英语“协商式”教学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0121)的阶段性成果

欧求忠(1967—),男,苗族,硕士,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应用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口语心理高职
口语步步高 说一说“洗”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酒中的口语诗
口语对对碰